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1964東京奧運會:留下傳說的一次奧運會 | 陽光歷史

 

A-A+

[圖文]1964東京奧運會:留下傳說的一次奧運會

2016年01月06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87 次


在奧運史上,亞洲一共獲得了3次舉辦奧運會的機會,他們分別是1964年東京、1988年漢城和2008年北京,時間相隔大約都是20年。爭奪奧運會舉辦權,是現代城市的實力競爭,也是國家實力的一種代表。這3個城市的勝出,分別代表了亞洲3個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潮流。


日本是亞洲最早結緣奧運會的國家,早在二戰前就已經在奧運會上取得輝煌的成績。1964年舉辦東京奧運會,更是一舉樹立了世界現代化強國的地位。今天,許多人在談到北京奧運會時,仍然以東京為鑒,期待東京和漢城的成功能夠再次被北京複製。


日本人的全國奧運努力


日本獲得1964年的奧運會舉辦權,是日本外交和政治上的一大勝利,這可以看作日本徹底擺脫二戰發動國陰影的一個證明。在早期奧運歷史上,日本是亞洲最早參加奧運會和最有建樹的國家,但是,因為在獲得舉辦權之後,又臨時宣佈放棄舉辦權,致使1940年奧運會出現了空白,因此,能夠再次獲得國際奧委會的認同,是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在獲得舉辦權後,日本政府把舉辦奧運會當成了一項國家事業。在中國申辦2000年奧運會時,曾經提出全民奧運的概念,而日本在1964年是不折不扣的全國奧運。日本政府把舉辦奧運會納入了《國民收入備增計畫》,由政府投入巨資,對東京的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其中的主要工程包括東海道新幹線、首都高速公路、東京高架單軌電力、東京捷運等大型項目,同時,一批豪華飯店賓館也被建立起來,以備迎接外國遊客。這些項目的完工使東京一舉躍升為世界最先進的城市,整個國家的形象也有了質的提升。


日本為東京奧運會的投資,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計畫投資高達1兆日元,折合當時的美元達30億。除此以外,日本政府還以國家的名義調用了全國的人力資源,至少10萬山區農民被廉價僱傭到東京,成為奧運會的建築大軍。這些人從此離開了農村,成為東京的新居民。在當時,日本國民對奧運會抱有極大的熱情,「艱苦奮鬥」這樣的口號並不僅僅是中國才有,也是那一代日本建設者的真實寫照。


如果以純經濟的眼光來看東京奧運會,它對日本的經濟增長貢獻並不大。在奧運會舉辦期間,實際到日本的外國觀光遊客只有估計量的1/3,因此造成了奧運會後一度的經濟呆滯,但這種細末的缺憾遠遠不足以說明東京奧運會對日本國的影響。在通過龐大的工業化基礎建設後,日本經濟迅速騰飛,1967年便超過英法,1968年超過西德,成為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東京奧運會後,這種現象被概括為「東京奧林匹克景氣」。


為奧運變得更有禮貌


在北京奧運會召開之前,北京市政府曾經花了很大力氣號召和培養市民的文明舉止,包括在捷運站維持排隊秩序,號召市民學習奧運英語等,但與東京奧運會相比,這方面的工作顯然還不夠。1964年,日本以奧運會為契機,對國民提出了 6項要求,以後逐漸成為日本國民的禮儀規範,這6條包括:


一、對所有來會的外國友人,不分國家,不論身份,一律要熱情接待;


二、注重儀表,到機場接人一定要穿正規服裝,不符合要求的人不能進機場;


三、在觀看奧運會所有項目的比賽時,無論哪個國家的運動員奪得金牌,都要熱情鼓掌;


四、不許隨地吐痰、便溺;


五、司機在行車時遇到行人要禮讓,保證交通安全及道路通暢;


六、要做到文明素質教育從幼兒園抓起,從小就開始培養良好的個人素質和行為禮儀規範。


日本借助奧運會,培養和展示國民禮儀素質上的巨大成功,讓全世界感到驚訝,甚至演變出了一個傳說般的報道,說東京奧運會結束後,所有的日本人都把垃圾帶回家,現場沒有留下一片廢紙。這當然有誇張的成分,但當時的錄像和電視轉播可以證明,當時的現場確實非常整潔。


需要勵志偶像


上世紀50年代初期,日本國民心中普遍瀰漫著戰敗的迷茫與失落感。如何讓國家和國民走出歷史的困境,是一個艱難的命題。日本政府的解決之道是,用另一個宏大的目標來鼓舞國民的士氣。除了龐大的經濟發展,偶像的培養也是國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64年東京奧運會上,日本人民心中的偶像是一群紡織女工,她們也是震驚世界體壇的「東洋魔女」。


在電視劇《排球女將》中,這群排球運動員的技術被處理得近乎「神技」,而她們奮戰不息與艱苦訓練的過程,不僅感動了一代日本人,更在80年代感動了一代中國人。在東京奧運會上,由紡織女工組成的日本女排不負國民期望,以3比0 戰勝蘇聯女排取得冠軍,其勝利,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通過一系列的「我能」,日本東京奧運會創造了一個個的奇跡,恢復了國民的信心,重塑了國家形象。在東京奧運會之前,日本曾經建立了龐大的體育培養計畫,把提高國民身體素質與提高體育成績掛鉤。而在東京奧運會後,日本的職業運動員數量開始下降。


1964年東京奧運會花絮


日本人的東京奧運會


東京奧運會第一次實現了衛星轉播,日本著名導演市川昆導演的紀錄片《東京奧林匹克》,完美地記錄了這一歷史瞬間。東京奧運會上,最令人難忘的還是來自東道主日本的運動員們,他們的身上烙刻了這個國家的民族氣質。


河西昌之


這位東洋女排的隊長,在東京奧運會後,經首相作媒而成婚。她的幸運並非偶然,在多年為國爭光的奮鬥中,女排隊員普遍耽誤了青春,成為了當時罕見的老姑娘。這些國民偶像當時並無特殊待遇,她們白天還要在紗廠上班,晚上封閉訓練,一直堅持了10多年。


原子彈男孩


1964年夏天,東京奧運聖火的最後一棒是19歲的落選田徑選手阪井義則,他入選的原因是他出生於1945年 8月的廣島。日本人對於火炬傳遞的這一選擇,遭到了美國的攻擊,美國報章將之稱為「原子彈男孩」。


圓谷幸吉


這名年輕的陸軍軍官是日本最有希望的馬拉松選手,他的主要競爭者是來自埃塞俄比亞的赤腳大仙阿貝貝,而阿貝貝在東京奧運會前剛動了闌尾手術。即便如此,阿貝貝還是展現了他的天賦,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衛冕馬拉松冠軍的運動員,獲得了第二名的圓谷幸吉則陷入痛苦之中,在三年後自殺。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