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後,呂宋以南,出現了菲律賓歷史上第一個國家——蘇祿蘇丹國(在西班牙入侵菲律賓前,該國是當地社會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之一)。公元1409年鄭和三下西洋時路過蘇祿,在和樂與蘇祿第二代東王巴哈剌會晤,並贈對方豐厚禮物。叭哈剌對中國富庶繁榮十分仰慕,與同信奉伊斯蘭教的鄭和也一見如故,請求同船到中國「朝覲觀光」,但鄭和當時領命出訪印度、錫蘭(斯里蘭卡),歸期未卜,因此婉拒。叭哈剌在鄭和...
中國古代帝王多有寫詩癖 乾隆一生作詩超四萬首
導讀:上古的一些帝王,從傳說中的黃帝、堯、舜到周文王、周武王,除掉帝王的甲冑,都有一套詩人的衣裳。像舜帝就曾和群臣集體創作了《卿雲歌》,這首詩十分有名,北洋軍閥時期曾以此詩譜曲作為民國的國歌。歌中有「日月光華,旦復旦兮」之句,復旦大學從中取了兩字作為校名,足見其影響力之深遠。 上古帝王是否做過詩,畢竟是傳說,於史無證。楚霸王項羽和漢高祖劉邦,大概算是帝王詩的開山鼻祖了...
圓明園的皇家秘密:乾隆12歲時首次面見祖父康熙
圓明園是康熙帝親自提筆命名的。為什麼叫圓明園?園子的第一位主人雍正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其中,「圓」是指個人的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賢明君主的理想標準。那麼清朝的皇帝們,在圓明園裡是怎樣生活的呢? 祖孫三代賞牡丹 根據《清實錄》記載,康熙帝曾經5次走...
揭秘乾隆的母親傳奇人生:史上最有福的皇帝老媽
在清盛京皇宮的金鑾殿東側,是台下東宮頤和殿和介祉宮。在瀋陽故宮中,有兩個東宮,兩個西宮。金鑾殿後高台之上的東宮是和北京故宮后妃生活區在概念上有相同意義,但此處的東宮,實際上相當於一個臨時行宮。介祉宮曾是高宗東巡盛京,他的母親崇慶皇太后鈕祜祿氏的臨時居所。不過,崇慶皇太后是否為高宗乾隆的生母?這一直是個謎。 但無論對乾隆生母做怎樣的猜想,鈕祜祿氏是個賢惠的母親,乾隆盡孝史...
秘史:雍正最小兒子被乾隆過繼 雍正有多少個兒子
導語:弘曬生於雍正11年,當時雍正已55歲,是他的老來子。母親是謙妃劉氏。乾隆年間,果親王允禮去世。由於允禮他沒有兒子,乾隆作主,把弘曬過繼給果親王允禮當兒子,以繼承他龐大的財產。 大阿哥——端親王弘暉 弘暉生於康熙36年(1697年)三月十六曰子時。生母是雍正的元後——孝敬皇后。這是雍正唯一的嫡子,也是長子,論身份,比別的皇子高一頭。他出生時,胤禛20歲,福晉18歲,這時的胤禛還是個...
孝賢純皇后皇后為乾隆生了幾個子女結局都是什麼
孝賢純皇后子女有哪些?孝賢純皇后皇后為乾隆生了幾個子女?孝賢純皇后子女結局都是什麼 孝賢純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1日),富察氏,乾隆帝第一任皇后,滿洲鑲黃旗人,察哈爾總管李榮保女,郡王傅恆姊。皇后恭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御珠玉。乾隆對其「每加敬服,鍾愛異常」。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行舟於德州崩,乾隆深為哀慟,作《述悲賦》悼之。皇后的去世對乾隆的情緒及個性造成相當大的...
歐美人為何認為乾隆帝驕傲自大?
牛津大學教授沈艾娣圍繞乾隆皇帝致喬治三世的信,講述了20世紀初大眾對於中外關係認識的起源。這是她研究馬嘎爾尼使團中文翻譯李自標的「副產品」,因為想要給他寫本傳記,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她對乾隆皇帝給喬治三世的信產生了興趣。 天朝撫有四海,惟勵精圖治,辦理政務,奇珍異寶,並不貴重。爾國王此次繼進各物,念其誠心遠獻,特諭該管衙門收納。其實天朝德威遠被,萬國來王,種種貴重之物,...
解讀:嘉慶帝剷除乾隆寵臣和珅為何只用了15天
導讀:嘉慶元年(1796),乾隆皇帝舉行禪位大典,把皇位傳給皇十五子嘉親王顒琰,自己則當上了太上皇。但是,乾隆並沒有放棄權力,規定凡遇軍國大事、用人行政之大端都要親自過問,和珅也就仍然得以專權。但形勢畢竟有了變化,和珅當然也有所擔心,害怕嘉慶日後會處治他,於是採取了相應的對策。首先,他極力限制嘉慶培植、任用自己的人。嘉慶即位後,他的老師時任廣東巡撫的朱珪進頌冊,本來很正常,和...
紀曉嵐不為人知的一面:日御五女讓乾隆很糾結
據采蘅之的《蟲鳴漫錄》介紹,『紀曉嵐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外貌協會最高掌門人乾隆皇帝,確實對紀曉嵐很糾結,誰叫他「貌寢短視」呢?不做眼保健操,眼睛近視也還罷了,西洋進口眼鏡戴一戴,權當是儒雅範兒,但長得難看就太致命了。要知道,乾隆皇帝身邊全是和珅、王傑...
和珅迅速發家的法寶:把握乾隆帝心裡的拍馬屁
被和珅舉薦前去台灣起兵鎮壓的常青部隊屢屢受挫,常青無奈,只得向朝廷如實匯報。乾隆讀罷公文,心中不禁有些擔憂起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平定起義,讓?下復歸太平。和珅靜靜地站在一旁,看到乾隆憂心忡忡的表情,就不等乾隆問話,便走上前說:「皇上,依奴才之見,林爽文之徒不過是一個尋常的販夫走卒,能有多大的本領,一定是孤注一擲,想拼幾個人與他陪葬,朝廷大兵一到,他焉有不敗之理,皇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