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停戰問題:具有重大意義的教訓 | 陽光歷史

 

A-A+

抗美援朝停戰問題:具有重大意義的教訓

2015年07月21日 史海秘辛 暫無評論 閱讀 87 次

  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劣勢的裝備在冰天雪地艱難困苦的朝鮮戰場上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不到兩個月徹底粉碎了麥克壓撒瘋狂的「聖誕攻勢」,把氣勢洶洶不可一世的聯合國軍趕出了三八線!

  為入朝作戰一直處在焦慮之中的毛澤東高興起來了,他手上拿著中朝軍隊全面向南推進的戰報,在北京中南海沿著秋天的湖岸,當著周恩來的面即興與民主人士柳亞子唱和起來,賦詞《浣溪沙》:

  顏齊王各命前

  多方矛盾廓無邊

  而今一掃新紀元

  最喜詩人高唱至

  正和前線捷音聯

  妙香山上戰旗妍

  此時平壤已光復,北朝鮮已恢復戰前所擁有的領土。當中國人民志願軍和聯合國軍在三八線兩側沿著三八線形成短暫的「對峙」的時候,金日成秘密地來到了北京與毛澤東會面了。戰爭的過程無疑使兩位領袖十分滿意。戰爭前期的那種危機現在似乎已經不存在。他們有充分理由分享聯合國軍狼狽南逃所帶來的愉快。

  毛澤東對金日成說:「原先我一直擔心兩個問題,一是志願軍過江後能不能在朝鮮站住腳,經過第一次戰役,這個問題解決了,二是靠現有裝備,能不能和裝備現代化的美軍交戰,交戰後能不能取勝,現在這個問題也解決了。事實證明,我們不僅可以與美軍交戰,而且能戰而勝之,看來原來的擔心也不必要了。」

  兩位領袖討論了戰爭如何往下發展的問題,這是一個關係到世界局勢、亞洲局勢的大問題。

  毛澤東吸著香煙對金日成說:「既然美國人敢於訴諸武力,那麼中國人民志願軍要奉陪到底,打第一次戰役、第二次戰役,勝利了,但還不夠,還要接著打。你敢越過三八線北進,那我為什麼不能越過三八線南進?」

  金日成的回答是:「對,要乘勝南進!」

  但美國卻不想打了。此時由於杜魯門所在的民主黨在美國國會選舉中失敗,他的政治生涯面臨最艱難的時刻,民主黨的對手共和黨人抓住美國政府的一切失誤來攻擊杜魯門,而朝鮮戰爭的局勢正是企圖把杜魯門趕下台的那些政客們最喜歡的話題,杜魯門急於要在朝鮮問題上有所作為。從戰後很久才公開的資料中可分析,當時,杜魯門和艾奇遜都在尋求一種既能保存美國人的面子,又能停止戰爭的體面的停火辦法,有一個現實的理由是,聯合國軍即使撤退,也不過是撤退到戰爭前的三八線,而中國軍隊無非是把戰線恢復到戰爭爆發前南北朝鮮分割的狀態,停火對雙方來講都是可以接受的現實。雖然這個現實對於美國方面來講是被迫的,但至少在當時,這個現實在美國不會有強烈的反對。在隨後召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上,美國要員們討論了許久,最後的結論是:除非聯合國軍在朝鮮由於軍事原因被驅逐,否則決不自動撤軍。同時認為,最大的危險在歐洲,美國最好不要捲入亞洲的一場持久戰爭,原則是:(1)把戰爭限制在朝鮮;(2)保持對空海力量的限制;(3)不向朝鮮增派軍隊,保持三八線戰線的穩定,達成停火協定,恢復三八線戰前的狀態。

  居功自傲的麥克壓撒卻從不把杜魯門放在眼裡,他從一開始就準備把朝鮮戰爭擴大化,期望朝鮮戰爭能夠最終演變成一場至少席捲亞洲的大規模戰爭,從而達到他「徹底消滅亞洲的共產黨勢力」的目的。他不但堅決反對停火,竟擅自與台灣的蔣介石再次具體討論了台灣抽調軍隊參與朝鮮戰爭計畫。蔣介石願意出兵50萬前往朝鮮,麥克壓撒則準備轟炸中國東北地區,掩護派往朝鮮的國民黨軍隊在中朝邊境登陸,把戰爭引向中國國內。他的設想和計畫,超越了權限,違反了杜魯門把朝鮮戰爭局限在朝鮮半島的決定。當杜魯門聞知此事勃然大怒,他認為這是對總統和軍事最高統帥的公然違抗,是對美國憲法賦予總統權威的挑戰和蔑視。不久,在麥克壓撒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杜魯門公開宣佈撤銷了其「聯合國軍總司令」、「駐遠東美軍最高司令長官」的職務。這似乎表明麥克壓撒成了轟炸中國境內城市導致中國出兵的替罪羊。

  種種跡象表明,如果當時中國方面同意停火,戰爭也許就結束了。

  就中國軍隊是否在朝鮮停戰,周恩來按毛澤東的宗旨強硬地開列了三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必須取得聯合國的合法地位;

  (2)美國侵略者必須撤出台灣;

  (3)一切外國軍隊撤出朝鮮。

  周恩來特別強調:「朝鮮問題和亞洲重要問題的和平解決,離開這幾點是不可能的。」更讓美國人驚慌的是周恩來指出:「將永遠抹去三八線這一政治地理界線」,只要中國軍隊願意,可以一直戰鬥到底把美軍和聯合國軍趕下日本海!

  到這時美國人終於明白了,中國共產黨人在朝鮮參戰,根本問題並非是一個新生的政權感到了來自邊境的威脅,而是在於新中國的國際地位的確立以及台灣問題的解決和整個亞洲局勢的穩定。

  杜魯門面對中國共產黨人如此空前的強硬態度,在白宮記者招待會上氣急敗壞地說:「如果中共越過三八線,美國有可能使用原子彈!」當時,原子彈作為一種大規模的殺傷武器,許多人認為是美國政府手中可以解決一切難題的王牌。

  儘管幾小時後白宮新聞辦公室就發佈了一份「澄清聲明」,解釋杜魯門「並不是說決定要使用原子彈」,但是美國記者已經把這番話飛快地傳遍了全世界,並且引起了世界輿論的大嘩——人們普遍認為杜魯門的話意味著,性格本來難以捉摸的麥克壓撒已經領受了杜魯門的授權,可以隨心所欲使用原子彈了。

  全世界都注視著中國。

  毛澤東聽到這個消息時笑了。他對當時還在北京的金日成說:「這是一種恫嚇,一種赤裸裸的核訛詐,不要說蘇聯已經掌握了核武器,就是像對日本一樣,也在朝鮮投原子彈,那杜魯門也沒有義務事先通知對方,讓對方做做準備呀!說來說去,這種做法的實質就是威脅和恐嚇。」

  作為具有獨特性格的政治家,毛澤東始終相信一個哲學觀點,他用這個觀點解釋一切事物,那就是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他從來不相信某種由人發明的物質力量戰勝人本身,具體到決定戰爭勝負的諸因素,他始終不認為武器的優劣是第一位的東西。杜魯門關於使用原子彈的威脅對毛澤東來說只不過是一種言論罷了。

  真正感到驚慌的是歐洲。杜魯門的講話剛一結束,許多歐洲駐聯合國的大使把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奧斯汀圍住,荷蘭大使含著眼淚問奧斯汀是否有機會避免戰爭的擴大。從朝鮮戰爭一開始,歐洲的態度就一直處在十分曖昧之中,很多國家甚至站在反對戰爭的立場上。反對的原因並不是對共產黨中國的偏袒,而是歐洲認為,東西方存在的巨大意識形態分歧所帶來的軍事威脅的重點是蘇聯大量集結兵力的歐洲方向。「共產主義的威脅的火藥桶」是在與蘇聯接壤的歐洲邊境。而現在,美國正在「一個不可思議的時間和可能出現最困難的戰略條件下,把他們拖入亞洲戰爭的深潭」。這個觀點英國政府表現得十分激烈。杜魯門關於使用原子彈的言論在英國議會引起軒然大波,大約100多名工黨議員在一封交給首相艾德禮的信上簽名,堅決反對「在任何情況下使用原子彈」。反對者中間包括在剛剛結束不久的二戰中曾與美國人生死與共的英國前首相丘吉爾。丘吉爾認為,戰爭如果在亞洲擴大,無疑會嚴重削弱歐洲的防禦力量,嚴重地威脅英國的安全。艾德禮感到了空前的壓力,因為議員們要求就英國在朝鮮戰爭中的立場對首相本人進行信任表決,只要表決艾德禮肯定要倒台。當艾德禮宣佈要親自到美國當面與杜魯門總統交換意見時,辯論中的議員們向首相發出歡呼之聲。

  為期三天的英美首腦會談,沒能解決兩個盟友之間關於朝鮮問題的分歧。艾德禮認為,聯合國除了通過談判撤出朝鮮外沒有其他出路,甚至認為可以把聯合國中中國的席位給予北京,因為「我們不能被對方弄得難以自拔,而使西方陷入容易遭到進攻的境地」。而杜魯門認為,停火是可以的,但是,這不意味著放棄南朝鮮和台灣或者讓北京取得聯合國席位。如果中國不接受停火,美國就準備打下去,「進行各種軍事政治和經濟的騷擾,包括在中國境內煽動遊擊戰」。

  艾德禮美國之行不歡而歸,但他得到了杜魯門不使用原子彈的承諾。

  當時感到驚慌的不只是歐洲,在國際政治立場上以中立派居多的亞非國家也惶恐起來了。他們基於自身安全的憂慮,在聯合國大會上產生了一個「13國提案」,其中心內容是「提倡和平」。這些亞非國家既希望戰爭的結束,又不想得罪美國,於是提案特別提到「先停火,再談判」,並且對此有一個說明——「如果中國宣佈不越過三八線的話,則將得到這些國家的歡迎和道義上的支持」。

  無論「13國提案」的動機多麼善良,但客觀上是在給美國一個得以喘息的機會,它正是美國人此刻急需的東西。提案的要害是「先停後談」,它令毛澤東不由想到當年美國人馬歇爾在中國的「調停」,也是先宣佈「停戰」,然後背地裡幫助蔣介石運送兵力,補充武器,這個虧共產黨人是吃過的。

  周恩來召見印度大使,提出了四個尖銳問題:為什麼13國不反對美國對朝鮮、對中國的侵略?為什麼13國不宣佈從朝鮮撤出一切外國軍隊?為什麼13國中還有一個聯合國軍中的一員菲律賓?為什麼美軍打過三八線的時候13國不講話?

  換句話說,當聯合國軍不顧一切地越過三八線,並向北朝鮮重兵大舉推進的時候,13國怎麼一句話都沒有說過,而當中國軍隊具有了越過三八線的可能時,他們卻提出一個「停火」的提案?

  中國方面的回答,仍是周恩來那強硬的三條。

  這三條顯然是美國所不能接受的。

  1950年除夕——即12月31日17時,中國人民志願軍全線出擊越過三八線,以凌厲的攻勢於1951年1月4日佔領漢城,又一次以光輝的戰績震驚全世界!

  朝鮮戰爭是一場死傷慘烈空前殘酷的戰爭,交戰雙方在經過幾番較量之後終於坐在了談判桌邊。

  最早提出停戰談判的是美國。

  據戰後解密的資料透露,從戰爭開始到停戰談判前夕,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美國除了10萬名美國青年的生命之外,耗費的金錢已達100億美元之多。這比美國在二戰第一年的耗費多一倍以上,以致使1951年美國軍費開支增加到600億美元,這個數字意味著每一個美國人平均需要負擔300多美元。戰爭中美軍每月平均消耗的物資達85萬噸,這相當於美國援助北約一年半的物資總量。美國在朝鮮集中了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海軍的1/2,總兵力從戰爭開始時的42萬人已增加到70萬人,儘管這樣,依舊感到與中國軍隊作戰中兵力不足,這一切,對戰略重點在歐洲的美國絕對是一種戰略上的本末倒置。美國的戰略預備隊,只剩下在日本的兩個師、南朝鮮的3個師以及遠在美國本土的6個師了,向朝鮮戰場再派軍隊已不可能,而英、法等國均已明確表示,不再向朝鮮派一兵一卒。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明確認為,「朝鮮戰爭是個無底洞,看不到聯合國軍有勝利的希望」。因此,杜魯門有理由認為,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結束戰爭,將美國從朝鮮戰爭的泥潭中解脫出來。

  談判地點選在三八線上的開城。

  正式談判日期:從1951年10月開始。

  在談判開始時雙方的兵力是:中朝方面,總兵力為111萬,其中中國軍隊77萬,北朝鮮軍隊34萬,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總兵力為69萬,雙方兵力對比為1.6:1,中朝方面佔絕對優勢;技術裝備上,聯合國軍擁有各種火炮3560餘門,坦克1130餘輛,飛機1670架,艦艇270艘,中朝方面只有少量的坦克和飛機,火炮數量與質量與聯合國相差甚遠,「聯合國軍」在武器裝備上佔絕對優勢。

  朝鮮戰爭停戰談判整整進行了兩年。

  在這兩年中,交戰雙方在停戰談判的會場上,上演了世界戰爭史上最漫長,最艱難、最寓戲劇性、最明爭暗鬥的心理較量。停戰協議每一條款的達成,甚至每一個字眼的爭論,都會帶來整個世界瞬時的絕望和希望。

  趁朝鮮戰爭絕處逢生的蔣介石可不希望朝鮮戰爭結束,他對美國杜魯門政府不讓他入朝參戰恨之入骨。當1953年2月1日親蔣的美國共和黨人、前美國駐歐洲盟軍司令艾森豪威爾當選為美國總統,他立即對美聯社記者發表談話,向艾森豪威爾建議「結束朝鮮戰爭的根本步驟在於反攻大陸」。他處心積慮地希望美國在台海開闢直接打擊中共的第二戰場,使其重回大陸。艾森豪威爾雖因向選民承諾盡快結束朝鮮戰爭而當選,但作為軍人,他很不甘心美軍在朝鮮戰場的敗北,在蔣介石對美聯社發表談話的第二天即宣佈:解除杜魯門制定的台灣「中立化」的限制,台灣軍隊可以對大陸採取「自由行動」,接著提升蘭欽為「駐台大使」,美台雙方「邦交」關係全面恢復。接著2月6日美國政府又宣佈:停止美國軍艦在台灣海峽的中立巡邏。美第7艦隊司令揚言:台灣軍隊如果反攻大陸不必事前和美國商量,第7艦隊不會妨礙反攻行動。6月2日,美國太平洋戰區司令雷德福在就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之前訪問台灣與蔣介石會談,討論台美軍事合作與聯合指揮等問題。6月15日,美國援台第一批F—84型噴氣式戰鬥機運抵台灣交付台灣空軍。7月15日,台軍方與美軍顧問團協商大陸沿海島嶼的防衛問題,美太平洋艦隊司令部認為,為了保衛大陸沿海島嶼的安全,台灣應該採取包括對大陸沿海進行海空巡視偵察在內的必要軍事行動。7月17日——在《朝鮮停戰協議》簽字前10天,蔣介石配合美軍在朝鮮戰場上的軍事行動,出動國民黨軍隊兩萬餘人,動用傘兵和大批登陸艦隻偷襲地處台灣海峽中部戰略要地的福建東山島。經兩天激戰,守島人民解放軍部隊粉碎了蔣介石自逃到台灣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行動,挫敗了美蔣在台海開闢第二戰場的陰謀。毛澤東高度評價此役,致電福建前線部隊,稱讚這是「全國人民的勝利」。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