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中國最大沙漠淡水湖可能將完全沙化 | 陽光歷史

 

A-A+

[圖文]中國最大沙漠淡水湖可能將完全沙化

2014年09月02日 神奇地球-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44 次



 






生態專家研究認為,隨著氣候變化與人為因素的嚴重干擾,位於黃河流域的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紅鹼淖有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逐漸乾涸,完全沙化為中國的「第二個羅布泊」。世界瀕危鳥類遺鷗也將失去其最大的繁殖和棲息之地。


正在陝西省神木縣參加「紅鹼淖濕地和遺鷗保護國際研討會」的著名濕地生態專家、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主任陳克林說:「紅鹼淖屬於國家級的重要濕地,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注水河流遭到攔截,嚴重影響了湖水的補充,影響了湖泊的自淨能力。


他警告說,歷史上因氣候與人為因素干擾的羅布泊已乾涸淪為荒漠。今天如果不採取緊急措施,紅鹼淖未來幾十年內很可能完全乾涸,難以擺脫成為『第二個羅布泊』的命運。」


作為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紅鹼淖位於陝西省與內蒙古自治區的交界處---鄂爾多斯高原向毛烏素沙漠的過渡地帶,是一個周圍遍佈小湖的沙漠淡水湖。在20世紀70至90年代,其面積達到10萬畝,不僅是重要漁業產地,還是世界瀕危鳥類遺鷗等珍稀動物的棲息地,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具有重要價值。但是進入21世紀後,其水位明顯下降,近年來每年以2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面已縮小到7萬畝左右,湖泊整體呈現「縮水」局面。


出生並長期工作在紅鹼淖的陝西省紅鹼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副主任楊鳳鳴說,紅鹼淖的流域內有7條河流,其中在內蒙古境內3條河流,但是2006年最大的注水河營盤河被築壩攔截,今年另一條注水河蟒蓋兔河也被截流建造水庫。


楊鳳鳴表示:「陝西境內有4條河流較短小補水量不大,內蒙古境內的兩條主要注水河被攔截,就等於直接切斷了紅鹼淖最主要的水源,這不僅會加快整個流域的荒漠化進程,還影響著20餘種珍禽,尤其是世界瀕危鳥類遺鷗的生息,長此下去將造成生態災難。」


遺鷗是世界瀕危鳥類之一,目前的紅鹼淖已是其最重要的繁殖與棲息地,全球90%的遺鷗集聚於此繁殖生息。世界知名鳥類專家、中國科學院研究員何芬奇說:「遺鷗原來主要在內蒙古的阿拉善灣海子生息繁衍,位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內,但近些年來因其生態惡化漸趨乾涸,遺鷗遂完全落戶到紅鹼淖成立了新家,發展至今其成鳥數量大概有8000餘只。十幾年前用60倍的望遠鏡都看不到紅鹼淖的對岸,如今你肉眼就可以看到。如果紅鹼淖得不到很好保護,我想像不出遺鷗今後會落戶何處。」


紅鹼淖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為減少人們對遺鷗的干擾,當地已採取了許多措施。譬如在湖區植樹種草,禁止人們靠近和登臨鳥島,派人巡邏的基礎上還因時投食等。


除了補充水源減少的威脅之外,紅鹼淖還承受著污染與開礦之憂。記者在環湖周邊地區採訪發現,有的焦化廠雖已關閉,但正作為儲煤場使用,有的火電廠冒著黑色的濃煙,還有距離紅鹼淖3公里左右的煤礦和攔河壩正在施工之中。


遺鷗雖然選擇了紅鹼淖,但是紅鹼淖周圍的濕地情況近些年來也不容樂觀。陝西省榆林市環境保護局總工薛鵬程說:「上世紀70年代紅鹼淖周圍有800多塊濕地,到2000年下降為79個,現在數量仍在繼續下降過程中。通過衛星照片前後對比,營盤河的築壩已對紅鹼淖濕地造成明顯影響,濕地被損壞,遺鷗等物種也就沒有了依靠。」


陳克林認為,在紅鹼淖建立自然保護區是很好的選擇,可以從法律上給人們保護紅鹼淖提供保障。他說:「紅鹼淖早已達到了國際濕地的標準,陝西與內蒙古可以進行跨區域的合作,國家有關部門也可以從建立自然保護區帶的角度對其進行保護。如今,我們不能等待遺鷗飛離紅鹼淖的那一天來臨後才行動,我們不能容忍美麗的紅鹼淖成為『第二個羅布泊』。」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