[圖文]歐洲的種族隔離:羅姆人生活的七年之旅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歐洲的種族隔離:羅姆人生活的七年之旅

2015年01月01日 神奇地球-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832 次


 


  圖:住在羅馬尼亞的羅姆女人,她們常常幾代人同住一個屋簷下。


 



 


  圖:大多數羅姆人居無定所,隨大篷車流浪,築棚而居,埃斯基爾森和妻子在旅途中與他們一同生活。在印度的時候,艱苦的生活條件曾使得夫妻倆一度生病入院。


 



  圖:希臘,羅姆兒童。這家人居住雅典附近一個垃圾場附近。無論是在匈牙利的村莊,法國城市街區,還是希臘垃圾如山的貧民窟,羅姆人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濃厚的親情。


  丹麥攝影師喬金-埃斯基爾森(Joakim Eskildsen)從匈牙利出發,歷經七年的時間,記錄了羅姆人從印度到東歐的流浪生活。他的照片集《羅姆人之旅》曾獲得大獎,而這些照片不僅僅只是漂亮的圖片,更是展示七個國家裡羅姆人生活面貌的珍貴記錄。


  羅姆人,為起源於印度北部並散居全世界的流浪民族。一般外族都稱之為「吉普賽人」。不過,大多數羅姆人都認為「吉卜賽人」這個名稱有歧視意義,所以不使用,而自稱「羅姆人」。羅姆人在歷史上遭受了巨大的歧視和迫害,納粹德國曾將羅姆人和猶太人一樣關進集中營進行屠殺,至今有許多人對羅姆人仍保有極其反面的印象,認為羅姆人都是乞丐、小偷或者人販子。


  與羅姆人親密接觸 穿越七國的七年之旅


  九年前,喬金-埃斯基爾森和身為瑞典作家的妻子希雅-林納一起前往匈牙利,記錄居住在那裡的羅姆人的生活。之前,他們曾經到過南非,親眼見識過那裡的種族隔離狀況,並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認為,在歐洲也同樣存在種族隔離:這就是羅姆人正在承受的待遇。


  然而,他們在匈牙利一位羅姆朋友的母親家原本呆四個月的計畫最後延長為了七年。埃斯基爾森在他的個人網站上寫道,其實一開始並不是這樣計畫的,「然而我們一旦開始就似乎無法停下來。越是走近羅姆人的生活,對他們瞭解越多,就會越喜歡他們,對他們的一切也越感興趣了。」


  埃斯基爾森和妻子在這七年裡穿越了七個國家——匈牙利、印度、希臘、羅馬尼亞、法國、俄羅斯和芬蘭,很多時候他們都和當地的羅姆人生活在一起。但是,埃斯基爾森也表示,缺乏隱私的生活最初讓他倆非常不適應,有時甚至感覺快要被逼瘋了。但是一段時間的適應之後,回報給他的是羅姆人最真摯的友誼和幫助。他們與結伴的羅姆人沿途所居住過的地方包括羅姆人的村莊聚點、市郊、街道、森林、垃圾場、棚屋、帳篷和窩棚,一路上,埃斯基爾森負責拍攝照片,而妻子林納則致力於寫作。


  打破成見 用心感受


  2008年,埃斯基爾森和妻子發表了一本關於這次旅行的記錄書——《羅姆人之旅》,按照不同的國家劃分章節。這本書引起了社會關注,並在今年獲得了德國攝影師學會頒發的大衛-屋大維-希爾獎章。現在,這些照片正在德國埃姆登藝術館展出。


  看著這些照片,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和以往那些關於吉卜賽人生活的陳詞濫調沒什麼不同。但攝影師從羅姆人的生活中捕捉到諸多令人驚奇的瞬間,從居住在俄羅斯的富裕人家到聚集在希臘垃圾場的窮人,希望能為人們展現出超乎成見的真實面貌。「我希望我的照片能幫助打破人們對與羅姆人的成見,向人們展示羅姆人在這個不友善的世界邊緣的生活——世界的不接納、歧視甚至仇恨,對外部文化的拒絕,以及艱難生活中的愛與喜悅。從照片中你能感受到他們的自豪感,即使是衣衫襤褸,即使懷抱哭泣的孩子,但當他們面對鏡頭時,卻總是表現得如同自己就是國王和王后一樣驕傲。」


  歐洲文明法律與不公正待遇


  2008年埃斯基爾森在接受義大利版《Marie Claire》雜誌時曾談到,自己過去對於羅姆人的成見是如何在這次拍攝旅程中逐漸被改變的。「出乎意料的,我看到了被警察毆打和驅趕的羅姆人,他們不知道自己究竟在這片土地上享有什麼權利。或者也許他們是知道的,但是經驗告訴他們,這些權利和規則對於羅姆人則是例外。我們遇到了很多面臨不公待遇和歧視的羅姆人,我甚至無法想像,文明的歐洲法律在對待羅姆人時卻會如此不公正。」


  事實上,自14世紀從印度北部開始遷移,羅姆人就一直在不同的地區與國家間輾轉,宿命般地向著一個不曾存在的家園流浪。1979年,聯合國宣佈羅姆人為一個單一的民族。迄今,近2000萬羅姆人散居在歐亞各地。雖然現在大多數羅姆人已經定居下來,但是沒有一個國家給予他們公民的權利。在民主如此發達的西方世界,他們仍在與偏見和歧視抗爭著,被排斥在主流之外,生活在社會的邊緣。


  德國的這次展覽時間可以說是有意安排的,因為下個月,它將不只是展示美麗的圖片,更有可能成為德國政治辯論的一部分。


  12月初,德國內政部計畫與科索沃的普裡什蒂納政府簽署一份協議,協議內容是關於將目前生活在德國的14,000名科索沃難民強行遣返回國。這些人中約有10,000人是羅姆人或辛提人(羅姆人中已經長期定居下來的一部人被稱為「辛提人」)。德國之前由於科索沃地區種族關係緊張和不穩定而接納這部分難民,但現在科索沃已經宣佈獨立,形勢趨向和平,這些難民就將開始被遣送回國。儘管聯合國難民機構——聯合國難民事務辦事處(UNHCR)建議讓科索沃難民自願返鄉,但據報道稱德國內政部則已經部署了計畫,每年被遣返難民將多達2500人。


  非人道的遣返計畫與「歷史健忘症」


  在一份新聞稿中,德國極左翼黨內部事務發言人烏拉-耶爾普克(Ulla Jelpke)對政府的這一意圖表示了抗議。耶爾普克表示:「在科索沃這片土地上,少數民族從來都是受到歧視和迫害的。羅姆人中的失業率已經接近100%,在德國長大的羅姆兒童通常都不會說阿爾巴尼亞語,回到科索沃以後前景無疑更加黯淡。強制遣返難民就等同於將他們無情的驅逐出境,這違背了基本的人權。」


  「政府的這種做法不僅是不人道的,而且患了歷史健忘症。」她所指的是在德國納粹政權下,近50萬羅姆人和辛提人在種族大屠殺中被作為劣等子民殺害的歷史事實。


  總部設在海德堡的德國辛提人和羅姆人中央理事會也提出了一份聲明,抗議政府這項驅逐出境計畫。他們要求政府「終止履行與科索沃簽訂的遣返協議,並且對於在德國已經居住10年以上的科索沃少數民族應給予永久居住權。」此外,德國辛提人和羅姆人中央理事會認為,數千名羅姆人被遣返回國勢必導致與科索沃其他民族間的矛盾激化,種族間關係緊張更有可能嚴重威脅到這些人民的家庭安全。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