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萬馬齊喑 【拼音】: wan mǎ qi yīn 萬馬齊喑是什麼意思? 【解釋】: 喑:啞。所有的馬都沉寂無聲。舊時形容人民不敢講話。現也比喻沉悶的政治局面。 【出處】: 宋·蘇軾《三馬圖贊》序:「時西域貢馬……振鬣長鳴,萬馬皆瘖。」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九州風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舉例造句】: 他的發言把會場上萬馬齊喑的沉悶空氣打破了。 【近義詞】: 萬...
拔山扛鼎的主人公是誰?拔山扛鼎的故事
【拼音】ba shān gāng dǐng 【成語故事】秦朝末年,項羽少年時不喜歡讀書寫字,叔父項梁改教他擊劍,他想學抵敵萬人的本事,項梁教他兵法,他不肯認真鑽研,但力氣很大,能舉起幾百斤重的鼎。同劉邦爭天下8年,最後被迫在垓下烏江邊自刎,感慨自己「力拔山兮氣蓋世」。 【出處】力能扛鼎,才氣過人。 《史記·項羽本紀》又:「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成語草菅人命的主人公是誰?草菅人命是什麼意思
草菅人命出處 《漢書賈誼傳》:「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諫者謂之誹謗,深計者謂之妖言,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是時丞相絳侯周勃免就國,人有告勃謀反,逮系長安獄治,卒亡事,復爵邑,故賈誼以此譏上。」 草菅人命釋義 草菅(肩):野草。草菅人命,形容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樣。指輕視人命,任意殺害。(艾,通「則」,割草。) 草菅人命的典故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政論家、文學...
濫竽充數的主人公是誰?歷史上誰忽悠了齊宣王
濫竽充數的主人公是誰?濫竽充數的故事,是我們從小就知道的,我還是先講講故事再講講到底是誰在濫竽充數。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
囫圇吞棗的主人公是誰?囫圇吞棗的故事和意思
囫圇吞棗,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出自宋·圓悟禪師《碧巖錄》卷三,後引用為成語,本義是指把棗整個嚥下去,比喻理解事物時,不加以分析,模糊理解。故事源自宋·圓悟禪師。 成語出處和典故 宋·圓悟禪師《碧巖錄》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細嚼來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侖吞個棗。」 客有曰:「梨益齒而損脾,棗益脾而損齒。」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則嚼而不咽,不能傷我之脾:我食棗則吞...
洛陽紙貴的故事 成語故事洛陽紙貴出自哪裡?
洛陽紙貴的故事,成語洛陽紙貴出自哪裡?洛陽紙貴的意思是什麼?洛陽紙貴的主人公又是誰?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常為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 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歎口氣說:「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有多大的出息了。」說著,臉上流露出失...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意思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典故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的意思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shi bie sān ri,dāng guā mu xiāng dai 解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出處:《三國誌·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典故介紹 三國時代東吳的呂蒙,可說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周瑜死後,他繼任東吳的都督。設計擊敗了蜀漢的關羽,派部將潘璋把關羽殺死後,不久他也死去。 呂...
借刀殺人的故事典故簡介 借刀殺人的主人公是誰
拼音】jie dāo shā ren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孔明病故,魏延在軍中做了一個頭上生角的夢就認為自己可以稱王的預兆,就對孔明的安排不滿,與馬岱起兵攻打楊儀,楊儀看了孔明的錦囊妙計,就叫魏延叫「誰敢殺我」,魏延高呼,馬岱在後殺死魏延,這是孔明生前安排的。 【成語示列】鳳姐雖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發脫二姐,用借刀殺人之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九回 借刀殺人,是為了保...
成語才高八斗的意思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誰?
「八斗」是南朝詩人謝靈運稱頌三國魏詩人曹植時用的比喻。他說:「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獨佔八斗,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後來人們便把「才高八斗」這個成語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南朝宋國有謝靈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山水詩作家。他的詩,大都描寫會(kuai)稽、永嘉、廬山等地的山水名勝,善於刻畫自然景物,開創了文學史上的山水詩一派。他寫的詩藝術性很強,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
知己知彼的主人公是誰?簡述知己知彼成語故事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意為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瞭解透徹,打起仗來百戰都不會有危險。語出《孫子·謀攻篇》:「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出處 《孫子·謀攻》:「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這一名言中的「殆」字應該解釋為「疲憊不堪」。原文是「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其中的「殆」字,是孫子對《謀攻篇》的前一篇《作戰篇》中「鈍兵、挫銳、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