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意為只用一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出自先秦·孟軻《孟子·公孫丑上》:「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六韜·軍勢》:「夫先勝者,先見弱於敵而後戰者也。故事半而功倍。」 戰國的時候,有個大思想家叫孟子,他有很多的學生。 有一次他和他的學生公孫丑談論統一天下的問題。 孟子像他們從周文王談起,說當時文王以方...
人琴俱亡的典故 成語人琴俱亡的主人公是誰?
人琴俱亡典故: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有七個兒子。他這七個兒子中,比較有名氣的有五個。其中又有四個在《晉書》中有傳,可謂名垂青史。長子玄之早年夭折,不大為人們所知;次子凝之死於戰亂之中,所以對他的事跡的記載也不多。對於他的兒子記載較多的是徽之和獻之。特別是獻之,他是繼父親王羲之之後又一位大書法家,與父親並稱「二王」。 王徽之字子猷,曾在大司馬桓溫帳下作過參軍。王徽之性格狂放...
防微杜漸主人公是誰?防微杜漸的成語故事簡介
【成語】: 防微杜漸 【拼音】: fang wēi du jian 【解釋】: 微:微小;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比喻在壞事情壞思想萌芽的時候就加以制止,不讓它發展。 成語出處:這個成語來源於《後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成語故事】: 東漢和帝時,竇太后親臨朝政,並由太后的兄長竇憲掌握大權,官員們爭著逢迎巴結,因此政局混亂不堪。竇氏家族仗...
成語聲東擊西的含義 聲東擊西是什麼意思?
三十六計中的聲東擊西在現實生活中被提及的頻率非常高,它以假動作欺敵,掩護主力在第一時間擊其要害。聲言出東,其實擊西。聲東擊西之計,雖然早已被歷代軍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時必須充分估計敵方情況。方法雖是一個,但可變化無窮。 【詞語解釋】指造成要攻打東邊的聲勢,實際上卻攻打西邊。是使對方產生錯覺以出奇制勝的一種戰術。 【引證解釋】 1.表面上聲言攻打東面,其實是攻打西面。軍...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典故 人心不足蛇吞象意思
人心不足蛇吞像是什麼意思 比喻人貪心不足,就像蛇想吞食大象一樣。 【出自】《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戰國楚·屈原《天問》:「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相傳宋仁宗年間,有個叫王妄的人,靠打柴禾及編草鞋為生。他的母親年事已高,而且體弱多病,因此日子過得很苦。 有一天,王妄跟往常一樣上山打柴、割草,正幹著,他突然發現草叢中有一條七寸多長的花斑蛇,遍體...
古代皇帝立春需行“籍田禮” :最早可追溯至西周
立春時節,陽和起蟄,萬物皆春。先祖們認為是「斗柄東指」的結果,必須用一種盛大的儀式慶祝和迎接。於是,聲勢浩大的「籍田禮」和「迎春」活動應運而生。
所謂「籍田」,指的是天子躬耕過的田地,可視為皇帝親自耕田的象徵性行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古代中國最高統治者的一次「犁田秀」。既涵傳統祈禱新的一年風調雨順的意味,也表達了皇帝對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
立春「籍田」最早可追溯至...
車水馬龍的典故出自哪 車水馬龍的意思是什麼?
車水馬龍的典故:東漢名將馬援的小女兒馬氏,由於父母早亡,年紀很小時就操辦家中的事情,把家務料理得井然有序,親朋們都稱讚她是個能幹的人。 十三歲那年,馬氏被選進宮內。她先是侍候漢光武帝的皇后,很受寵愛。光武帝去世後,太子劉莊即 東漢名將馬援的小女兒馬氏,由於父母早亡,年紀很小時就操辦家中的事情,把家務料理得井然有序,親朋們都稱讚她是個能幹的人。 十三歲那年,馬氏被選...
成語故事背水一戰 背水一戰的典故出自哪裡?
解釋:背靠江河作戰,沒有退路。形容不留後路,決一死戰。 這個成語來源於《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
成語嗟來之食的主人公是誰?嗟來之食的故事
嗟來之食出處 《禮記有餓者豕袂輯屨,賄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會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嗟來之食釋義 嗟(jie皆〉,不客氣的招呼聲。嗟來之食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 嗟來之食的典故 春秋時候,齊國發生了嚴重的饑荒,不少人餓得奄奄待斃。 有個叫黔敖的富人,想發點「善心」,做點「好事」。他在大路旁擺了些...
成語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暗渡陳倉的主人公是誰?
成語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故事典故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古代一種非常規的用兵法則,是一種軍事謀略,在歷史上曾有許多非常成功的戰例。 所謂「棧道」,是指在懸崖峭壁的險要地方鑿孔支架,鋪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軍、運輸糧草輜重,也可供馬幫商旅通行。陳倉,是古代縣名(今陝西省寶雞市東),是漢中通向關中的咽喉要道。 《史記·高祖本紀]》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