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李衛為什麼備受雍正寵愛?揭秘李衛受寵之謎
田文鏡、李衛、鄂爾泰是雍正朝最受寵的三個大臣,雍正常說他們是「模範督撫」,但奇怪的是,這三人關係卻並不融洽,其中尤以李衛與田文鏡最為違和。《清人逸事》中即說,田文鏡任河南總督時,嫉妒浙江巡撫李衛受寵,於是暗地裡在雍正面前說後者的壞話,但雍正不為所動。田文鏡見中傷不售,於是轉而巴結,某次恰逢李衛母親去世,田文鏡派人前去弔唁並贈以厚禮,孰料李衛卻大罵道:「老母雖死,亦不飲小人一勺水也!」後令人將田文鏡使者擋在門外並將禮物丟進豬圈,以示不齒。
李衛詬罵田文鏡之事未見於正史,不過雍正七年時,田文鏡確實在某奏折中評論過李衛,說後者「操守廉介」,乃「當世之賢員」,只是這人「馭吏稍疏」,又好嬉遊,作為大僚,未免有不到之處。對此評價,雍正深表嘉悅,並希望三人能相互學習,共為一體。
同樣是非正途出身的官員,李衛鄙視田文鏡頗有些弔詭。論文化,李衛比田文鏡只有更差;論年齡,田文鏡基本比李衛大上一輪;論經驗、論能力,李衛也未必比田文鏡更勝一籌。如此,大概只能是田文鏡的苛刻作風讓李衛感到不爽了。
前些年,電視劇《李衛當官》可謂紅極一時,由知名演員徐崢扮演的那個李衛,詼諧幽默,活靈活現,頗受大眾好評。不過,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歷史上的李衛也並非如此(徐崢也說自己並不知道歷史上的李衛是怎麼樣一個人,導演這樣交代說:李衛,「不識字,四爺的家奴,愛騎馬,愛收藏小玩意兒」)。
李衛,江蘇銅山人,康熙二十六年生人,論家境,他是富家子弟;論出身,也是個監生,捐來的。30歲那年,李衛捐了個兵部員外郎,兩年後又捐了個戶部郎中。大概因為從小家境富裕,李衛對於舊日陋規一點也不沾染,如《小倉山房文集》中即說,李衛在戶部管理銀庫事務時,某分管親王要求每收錢糧一千兩,加收平余十兩。李衛屢次諫阻,親王不聽,後者遂在庫外置一櫃,上面赫然寫著「某王贏餘」,一時引起哄動。該親王見後,大為難堪,只得下令停收。
所謂「贏餘」,其實就是陋規,這種東西上不得檯面但又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當時辦公經費不足,辦事人員也須有飯食銀等補貼,否則公事難辦,久而久之,即成一定之規。親王之舉,也未必是為個人謀利,而是為全體人員謀福利、大家一起分肥,但李衛不管那麼多,法外之銀,說不能收就不能收,得罪權貴也在所不惜。
正因為這種敢作敢當的可貴品格,李衛才被雍正發現並在繼位後加以提拔重用。雍正元年,李衛被授為直隸驛傳道,尚未上任即改為雲南鹽驛道。到任後,李衛將當地鹽務積弊一洗而空,凡在雲南所見所聞所思,無不據實陳奏。對此,雍正很表讚許,次年即將之提拔為雲南布政使,仍管鹽務並兼管銅廠(鑄錢)。雍正還批示說:「爾為人剛直,居心蒞事,忠誠勤敏,朕所深知。覽所奏數摺,實一片血誠,毫無顧忌。且其中分析款項,井井有條,甚屬可嘉,殊不負朕一番識拔!欽此!」
雍正三年,李衛被擢升為浙江巡撫並兼理兩浙鹽政。抵任後,李衛積極推行「攤丁入地」改革,清理積欠,興修海塘,成就斐然。在鹽務上,李衛一方面加緊打擊私鹽販賣,一方面推行鹽政改革,「諸場有給丁灘者,以丁入地,計畝徵收;無給丁灘者,暫令各丁如舊輸納」。由此,既穩定了鹽業生產,又增加鹽業稅收,這讓雍正感到十分滿意,李衛也隨後官升一級,被授為浙江總督。此時的李衛,剛剛四十出頭,和田文鏡、鄂爾泰老來才得志相比,可謂是騰雲駕霧了。
有人說,李衛官越做越大,這沒文化可咋辦啊?這倒也是個問題。李衛豪族出身,先祖在明初以軍功起家,後為錦衣衛世家,大概是家風的緣故,李衛也是自幼習武,文化程度不咋地。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臣孤失學,不習章句,緣從母命,訪擇塾師,僅能講說《通鑒》,粗知古人行事。」
前些年,電視劇《李衛當官》可謂紅極一時,由知名演員徐崢扮演的那個李衛,詼諧幽默,活靈活現,頗受大眾好評。不過,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歷史上的李衛也並非如此(徐崢也說自己並不知道歷史上的李衛是怎麼樣一個人,導演這樣交代說:李衛,「不識字,四爺的家奴,愛騎馬,愛收藏小玩意兒」)。
李衛,江蘇銅山人,康熙二十六年生人,論家境,他是富家子弟;論出身,也是個監生,捐來的。30歲那年,李衛捐了個兵部員外郎,兩年後又捐了個戶部郎中。大概因為從小家境富裕,李衛對於舊日陋規一點也不沾染,如《小倉山房文集》中即說,李衛在戶部管理銀庫事務時,某分管親王要求每收錢糧一千兩,加收平余十兩。李衛屢次諫阻,親王不聽,後者遂在庫外置一櫃,上面赫然寫著「某王贏餘」,一時引起哄動。該親王見後,大為難堪,只得下令停收。
所謂「贏餘」,其實就是陋規,這種東西上不得檯面但又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當時辦公經費不足,辦事人員也須有飯食銀等補貼,否則公事難辦,久而久之,即成一定之規。親王之舉,也未必是為個人謀利,而是為全體人員謀福利、大家一起分肥,但李衛不管那麼多,法外之銀,說不能收就不能收,得罪權貴也在所不惜。
正因為這種敢作敢當的可貴品格,李衛才被雍正發現並在繼位後加以提拔重用。雍正元年,李衛被授為直隸驛傳道,尚未上任即改為雲南鹽驛道。到任後,李衛將當地鹽務積弊一洗而空,凡在雲南所見所聞所思,無不據實陳奏。對此,雍正很表讚許,次年即將之提拔為雲南布政使,仍管鹽務並兼管銅廠(鑄錢)。雍正還批示說:「爾為人剛直,居心蒞事,忠誠勤敏,朕所深知。覽所奏數摺,實一片血誠,毫無顧忌。且其中分析款項,井井有條,甚屬可嘉,殊不負朕一番識拔!欽此!」
雍正三年,李衛被擢升為浙江巡撫並兼理兩浙鹽政。抵任後,李衛積極推行「攤丁入地」改革,清理積欠,興修海塘,成就斐然。在鹽務上,李衛一方面加緊打擊私鹽販賣,一方面推行鹽政改革,「諸場有給丁灘者,以丁入地,計畝徵收;無給丁灘者,暫令各丁如舊輸納」。由此,既穩定了鹽業生產,又增加鹽業稅收,這讓雍正感到十分滿意,李衛也隨後官升一級,被授為浙江總督。此時的李衛,剛剛四十出頭,和田文鏡、鄂爾泰老來才得志相比,可謂是騰雲駕霧了。
有人說,李衛官越做越大,這沒文化可咋辦啊?這倒也是個問題。李衛豪族出身,先祖在明初以軍功起家,後為錦衣衛世家,大概是家風的緣故,李衛也是自幼習武,文化程度不咋地。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臣孤失學,不習章句,緣從母命,訪擇塾師,僅能講說《通鑒》,粗知古人行事。」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有個情節頗為精彩,說李衛命人寫一張告示,眾人問:「大人是要七言詩句呢,還是四六駢文?」李衛說:「甭管那麼多,我念,你們寫。」眾人說:「好,好。」李衛說:「你們都聽了。」眾人瞪著李衛,持筆等下文。李衛說:「笨啊!寫呀!你們怎麼都不寫呀?」眾人你看我,我看你,說:「大人,你還沒念哪。」李衛說:「咋沒念?我剛才已經念了。你們都聽了。……寫呀!寫呀!」眾人還是不解,有個稍微聰明的問:「大人,是不是寫『你們都聽了』這句呀?」 李衛說:「是啊!」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哦……好好好,寫寫寫……」
身為一省巡撫,發佈告示張嘴第一句就是俗語白話:「你們都聽了」,換到當時的年代確實讓人笑掉大牙。但文字歸文字,李衛的思路卻是異常清晰,其手下師爺起草完公文奏章讀給他聽,他總能一針見血、切中要害,然後將有問題的地方口述給師爺們修改,眾人對此都十分服氣。升堂審案時,李衛更是才思敏捷,判決如流,其過人機智,可見一斑。另外,李衛辦事極有條理,平日開會或派差,一應事務均有記錄,凡諭旨、來往文書等,辦完即存檔,事後一查即知。
雖然識字不多,但李衛對文人及文化事業還是非常看重的。其在浙江任上時,由於受汪景祺、查嗣庭案的牽連,浙江被暫停鄉試並不准參加會試,這對於本省士人打擊極大。為盡早恢復考試,李衛經常深入下層,瞭解文士呼聲,將可能出現的文字獄化於未萌,而一些好的事跡則一一記錄在檔,隨時奏報。在其努力下,浙江於雍正七年恢復鄉、會試考,而之後一次殿試中,浙江文士將一甲三名全部收入囊中。此外,李衛在直隸總督任上還創辦了保定蓮池書院,後者在之後百餘年中一直是北方的學術重鎮。
讀書多是好事,但書讀得少有時也未必是壞事,譬如李衛做官,就少了很多書獃氣,其辦事靈活,講求實際,這點很合雍正的胃口,如李衛捕盜即為一例。雍正六年,由於「江南多盜」而地方官又「非戢盜之才」,雍正命李衛統管江南七府五州盜案,「將吏聽其節制」,後又賜了他一首詩,其中有兩句叫:「訓練多方資輯旅,撫綏無怠在諴民」。李衛受命後十分賣力,「盜匿山澤間,詗得其蹤跡,遣將吏捕治,必盡得乃止,以是所部乃無盜」。這事還得提提武俠書上說的「大俠甘鳳池」,其中還有人說,刺殺雍正的呂四娘即「甘大俠」的女徒弟,種種傳說,不一而足。呂四娘不知何許人也,不過甘鳳池在歷史上還真有其人,這位「反清復明」的武林人士,正是李衛將之緝捕歸案的。據官方記載,甘大俠似未表現出什麼英雄氣概,反在李衛的誘逼之下叩頭求饒,而且還出賣了同志。事後,甘鳳池等人均被處死。
關於李衛的好武,其他筆記小說也有佐證。如《小倉山房文集》中即說,李衛生來身材魁梧,膀大腰圓,臂力過人,儼然一赳赳武夫(大異於徐崢扮演的形象),走在街上也很容易辨認,因為李衛臉大如盆,鼻孔中通,不同凡人。不過,李衛雖然武人身材,臉卻長得白皙,只可惜是個麻子臉,煞是可惜。李衛自幼喜好習武,公幹之餘又喜聽人說書,每遇不平之事,往往嗚咽憤恨乃至拔劍而起。其做官後,曾自募一勇健營,專門練習搏殺之技。每次外出捕盜,李衛都帶著勇健營,自己也身披金甲,執鐵如意,親自上陣過癮。不過,雍正對他的武略頗有些不以為然,某次李衛主動請纓,請求上西北戰場衝殺一番,雍正頗為不屑地說,你不是這塊料,還是別多事了。
在雍正眼裡,李衛優點很多,但也不是沒有毛病。其上任雲南鹽驛道後,第一道奏折剛上,雍正即批示說,你以「少年鋒銳之氣」,又急於報效,到地方上後一定要謙虛謹慎,不能以氣凌人,如在「上司僚友中過於強毅自用」,難免「致招恃恩犯縱之譏」。果不其然,李衛在雲南任上與按察使張謙不和,後來更是與貴州威寧總兵石禮哈互相參奏、纏鬥不休。而且,李衛還對上司不敬,其私下裡呼雲貴總督高其倬為「老高」、雲南巡撫楊名時為「老楊」。更有甚者,李衛還公然在自己的執事牌子書寫「欽用」二字,甚至收受商人饋贈禮物等。為此,雍正特發諭旨批評,說你到雲南後「恃能放縱,操守亦不純」,「川馬骨董,俱當檢點,又制『欽用』牌,小人逞志之態,是不可以已乎?爾其謹慎,毋忽!」李衛聽後還不服氣,辯解說:「受恩重,當不避嫌怨。」雍正駁斥說,「不避嫌怨」與「使氣凌人、驕慢無禮」判然兩途,你要加強自己的修養,未來的路才能走得更寬更遠,不至辜負我對你的期望。
不過,雍正的教導在李衛面前似乎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到浙江任後,李衛每次出門都是鼓樂齊鳴,前呼後擁,引得眾人爭相圍觀。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李衛每次彈劾別人,還洋洋得意地將奏章抄寫一份向彈劾之人展示,以示「公開公正」。就這樣胡鬧,雍正仍給予包容,說「李衛之粗率狂縱,人所共知者,何必介意。朕取其操守廉潔,勇敢任事,以挽回瞻顧因循,視國政如膜外之風耳。」
李衛的脾氣倔,搞得他的手下脾氣也倔。據野史記載,某次李衛讓一個叫田芳的幕僚寫奏折,請皇上封他家五代。田芳不肯寫,說:「請求封典最多三代,從未聽說封五代的,我不能寫。」李衛說:「你別管,照寫就是」。田芳還是不肯寫,惹得李衛大怒而痛罵道:「要你寫你就寫,沒有先例,我來創先例,干你何事?」田芳也怒道:「大人你是昏了頭,你仗著皇上對你一時的寵愛,把朝廷都不放在眼裡了。我好意勸你,你不謝我,竟然還罵我!我就是不服!不服!」李衛說:「你不服,又能怎樣?」田芳說:「你是大人,我是小吏,就算是你把我打死,我也不能怎樣!只可惜,大人之威,能強加到小人的身上,但小吏之理,還是直於大人!」李衛被他說得一愣一愣的,半晌都沒有聲音,後笑道:「你小子有點膽識,做個小吏有點可惜了,不如我借你點銀子,你去買個縣丞當當,以後做上了官,也要像今天那樣,正直當官,好好做事。」後來,田芳做了富平縣丞和鳳翔縣令,官聲還不錯。
頗值一提的是,李衛在浙江期間曾疏浚西湖三十里,並增修廟祠,植桃種柳,將這一帶變成了風景區。每到春光盎然之際,李衛即與幕僚們攜文案至西湖邊辦理公務,湖光山色,好不美哉。雍正十年,李衛被召入京,署理刑部尚書,後又被授為直隸總督。雍正十二年,李衛同戶部尚書海望一起勘海塘至浙江,時人以為李衛再度撫浙,一路歡聲震天。大學士朱軾聞之歎曰:「古人云,觀徐、傅言論,不復以學問為長,斯言信矣!」
乾隆三年,李衛拜謁泰陵(雍正帝陵)時突發肝病,後請求退職養病,但尚未卸任即病死於任上。據說,李衛死前「聲震殿瓦,衙內牛馬皆吼應之。同起同止,如是者三晝夜,氣乃絕。年五十三。」事後,在直隸總督孫嘉淦的請求下,李衛入直隸名宦祠,後又入了京師賢良祠。後來,乾隆南巡時在西湖花神廟內無意中發現,其中雕像竟然是按李衛及其妻妾所塑,並號「湖山神位」。乾隆為此大為光火,命撤像毀之,並斥責道,李衛「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驕縱,初非公正純臣。託名立廟,甚為可異!」
話說回來,李衛這樣非科舉出身的人何以會得到重用,主要還是取決於雍正的選材標準。康熙晚年選官,最重官員操守,結果各地官員只顧清廉虛名卻不做實事。殊不知,世上這清官、貪官本就難以分辨,一味地追求清官,反而弄出許多弊政。雍正上台後,常說清官如同「木偶」,中看不中用,對社稷民生毫無裨益。因此,雍正用人首在才幹,至於什麼資格或科舉出身之類,倒是其次。恰如李衛的謚號「敏達」,既反映了李衛的為官之道,也反映了雍正的選官標準。也正因為如此,李衛才脫穎而出,成為雍正朝的能臣。生逢其世,恰逢貴人,豈非人生一大幸事?
(節選自新書《治官手冊:雍正和他的大臣們》,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