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長孫皇后編纂的《女則》到底有何內容? | 陽光歷史

 

A-A+

解密:長孫皇后編纂的《女則》到底有何內容?

2017年05月22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584 次

  《女則》是歷史上最早雕版印刷的書,是唐太宗李世民認為可以作為後世典範的書,為什麼沒有流傳下來呢?它的消失或許恰恰能證明這本書絕對不是宣傳"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好教材。

  長孫皇后將歷代著名女子的言行摘錄彙集,並點評其得失,用現代的話來說,《女則》是一部第一夫人所著的、後宮版的《資治通鑒》。如果為史官所作,也只是理論上的意義,而這位皇后所作,可是身體力行的實踐操作版。唐代以前,歷史上的賢後也不少,比如東漢的明德馬後、和熹鄧後等,只是漢明帝等都沒有像李世民一樣誇下如此海口!雖說是李世民愛妻心切,不過他的皇后確實做得幾近完美!

  對外戚的防範、在宮中提倡節儉、親蠶等,都能找到前代賢德皇后的影子;"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那段不相信鬼神之說的觀點和漢成帝的班婕妤是何其相似!不同的是長孫皇后是因為太子承乾要奏請皇上為她大赦天下祈福祛病而阻止兒子(李世民的詔書被皇后阻止了,卻親自北上太原到玄中寺為妻子祈福),而班婕妤是因為那個曾經寵過他的皇上因聽信讒言要判她死罪而替自己辯解。(同是才貌兼備、賢德有名的女人,命運卻如此不同!)

  李世民當了皇上,治國之道也要徵求皇后意見,皇后深思熟慮說"居安思危,舉賢納諫";用人賞罰喜歡和長孫皇后商量,皇后笑而不答,被逼急了就說"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呵呵,這個是周武王評價商紂王的)。想必在李世民成為皇上以前,這對兒夫婦一起討論政事可能更自在些。褚遂良勸諫太宗召回罷官的房玄齡時還說,房玄齡當初在秦王府與文德皇后"同心影助"幫助秦王呢?可見,長孫皇后在家裡可不是只抱孩子、照顧丈夫的女人。而玄武門事變,更是親尉將士,令其備感振奮。當了皇后,雖說不能公開表達觀點、討論政事了,但"常與上從容商略古事,因而獻替,裨益弘多",所以韓非子、東方朔出現在她讚揚魏征時,齊景公和晏子出現在李世民要殺養馬人時,自己更是因盛裝勸諫留下千古美名……

20130507140424-1752242101.jpg

  《女則》的印刷在開放的大唐無疑傳遞了一個信息,女人也可以讓一個本身很出色的皇帝慟哭「失一良佐」,原來女人參與政治也可以做楷模的!想必後來高宗李治放心大膽把朝政交給武則天協助,估計也是受父母影響太深——即使他年齡小,記的少,關於父母的事估計聽得也不少,也許他也希望是夫唱婦隨吧!後來唐朝王室的場面失控了,武則天、太平公主、韋後、安樂公主……

  長孫皇后的出現是天時地利人和,有不可複製的經歷和環境使然,李世民能尊重她、能平等對待她(能幹的大臣那麼多,為什麼治國之道還非要問問皇后意見,賞罰用人喜歡和她商量),而這個皇后又偏偏不像其它能說上話的女人,該SAY
NO的時候,卻SAY YES或不置可否,她會SAY
NO,而且還是說得很智慧、很漂亮。但男人們還是怕了,女人只要懂得孝敬父母、照顧兒女、服從丈夫就可以,還是沒有政治觀點和見解的好。所以歷史上只留下了一個皇后的高度,而她的「讀書筆記」卻不見了!

  或許如果長孫皇后作的不是「歷代名女人點評」、「如何將皇后做得完美」,而是「如何搞定一個皇帝」「如何抓住皇帝的心」……,或許它會流傳下來。《女則》對大多數女人來說沒有實用意義,皇后只有一個,愛誰誰去。在封建社會,如何討男人歡心才是頭等大事,誰要管功過得失。尤其是後宮的女人,爭風吃醋都來不及,誰要管國家社稷如何,受寵的時候還不多替娘家撈點、抓緊時間生兒子,難道等人老珠黃被打入冷宮嗎?想來這《女則》也不是女人們愛看的,消失也不足為奇。

  長孫皇后寫《女則》估計也沒有著書立說的意思,只是用來提醒自己,畢竟他老公李世民周圍有一群人來輔佐他規勸他如何做一個好皇帝,可沒有人來教她如何做個好皇后。《女則》沒有留下來還是有遺憾的,我們不能更好地瞭解這個著名皇后,不過她本身不是對《女則》最好的註解嗎?當然極端的女權主義者是不會視她為偶像的,難道她非要跳出來把李世民打敗或管死才是真性情?


  《女則》是歷史上最早雕版印刷的書,是唐太宗李世民認為可以作為後世典範的書,為什麼沒有流傳下來呢?它的消失或許恰恰能證明這本書絕對不是宣傳"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好教材。

  長孫皇后將歷代著名女子的言行摘錄彙集,並點評其得失,用現代的話來說,《女則》是一部第一夫人所著的、後宮版的《資治通鑒》。如果為史官所作,也只是理論上的意義,而這位皇后所作,可是身體力行的實踐操作版。唐代以前,歷史上的賢後也不少,比如東漢的明德馬後、和熹鄧後等,只是漢明帝等都沒有像李世民一樣誇下如此海口!雖說是李世民愛妻心切,不過他的皇后確實做得幾近完美!

  對外戚的防範、在宮中提倡節儉、親蠶等,都能找到前代賢德皇后的影子;"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那段不相信鬼神之說的觀點和漢成帝的班婕妤是何其相似!不同的是長孫皇后是因為太子承乾要奏請皇上為她大赦天下祈福祛病而阻止兒子(李世民的詔書被皇后阻止了,卻親自北上太原到玄中寺為妻子祈福),而班婕妤是因為那個曾經寵過他的皇上因聽信讒言要判她死罪而替自己辯解。(同是才貌兼備、賢德有名的女人,命運卻如此不同!)

  李世民當了皇上,治國之道也要徵求皇后意見,皇后深思熟慮說"居安思危,舉賢納諫";用人賞罰喜歡和長孫皇后商量,皇后笑而不答,被逼急了就說"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呵呵,這個是周武王評價商紂王的)。想必在李世民成為皇上以前,這對兒夫婦一起討論政事可能更自在些。褚遂良勸諫太宗召回罷官的房玄齡時還說,房玄齡當初在秦王府與文德皇后"同心影助"幫助秦王呢?可見,長孫皇后在家裡可不是只抱孩子、照顧丈夫的女人。而玄武門事變,更是親尉將士,令其備感振奮。當了皇后,雖說不能公開表達觀點、討論政事了,但"常與上從容商略古事,因而獻替,裨益弘多",所以韓非子、東方朔出現在她讚揚魏征時,齊景公和晏子出現在李世民要殺養馬人時,自己更是因盛裝勸諫留下千古美名……

20130507140424-1752242101.jpg

  《女則》的印刷在開放的大唐無疑傳遞了一個信息,女人也可以讓一個本身很出色的皇帝慟哭「失一良佐」,原來女人參與政治也可以做楷模的!想必後來高宗李治放心大膽把朝政交給武則天協助,估計也是受父母影響太深——即使他年齡小,記的少,關於父母的事估計聽得也不少,也許他也希望是夫唱婦隨吧!後來唐朝王室的場面失控了,武則天、太平公主、韋後、安樂公主……

  長孫皇后的出現是天時地利人和,有不可複製的經歷和環境使然,李世民能尊重她、能平等對待她(能幹的大臣那麼多,為什麼治國之道還非要問問皇后意見,賞罰用人喜歡和她商量),而這個皇后又偏偏不像其它能說上話的女人,該SAY
NO的時候,卻SAY YES或不置可否,她會SAY
NO,而且還是說得很智慧、很漂亮。但男人們還是怕了,女人只要懂得孝敬父母、照顧兒女、服從丈夫就可以,還是沒有政治觀點和見解的好。所以歷史上只留下了一個皇后的高度,而她的「讀書筆記」卻不見了!

  或許如果長孫皇后作的不是「歷代名女人點評」、「如何將皇后做得完美」,而是「如何搞定一個皇帝」「如何抓住皇帝的心」……,或許它會流傳下來。《女則》對大多數女人來說沒有實用意義,皇后只有一個,愛誰誰去。在封建社會,如何討男人歡心才是頭等大事,誰要管功過得失。尤其是後宮的女人,爭風吃醋都來不及,誰要管國家社稷如何,受寵的時候還不多替娘家撈點、抓緊時間生兒子,難道等人老珠黃被打入冷宮嗎?想來這《女則》也不是女人們愛看的,消失也不足為奇。

  長孫皇后寫《女則》估計也沒有著書立說的意思,只是用來提醒自己,畢竟他老公李世民周圍有一群人來輔佐他規勸他如何做一個好皇帝,可沒有人來教她如何做個好皇后。《女則》沒有留下來還是有遺憾的,我們不能更好地瞭解這個著名皇后,不過她本身不是對《女則》最好的註解嗎?當然極端的女權主義者是不會視她為偶像的,難道她非要跳出來把李世民打敗或管死才是真性情?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