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光緒慈禧相繼去世:美國對華態度為何轉向曖昧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光緒慈禧相繼去世:美國對華態度為何轉向曖昧

2015年06月09日 慈禧, 歷史真相, 清朝皇帝, 皇帝的女人們 暫無評論 閱讀 266 次


 


  光緒之死,為世紀謎案。清朝政府當時不但將慈禧、光緒之死及時通報國內臣民,同時照會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列強,目的就是要消除中外對光緒死因的懷疑和猜測,爭取新皇帝早日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而美國政府雖然對光緒是否正常病逝表示懷疑,但從自身利益出發以及受外交關係的制約,並無意追究光緒死因,更關心清朝政局的穩定和中國未來的政治走向。光緒死因問題,儘管眾說紛紜,但在國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學術研究專項課題組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在光緒遺體的頭髮、遺骨和衣服中檢測到大量砒霜之後,再結合我們的歷史研究,應該可以蓋棺論定。


  在中國古代君主專制制度裡,皇權高於一切。皇權制度下的家天下政治,使得一位君主的生老病死,常常與宮廷內的陰謀、殺戮如形影相隨。1908年11月14、15日,清朝的二位最高統治者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相繼去世,不但驚動清廷朝野,而且也引起相關國家的關注。本文利用美國國務院相關檔案,擬就美國政府對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之死以及清廷政治權力變動的反應做一初步探討,並結合已往研究及相關清朝檔案文獻,就光緒死因問題做一辨析。


  一、清朝官方公開說法


  光緒皇帝死於1908年11月14日下午5—7時(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時)。但從清朝官方公佈的諭旨及光緒帝死後的權力安排來看,清朝宮廷內部實際上在皇帝去世前一日已安排他的後事。11月13日12時午後,慈禧太后於寢宮中召見奕、載灃、鹿傳霖、袁世凱等軍機大臣之後,內閣即頒布二道上諭:一:宣佈奉太后懿旨,著醇親王載灃之子在宮內教養,並在上書房讀書;二、宣佈奉太后之旨,以醇親王載灃為攝政王。


  在皇帝病逝前的當日,也即14日,清朝宮廷又頒布一道徵召良醫上諭,稱:「自去年入秋以來,朕躬不豫,當經諭令各將軍督撫,保薦良醫。旋據直隸、兩江、湖廣、江蘇、浙江各督撫先後保送陳秉鈞、曹元恆、呂用賓、周景濤、杜鍾駿、施煥、張鵬年等,來京診治。惟所服方藥,迄未見效。近復陰陽兩虧,標本兼病,胸滿胃逆,腰腿酸痛,飲食減少,轉動則氣壅咳喘,益以麻冷發熱等症,夜不能寐,精神困憊,實難支持,朕心殊焦急。著各省將軍、督撫,遴選精通醫學之人,無論有無官職,迅速保送來京,聽候傳診。如能奏效,當予以不次之賞。其原保之將軍、督撫,並一體加恩,特此通諭知之。」但鑒於清廷接著頒布的光緒皇帝臨終上諭以及光緒帝於當日即告身亡,這道官方上諭與其說是徵召良醫,毋寧說是為宣佈光緒帝病逝預做先告。


  而清廷頒布的光緒皇帝臨終上諭,也與當日的徵召良醫上諭相呼應,極力聲明自己系病重不治、自然死亡,以消弭外界的猜疑,同時為身後權力的轉移做出安排,宣佈奉太后懿旨以溥儀為嗣皇帝,稱:「自沖齡踐祚……自去年秋間不豫,醫治至今,而胸滿胃逆腰痛腿軟氣壅咳喘諸症,環生迭起,日以增劇,陰陽俱虧,以致彌留不起,豈非天乎。顧念神器至重,亟宜傳付得人。茲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懿旨,以攝政王載灃之子溥儀入承大統,為嗣皇帝。在嗣皇帝仁孝聰明,必能仰慰慈懷,欽承托付……克終朕未竟之志。在天之靈,藉稍慰焉。喪服仍依舊制二十七日而除,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同一天,清廷還發佈4道慈禧太后懿旨,宣佈以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入承大統,為嗣皇帝;在其成人之前由載灃監國,行使軍國政事。另令禮親王世鐸、睿親王魁斌、喀爾喀親王那彥圖、度支部尚書載澤、大學士世續、大學士那桐、外務部尚書袁世凱、禮部尚書溥良、內務府大臣繼祿、內務府大臣增崇等10人恭辦皇帝喪禮。


  作為接掌清廷權力的攝政王載灃則以宣統皇帝溥儀名義頒發上諭,對光緒皇帝的病逝表示哀悼,宣佈仍為光緒皇帝舉行三年之喪,同時令文武百官「共矢公忠,弼予郅治」。次日,內閣又頒布上諭,宣佈根據同治十三年停止各省將軍、督撫、提鎮、藩臬及鹽關織造等來京叩謁梓宮慣例,同樣也禁止以上地方官員奏請來京,叩謁光緒梓宮,「致曠職守」。


  1908年11月15日午後1—3時(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未時),年屆74歲的慈禧太后在光緒皇帝死後不到20小時病歿。在慈禧太后病歿之前,清廷也曾降上諭,轉達慈禧太后懿旨,將身後權力進一步托付給醇親王載灃,稱「予病勢危篤,恐將不起」,申令「嗣後軍國政事,均由攝政王裁定。遇有重大事件,有必須請皇太后懿旨者,由攝政王隨時面請施行」。在同日發佈的臨終誥文中,慈禧太后除為自己歌功頌德外,同時也講述自己得病經過,稱在她聽政過程中「幸予體氣素強,尚可支持。不期本年夏秋以來,時有不適,政務殷繁,無從靜攝,眠食失宜,遷延日久,精力漸憊,猶未敢一日暇逸。本月二十一日復遭大行皇帝之喪,悲從中來,不能自克,以至病勢增劇,遂致彌留」;要求攝政王及內外諸臣,齊心翊贊嗣皇帝,「固我邦基」。


  在慈禧太后病歿後,清廷內閣則於當日發佈上諭,通報慈禧太后於15日未刻仙逝及太后病歿經過,宣佈為慈禧太后穿孝百日並素服二十七日,稱:「朕以沖齡,仰蒙大行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太皇太后顧復恩慈,情深罔極,特命入承大統,深冀慈躬康健,克享期頤,俾朕奉養承歡,恭聆訓誨,以成郅治而固邦基,乃宵肝憂勞,漸致違和,履進湯藥調理,方期日就妥痊,不意因二十一日大行皇帝龍駕上賓,哀戚過甚,病勢陡重,遂至大漸,遽於本月二十二日未時仙駕升遐。呼搶哀號,曷其有極。」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清朝宮廷關於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病逝及事後權力安排的上諭不但向國內臣民公佈,並於次日大多由外務部分別全文照會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駐華公使,通報各國政府。11月14日,外務部將13日關於奉太后之旨,授醇親王載灃為攝政王的上諭照會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15日,外務部照會柔克義,通報光緒皇帝於十月二十一日酉刻龍馭上賓,稱:「本月二十一日酉刻大行皇帝龍馭上賓,薄海臣民悲哀感戀,諒貴大臣聞之,亦必同心哀慟,為此照會貴大臣,即希轉達貴國政府為荷。」另將光緒皇帝遺詔和宣佈以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入承大統的懿旨,以及關於為光緒皇帝行三年之喪的上諭,也分別全文照會。16日,除照會、通報慈禧太后去世外,另將慈禧太后遺詔和舉辦慈禧太后喪禮上諭全文照會柔克義,並通告因遭大喪,除緊要事件外,其它尋常事件均行緩商。18日,攝政王載灃又以宣統皇帝名義,分別就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病逝擬定國電兩道,由外務部照會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和清朝駐美公使伍廷芳轉達美國政府。其第一道電文如下:「大清國嗣皇帝致電於大美國大伯理璽天德:昊天不吊,遽降鞠凶,朕之兼祧皇考、大行皇帝於本月二十一日龍駕上賓,奉太皇太后懿旨,以朕入承大統。藐茲沖人,嬰斯大故,搶地呼天,攀號莫及。凡我友邦,理應訃告。貴國大伯璽天德與我大行皇帝睦誼久敦,自必同深哀悼。謹此哀電奉聞。」其第二道電文稱:「大清國嗣皇帝敬致國電於大美國大伯理璽天德:邦家不造,迭遭愍凶。本月二十二日,朕之聖祖母大行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太皇太后仙駕升遐,呼搶哀號,何其有極。伏念大行太皇太后慈德,薄海同欽,凡我友邦,理應訃告。中國與貴國睦誼夙敦,大伯理璽天德聞之,自必同深感悼。謹此哀電奉聞。」11月29日(11月初六日),攝政王政府分別通過外務部和清朝駐美公使伍廷芳照會柔克義和美國政府,通報朝廷擇定十一月初九日辛卯午初初刻舉行登基典禮。


  暫且撇開清朝官方關於光緒之死說法的真實性不談,清朝宮廷將光緒和慈禧太后之死及權力的轉移如此急切地不但向國內臣民公佈,而且通告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政府,目的顯然為了消除中外有關光緒之死的各種猜疑,爭取新皇帝盡快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同時,清朝官方的做法也表明,清朝專制統治末年宮闈圍繞皇帝生老病死而展開的政治權力鬥爭已與以往的歷史有所不同,它不但受制於王朝體制,而且也受外國列強態度的制約。


  二、美國政府的反應


  對於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病逝以及溥儀繼任皇位,美國政府剛開始時持謹慎態度。在接到有關清廷政情的最新消息後,美國政府雖然於11月16日復電對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病逝表示弔唁,稱:「驚聞大行大皇帝龍馭上賓,復聞大行太皇后隨於次日亦仙馭升遐,貴國迭遭大變,嗣皇帝與臣民共罹愍凶,本總統與本國臣民同深感悼。茲惟望嗣皇帝深信我兩國休戚相關之意,俾彼此友睦情形較往昔更加敦篤。」 但對光緒皇帝病逝的原因還是有些猜疑,對清廷決定由3歲的溥儀繼任皇位也有所保留,並沒有立即予以承認。16日,國務卿羅脫在給伍廷芳當日的回復中,僅表示收到通報的內容,未做任何表態。


  根據美國國務院檔案顯示,當時美國政府對清廷因光緒帝之死而出現的權力變動未做表態,可能與康有為的電報有關。在11月14日光緒帝去世的同一天,在美洲的康有為就給羅斯福總統拍去一份電報,指責袁世凱謀害光緒帝,變換君主,擾亂中國,請求羅斯福總統致電北京,聯合所有其他國家,不予承認。由於康有為與羅斯福總統此前有過接觸, 1905年康有為訪問美國期間,羅斯福總統曾兩次(6月15日和24日)邀請康有為到白宮討論美國排華法令問題。1906年1月30日,康有為又在墨西哥給羅斯福總統寫了一封共26頁打印紙約6000字的長信,就美國對待華人問題提出建議。因此,康有為11月14日的電報得到美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務院就電報的內容分別徵求國務院遠東處和駐華公使柔克義的意見。11月17日,遠東處就康有為電報內容給助理國務卿培根寫了一份報告,在簡要敘述自戊戌變法以來光緒帝和西太后之間的權力鬥爭及康有為和袁世凱的關係後,認為康有為電報的內容並非沒有可能,指出從歷史的觀點來看,康有為電報指責袁世凱謀害皇上,表面來看是很有可能性的,因為一旦西太后死後光緒帝真正接掌權力,就意味袁世凱官宦生涯的完結。


  但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無意追究光緒皇帝的死因,從加強美國在清廷的影響力,反對美國政府與康有為接觸。24日,柔克義電復國務院,對康有為其人完全做了否定性的評價,明確表示:「康有為在這裡沒有任何位置或勢力,昨天袁世凱告訴我,康除了會冗長的演講外,沒有任何實際東西。我不希望再提到他,這會引起人們的誤解。」次日,柔克義又寫信匯報調查情況,稱:就康有為目前的地位和影響是否對中國政府有所作用問題,調查這裡的官員和外國人,幾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相同的———康有為在中國沒有追隨著,他在1898年對光緒帝的影響現在被認為不利於真正的改革。人們承認他是一位高雅的、令人喜歡的演說家,但毫無實際價值。廣東人也對他有強烈的反感,他們指控他從居住海外的同鄉人中斂財。受柔克義觀點的影響,此後美國政府對130康有為的意見就不再予以理會。11月30日,康有為再次致電羅斯福總統,稱袁世凱正在利用皇太后破壞世界和平,請求羅斯福電令美國駐京公使與醇親王舉行私人會晤,用軍隊保護自己,並秘密移居美國使館。對此,國務院未做任何反應。


  另外,在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時國內形勢雖然相對平靜,但當時中國國內產生的一些傳言及11月9日安徽安慶發生的革命黨人熊成基起義,也使美國政府對溥儀繼任皇位的合法性和權威性持謹慎態度。美國國務院遠東處在11月17日的報告中就根據有關來自北京的傳言及南方發生的革命黨人的反滿活動,對中國政局感到擔憂,稱:據《前鋒》通訊員說,他們的雜誌接到一個來自北京的私人來電,預告將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另根據美國駐南京領事電報,南京的滿族總督命令率30000名官兵前往北京,這種情況顯然是可能的。在收到安慶發生革命黨人起義的報告後, 11月23日,國務卿羅脫致函海軍部,建議海軍部在已有的安排之下,應隨時準備派軍艦到那些需要保護美國公民的中國港口或需要採取此類行動的內地。24日在接到漢口領事官報告一些外國婦女和兒童到英國炮艇上避難的消息後,國務卿再次致函海軍部,建議海軍部指示在上海的美國海軍官員安排兩艘炮艇在安慶和漢口之間巡遊,以應急需。27日,海軍部回復,已指示派兩艘軍艦前往執行使命。


  儘管美國政府對光緒皇帝的死因有所懷疑,對清廷未來政局的穩定表示擔憂,然而,隨著安慶革命黨人的起義很快就被平息,以及中國國內並沒有出現外人想像和擔憂的動盪現象,這就為美國政府承認新皇帝創造了條件。12月9日,柔克義照會外務部,代表美國政府對安徽巡撫在安慶革命黨人起義中妥善保護居住在當地的美國人生命和財產安全表示感謝。


  另外,由於攝政王載灃有過國外遊歷的經歷,國外輿論除對他的能力有所擔憂之外,一般都對載灃出任攝政王持肯定態度。11月15日美國的《紐約時報》就對載灃出任攝政王表示贊同和支持,認為這是清廷內部改革派的勝利,有助於改革進程,指出「這項任命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反響,結果使那些改革者們感到滿意,並且滿足了人們對光緒皇帝的懷念之情。因為,這不但顧及了在皇位繼承上最親近的血緣關係,而且給這個帝國的新政引進了一種新鮮的、更富有現代觀念的因素。這項任命是改革派一方所取得的明顯勝利。」並表示光緒帝和西太后的去世不會影響中國的政局,寫道:「在清國人民中間,鮮有跡象表明人們對正發生著的事有什麼情緒化的反應。皇帝的死以及皇太后在很短時間內也可能死去這件事對清國人來說幾乎沒有什麼影響。清國人所追求的是一條平穩、連貫的發展道路,根本不會為了這兩人的死而悲傷」。11月22日,美國著名記者和報人密勒也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對清廷權力實現平穩過渡表示讚賞,認為中國國內在慈禧太后死後沒有發生人們先前預料的「政治大災難」,「從整體上表現出了其社會體制的穩定性,並且清國政治家們在面對緊急事態時表現出了十足的信心和能力。顯然,他們對這個緊急事態的出現絕對是早有預料」。同時,密勒對後西太后時代由攝政王行使清朝政府的最高權力也表示由衷的歡迎,寫道:「由醇親王擔任攝政行使至高無上的權力,這在帝國歷史上還是頭一次。醇親王是個年輕人,他成長的時代正處於現代思想火花立足於東方世界之際。他通過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西方世界,其心智和視野並沒有因為紫禁城的城牆而受到限制。因此,他可以做到其他大清國統治者所沒有做到的事情,即立足於現代觀點,以透視的眼光,從與其他世界強國的對比中來認識自己的國家。單單憑據這一事實,即能證明他對目前清國所面臨的事態所採取的態度是可靠而正確的。」


  除輿論對攝政王載灃表示歡迎之外,有些列強也對清廷權力的轉移明確表示認同和接受。11月18日,美國駐日本大使電告國務院,稱日本外務部從北京和各省獲得確信,形勢有望保持和平,對指定的繼任人將予以接受,不提任何抗議。並且,外務部還堅持聲明日本不會採取任何形式的行動或干預。


  在上述歷史背景之下,美國政府在經過短暫的觀望之後,很快也對溥儀繼任皇位並由攝政王行使清朝政府的最高權力表示接受。1908年12月2日,羅斯福總統特意在溥儀舉行登基典禮這一天接見清朝特使唐紹儀,對新皇帝溥儀登基當面表示祝賀,表示美國願意進一步發展與中國的關係,並幫助促進中國的進步,聲稱:我們的願望是,只要機會和權力許可,將援助中國國民改善中國的狀況,引導中國跟上人類文明潮流,顯示我們是古老的中華帝國可信任的朋友和支持者。我相信現在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意識到,任何國家的穩定和繁榮,以及維護自己邊界的和平和強大到足以避免外來的入侵,對其他國家通常是有利的,而不是不利的。我們真誠地希望中國進步,並通過我們可能的和平和合法手段,將在進一步推動中國的進步方面盡我們所能。12月3日,國務卿又致電柔克義,指示他代表美國政府祝賀宣統皇帝接位,賀詞云:「本總統及本國各大臣恭賀中國大皇帝登極,惟望福祚綿長,光榮照耀,並謂甚喜適於此日覲見貴國唐使,得以面祝登極賀詞,實幸機緣巧遇也。」5日,柔將此一賀詞轉達外務部。


  12月3日,攝政王載灃在溥儀登基的第二天又頒布上諭,宣誓將繼承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遺志,繼續奉行改革路線,按期於宣統八年頒布憲法,召集議員,「使憲政成立,朝野安,以仰慰大行太皇太后、大行皇帝在天之靈,而鞏億萬年郅治之基」。攝政王的這一行動進一步打消了美國對攝政王政府未來政策的顧慮。12月4日,柔克義在致國務院的報告中即予肯定,認為它「最終打消了任何對新的君主未來政策不確定性的憂慮」。美國政府在接獲報告後也對攝政王發佈堅持憲政改革上諭表示歡迎和釋然,認為上諭「表達了新政府貫徹已故皇帝和皇太后去年8月制訂的憲政計畫的決心」。


  綜上所述,就美國政府對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病逝的反應來說,美國政府雖然懷疑光緒帝非正常死亡,系為他人謀害,但從美國自身利益出發以及受外交關係的制約,美國政府無意追究光緒死因,更關心清朝政局的穩定和中國未來政治走向。這也是當時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國家的共同態度。美國《紐約時報》在11月15日的新聞專稿中報導駐京各國外交官的反應時就指出,當時各國駐華外交官除對清政府連續幾周來有關光緒帝的報道自相矛盾,猜疑光緒皇帝並非自然死亡之外,他們更關心未來清廷朝政走向,擔心載灃並非強權人物,他的攝政王位置是否會被反動勢力佔據,「倒退到她最初呈現於世人面前的情形」,再次引發列強的干涉,「重新出現導致徹底崩潰的危險」。這也是美國政府在承認新皇帝之後不久,對攝政王載灃罷黜袁世凱做出強烈反應的原因。


  三、光緒死因辨析


  光緒之死,由於事涉宮闈,各種野史和筆記歷來有各種不同傳說。學術界圍繞光緒死因問題,也一直存在兩種截然對立觀點:一派傾向光緒帝系中毒死亡,即被人謀害;另一派認為光緒帝系正常病逝。最近,國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學術研究專項課題組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通過對光緒遺體的頭髮、遺骨和衣服進行反覆的檢測和分析,得出光緒皇帝「系砒霜中毒死亡」的結論。光緒死因問題再次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但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檢測方法本身仍然無法解答和說明光緒皇帝棺內砒霜來歷,以及光緒皇帝被何人毒死和如何毒死等這樣一些歷史問題,一些學者以這一結論與清朝官方檔案或相關筆記和文獻記述不符,仍然表示懷疑,或提出質疑。


  筆者以為,以與清朝官方檔案或相關筆記和文獻記述不符,否定通過現代科學技術檢測方法得出的結論,是有待商榷的。姑且不談宮中所藏光緒脈案、藥方是否為光緒病情的真實記錄,實際上一些學者用來證明光緒皇帝系正常病死的清朝官方公開或未公開的檔案以及相關官員的筆記,也並非完全證明光緒皇帝是正常病逝,相反,比照這些資料,卻暴露出光緒皇帝非正常死亡的蛛絲馬跡。一個明顯的事實是,清朝官方公開上諭中有關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病死的經過與宮中所藏脈案、《起居注》和相關官員日記所載明顯存在齟齬。根據前述清朝官方公開上諭說法,光緒皇帝的病情在一年之前就趨惡化,到病逝前,「胸滿胃逆腰痛腿軟氣壅咳喘諸症,環生迭起,日以增劇,陰陽俱虧,以致彌留不起」。而慈禧太后病逝系因光緒帝之喪「哀戚過甚」,「悲從中來,不能自克,以至病勢增劇」,稱慈禧太后在光緒大喪之前曾因「履進湯藥調理,方期日就妥痊」。但清朝宮廷所藏慈禧太后、光緒皇帝脈案和《起居注》,以及鹿傳霖、許寶蘅和惲毓鼎等人的宮中入值日記則顯示,慈禧病重並非清朝官方公開所說的那樣在十月二十一日光緒皇帝病逝之後,事實是慈禧太后在十月十日大壽前後身體就出現嚴重不適,不時徵召御醫診病,脈案上出現「小水發赤」、「消渴」等記載,並因此輟朝二日。惲毓鼎十二日日記云:「花農前輩恭閱宮門抄,兩聖不御殿見樞臣。」十三日日記又云:「聞兩聖仍未御殿,心甚憂慮,訪於朝貴,知皇太后因腹瀉而心緒拂逆,故輟常朝。」許寶蘅在十四日的日記中亦云:「前二日兩宮未御勤政殿,以太后感冒傷風。」到陰曆十月十四日,也即光緒皇帝病逝前七天,慈禧太后就已著手為自己準備後事了,令慶親王奕前往東陵,為她查驗陵寢。惲毓鼎在該日的日記中記載道:「慶親王見慈聖於榻前。既退,即兼程赴菩陀峪地宮。朝士驚惶,慮有非常之變。」許寶蘅十五日日記中也有「慶邸昨日請訓赴東陵查看普陀峪工程,今日起程」的記載。而光緒皇帝雖然長期體弱,患有各種慢性病,但至少在他病逝前的十多天,光緒皇帝的身體狀況要好於慈禧太后,正常參與了一些朝政活動,並曾數日未用藥。根據宮中《起居注》記載,光緒皇帝於十月初六日於宮中接見達賴喇嘛;初九至十一連續三天參加了慈禧太后的祝壽活動。對此,許寶蘅、惲毓鼎等人的宮中入值日記也有記載,如許在十月十日的日記中云:「五時入值,以皇太后萬壽聖節百官入賀,故西苑門啟稍早……八時兩宮御勤政殿,仍照常召見軍機,賜六大臣念珠各一串。」總之,仔細研究清朝宮廷所藏慈禧太后、光緒皇帝脈案和《起居注》,以及鹿傳霖、許寶蘅和惲毓鼎等人的宮中入值日記等權威資料的記載,光緒皇帝最後十多天病情急劇惡化繫在慈禧太后病重之後。


  清朝官方公開上諭在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的病情上採取兩種迥然不同態度,對前者的病情大肆渲染,惟恐天下不知,對後者的病情則多加隱瞞,甚至說謊,這不能不令人生疑———謊言和隱瞞真相的背後常常隱藏著不可告人的陰謀!事實上,這也是當時國外一些輿論和後來人們對光緒死因表示懷疑的一個重要原因。應該說,這種懷疑不是沒有理由的。最近,國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學術研究專項課題組通過科學檢測方法,得出光緒皇帝「系砒霜中毒死亡」的結論,只是再次應驗了謊言與陰謀共生的一般規律。


  並且,值得指出的是,當時清朝宮廷內部並非如有些學者所說的那樣,不存在謀害光緒皇帝的犯罪動機。儘管光緒皇帝當時是一個毫無實權的體弱多病的傀儡皇帝,但一旦年過七旬的慈禧太后率先撒手人寰,光緒皇帝重新當政,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皇權高於一切的君主專制制度之下,光緒皇帝的政敵———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後黨官僚必將面臨滅頂之災。事實上,早在皇帝、太后死亡之前四年,就有清朝官員預見到朝廷中的後黨勢力為求自保,必會在太后病逝之前加害光緒皇帝。1904年5月,日俄戰爭爆發後,外間多有太后病危傳言,日本駐華公使內田康哉就此詢問外務部侍郎伍廷芳:太后駕崩後,皇上命運會如何?伍廷芳則婉轉地向內田表示,太后駕崩便是皇上身上禍起之時,指出「今圍繞皇太后之宮廷大臣,及監官等俱知太后駕崩即其終之時。於太后駕崩時,當會慮及自身安全而謀害皇上。」同樣,美國國務院遠東處在當時寫給羅斯福總統有關光緒之死的分析報告中,也正是根據甲午戰爭以來清朝統治集團內部帝黨和後黨的矛盾,認為光緒皇帝存在被後黨官僚如袁世凱等人謀害的可能性。1909年,日本記者佐籐鐵治郎在書中談到袁世凱與光緒帝的關係時,雖然沒有認為袁世凱害死光緒帝,但針對袁遭攝政王載灃罷黜回籍的結果,他明確指出如慈禧太后先光緒帝而死,袁必會有更加嚴重的後果,寫道:「今光緒與西太后先後賓天,袁世凱已屬大幸。設西太后先光緒帝而死,袁之不測風雲,恐尚不止於此。此固專制政體下之大臣,應有之危險也。」一言以敝之,鑒於專制制度下君主的無上權力,以及清朝中央統治集團內部後黨官僚與帝黨官僚長期交惡的歷史,當時清朝宮中和府中都有在慈禧太后病逝133之前謀害光緒皇帝的強烈犯罪動機。誠若黃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分析所說:「德宗正坐西後暴病,遂益趣其先死,此則純為累年之利害與恩怨,宮中府中,皆必須先死德宗也。」


  有關謀害光緒皇帝的兇手,私家記載和各種野史有各種不同說法。陪侍光緒的起居注官惲毓鼎在民國二年正月十七日所寫的日記中,直言光緒皇帝為慈禧太后謀害,寫道:「害先帝,立幼主,授載灃以重器,其禍實歸於孝欽也。」曾在宮中生活多年、陪侍慈禧太后的德齡認為光緒皇帝繫在慈禧的的默許下,被清宮大太監李蓮英謀害,她在《瀛台泣血記》一書中寫道:「萬惡的李蓮英眼看太后的壽命已經不久,自己的靠山快要發生問題了,便暗自著急起來。他想,與其待光緒掌了權來和自己算賬,不如還讓自己先下手的好。經過幾度的籌思,他的毒計便決定了……那時只有一個人是可以救他的,那就是太后,可惜太后到底不曾出來干涉。於是她就在無形中幫助李蓮英達到了目的。」末代皇帝溥儀則懷疑光緒為袁世凱謀害,他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寫道:「我還聽見一個叫李長安的老太監說起光緒之死的疑案。照他說,光緒在死的前一天還是好好的,只是因為用了一劑藥就壞了。後來才知道這劑藥是袁世凱使人送來的。」清末士人胡思敬則謂光緒系被慶親王奕謀害,他在記述晚清掌故逸事的《國聞備乘》中寫道:「陸潤庠嘗入內請脈,出,語人曰:『皇上本無病,即有病亦肝郁爾,意稍順,當自愈,藥何力焉』。迨奕薦商部郎中力鈞入宮,進利濟,遂洩瀉不止。次日,鈞再入視,上怒目視之,不敢言。鈞懼,遂托疾不往。謂恐他日加以大逆之名,賣己以謝天下也。當孝欽臨危定策時,德宗尚在,而大臣不以為非。既立今上,稱雙祧,次日又詔各省疆臣保薦名醫,其矛盾可笑如是。」


  筆者以為,以上諸說並不矛盾,參與害死光緒皇帝的不可能只有一人,應是一小撮能夠進出宮中的後黨官宦共同參與:元兇為慈禧太后;袁世凱、李蓮英等人很可能都為共犯,或為直接參與者,或為知情者。慈禧是一位殘忍的嗜權如命的女人,自她1860年發動北京政變、垂簾聽政以來,宮中即疑案不斷。1874年同治皇帝暴死後,她不但氣死22歲的嘉順皇后,而且為達到繼續垂簾聽政的目的,不顧清代建儲家法及朝野的反對,強行改立她的親外甥、醇親王奕之子年僅4歲的載繼任皇位。七年後(1881),也即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又暴死鍾粹宮,慈禧太后更加獨攬朝政,於光緒十年三月便以因循貽誤,將妨礙她權力的恭親王奕罷免,令其家居養疾。光緒十三年(1887)光緒皇帝雖然開始親政,但慈禧又強行把自己親弟弟桂祥的女兒指配給光緒皇帝做皇后,一直繼續干預朝政。待至光緒二十四年(1898)八月,她便發動戊戌政變,將爭取獨立自主的光緒皇帝囚禁瀛台,再度垂簾聽政,並開始有廢立和弒殺光緒之意。是月十日,慈禧太后在再度訓政後四天,便以光緒名義發佈上諭,徵召良醫,向全國散佈光緒患病消息,稱:「朕躬自四月以來,屢有不適,調治日久,尚無大效。京外如有精通醫理之人,即著內外臣工切實保薦候旨,其現在外省者,即日馳送來京,毋稍延緩。」光緒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慈禧太后就將廢立陰謀付諸行動,以光緒皇帝名義發佈上諭,聲稱「朕痼疾在躬,艱於誕育,以致穆宗毅皇帝嗣續無人,統系所關,至為重大」,因此,懇請慈禧封端郡王載漪之子溥為皇子(大阿哥),繼承穆宗毅皇帝(同治)為子,「以綿統緒」。此一陰謀只是因中外聯合抵制,未能如願實行。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殘忍的慈禧太后又在逃離京城之前,令將光緒皇帝喜歡的珍妃投於井中斃命。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十日,慈禧太后於壽辰之日,再次流露殺機,當光緒前往她的住處探病與請安時,她拒絕皇帝叩見,竟然下達懿旨,宣佈「皇帝臥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禮」。對於有人傳言光緒帝對她得病幸災樂禍,慈禧太后發下毒誓:「我不能先爾死」。總之,據清朝官方公開上諭和相關官員宮中入值日記及各種野史、筆記所載,慈禧太后這位實際統治中國長達近半個世紀的無冕「女皇」,在她撒手人寰的最後一刻仍然牢牢掌握著百官的生殺予奪大權,光緒去世前後的有關權力安排都系遵照她的懿旨進行。


  鑒於慈禧太后與光緒帝的長期積怨,以及慈禧的毒辣和她在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過程中確立的絕對威權,慈禧無疑是最有可能下令毒死光緒的幕後元兇,其他與光緒有隙的後黨官宦在慈禧太后的絕對淫威之下,似尚無擅自毒死光緒皇帝的膽量。正如戴逸先生在《論光緒之死》一文中所說:「以當時的條件、環境而論,如果沒有慈禧太后的主使、授意,誰也不敢、不能下手殺害光緒。」當然,作為年過七旬的無冕「女皇」,慈禧本人不會親自動手殺害光緒皇帝,必然是授意、或暗示、或默許慶親王、軍機大臣袁世凱,以及太監李蓮英等人,具體加以實施。


  總之,在國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學術研究專項課題組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在光緒遺體的頭髮、遺骨和衣服中檢測到大量砒霜之後,再結合我們的歷史研究,光緒死因問題,應該可以蓋棺論定。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