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對胡適並不陌生,1944年,她在上海寫的《詩與胡說》一文中曾論及他:「……中國的新詩,經過胡適,經過劉半農、徐志摩,就連後來的朱湘,走的都像是絕路,用唐朝人的方式來說我們的心事,彷彿好的都已經給人說完了,用自己的話呢,不知怎麼總說得不像話,真是急人的事。」在感覺裡,她對他更有種特別的親切,雖然她與他還從未見過面。那親切不僅來自於她早年讀過他的書,而且還有她的長輩與他的交...
一生60餘戰無敗績的中國最牛帝王:成吉思汗的戰績
美國作家哈羅蘭姆稱成吉思汗為「人類帝王」。何以有這麼誇張的評價?這位蒙古領袖進行了60多次戰爭,除十三翼之戰因實力懸殊主動撤退外,無一敗績。他們佔領了中國、印度北部、朝鮮半島、中亞細亞全域、俄羅斯大半、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南部,造成了日耳曼民族大遷移。成吉思汗要讓青草覆蓋的地方都成為自己的牧場,他有一句名言:「裝得下,世界就是你的!」 成吉思汗生平大事記 約在1170年,...
上古曾經發生世界級的洪水:各古國都有相關記載
從黃帝到堯,部落聯盟走過了一個漫長的時期,部落長的權力也越來越大,在堯的時候達到了一個高峰。 這跟洪水有關。 就在堯生活的時候,發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洪水,這場洪水影響深遠,它改變了整個中國歷史的走向。 是大洪水,產生了堯舜禹時代。 那時候大約是地殼變動劇烈期,經常有大洪水。大洪水是世界上多個民族的共同傳說,人類學家在研究中發現,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印度、中國、...
東漢董卓之亂的經過簡介:廢帝虐民 遷都長安
董卓之亂,東漢中平六年(189),董卓率兵進入洛陽,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帝,自為相國獨攬朝政。次年關東諸侯推袁紹為盟主,討伐董卓,卓敗,挾持獻帝西走長安,並驅使洛陽數百萬口西遷長安。行前,董卓的士卒大肆燒掠,洛陽周圍二百里內盡成瓦礫。到192年被王允、呂布所殺,歷時3年。3年時間雖短,社會卻經歷了深刻的變革,基本決定了以後歷史的走向,三國群雄在此期間先後登場,作為三國亂世的開端...
曹魏帝國的滅亡:司馬懿為什麼能奪取曹魏大權?
一、曹爽與司馬懿共同輔政 魏明帝曹叡也許沒有想到自己會在三十多歲時就死掉,所以他在後事的安排上本身就是缺乏周密性。他在當皇帝的時間內沒有積極培養皇族子弟,沒有幫助皇族子弟逐步剝奪軍政大佬們的權力。直到快死之時,卻妄想通過一紙詔書,用所謂的輔政名單讓皇族成員控制帝國主要軍政大權,他也把他那一紙詔書想得太了不起了。於是魏明帝最初擬定的輔政名單,自然而然的遭到了被否定的命運...
蔣介石做的七件影響中國的大事:蔣介石的歷史貢獻
蔣介石做的七件影響中國的大事: 蔣介石無疑是中國二十世紀最出名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對於中國的前途和命運都有很大的影響。1949年之前,他譽滿天下,是我中華民族的英雄,1949年之後,他謗滿天下。對此本文不作討論,只將他一生所做的七件影響中國的大事條列如下: 1,領導北伐,統一國家。(1926~1928年) 民國初年,袁世凱死後,出現軍閥割據的局面。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創立黃埔軍校...
唐代的「董卓」朱溫:反向遷都洛陽力求控制朝政
朱溫得以進入唐朝最高統治集團,緣於唐廷中官僚集團與宦官的矛盾。其時,朝中一些大臣與宦官各自勾結地方的藩鎮勢力,進行著你死我活的鬥爭。
當時的皇帝唐昭宗李曄也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他希望能夠振興唐室。但是他生不逢時,在他即位時,面臨的卻是一副爛攤子:朝廷政治極端黑暗混亂,宦官、大臣爭權奪利,全國各地民亂紛起、藩鎮相互征伐,戰火連綿不斷。
唐昭宗在位的十六年間,費盡心...
從明君到暴君之路:揭開末代皇帝孫皓終結三國
孫皓是吳國廢太子孫和之子。吳景帝孫休於公元264年病死,孫休死的時候剛好蜀國滅亡,且吳國的交州又發生叛亂,「國內震懼,貪得長君。左典軍萬彧昔為烏程令,與皓相善,稱皓才識明斷,是長沙桓王之疇也,又加之好學,奉尊法度,屢言之於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三國誌·孫皓傳》)於是,在朱太后的首肯下,濮陽興等人扶立孫皓做皇帝。在孫皓被選為皇帝之前,他也是極其賢明的,才識明斷,很有當...
諸葛亮選才用人的七大特點:破除了門閥的限制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的千古絕句道出了人們對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敬佩與惋惜之情。那麼諸葛亮治蜀用人到底有什麼特點呢?
諸葛亮看到人的「美惡既殊,情貌不一」,但能堅持這七條,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致錯用壞人,庸才。
內修政理是諸葛亮治蜀的一個中心問題,其基本方針即「治實不治名」。
益州本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周王室征討鄭莊公的失敗:春秋時代正式拉開帷幕
這世界,無論古代現代,只要是男人,就幾乎都有當老大的願望,甚至有N多女人都有這樣的願望,呂後武則天慈禧不都是女人嗎?只不過絕大多數的人,看看自己的能力,瞧瞧老天的運氣,想想背上的後盾……實在無與爭鋒的實力與機會,不得不腳踏實地做人。
這個實在。
但只要機會?現,實力後盾充足,好了,那爭當老大的豪情壯志便油然而生。
底氣足矣。
看看我們周圍,這世界誰不是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