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文人的身份地位才得以空前提高。宋朝皇帝打壓武士,推崇文人治政,更是捨得在士大夫文人身上花費銀子。宋代文官不僅官俸高,賞賜重,而且可以蔭及家人,差科全免,成為社會上享有特權的「官戶」階層。於是,就出現了「榜下捉婿」的一幕。在科舉發榜之日,各地富紳們全家出動,爭相挑選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簡直就是搶,坊間便稱其「捉婿」,這什麼會出現 「榜下捉婿」 這種搶嫁逼娶的怪誕現象呢?...
百試不爽:歷史上的名將為何多死於「反間計」
三國演義裡有這樣一則故事:赤壁之戰前,曹操要攻打孫權,有個叫蔣干的說要去勸降周瑜,曹操很高興。周瑜見蔣幹過江,熱情款待蔣干,酒席筵上,周瑜讓眾將作陪,炫耀武力,並規定只敘友情,不談軍事,堵住了蔣干的嘴巴。周瑜佯裝大醉,約蔣干同床共眠。蔣干見周瑜不讓他提及勸降之事,心中不安,哪裡能夠入睡。他偷偷下床,見周瑜案上有一封信。他偷看了信,原來是蔡瑁、張允寫來,約定與周瑜裡應外合...
東京審判:「南京大屠殺」被告方存在大量偽證
去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首個國家公祭日。
12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東京審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戰後遠東軍事法庭進行的東京審判起初有55項訴因,其中訴因第45項明確提及「南京暴行」:「1937年12月12日以後在攻擊南京時對目前姓名不明、人數不詳的數萬中國平民和解除武裝的軍人的殺害」。
但是,最終法庭確定訴因僅為10項,不再有具體個案,也不再有「南京暴行」,而是將...
1952年「關閘事件」:中葡兩國在澳門炮戰一周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和葡萄牙澳門當局一直相安無事。但沒有料到,1952年7月卻因澳門關閘事件,引起中葡關係一度相當緊張。
摩擦升級,戰事一觸即發
1950年代初期,葡萄牙在澳門駐軍約為1500多人,以僱傭的黑人兵為主。當時在澳門關閘,中葡雙方在前沿都有士兵把守。
「關閘事件」發生於1952年7月25日,事件起因說法不一。葡方指是解放軍哨兵嘲笑葡軍非洲裔哨兵;中方則指是...
盤點歷史上最邪惡的20個人:究竟誰排第一?
這個榜不一定正確,這裡面有些人到底「是好是壞」本來就存在很大爭議。總之大家看一看吧,看你能認同多少。 20、羅伯斯庇爾 法國大革命時期雅各賓派的領袖,年輕時深受盧梭影響很深。羅伯斯庇爾早期形象比較正面,主要為人所詬病的是後來雅各賓派當政期間實行的恐怖統治。其他黨派遭到雅各賓派的打壓,領袖被殺害,成千上萬的人被送上了斷頭台……很多人認為羅伯斯庇爾是恐怖統治的理論家,極端殘...
1639年明朝大事記:細數這一年整個大明朝的動盪
歷史紀事: 清軍入濟南 崇禎十二年(1639)正月,清軍由京畿南下攻入山東。時樞輔楊嗣昌以為德州是清軍南下的必經之地,傳檄令山東巡撫顏繼祖率兵扼守。於是濟南空虛,止有鄉兵五百、萊州援兵七百,勢弱而不能守。清軍從畿輔而西,抵山西界,復折而南,繞開德州,下臨清,渡會通河,直插濟南城下。明軍拒城守禦死戰。初二,城潰巷戰死難者甚眾。德王朱由樞、奉國將軍朱恩賞等都城破被俘。 清兵退歸...
許多歷史名人都出任過開封府尹為何包拯最出名?
這幾天,「元芳體」的當事人之一李元芳的扮演者張子健成為了新版包青天的扮演者,他主演的新劇進行宣傳的新聞刷爆網絡。人們紛紛感歎以「元芳你怎麼看」聞名江湖的張子健終於要轉正成為「看我怎麼斷」的神探包青天。 說起包青天,人們耳熟能詳的就是那首主題曲「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多年來,經過影視劇、文學作品的傳播,現在人們提起開封府往往就是直接與包青天劃等號。包括現在開...
民國時期官匪一家的保長:拉丁派糧同時外通土匪
看過幾份判決書,上個世紀50年代的。發現地主被家產拖累,膽小怕事,罪狀多是隱藏田產,轉移「浮財」——— 將農具、箱子等藏到親戚家。就像四處埋藏松籽,準備過冬的松鼠。保長則不然,他們生活在鄉村,依附於體制,行事卻像土匪。歷來太平之世,依賴鄉紳治理。鄉紳嫻於文字,富有田產,辦事公道,為一方之人望。但世道一亂,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恂恂鄉紳放不下面子,下不了狠手,官府只有依靠壞人出頭,鄉...
大清朝造假實錄:泥巴做蠟燭婦女竟假結婚騙錢財
導讀:乾隆年間紀曉嵐寫過一本集子《閱微草堂筆記》,在這本集子裡,紀曉嵐記錄了幾樁他們那個年代的人造假的事。乾隆丁卯年(1747年),紀曉嵐到京城參加鄉試,住一家小客店之中,他買了一支蠟燭,居然點不著,原來蠟燭是泥巴做的,僅是外面敷了一層羊脂。紀曉嵐在京城還買了十六塊明代制墨師傅羅小華制的墨,裝在一個大的舊盒子裡面,像是很老的舊東西一樣。買回去一用,那墨竟然是泥巴做成的,只是表...
歷史上的悲劇事件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與納粹燒書
今早做了個夢,夢裡出現一句話——楚雖三戶猶努力。很多年前,應該是讀小學的時候。某日,在鄰居家大門上看到一副粉筆字寫的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對聯,是用來勵志的。然咱記在心裡的,卻是破釜沉舟、臥薪嘗膽的歷史故事。後來,又知道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再後來,知道從揭竿而起首先舉義的陳勝建立張楚到西楚霸王項羽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