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 | 陽光歷史

 



馬革裹屍的典故 成語馬革裹屍的主人公是誰?

 馬革裹屍的典故 成語馬革裹屍的主人公是誰?
  馬革裹屍的典故:東漢初的名將馬援,英雄善戰為東漢王朝的創建立下汗馬功勞。後來,他又率兵平定了邊境的動亂,威震南方。公元41年被劉秀封為伏波將軍。  過了三年,馬援從西南方打了勝仗回到京城洛陽,親友們都高興地向他表示祝賀和慰問。其中有個名叫孟翼的,平時以有計謀出名,也向馬援說了幾句恭維話。不料馬援聽了,皺著眉頭對他說:「我盼望先生能說些指教我的話。為什麼先生也隨波逐流,一味...



千夫所指是什麼意思?千夫所指的典故故事簡介

 千夫所指是什麼意思?千夫所指的典故故事簡介
  【成語】: 千夫所指  【拼音】: qiān fū suǒ zhǐ  千夫所指是什麼意思?  【解釋】: 為眾人所指責。形容觸犯眾怒。  【出處】: 《漢書·王嘉傳》:「千人所指,無病而死。」  【舉例造句】: 千夫所指,其傾覆可立而期。 ★章炳麟《聯省自治虛置政府議》  【近義詞】: 眾矢之的  【千夫所指的故事】:  西漢末年,漢哀帝劉欣是個貪圖酒色的荒淫無恥的皇帝,他貪圖男色,看上侍御史董...



成語抱殘守缺的主人公是誰?抱殘守缺的典故

 成語抱殘守缺的主人公是誰?抱殘守缺的典故
  抱殘守缺出處  《漢書「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  抱殘守缺釋義  「保」,今作「抱」,守住不放鬆。「抱殘守缺」意為守住陳舊、殘破的東西,不肯放棄。現多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抱殘守缺的典故  劉歆(xin辛)字子駿,西漢時著名學者劉向的兒子,年少時以_詩書和善於寫文章為漢成帝召用,拜為黃門郎(內廷侍從官)。嗣後與父親共同掌管校勘和整理典籍...



成語霜露之疾的主人公是誰?霜露之疾是什麼意思

 成語霜露之疾的主人公是誰?霜露之疾是什麼意思
  【成語】霜露之疾  【注音】shuāng lu zhī ji  【解釋】 「霜露之疾」形容病很輕,很快就會痊癒。  【近義詞】外感內傷  【同韻詞】赴險如夷、矢志不移、守節不移、不知端倪、貌合情離、影形不離、異香撲鼻、非熊非羆、拽耙扶犁、百折不移  出自《漢書公孫弘傳》  漢朝的公孫弘年輕時很窮,在海邊放豬。四十歲時開始學習《春秋》,六十歲時,漢武帝廣招天下賢良文學之士,公孫弘被征為博士...



國人皆曰可殺出典何方?適用範圍又是什麼呢?

 國人皆曰可殺出典何方?適用範圍又是什麼呢?
  【成語】國人皆曰可殺  【注音】guo ren jiē yuē kě shā  【同韻詞】惡語相加、敗國喪家、引賊入家、大方之家、議論英發、辟辟啪啪、一觸即發、七步八叉、妙筆生花、下馬看花[1]  成語出處  左右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 《孟子·梁惠王下》  【釋義】  戰國時期,孟子與齊宣王談論關於選拔人才的問題,孟子認為國君選拔人才應該不論地位高低與關係的...



成語問鼎中原是在講誰的故事 問鼎中原的故事介紹

 成語問鼎中原是在講誰的故事 問鼎中原的故事介紹
  問鼎中原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楚莊王帶兵北伐,以朝拜的借口向周天子的使者詢問九鼎的重量大小,有奪取周王朝天下的形勢。     公元前606年,進行北伐的楚莊王以討伐陸渾之戎為時機,把楚國的大量軍隊開到了周王朝的首府洛陽的郊外,並在周國的地盤上進行隆重的閱兵儀式,想要讓周天子看看楚國的實力,來震懾住周天子。   即位不久的周天子心裡當然非常害怕,忐忑不安,擔心楚國對周國進行開...



汗流浹背的典故 成語故事汗流浹背怎麼來的

 汗流浹背的典故 成語故事汗流浹背怎麼來的
  汗流浹背的典故:出處 《史記·陳丞相世家》:「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皇后紀下·獻帝伏皇后》:「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復朝請。」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滿身大汗  示 例 魯迅《墳·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但我們一翻歷史,怕不免有~的時候罷。」  近義詞 揮汗如雨、汗如雨下  反義詞 冰天雪地、滴水成冰  典 故  漢大將軍霍...



肝腦塗地是什麼意思 成語肝腦塗地的主人公是誰

 肝腦塗地是什麼意思 成語肝腦塗地的主人公是誰
  肝腦塗地gān nǎo tu di      [釋義] 肝膽腦漿濺了一地。形容慘死。也形容竭盡忠誠;任何犧牲都在所不惜。塗:抹。  [語出]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骨中野。」  [正音] 地;不能讀作「de」。  [辨形] 塗;不能寫作「圖」。  [近義] 馬革裹屍 粉身碎骨  [用法] 用作褒義。常用於表示決心的句子中。一般作謂語。  ...



後生可畏主人公是誰?成語後生可畏的意思及故事

 後生可畏主人公是誰?成語後生可畏的意思及故事
  後生可畏主人公是誰?成語後生可畏的意思及故事  [釋義] 後生:青年人;後輩;畏:敬畏、佩服的意思。指青年人很容易超過他們的前輩;是可敬服的。  [語出] 《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正音] 畏;不能讀作「wēi」。  [辨形] 生;不能寫作「聲」。  [近義] 少年老成  [反義] 少不更事 乳臭未乾  [用法] 多用以稱讚有志氣有作為的年輕人。多用作謂語;賓語;也可獨立成句...



肝腸寸斷的成語故事 竟真的哭斷了腸子

 肝腸寸斷的成語故事 竟真的哭斷了腸子
  我們有句成語叫「肝腸寸斷」,肝和腸斷成一寸一寸。形容一個人傷心到了極點,連內臟和腸子都斷了。   這個說法似乎有些誇張,再怎麼傷心,吐血的有,腦溢血的有,眼睛哭瞎的也有,但是要說活活將腸子哭斷,恐怕有些匪夷所思。   但是,這個事情卻真的有歷史記載!   在《世語新說》中,有這麼一個故事。   桓溫討伐成漢時,大軍途徑蜀地。   我們都知道,巴蜀多山,盛產猿猴。   古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