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謠言大撲殺:敵後遊擊戰是不是遊而不擊?
(一)共產黨軍隊真的遊而不擊嗎?
1、共產黨軍隊抗戰成績:
共產黨軍隊裝備低劣,國民黨軍隊各種條件優厚,且99.5%以上的外援都給了國民黨方面,國民黨在正面戰場作戰,共產黨軍隊在敵後進行遊擊,當然合乎情理。況且,1966 年國民黨國防部史政局《領袖軍事上的豐功偉業》裡也記載: 「抗戰開始以後,領袖(蔣介石)認定中國當時的軍備,決不容許拿硬拚力戰的方法,去抵抗協由現代化陸海空軍的敵人。……要堅持敵後遊擊,來爭取『積小勝成大勝』 。 」不硬拚不是蔣介石的「旨意」麼?難道輪到共產黨軍隊就另當別論嗎?
除了早期的淞滬, 武漢等少數戰役外,尤其是1939年進入戰略相持以後, 大多數「會戰」兵力規模(日軍)並不比敵後反掃蕩作戰大1。共產黨軍隊對日作戰不僅不是「遊而不擊」,而且是惡戰2。敵後戰場抗擊侵華日軍的比例一直高於正面戰場,且抗擊著偽軍3。
自1944年春,敵後八路軍、新四軍就展開局部反攻,到1945年更是積極大反攻,解放眾多地方與人口4。
在抗日戰爭的八年中,我敵後戰場共殲(斃傷俘)日軍 52 萬-55 萬餘人,再加上消滅的偽軍,共150多萬,而國共兵力比例是 200:5 (初期), 460:120 (後期),這個成果是「遊而不擊」能得來的嗎?
2、日軍評價:
1941年1月20日, 東條英機在參眾兩院做關於1940年代總結報告時說: 「昭和 15 年重慶敵軍抗戰之特色為作戰非常消極,迄今未進行主力反攻,只有共產黨軍於去年 8 月在華北進行大規模反攻;與之比較,蔣介石嫡系及旁系軍隊始終採取守勢。 」
1943年,北平偽《新民報》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四日載偽中華社訊: 「共產黨軍……正規軍二十萬,配之以六十萬之農民遊擊隊,與組織突破二百萬之農民自衛團。……吾人對解決大東亞戰爭之關鍵之中國事跡之終局,乃在解決共產黨軍,此當再加確認者也。 」
1944年,敵西部《朝日新聞》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五日電: 第 9 頁 共 190 頁
「 《華北軍》發表昭和十八年(1943年)度綜合戰果,充分說明了過去以重慶軍為對手的華北軍,在今天已完全轉變為以掃共戰為中心的事實:敵大半為共產黨軍……交戰回數一萬五千次,與共產黨軍的作戰佔七成五,交戰的二百萬敵兵力中,半數以上都是共產黨軍,我方收容的十萬九千具敵遺屍中,共產黨軍約佔半數,而七萬四千的俘虜中,共產黨軍所佔的比率,則只有三成五。這一方面暴露了重慶軍的劣弱性,同時也說明了共產黨軍交戰意識的昂揚……」
以上是日軍史料,感覺如何?
有人說敵後遊擊戰只是小打小鬧,沒有正面戰場的話,早就被消滅了,對日軍根本沒什麼影響。
這裡弄錯了一個關係。試問敵後戰場是怎麼產生的?如果僅靠正面戰場就能把日本人趕出去,還會產生那麼廣闊的敵後戰場嗎?正因為正面戰場不夠,才產生了敵後戰場,是前者需要後者,而不是相反!總有人把關係弄顛倒了。
敵後戰場的「小打小鬧」沒有用嗎?如果僅看殺敵數量,每次消滅的敵軍確實不多。但是什麼叫「據沙成塔」?什麼叫「集腋成裘」?1966年國民黨國防部史政局《領袖軍事上的豐功偉業》這樣說:
「抗戰開始以後,領袖(蔣介石)認定中國當時的軍備,決不容許拿硬拚力戰的方法,去抵抗協由現代化陸海空軍的敵人。……在這一最高戰略下運用下的戰爭指導,第一期要『以空間換時間』,來增強戰力,第二期則要堅持敵後遊擊,來爭取『積小勝成大勝』,自始至終的領有著戰場,避免敵人的各個擊破,保持著主力,等待這有利機會的反攻。這是抗日戰略指導上最大的成功,也就是領袖戰爭決策上最高的創意。」
連國民黨蔣介石都說了,敵後戰場的是「積小勝成大勝」,小打小鬧真的沒意義嗎?何況,敵後戰場有他的特殊性,很多貢獻只能在敵後戰場才能做。比如破壞敵人的交通運輸,破壞敵人的通訊聯絡,破壞敵人的倉儲戰備,這些都是正面戰場所不可能做到的。這些不直接體現為消滅敵人,但是你能說他沒有影響嗎?
《歷史不應忘記》中記載過這樣的事106——107頁:保定附近,數百農民每週2次夜間破壞鐵路,一個晚上可拆走10截鐵道,砍掉28根電線桿,迫使日本人全部換成新的。幾個月內由於破壞鐵路能造成日軍列車出軌事故幾十起。美國人史抹特萊的《中國的戰歌》中記載繳獲一個擊斃日軍的日記,日記上反覆記錄新四軍破壞橋樑和日軍天天修橋的事。([美]史沫特萊:《史沫特萊文集?第一卷,中國的戰歌》,新華出版社1985年版,239頁)。據八路軍自己統計,僅抗戰第三週年,抗日根據地軍民僅在華北就破壞鐵路5320里,公路16408里,毀壞電線桿42220根,收電線218493斤(《八路軍七年在華北抗戰的概況》)。這一切,會「沒有影響」嗎?沒有影響的話,日本人一次次「掃蕩」,「三光」,「剔決」,「清鄉」,「囚籠政策」,「治安肅正」,「治安強化運動」吃飽了撐的?這些詞總不是某黨生造的吧?沒有影響的話,籐原彰那幫日本兵犯得著整晚不睡覺守在電話機旁邊,每隔一小時就和鄰近部隊通一次話來檢測線路是否被八路軍切斷嗎?([日]籐原彰:《中國戰線從軍記》,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45頁)
這一切的一切,能說沒有影響嗎?
(二)國民黨軍的作為:
1、投敵人數超過殺敵人數:
國民黨軍殺敵人數不足45萬5,投敵人數卻相當驚人,黨政要員 62 人,高級將領 67 人,軍隊 50 萬人,其中國民黨副總裁及中委以上者 20 人,佔全部汪偽軍62%6。如此相比,還敢說國民黨是抗戰中流砥柱嗎?
2、直至1941 年 12 月美國對日宣戰後,蔣介石政府才對日宣戰
3、積極剿共:
在共產黨軍隊艱苦抗戰的時候,國民黨卻背後捅刀子,皖南事變不用再說,博山慘案、平江慘案、確山慘案……一直做著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然而,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重慶居然還給偽軍發餉以支持他們剿共7,乃至國民黨軍配合日軍攻擊共軍8。
4、逼老百姓幫日軍打國民黨軍:
1944年日本發動「一號作戰」 ,國民黨軍幾十萬人打不過日軍幾萬人,潰逃時被老百姓攻擊,5萬士兵的武裝被解除9。
5、因太差勁才被日軍保留不滅:
日本人認為日軍可以與重慶共存,卻不可與共產黨共存,消滅了重慶則抗戰的中國將落入中共手中而使局勢危險,共產黨才是心腹大患十。曾經在八路軍根據地生活過多年的英國教授林邁可在 1967 年就毫不客氣地對一個前日本軍官斷言:如果八路軍有像越共得到的那樣數量充足的外援,「他們就會在一年內把你們趕出中國。」(【英】林邁可:《抗戰中的紅色根據地——一個英國人不平凡經歷的記述》,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21頁)
《歷史不應忘記》中記載過這樣的事106——107頁:保定附近,數百農民每週2次夜間破壞鐵路,一個晚上可拆走10截鐵道,砍掉28根電線桿,迫使日本人全部換成新的。幾個月內由於破壞鐵路能造成日軍列車出軌事故幾十起。美國人史抹特萊的《中國的戰歌》中記載繳獲一個擊斃日軍的日記,日記上反覆記錄新四軍破壞橋樑和日軍天天修橋的事。([美]史沫特萊:《史沫特萊文集?第一卷,中國的戰歌》,新華出版社1985年版,239頁)。據八路軍自己統計,僅抗戰第三週年,抗日根據地軍民僅在華北就破壞鐵路5320里,公路16408里,毀壞電線桿42220根,收電線218493斤(《八路軍七年在華北抗戰的概況》)。這一切,會「沒有影響」嗎?沒有影響的話,日本人一次次「掃蕩」,「三光」,「剔決」,「清鄉」,「囚籠政策」,「治安肅正」,「治安強化運動」吃飽了撐的?這些詞總不是某黨生造的吧?沒有影響的話,籐原彰那幫日本兵犯得著整晚不睡覺守在電話機旁邊,每隔一小時就和鄰近部隊通一次話來檢測線路是否被八路軍切斷嗎?([日]籐原彰:《中國戰線從軍記》,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45頁)
這一切的一切,能說沒有影響嗎?
(二)國民黨軍的作為:
1、投敵人數超過殺敵人數:
國民黨軍殺敵人數不足45萬5,投敵人數卻相當驚人,黨政要員 62 人,高級將領 67 人,軍隊 50 萬人,其中國民黨副總裁及中委以上者 20 人,佔全部汪偽軍62%6。如此相比,還敢說國民黨是抗戰中流砥柱嗎?
2、直至1941 年 12 月美國對日宣戰後,蔣介石政府才對日宣戰
3、積極剿共:
在共產黨軍隊艱苦抗戰的時候,國民黨卻背後捅刀子,皖南事變不用再說,博山慘案、平江慘案、確山慘案……一直做著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然而,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重慶居然還給偽軍發餉以支持他們剿共7,乃至國民黨軍配合日軍攻擊共軍8。
4、逼老百姓幫日軍打國民黨軍:
1944年日本發動「一號作戰」 ,國民黨軍幾十萬人打不過日軍幾萬人,潰逃時被老百姓攻擊,5萬士兵的武裝被解除9。
5、因太差勁才被日軍保留不滅:
日本人認為日軍可以與重慶共存,卻不可與共產黨共存,消滅了重慶則抗戰的中國將落入中共手中而使局勢危險,共產黨才是心腹大患十。曾經在八路軍根據地生活過多年的英國教授林邁可在 1967 年就毫不客氣地對一個前日本軍官斷言:如果八路軍有像越共得到的那樣數量充足的外援,「他們就會在一年內把你們趕出中國。」(【英】林邁可:《抗戰中的紅色根據地——一個英國人不平凡經歷的記述》,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21頁)
註釋:
1 日軍作戰以大隊(營)為基本單位。 每個大隊戰鬥兵員 800餘人, 全部兵員 1000 餘人, 再加上支援部隊(騎,炮,工,輜)要超過1500人。日軍正面戰場作戰,規模最大的幾次(如長沙, 隨棗等),投入兵力三十個大隊左右,四、五萬人,多數戰役投入兵力只有十幾至二十個大隊, 二、三萬人。而敵後戰場,日軍對共軍軍分區一級的掃蕩作戰,投入
兵力至少十個加強大隊,一萬五千人以上。 這樣的作戰有上百次之多。 而投入三、四十個大隊,五、六萬以上兵力的掃蕩作戰也有將近二十次。 1941 年掃蕩晉察冀動用了八十多個大隊十多萬人。 數千人規模的掃蕩更是數不勝數。而且這些戰役除日軍外還要加上相當規模的偽軍。
21、晉察冀反「8 路圍攻」。37 年 11月 24 日——12 月 22 日。 日軍 20,108,26 師團,中國駐屯兵團大舉圍攻八路軍晉察冀根據地。 晉察冀軍區1 萬 5千多八路軍迎戰。 日軍戰敗,狼狽撤出晉察冀根據地。
2、收復晉西北 7 城之戰。38年 2 月 22——38 年4月 1 日。 日軍109,26師團各一部攻共 1 萬多人,攻佔黃河東岸晉西北 7 城,威脅陝甘寧。八路軍 120 師 358,359 旅和警備 6團共 5 個團1 萬多人對日軍發動進攻。日軍戰敗,八路軍攻克晉西北 7 座縣城,開闢了晉西北根據地。
3、晉東南反「9 路圍攻」。38 年 4月 4 日——38年 4 月 27 日。 日軍20,108,16,109師團大舉圍攻八路軍晉東南根據地。八路軍晉東南軍區129 師,115師 344旅 689 團,決死1,3 縱隊共 2 萬 7 千多八路軍迎戰。日軍戰敗,長樂村一戰差點全殲 108 師團 117 聯隊,狼狽撤出晉東南根據地。
4、晉察冀秋反圍攻。38 年 9月 20 日——11 月 7日。 日軍 110,109,26師團+獨立2,3混成旅,大舉圍攻八路軍晉察冀根據地。八路軍晉察冀軍區 2 萬多八路軍迎戰。日軍戰敗,少將常岡寬治被擊斃,狼狽撤出晉察冀根據地。
5、冀中反「5 次圍攻」 。 . 38 年11 月 12日——39年4 月。 日軍 110,27 師團各一部+獨立8 混成旅,大舉圍攻八路軍晉中根據地。八路軍冀中軍區2 萬多八路軍迎戰。日軍戰敗,狼狽撤出冀中根據地。
6、晉南反「11 路圍攻」。39 年 1 月——39 年 3 月。 日軍 110,27 師團各一部+114,10師團+獨立 2,3 混成旅,大舉圍攻八路軍晉南根據地。晉南軍區 3萬多八路軍迎戰。日軍戰敗,狼狽撤出晉南根據地。
7、魯中夏季反圍攻。39年 6 月 1 日——7 月 14日。 日軍 5,21,32,114,師團+獨立 5混成旅,大舉圍攻八路魯中根據地。魯中軍區 3 萬多八路軍迎戰。日軍戰敗,狼狽撤出晉南根據地。
8、太行夏季反圍攻。39 年 7月——8月。 日軍10,20,35,36,108,109,師團+獨立 4, 9 混成旅,大舉圍攻八路太行根據地。八路軍太行軍區迎戰。日軍戰敗,狼狽撤出太行根據地。 第 11 頁 共 190 頁
9、北嶽冬季反圍攻。39年 10 月 25日——12月 8日。 日軍 110師團+獨立2 混成旅,大舉圍攻八路軍北嶽根據地。八路軍北嶽軍區迎戰。日軍戰敗,阿部規秀被擊斃,狼狽撤出北嶽根據地。
10、魯南春季反圍攻。40年 4 月14——5月 5 日。 日軍 32,21師團+獨立6,10混成旅,大舉圍攻八路軍魯南根據地。魯南軍區八路軍迎戰。日軍戰敗,狼狽撤出魯南根據地。
11、晉西北春季反圍攻。40年 6 月7 日——7月 6日。 日軍26 師團+獨立 3,9,16混成旅,大舉圍攻八路軍晉西北根據地。八路軍晉西北軍區迎戰。日軍戰敗,狼狽撤出晉西北根據地。
12、百團大戰,不用多介紹了。
13、皖東秋季反圍攻。40 年 9月 5 日——9 月 17日。 日軍 10,17 師團,大舉圍攻新四軍皖東根據地。新四軍皖東軍區迎戰。日軍戰敗,狼狽撤出皖東根據地。
14、太行秋季反圍攻。40年 10 月 6日——11月 14日。 日軍 36師團+獨立4 混成旅,大舉圍攻八路太行根據地。八路軍太行軍區迎戰。日軍戰敗,狼狽撤出太行根據地。
15、晉西北冬季反圍攻。40 年 12 月 14 日——41 年 1 月 24 日。 日軍 26,37,41 師團+獨立 3,9,16混成旅,大舉圍攻八路軍晉西北根據地。八路軍晉西北軍區迎戰。日軍戰敗,狼狽撤出晉西北根據地。
16、魯西春季反圍攻。41年 1 月 11日——2 月10日。 日軍 32,21 師團,大舉圍攻八路軍魯西根據地。八路軍魯西軍區迎戰。日軍戰敗,狼狽撤出魯西根據地。
17、冀東夏季反圍攻。41年 5 月——7 月。 日軍 27師團+獨立 15混成旅團,大舉圍攻八路軍冀東根據地。八路軍冀東軍區迎戰。日軍戰敗,狼狽撤出冀東根據地。
18、晉察冀秋季粉碎日軍「百萬大戰」。41 年 8 月 14 日——10 月 16 日。 日軍為報復百團大戰,出動 21,23,26,110 師團+36,41 師團各一部+獨立2,3,8,15 混成旅團+獨 4,9 混成旅團各一部,大舉圍攻八路軍晉察冀根據地。八路軍晉察冀軍區 8 萬多迎戰。
日軍戰敗,狼狽撤出晉察冀根據地。
19、太岳秋季反圍攻。41 年 9 月20 日——10 月 18日。 日軍 36,41 師團各一部+獨立 16混成旅團+獨立4,9混成旅團各一部,大舉圍攻八路軍太岳根據地。八路軍太岳軍區迎戰。日軍戰敗,狼狽撤出北嶽根據地。
20、太行冬季反圍攻。41 年10 月 31日——11月 22日。 日軍36 師團+獨立 4 混成旅,大舉圍攻八路軍太行根據地。八路軍太行軍區迎戰。日軍戰敗,狼狽撤出太行根據地。
21、沂蒙山冬季反「鐵壁合圍」。41 年 11 月 4——12 月 28 日。 日軍 17,21,32,33師團+獨立 5,6,10 混成旅,大舉圍攻八路軍沂蒙山根據地。八路軍魯中軍區迎戰。日軍戰敗,狼狽撤出沂蒙山根據地。
22、太岳春季反圍攻。42 年 2 月3 日——2 月 25日。 日軍 41 師團+36師團一部,大舉圍攻八路軍太岳根據地。八路軍太岳軍區迎戰。日軍戰敗,狼狽撤出北嶽根據地。
31938 年是 58.8%,1939 年是 62%,1940 年是 58%,1941 年是 75%,1942 年是 63%。這 5年中,還一直抗擊著全部偽軍。1943 年抗擊侵華日軍的58%,偽軍的90%;1944年抗擊侵華日軍的 64%,偽軍的 95%;1945年則抗擊侵華日軍的69%,偽軍的95%。
4自 1944 年春,敵後之八路軍、新四軍展開局部反攻。共進行大小戰鬥 11000 餘次,攻剋日偽據點 2580 余處,縣城 20 余座。殲滅日偽軍 20萬人(其中晉冀魯豫軍區殲敵 72900餘人,晉察冀軍區殲敵 45200 餘人,新四軍〔不含第五師李先念部〕殲敵 53198 人),解放人口 1700 萬餘人。
戰略反攻階段:在 1945 年春夏季攻勢中,八路軍組織了強大的野戰兵團,以運動戰和城市攻堅戰結合,共進行戰役、戰鬥 5500 餘次,攻剋日偽據點 3512 處,解放縣城54 座,殲滅日偽軍 113000餘人。
1945 年戰略大反攻:八路軍和新四軍共斃傷俘(包括投誠和反正)日偽軍35 萬餘人,收復張家口、邯鄲、邢台、煙台、威海、淮陰、山海關、焦作、長治等中小城市 250餘座,解放 2000 萬人口。
5日本原生省 1964 年調查統計,侵華日軍死亡 43.56萬人,美國統計為死亡 44.7萬人(詳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著:《中國戰爭發展史》,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下冊,916頁註釋 2)。這是日本自己的和美國統計的,兩個數字相差不大,所以還是比較可信的。也就是說,侵華日軍死亡(包括被國民黨軍打死,被共產黨軍打死,病死等等,總數)人數為45 萬以下,即國民黨軍殺敵人數不足 45萬。
6據《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第十一章第三節記錄: 「叛逃的將軍 1941年有12 個,1942 年有 15 個,1943 年是高峰的一年,有 42 人叛逃。50 多萬軍隊跟隨這些叛逃的將軍離去,而日本人則利用這些偽軍去保衛其佔領的地區,以對抗共產黨遊擊隊。 」
7降將們親口告訴日酋岡村寧次: 「我們不是叛國投敵的人,共產黨才是中國的叛逆,我們是想和日軍一起消滅他們的。我們至今(1942年 10月)仍在接受重慶的軍餉。如果貴軍要與中央軍作戰,我們不能協助。這點望能諒解。 」 ( [日]稻葉正夫編寫,天津市政協編譯委員會翻譯:《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岡村寧次回憶錄》,中華書局 1981年版,327 頁)
8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寫的《華北治安戰》,下冊第一章第一節中記載 41 師團在 1942 年 2月掃蕩沁河地區決死一縱隊時提到「在此次作戰中, 山西軍第六十一軍(軍長梁培黃)以其主力,作為我方友軍參加戰鬥。 」
9「1943年在湖北,一位中國司令官抱怨說: 『鄉民偷偷地穿越戰線,把豬、牛肉、大米和酒送給敵人。鄉民情願讓敵人統治,卻不想在自己政府下當自由民。 』」 (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第十一章第八節) 第 13 頁 共 190 頁
「1942—1943 年冬天發生了全面的饑荒,許多人吃樹皮、草根和牲畜的飼料。據報道有吃人肉的。大約有兩三百萬人死於這場災難;另外有300 萬人逃難到省外。隨後,有幾十萬河南農民被趕到一起,讓他們用馬車和手推車把糧食運送到徵糧中心,為軍馬找尋飼草,修築公路,和開挖一條 300 英里長的巨型反坦克壕溝——最後證明這是完全無用的。將近100 萬人被徵募去加高沿黃河的堤壩。對於這樣的勞動,農民得不到工錢,他們常常甚至不得不自備飯食。1944 年春,他們深沉的忿懣變得表面化了。當中國士兵在日本的一號作戰面前撤退時,農民們兇猛地攻擊他們。他們用農具、匕首和土炮武裝起來,解除了5萬名本國士兵的武裝,殺了一些——有時甚至把他們活埋了。 」 (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第十一章第八節)
「從政治上看,一號作戰對國民黨人也是一場災難,因為不論是在重慶還是在戰場上,不稱職和腐敗(除了在湖南尚有英勇的戰鬥)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幾達半年之久。沒有比一號戰役開始階段這場災難更令人觸目驚心的了, 當時正遇上了 1944年春季河南的大饑荒。無論重慶政府,還是河南軍政當局,對這場饑荒都毫無準備,儘管災情的發展已能明顯地看出。當饑荒襲來之時,當局遠沒有提供任何救濟,橫徵暴斂一如既往。投機活動極為普遍。當中國軍隊面對一號作戰逃跑之時,長期受壓的農民奪取他們的槍支並向他們射擊,然後歡迎日軍。 」 (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第十一章第十四節)
「1944 年 4月中旬,1944 年 4月中旬,日本 6萬軍隊對中國這個鬧饑荒的省(河南)發起了進攻……而當地的農民用草耙就把 5 萬中國軍隊解除了武裝。日本人花了三周的時間,擊潰了 30 萬中國軍隊,控制了到漢口的鐵路。 」 ( 【美】布賴恩·克羅澤:《蔣介石傳》第十八章「戰爭結束」 )
十 「華北方面軍則認為……日本與重慶之間暫時處於戰爭狀態, 卻有能夠共存的性質。 但是,日本與共產黨勢力之間則是不容許共存的。 」 (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寫:《華北治安戰》,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下冊第二章《1942年度前半期的治安肅正工作》第一節《大本營對華處理方案》下小標題《對華積極作戰的研究》)而日本參謀本部第一部長在 1942 年 5月的一番分析和思考也許說得令某些人更加驚訝: 「攻佔重慶後,抗戰的中國有落入中共手中的危險,如果沒有充分可靠的估計,攻佔重慶就只不過是極端危險的投機……」 (出處同上)
「起先,日本人很少去分辨各種各樣的中國武裝。日本人只試圖掃蕩或擊潰他們,不管他們性質如何。然而日本人不久認識到,這樣的掃蕩只會使中共更加容易擴展。到 1939年下半年,日本人變得比較有辨別力了。當日本人進攻八路軍、新四軍及其地方武裝時,中國的非共產黨武裝袖手旁觀。日本人對非共產黨人也提出了更為肯定的要求。據日軍統計,在 1939 年年中到 1940年年末之間的 18個月中,僅華北一地約有70000人從正規程度不一的國民黨軍陸續投奔日軍。日本人也與幾位地方司令官達成非正式的『諒解』 ,他們的總兵力約 30 萬人。當然,這就是中共猛烈抨擊的『曲線救國論』 。 」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第十二章第十一節「日本的強化治安」)
「1941 年底治安地區為 10%,准治安地區為 40%,未治安地區為 50%」 (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華北治安戰》,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下冊第五章第三節)
導致 1941 年華北日軍出現糧食接濟不上的窘境, 「如果不把滿蒙、華中、南方的援助算在內,即使調用第 14 頁 共 190 頁現有庫存糧食,並且嚴格執行配給及調整消費,米到1941 年底,小麥到第二年青黃不接時,估計就要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 」 (同上書,下冊第一章第二節)。
1942 年至 1943 年,日軍的殘酷掃蕩將八路軍陷入極端困難的境地,但是 1943 年秋天開始,華北的「治安」又開始「惡化」了。到1944 年秋,中共軍勢力復振, 「在方面軍佔領的三個特別市,四百個縣當中,治安良好的除三個特別市以外,只有七個縣(占總數的1.4%)。有一三九個縣(31.5%),差不多未部署兵力,不得不聽任中共活動。還有相當於 66.9%的二百九十五個縣(包括華北政務委員會直轄行政區的四個縣),屬於中間地區。在該地區彼我勢力浮動很大,行政力量大多不能充分貫徹執行。 其中大部是以縣城為中心, 只將兵力分駐幾個鄉村, 民心多傾向共產覺。 」而日軍對中共遊擊軍的掃蕩結果如何?日軍對 1942 年 4 月至 1944 年 2 月的剿共作戰這樣
總結: 「治安肅正作戰,因情報不確實,對中共地區的實際情況完全不能掌握,從而使討伐徒勞無功,幾乎是毫無成效的,幾十次當中,可能僥倖碰到一次。各部隊為了取得成果,東奔西跑,迄無寧日。 」 (同上書下冊第五章第一節)
再看一段史料,比較有意思。
1945年7月以後,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全面潰敗,在亞洲各個戰區均已經是強弩之末,然而我們回顧歷史,發現了下面一些有意思的歷史記錄。看來偉大的國軍不但在反法西斯戰爭全面飄紅的1944年來了個豫湘桂大潰敗,就連在抗戰最後階段還是一貫的不爭氣。
7月1日-2日,美軍出動152架B-29轟炸機,對廣島吳市投下16454枚炸彈,約2000多日本人在空襲中死亡。
7月6日 日軍攻陷福建漳浦縣,大肆**婦女
7月10日 日軍從湖南湘潭運走掠奪的銅、錫、錳等礦產5000多噸,裝滿20多艘運輸船,運往日本
7月13日 日本正式請蘇聯出面斡旋,蘇聯外長拒絕會晤日使。
7月14日 日軍攻陷福建雲霄縣城,抓數百人充勞工,殺害11人,打傷24人,毀漁船67艘,經濟損失384萬多元,全縣15100人淪為難民。
7月15日 日軍攻陷並洗劫浙江金華縣,全縣市民損失上千萬元。
7月19日 日軍攻陷江西萬安縣城。
7月20日 日軍攻陷福建詔安縣城。
7月21日 日軍攻陷江西吉水縣城。
7月23日 日軍攻陷江西泰和縣城(江西省國民政府所在地)。
7月24日 美國海軍第三艦隊攻擊日本海軍主基地吳港,美國航空母艦在這天共出動1,747架次飛機發動攻擊。擊 沉航空母艦「天城」號、戰列艦「日向」號、「伊勢」號及「榛名」號、重巡洋艦「利根」號、「青葉」號、及輕巡洋艦「大澱」號「盤手」號;日軍攻陷廣西憑祥縣城和鎮南關。
7月27日 日軍攻陷江西萬載縣城。
7月28日 美國空軍再次空襲吳港,將日本聯合艦隊剩餘所有艦船全部炸沉。
7月29日 日軍攻佔江西吉安縣城
7月30日 日軍攻陷江西上高縣城
8月1日 日軍攻陷江西奉新縣城、高安縣城。
8月2日 日軍攻陷江西峽江縣城。
8月3日 日軍攻陷江西新淦縣城。
8月6日 美國向廣島投下第一枚原子彈,全城房屋被毀90%,死傷人口25萬。日軍攻陷江西清江縣樟樹鎮等地
8月7日 日軍攻陷江西清江縣全境。
1945年8月8日,江西省豐城縣淪陷(今江西省豐城市)
8月9日 蘇聯紅軍對日本關東軍發起全線總攻。同日,美國向長崎投下原子彈。
8月14日 國民黨政府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同意外蒙古通過公投獨立。並規定中蘇共管長春鐵路三十年,旅順為共享海軍基地三十年,大連為自由港,蘇聯軍艦船隻可自由出入。日本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14日,日軍第11軍佔領廣西全州,國軍第133師潰逃,日軍追擊遇國軍第94軍第5師阻擊,雙方戰至8月15日,因日本政府宣佈投降,才在該地停止戰鬥。
1945年8月15日 裕仁發佈詔書,日本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