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民國史上北洋政府短暫收復外蒙的軍事行動
徐樹錚,江蘇蕭縣人。秀才出身。北洋軍閥皖系名將,文武雙全,1905年被保送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回國任段祺瑞部第六鎮軍事參議及第一軍總參謀,是段琪瑞的得力助手。此人風流自賞,豪氣干雲,曾賦詩曰:「購我頭顱十萬金,真能忌我亦知音。」張學良對其敬佩有加,稱為「上馬殺賊,下馬露布」。薩的看法,此人乃是周公謹一流,才堪顧曲,但氣度狹隘,而單論外蒙一事,乃真正有利於國家社稷。
徐頗有政治頭腦,對孫中山及其領導的**黨素來具有親近之情。他和北洋老將徐世昌並稱「兩徐」,徐世昌被稱為老徐,而徐樹錚被稱為小徐。袁世凱稱帝時,他力勸段祺瑞抵制,一度被袁免職。1917年他主導策動了張勳趕走黎元洪,事後又討平張勳的軍事行動,時任陸軍部次長,積極主張武力統一全國。1911年辛亥**發生的時候,外蒙古在沙俄的威逼利誘和賣國王公的唆使下,宣佈獨立,脫離祖國。孫中山、徐樹錚等對此都表示強烈的憤怒,報界稱為「當時中國唯一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衛外蒙失土的兩個愛國者」。但是當時中國沒有能力保衛自己的邊疆,所以除了抗議之外只能坐視。到十月**前夕中國在外蒙的主權幾乎喪失殆盡,外蒙已淪為沙俄的殖民地!
中國近代歷史上,曾經有一次鮮為人知的軍事行動,那就是北洋軍閥政府的出兵外蒙和西伯利亞。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蘇俄一片混亂,十月**後,紅軍節節勝利,俄羅斯遠東領土落入無政府狀態,原來由俄國支持的外蒙古獨立勢力也頓失重心。中國北洋政府利用這個有利時機,一方面派遣徐樹錚將軍出兵西北,伺機收復外蒙古,一方面於1918年決定出兵俄國西伯利亞,參加聯合干涉軍,屏護三江,並進一步設法收復東北失地。外蒙古一路的總指揮是徐樹錚將軍。說起來,那時的中國,雖然積貧積弱,內戰不休,但是面對國家大義,依然不乏一腔熱血的愛國志士。
但是,如何在不刺激列強的前提下,依靠有限的力量奪回這片領土呢?這就是北洋政府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實際上,從一戰爆發,北洋政府就在考慮利用俄國在遠東力量的削弱收復外蒙,具體的執行者就是徐樹錚將軍。當時,中國宣佈參加一戰,徐毛遂自薦,編練中國參戰軍,駐屯西北,他認為,收復外蒙只是個時機的問題,因此名義上準備投入對德作戰,實際上隨時準備出兵庫侖(烏蘭巴托)。1919年,德國戰敗,北洋政府將參戰軍和原徐樹錚的西北邊防軍合編為西北邊防軍,1919年2月,徐樹錚派出一個旅的兵力,在大青山北進行軍事演習,並從西北邊防軍中選拔精銳積極備戰,他本人在多倫建立前進指揮所。在中國方面的軍事壓力之下,以第八世哲布尊丹巴為首的外蒙王公貴族失去了靠山,被迫遣使多倫,表示願意回歸中華祖國。
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即蒙古活佛,他被稱為蒙古國的開創者,實際上大權卻從一開始就掌握在蘇聯顧問手中。他沉於酒色,追求享樂,對國家、民族等概念全無原則,後馮玉祥過庫侖曾經準備和他會晤,卻發現他身染性病,閉門不出,大權旁落,所有的事務一律交給蘇俄人員處理,上演塞北版的「此間樂,不思蜀」。回顧蒙古民族的歷史,對此人只有浩歎。他表示「願意回歸中華祖國」,只不過是緩兵之計,根本沒有誠意,實際意圖首鼠兩端,以為得利。因此,北洋政府派都護使陳毅總督——可不是後來的陳毅元帥,到庫侖與外蒙王公談判,經過艱苦努力達成的《改善蒙古未來地位六十三條》(這個艱苦談判的成果,給了外蒙相當優越的民族自治地位),卻遭到外蒙「議會」的否決。1919年10月,徐樹錚率領中國西北邊防軍第一師,計步兵二旅,騎兵一團,揮師出塞,向庫倫進發,拉開了中國軍隊收復外蒙的戰幕。徐樹錚是典型的中國傳統謀略型將領,外蒙古地域遼闊,中國軍隊實際上兵力不足,且軍械皆來自國外貸款,徐定謀於「柔不可守」「弱者示以強」,虛張聲勢,效仿孔明增灶,一路上旌旗招展、大肆張揚,自以為能成為左宗棠做收復新疆之第二人,直取庫侖。
庫侖當局和戰不定,加上中國軍隊為西北邊防軍精選的勁旅,因此在路上,蒙古哨卡對這支軍隊基本不敢抵抗,對於異動者,徐輕袍緩帶,於門哥托草原擺下鴻門宴,殺一儆百,從而造成了當地蒙古高層人士的臣服。唯一敢於和中國軍隊交戰的是原俄國顧問變成的白俄股匪,但是他們只是劫掠物資,並無政治目的,因此無法阻擋中國軍隊的前進。中國騎兵曾經和俄軍交手,對所謂哥薩克騎兵的騎術也並不恭維,他們唯一比中國軍隊厲害的地方是下坡的時候敢於雙手放開,依靠雙腳控馬,依然能夠持槍還擊。而中國軍隊只有上坡的時候敢做這個動作。一路上徐樹錚記錄日記,對在外蒙古看到長城非常詫異,他懷疑是秦代長城的餘脈,並認為應該為外蒙古修建公路,加強中華文化教育。但他主要的精力還是在軍事上,他認為外蒙威脅西伯利亞交通,蘇俄如有機會,必進佔我邊疆領土,便佔領庫侖,不得全功,因此隨即命令高在田等部隊離開主力,攻取買賣城(今恰克圖)、烏里雅蘇臺、科布多、唐努烏梁海等地。因為中國軍隊進展迅速,俄國方面內亂重重,猝不及防,因此未及做出反應,只能坐視中國軍隊佔領外蒙各要點。
徐樹錚自率主力一旅兵臨庫倫。1919年11月,徐樹錚的部隊開進了烏蘭巴托,外蒙王公俯首稱臣。局勢初定,徐樹錚毫不手軟,隨即命令陳毅返回內地,否定「六十三條」(陳毅為此後半生牢騷滿腹,認為徐奪其功),把外蒙古偽政權的「內閣總理」巴德瑪多爾濟等「請」到了自己的司令部,對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加以軟禁。在威風凜凜的中國軍隊面前,外蒙古偽政權的高官們頓時沒了威風。
1919年11月17日,歷史會永遠記住這一天,外蒙古正式上書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呈請廢除中俄「蒙」一切條約、協定,至此,蒙古全境重歸祖國,尤其是唐努烏梁海,早已被沙俄侵佔,也在這時終於回到祖國懷抱,中國的版圖在辛亥**後,此時達到最大的頂點!徐同時向當時的總理段琪瑞和南方的孫中山先生發電述職,孫中山先生收到來電後異常喜悅,不顧國民黨內某些人的反對回電慶賀他的大功。中國政府隨即開始在外蒙古開始實施如引種蔬菜、修建公路、開辦銀行、創刊日報、加強中華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有益於當地的事業。外蒙古及唐努烏梁海的回歸祖國,應是1919年中國最可慶祝的大事。
西伯利亞方面,北洋政府在11月24日發表出兵西伯利亞的宣言。中國決定派遣海陸軍兩路挺進西伯利亞,陸軍第九師先遣部隊官兵661人,在團長宋煥章帶領下,18日從北京出發,24日,營長蘇炳文帶官兵667人搭乘海軍軍艦開往海參崴。至10月26日,先後共有六批二千多名官兵,乘火車經哈爾濱赴海參崴,參加對蘇俄干涉。海軍則由林建章海軍代將率領「海容」號巡洋艦及其附屬部隊組成,也開往海參葳。林建章海軍代將(相當準將)節制全局。陸軍宋煥章支隊大約分駐於海參崴、伯力等地。美麗的海參葳,原來是中國的領土,當地中國人稱為「銀窩子,金葳子」,以言其富庶,19世紀末被沙俄吞併。北洋陸軍進駐西伯利亞的同時,海軍「海容」號巡洋艦也到達海參葳,有一張照片流傳下來,左邊是「海容」,右邊是日本干涉軍的「三笠」號,中間還有法國軍艦。
還有一張留下來的照片反映了當時參加干涉軍的各國軍人,其中就有宋的支隊。其他的還包括捷克等國士兵,是當時被俄國俘虜的捷克人組成的捷克兵團,在遠東的捷克兵團軍官一百餘名,士兵四千餘名,指揮官叫蓋達,《好兵帥克》的作者哈謝克就是他的部下。當時對各國軍隊的評價是:軍紀最差的是日軍,供應最好的是美軍;軍容最整、戰績最好的是華軍。前兩項不難理解,後兩項有所出處。因為宋煥章的部隊出身非常奇特。宋支隊由第九師三十三團配屬炮兵兩連、騎兵機槍各一連組成,由三十三團長宋煥章任支隊長。第九師的前身是袁世凱的第二期模範團,裝備最好,新式德械,在當時世界上也可算是一流的精兵。
這支部隊的誕生,要追溯到徐樹錚和蔣百里將軍的恩怨了。蔣百里就是後來抗戰持久戰的提出者,蔣和徐兩個人都是國家棟樑,而且都風度翩翩,才華橫溢,可惜不能相容。這是因為蔣百里和段琪瑞有宿仇,蔣在日本陸校第三期獨佔鰲頭,從三百多名日本畢業生手中奪去日本天皇賜劍,日人引為奇恥大辱,其實就算沒有蔣百里,日本人也拿不了第一,第二名是中國另一員名將:蔡鍔,因此他回國的時候極受重視。袁世凱對段的跋扈作勢不滿,正好新歸國的蔣百里意氣風發,銳意革新,袁就按照蔣的意見辦模範團,並罷免了段陸軍部長的職務,大有用蔣代之的準備,那是段一生最為淒惶的時刻,段徐一體,皖繫上台後對蔣極為壓制,蔣準備通過模範團中心開花建設新式國防軍的努力付諸東流。但是,模範團確實精銳。
中國難得有派兵出國露臉的機會,故段政府派了這支儀仗隊式的部隊出國,軍容整齊哪有奇怪。至於戰績,蘇俄忙於內戰,不想和干涉軍發生衝突,在遠東只有遊擊隊進行牽制。俄人素恨日人,常有零散日軍小分隊遭蘇俄紅軍遊擊隊消滅之事。而蘇俄紅軍和華軍關係卻不錯,從無衝突,最多也是朝天放槍應付一下。所以華軍基本上沒什麼戰鬥損失,是以「戰績最好」。實際上,華軍和蘇俄紅軍相處可以說得上融洽,雙方人員還常互相來往坐坐。可是,後續的接應卻久久不到,徐樹錚將軍奉命率軍離開外蒙返回。一年後,宋支隊也只好後撤回國,雖然保障三江主權的基本目標達到,規復北方失地卻無從談起,留下的只有海軍部隊。林建章將軍很奇怪,為什麼後續部隊遲遲不來呢?中國又鬧內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