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湯姆遜眼中的晚清中國
天津慈善堂廢墟內景 1871 年
北京街邊古董攤 1871-1872年
湯姆遜在南京金陵製造局 1872年
紀實攝影就像是醇酒,往往要經過歲月的沉澱,才會有更濃郁的味道。即將在北京中華世紀壇世界美術館開始的「晚清碎影——湯姆遜眼中的中國」攝影展,將展示蘇格蘭攝影師約翰·湯姆遜在100多年前拍攝的中國影像。
就像很多來到北京的外國人一樣,湯姆遜有一天在大街上被六七個古董商圍住,他們通過他的助手向他推銷古董。湯姆遜也確實購買了一些,更重要的是,購買後他拍攝了這幅圖畫,為我們保留下了珍貴的遺存。
西洋景又稱「拉洋片」,是清末北京街頭很受歡迎的一種娛樂方式。在電影尚未傳入中國和普及的年代,西洋景是一種代替電影的娛樂方式,堪稱中國獨有的街頭「土電影」。表演時藝人將各種圖畫裝入特製的大木箱中,箱子外壁設若干小孔,孔中裝凸鏡,觀看者通過凸鏡往箱內觀看。表演者一邊拉放畫片,一邊根據畫面內容配以唱詞和鑼鼓。
湯姆遜自己跪在地上,好像在進行武器測試,這也是湯姆遜中國之行中僅有的幾張有自己的影像的照片。旁邊的兩個站立者也不是上一照片中的工人和官員,很可能是湯姆遜僱用的工人。
天津慈善堂是法國傳教士在1862年所建的收容中國孤兒的慈善機構。1870年6月,慈善堂收容的中國兒童,因發生瘟疫大批死亡,慈善堂將之葬於河東鹽坨之地,屍骸暴露,慘不忍睹,引起群眾憤恨,慈善堂遭焚燬,此事件和燒燬望海樓教堂一起,史稱「天津教案」。這是在慈善堂燒燬不久拍攝的。
攝影術發明後,由於不能放大和彩色攝影,香港照相館的畫像業曾一度繁榮。畫師主要根據照片來畫,收費多少依據畫幅大小來定,顧客大部分是當時來港的外國海員。學徒畫手和腳,師傅畫面部,流水作業。照片充分表現了畫店的環境,是瞭解早期香港照相業的重要實證影像。
湯姆遜1837年生於愛丁堡,在他出生2年之後,攝影術的雛形——銀版照相法問世。1862年,湯姆遜首次遊歷亞洲,並開辦了一家專業照相館。湯姆遜深深地被當地文化所感染,於是在1868年再次返回,遷居香港,並在1868至1872年間遊歷了廣東、福建、北京,以及華東和華北地區,然後南下長江流域,行程近8000公里。本次展出的150幅作品就是他此行所拍攝的。
湯姆遜拍攝這些照片使用的是早期攝影術,即要於曝光前在玻璃底版上塗布感光劑,因此攝影師需要隨身攜帶大量笨重的設備。湯姆遜憑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強健的體魄,拍攝了大量不同題材的照片,包括風光、人物、建築、家庭和市井生活等。作為一個外國人,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設法拍攝到了大量中國婦女的照片。
湯姆遜的這組中國照片在影像質量、內容深刻性、題材廣泛性和作品藝術性等各方面都達到了新的高度,湯姆遜本人也因此成為紀實攝影的先驅和那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家。
回到英國後,湯姆遜積極地舉辦講座和發表文章向公眾介紹中國的情況。1920年,他致函著名藥劑師、慈善家和收藏家亨利·維爾康姆,希望出售自己拍攝的玻璃底版,但這個願望在其生前卻未能實現。1921年,維爾康姆從湯姆遜的繼承人手中購買了這些底版。本次展出的作品均出自倫敦的維爾康姆圖書館。
其實最早來中國攝影的幾個西方人中,湯姆遜並未在列。據記載,第一個來中國攝影的外國人是法國人埃及爾,他在1844年來華,第一個來中國的商業攝影師是瑞士人羅西耶,他在1858年來華。但是相比之下,湯姆遜的攝影作品則第一次涵蓋了福建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區,他也成為西方第一個最廣泛拍攝中國的攝影家。
回顧當時的攝影技術和中國人對攝影的認知,也許可以看出一個外國攝影師深入中國拍攝的難度。因為在1880年之前,攝影師採用的普遍是流行的濕版攝影法,攝影師不僅需要隨身攜帶笨重的玻璃底板,還必須在拍攝現場塗布玻璃底板,現場顯影和定影,因此需要隨身攜帶移動暗房與各種藥液。湯姆遜在中國的拍攝路線共5000多英里行程。湯姆遜每次拍攝都需要僱用多名「苦役」來背負笨重的照相器材,還要應對氣候帶來的困難,1871年冬天在膠州拍攝時,他剛剛想在玻璃上塗布感光劑,就被凍住了,他只能找到炭火將冰融化。
配合他的攝影歷程,湯姆遜還寫了大量的筆記。他曾在筆記中寫道:「我主動給了住所裡的小孩幾個銀幣,但是一位老紳士不許他們接受。經過我再三解釋,說這是有著吉祥象徵的禮物,並非有意作為對其慇勤款待的報酬,他們才勉強收下。」可見在和中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湯姆遜在尊重中國風俗的基礎上表現出了充分的靈活性,這也使他能夠拍攝到一般西方攝影師難以達到的效果。他在筆記中的另一句話也頗有意味:「如果當年偉大的馬可·波羅能用幾張照片來說明他漫遊古老中國的經歷,那麼他的美麗傳說會更加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