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做了什麼事寒了忠臣的心? | 陽光歷史

 

A-A+

李世民做了什麼事寒了忠臣的心?

2017年10月11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67 次

  李世民與魏征的關係,似乎並沒有我們所瞭解到的那麼好,因為在魏征死後,唐太宗曾做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砸了魏征的墓碑。正是唐太宗的這一舉動,寒了許多忠臣的心。

  誰都曉得:唐太宗和魏征,不斷被看作是歷代賢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著的時分,唐太宗把他當作鏡子,主動結成親家;魏征逝世的時分,唐太宗廢朝五日,親筆撰寫碑文。但是魏征屍骨未寒,唐太宗就出其不意的變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長子魏叔玉的婚約,而且一怒之下居然親身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李世民砸魏征墓


  關於唐太宗這種雷人的異常舉措,有人以為是魏征生前鼎力推薦的杜正倫、候君集接連落馬,傷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以為是魏征曾將本人記載的與太宗一問一答的諫諍言辭,拿給擔任編寫起居錄的褚遂良作參考,犯了唐太宗的忌。

  這兩種說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本源卻是由於魏征多次過火的犯顏直諫,使唐太宗產生逆反心理,推到墓碑不過是唐太宗由於長期遭到壓制而表現出來的一種歇斯底里的發洩。

  唐太宗是歷史上少有的開通君主,為了創始大唐盛世的場面,為了完成千古一帝的幻想,所以他給了魏征無限話語權,讓魏征時辰提示和勸諫本人。在國度大事上,魏征像一位元老,引經據典,口若懸河,彷彿在教導一個沒有主意的幼主。

  而在皇帝私生活上,魏征像一位晚輩,語重心長,聲淚俱下,更像是在教育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據史料記載,魏征在為唐太宗效能的十七年內,有史藉可考的諫奏前後達二百餘次,內容觸及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諸多方面,以至連皇帝的私生活都要管上一管,很多時分都讓唐太宗下不了台。

  誰都曉得:唐太宗和魏征,不斷被看作是歷代賢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著的時分,唐太宗把他當作…魏征比唐太宗大20歲,假如放在時下,就是60後與80後的關係。年齡上的差距,代溝上的隔膜,意見上的分歧,必然會形成二人之間的牴觸。魏征在嘔心瀝血的同時,卻疏忽了最根底、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有本人的主張、理想、喜好和私生活。唐太宗那種與生俱來的獵奇心,標新立異的開闢勁,以及自在生活的做主權,在很多時分都遭到了魏征的干預和阻擾。難怪有一次唐太宗守著長孫皇后的面大罵魏征:早晚有一天,朕非殺了這個莊戶佬不可!能把從諫入流的唐太宗逼到這個份上,魏征的進諫的確過了頭。


  

李世民砸魏征墓


  愛太深,容易呈現裂痕。

  魏征這種慈父般的過火關愛,在唐太宗眼裡卻成了一種揮之不去的陰影。當皇帝的在很多時分說了不算,反而要看大臣的臉色,這種長期逐漸積聚起來的壓制,總有一天就會像火山一樣忽然噴發,而魏征的薦人失察和諫言外流不過是唐太宗悔婚砸墓事情的導火索。

  貞觀十八年,不聽勸諫、獨斷專行的唐太宗在攻打高麗受挫後,不由得發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長歎,立刻命馳驛祀征以少牢,復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詣行在,勞賜之。人,總是在遭到波折後,才明白良藥苦口利於行的真理,皇帝也不例外。

  當然只要是人,都有缺陷,魏征也不例外。但就觀魏征死後,唐太宗的這種態度,可見,魏征的出現,只不過是唐初政治所需要的特殊人物而已,並不是唐太宗真的有多喜歡魏征。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