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逃台前偷運黃金內幕:共帶去多少財寶?
導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六月二十六日,奉命到上海打老虎的蔣經國曾寫過一封信,向父親直言國府存亡已到最後關頭,要保存實力,唯有撤退台灣。蔣經國在信中說道:「我政府確已面臨空前之危機,且有崩潰之可能,除設法挽回危局之外,似不可不做後退之準備。…萬一遭受失敗,則非台灣似不得以立足。」蔣介石在收到一直看重信任的兒子來信後,面對國府兵敗如山倒、四顧茫茫的局面,經過深思熟慮,終於在夏末秋初也就是蔣經國來信後的兩個月後,斷然展開後撤行動,而後撤行動中以撤運國庫黃金和故宮國寶為先導。
於是在民國三十七年,國庫黃金二百六十萬兩從上海偷偷轉移到台北,這是第一批運走的資產。與此同時,由於失去美國政府的戰備軍費的支援,蔣介石決定,把國庫中剩餘的黃金——「國幣」金圓券的準備金主要部分悉數抽走,這個決定可謂怨聲載道,也讓國民政府的信譽毀於一旦,國民憤慨不已。國民政府發行的金圓券和銀元券迅速貶值,通貨膨脹的情況世所罕見。
運走多少金鈔?
民國三十八年四月,時任財政部長的徐堪在給蔣介石的去函中曾寫道:目前中央銀行庫存情形,依據央行本月二十四日編製各地金銀存量表,計:黃金3,829,174.73市兩,白銀25,215,751.24市兩,銀元3,165,020.94元;其次為外匯,截止本月止計有:美金12,012,268元,英鎊2,650,707元,港幣13,916,688元,印幣14,466,177羅比。但是,有相當部分必須用於軍事戰備的支出,因此也所剩無幾。民國三十八年間擔任國府軍費總監、聯勤總司令部預算財務署中將署長吳嵩慶之子吳興鏞在《黃金檔案:國府黃金運台1949》中指出,國府從大陸搶運到台灣的黃金總數量是三百五十萬兩。而金銀鈔票總數是多少?按照吳興鏞在書中的統計數字,則極為龐大:如以純黃金計,運台約有四百萬兩。另有約各相當二百萬兩金子的純銀及美金(當時的美金的匯率為35元/1兩黃金),加起來就接近八百萬兩黃金。而這筆黃金,相當於當時中國15年開採黃金的數量總額。
但這個數字也引起了許多爭議,曾任大陸解放前海關總稅務司的李度在談話中說道,民國三十七年末,國府用海關緝私艦裝運八十多噸黃金與一百二十多噸白銀到台灣。而擔任吳嵩慶的機要秘書詹特芳則透露,運走台灣的金鈔數目為美金八千萬元、黃金九十二萬四千兩、銀元三千萬元。
無論哪種說法,這批金鈔數額都是十分驚人,並且對台灣貢獻巨大。從徐堪給蔣介石的統計清單中顯示,從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四日到民國三十八年八月底,國府一共從大陸和美國運送了2,949,970.279市兩純金到台灣。並先後撥付總計1,026,000兩的純金給台灣銀行,主要作為新台幣發行的準備基金。也一併撥付了十二萬五千兩黃金給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共撥付給台灣一百一十五萬一千兩純金。可以肯定的是,這筆資金促使了台灣金融、財政從戰火廢墟及艱難困苦的歲月中獲得復興和崛起。
帶走多少文物?
事實上,從戰事潰敗的那天起,蔣介石對故宮文物早已虎視眈眈,並早已下達明確的指示。自民國三十七年底起,暫存到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立中央博物院,分批搶運到台灣。而抗戰時期遷運到四川重慶的河南博物館文物,則來不及運去台灣,時任教育部長的杭立武急電並隨後覲見蔣介石,要求派空軍專機到重慶,運走河南博物館的精華文物,獲得首肯。於是在民國三十八年十月間,也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兩架民國專機在重慶南岸搶運走三十八箱珍貴文物,皆是珍稀之寶。
經過協商,國民政府成立由杭立武任國寶搬遷主導者的國民黨文物聯運機構,秘密多次商議究竟要運多少文物到台灣,其搶運的標準以精品為原則,以先運走故宮博物館八百箱為目標,並以當時參加英國倫敦藝術展的八十箱文物為主,其餘單位各自挑選最精要的文物和檔案帶走。
據杭立武本人回憶和記載,運走台灣的第一批文物中,故宮博物院有三百二十箱,中央博物院二百一十二箱,中央圖書館六十箱,中央研究院一百二十箱,外交部六十箱,共計七百多箱。在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三日,杭立武找來商船經過兩天日以繼夜的裝載,第二批文物全部裝上船隻運往台灣。第二批的文物中,故宮博物院有一千六百八十箱,中央博物院四百六十箱,中央圖書館四百六十二箱,北平圖書館十八箱,中央研究院八百五十六箱,共計三千五百多箱。一月九日,經各單位代表商議,第三批文物又開始運往台灣,其中:故宮博物院有九百七十二箱,中央博物院一百五十四箱,中央圖書館一百二十二箱,共計一千二百多箱。
綜上,國民黨從大陸運往台灣的文物總計為:五千四百九十六箱。而且這些文物,都是自古以來最貴重的最有特色的精品。
言至此,唯願台灣早日回歸祖國,讓這批跌宕支離的金銀和文物得以破鏡重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