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打盡的典故:北宋時,進奏院主官蘇舜欽是當時著名的詩人,他少年時就胸懷大志,是被當時政治革新派首領范仲淹推薦提拔起來的。他豪爽激進,屢次上書宋仁宗皇帝,議論時政得失,批評當時的宰相呂夷簡,引起呂的強烈不滿,致使呂夷簡想伺機陷害蘇舜欽及其改革派。 有一年秋天,恰逢賽神會。以往,各官署衙門都要在此時拿出多餘的東西變賣成錢,然後大家用這錢盡興地吃喝玩樂。 蘇舜欽為了在賽...
老馬識途的典故 成語故事老馬識途講訴了什麼
老馬識途的典故:老馬識途出自《韓非子·說林上》。意為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近義詞: 老驥伏櫪、老當益壯、 識途老馬、駕輕就熟、輕車熟路 反義詞 : 老氣橫秋、老態龍鍾、不知所以、初出茅廬、乳臭未乾 典故: 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 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
撲朔迷離的主人公是誰?撲朔迷離講了誰的故事
撲朔迷離的主人公是誰:北魏時,有一戶姓花的人家,老父叫花弧。花弧有一個女兒,名叫木蘭,她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武藝十分高強。有一年北方邊境上發生戰事,皇帝下詔書在百姓中徵兵參戰。花木蘭的父親在徵兵之列,花木蘭全家為此犯愁,因為花木蘭的父親年邁體弱,根本沒法征戰沙場,而花木蘭的弟弟年紀尚幼更加沒辦法參軍。 為此,花木蘭整天為這件事犯愁,以至於達到了寢食難安的地步。一天,她...
成語難兄難弟的釋義解:其實難兄指的才是難弟
現在,「難兄難弟」這個成語,常用的意思是,彼此同處於困難境地的人,彼此共患難過的人。兩個「難」全讀nan。其實,還有一個成語「難兄難弟」,「難」的讀音是nan。
《世說新語·德行》:「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於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這段話的意思是:東漢時,陳元方的兒子和陳季方的兒子,都誇說自己的父親功德高,爭論不...
如飲醇醪是什麼意思?成語如飲醇醪的故事
如飲醇醪是什麼意思?成語如飲醇醪的故事 句出《三國誌吳書十程普傳》。 老將程普嘗云:「與周公瑾交,如飲醇醪,不覺自醉。」 醇醪即美酒。本來意思是:老將程普曾說,與周瑜交往,如同品飲甘醇的美酒,自己不知不覺地就被感染陶醉了。 後來也有人用如飲醇醪來形容一個人心胸寬廣氣量宏大,很值得交往。典故就是起源於正史上周瑜對程普的諒解,而程普曾經用來形容周瑜的心胸寬廣。
後...
李白鐵杵磨成針的故事: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寓意
【成語】: 鐵杵磨成針 【拼音】: tiě chǔ mo cheng zhēn 【解釋】: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比喻只要有恆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語故事】: 唐代大詩人李白,小的時候很貪玩,不愛學習。他的父親為了讓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學堂去讀書,可是,那些經史、諸子百家的書很不好學,李白學起來很困難,就更加不願意學了,有的時候還偷偷跑出學堂去玩。有一天,...
洛陽紙貴的主人公,洛陽紙貴與哪位歷史人物有關?
洛陽紙貴的故事,洛陽紙貴的意思及洛陽紙貴指的作品是指那個? 在西晉太康年間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學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首《三都賦》在京城洛陽廣為流傳。 然而,左思寫成《三都賦》卻是歷經很多曲折才得到重視的;沒有伯樂識才,也許這篇《三都賦》便成為一堆廢紙,不得流傳。 在左思小時候,他父親就一直看不起他。父親左雍從一個小官吏慢慢做到御史,他見兒子身材矮小,貌不驚人,說話結巴,...
馬革裹屍的典故出於哪 馬革裹屍的主人公是誰?
馬革裹屍的意思 反義詞「臨陣脫逃"。另有相關詩句和文章。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馬援傳》:「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手中邪?」 成語典故 因功封侯 東漢初的名將馬援,英雄善戰為東漢王朝的創建立下汗馬功勞。後來,他又率兵平定了 援邊境的動亂,威震南方。公元41年被劉秀封為伏波將軍。 時刻心繫國家安危 過了三年,馬援從西南方打了...
一意孤行的典故 成語一意孤行的主人公是誰?
一意孤行的典故:趙禹、張湯都是漢景帝時期的名臣。先後被景帝任命為太中大夫,負責制定各項條令法規,深受景帝的器重。趙禹為人耿直,嚴於自律,為官清正廉潔,嚴格照章辦事從不被別人所左右。擔任太中大夫以後,他更是深感責任重大,為排除人情上的干擾,他遣散了家中的門客,同時,不再與朝中官員私下往來,並謝絕同僚們的邀請,避免洩露朝廷機密。 逢年過節或喜慶的日子,官員往往找幾個知心朋...
成語對症下藥的主人公是誰?對症下藥是什麼意思
對症下藥出處 《三國誌·魏志·華陀傳》:「府吏倪尋、李延共止,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汗。』或難其異,佗曰:『尋外實,延內實,故治之宜殊。』即各與藥,明旦並起。」 對症下藥解釋 症:病症;下藥:用藥。醫生針對患者病症用藥。比喻針對事物的問題所在,採取有效的措施。 對症下藥的典故 東漢末年三國初期,諸侯混戰,水旱成災,疾病流行,人民處在水深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