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關閘事件」:中葡兩國在澳門炮戰一周 | 陽光歷史

 

A-A+

1952年「關閘事件」:中葡兩國在澳門炮戰一周

2017年07月15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87 次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和葡萄牙澳門當局一直相安無事。但沒有料到,1952年7月卻因澳門關閘事件,引起中葡關係一度相當緊張。

  摩擦升級,戰事一觸即發

  1950年代初期,葡萄牙在澳門駐軍約為1500多人,以僱傭的黑人兵為主。當時在澳門關閘,中葡雙方在前沿都有士兵把守。

  「關閘事件」發生於1952年7月25日,事件起因說法不一。葡方指是解放軍哨兵嘲笑葡軍非洲裔哨兵;中方則指是葡軍一名非洲裔士兵,越過雙方警戒線,將放置在中間的「木馬」向前推移引發爭端。

  中國邊防軍哨兵打手勢令葡兵將「木馬」往後移。但葡兵不服警告,召來9名葡兵氣勢洶洶將木馬再推向中方警戒線內。中方哨兵當即嚴厲制止,3名葡兵竟用槍刺傷中方哨兵左臂及右中指,關閘葡兵還回營房端出機關鎗威嚇中方人員。

  中方戰士也不客氣,擲了一枚手榴彈,警告葡方不要亂動。葡方士兵向中方開槍。於是發生衝突,雙方槍戰。晚上8時,澳門方面向中方拱北一帶開了幾十炮,炮轟拱北居民。中國軍隊開炮還擊。葡方士兵又開槍把附近的路燈射熄。關閘附近街道的人爭相逃避。中葡雙方都進入軍事戒備狀態,關係十分緊張,戰事一觸即發。是為「關閘事件」。

  談判中途,葡方又開槍開炮

  事發後,中方向澳葡政府發出通知,稱葡方不但闖入中方地界,還首先開火,葡方要負全部責任。當時,中葡雙方沒有建立外交關係。而中方駐澳門代表、南光公司總經理柯正平剛好去了廣州。澳督委託經濟局局長羅保全權處理此事。羅保請澳門中華商會代表何賢(澳門首任特首何厚鏵之父)、馬萬祺等出面調處。

  對於澳葡當局的挑釁,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一書記葉劍英向周恩來匯報了事件的整個過程,在得到毛澤東「大國從嚴,小國從寬,葡國是小國,可以寬大處理」的指示後,葉劍英指示同意談判。中方提出三條談判的條件:一是澳門當局必須保證不再發生此類事件;二是就關閘事件作出正式的書面道歉;三是賠償損失。

  然而,正當何賢、馬萬祺為調解關閘事件奔走時,7月26日、29日、30日,一部分葡方士兵又向中方開槍、開炮。面對挑釁,中方邊防官兵針鋒相對,發射迫擊炮給予還擊。在雙方的軍事較量中,澳葡方面死亡2人,傷7人;中方邊防官兵戰死2人、傷30人;同時還有拱北居民及商船「新明星」號船員和乘客9人受傷。

  葡方道歉,事件塵埃落定

  8月2日,中方宣佈封鎖關閘通道,致使依賴中山縣提供蔬菜、水果、糧食供應的澳門,斷絕了生活資料來源。澳門居民生活品緊張,恐懼不安,謠言滿天飛。

  在民眾強大壓力下,澳葡當局感到事態如再惡化發展,勢將動搖澳葡的統治根基。澳督又派羅保請何賢、馬萬祺再度調解,請求中國政府寬恕。此後,何賢、馬萬祺連續18次前往解放軍指揮部洽談。

  葉劍英一直關注澳門關閘事件的解決,他認為,澳門事件是由於葡方個別哨兵失誤造成,決定予以寬大處理,只要求澳葡政府正式道歉和作象徵性的賠償。8月23日,澳門當局正式派經濟局長羅保為代表,在何賢、馬萬祺陪同下,帶著澳門當局的「道歉書」,通過關閘到中山與解放軍談判。

  在何賢、馬萬祺的斡旋下,中葡雙方前後經過15輪談判,最後以葡方道歉、從原警戒線後撤50米、向中方賠償人民幣44億元(舊幣,約合人民幣新幣44萬元)平息事件。

  8月25日,中方恢復了拱北與澳門的陸地交通,中葡雙方的緊張關係解除。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