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於文喜回憶:被子彈擊中險些喪命
尋訪地點:江東檔案館
尋訪內容:抗戰老兵的抗日故事
講述人:於文喜,98歲,抗戰老兵
江東區曙光路23號,98歲的抗戰老兵於文喜就住在這裡,每日過著平靜的生活,看看電視,翻翻報紙,天氣好的時候出去散散步。於老很喜歡看有關戰爭題材的紀錄片、影視劇,片中槍林彈雨保家衛國的片段,曾是他走過的歲月。
1917年,於文喜出生在山東牟平縣的一個貧苦家庭。16歲時,於文喜開始在地主家做長工,每天艱苦的勞作沒有磨平他的稜角。
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中國進入全面抗戰,日本侵略者的鐵蹄在中華大地上肆虐,日本人的暴行讓於文喜 憤怒不已。
「當時我參軍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保護家人,趕走日寇。」於文喜說,當時,他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部隊印象特別深,紀律嚴明,與群眾和諧相處。於是,1941年八路軍在山東萊陽徵兵時,24歲的於文喜主動報了名。
參軍之後,於文喜馬上隨部隊投入到了抗日戰鬥中。「雖然當時的裝備並不好,但我們能想辦法,打起仗來絕不含糊。」
1943年,日軍在萊陽一帶掃蕩,駐紮在萊陽高家村的八路軍司令部需要緊急轉移,於文喜所在的連隊負責掩護機關撤退。「我們連隊集中火力向敵人掃射,以吸引敵人的注意。」在進行了數次交鋒後,於文喜邊回擊,邊隨著連隊往一人多高的高粱地轉移,就在將要進入高粱地的剎那,一顆子彈從於文喜的胸前擦過,貫穿了他的右臂。戰鬥結束後,於文喜轉入後方醫院治療。
「如果當時身體稍微彎一點,我當場就沒命了。」於文喜擼起衣袖,在老人的右上臂,一處銅錢大小的傷疤依然清晰可見。
1944年,傷口痊癒的於文喜再次回到部隊,因為手臂受傷活動不便,他被調去負責180團一營一連150多人的伙食,也曾無數次冒著槍林彈雨將補給品送到前線陣地。
「戰場上,槍炮一響,就有人死傷。有的戰友一秒前還活得好好的,一轉眼就掛綵了。」老人一臉嚴肅地說,在目睹戰友的傷亡後,他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以及戰士們的英勇。「因為陣亡的將士太多,部隊的兵換了好幾輪。」
記者第一次見到於文喜老人,是在不久前江東區委黨史辦、檔案局主辦的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座談會上,老人的親歷被攝錄在《留住歷史記憶》專題片中,收入江東區檔案館,成為珍貴的歷史見證。
這位98歲的老人說,民族興亡,匹夫有責,一寸山河一寸血,中華民族是用鮮血贏得抗戰勝利的,每一個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決不能忘記那段悲壯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