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洛陽兵變:揭開後唐史上兵變與潞王奪權
唐代之後,進入五代十國時期,戰爭不斷,社會紛亂無序,你方唱罷我登場,都城時遷開封時遷洛陽。唐代之後,後梁建國,時為公元907年,建都開封,公元909年從開封遷都洛陽,公元913年末帝即位後還都開封。從頻繁的遷都中就可看出當時的社會有多亂,中國自此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後唐滅後梁,李存勖稱帝(即後唐莊宗),遷都洛陽。李存勖以繼唐而有天下,故國號唐,史稱後唐。李存勖手下大將李嗣源,在建立後唐過程中屢立戰功,遭到李存勖的猜疑。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初,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帶)發生兵變,莊宗派李嗣源率兵征討叛軍,李嗣源騎在馬上悶悶不樂,手下將領都為他鳴不平,說:「皇上憑啥猜忌你要造反?乾脆趁這次出征反了吧!我們擁立你來當皇帝!」
鼓動他造反最積極的,就是後來做了「兒皇帝」(後晉高祖)的石敬瑭(此人墓在宜陽縣),他是李嗣源的女婿,自然巴不得岳父當皇帝。可是李嗣源有點兒猶豫,他甚至想返回洛陽向李存勖請罪,弄得石敬瑭對他很有意見。石敬瑭勸岳父道:「您現在領兵在外,部將皆要反,主帥不反,恐有殺身之禍!」李嗣源只好同意舉事。石敬瑭主張先奪取開封,再揮師洛陽,以成就大事,李嗣源接受了這個建議。石敬瑭自告奮勇,親率敢死隊為前鋒,猛打猛衝。當年三月十七日,後唐莊宗為防李嗣源、石敬瑭從北邊進攻洛陽,遂令騎兵扼守河陽橋(位於今孟津縣與孟州間)。十八日,莊宗詔令大將李紹榮從外地趕回洛陽,他親自出城到鷂店(今孟津耀店)相迎,讓李紹榮率騎兵沿黃河設防。二十四日,莊宗親率主力向東,兵指汜水,準備迎敵。
戰場看似往洛陽的東邊移了,實則戰爭的指向卻是洛陽。二十五日,李嗣源率軍到達滑州(今滑縣),派石敬瑭襲取汴州(今開封),隨後李嗣源率大軍亦至汴州。後唐莊宗看到這種情況,就在滎陽東集結兵力,先派3000騎兵為前鋒,逕直向東,與李嗣源爭奪汴州。然而,他的部下姚彥溫卻率眾叛逃,投降了李嗣源,這對莊宗打擊很大,他只好命大軍返回洛陽。莊宗一路走回洛陽,心情沮喪。他算了一下:當時從洛陽出發東征,共有2.5萬兵馬,可此時已經有1萬人叛逃了。在汜水,莊宗留下士兵3000人守汜水關,自己率隊黯然回洛。
在東線,李嗣源佔領汴州後,即命石敬瑭率前部人馬直取汜水,一路招募兵馬,兵力大增,氣勢洶洶奔向洛陽。四月一日,李嗣源、石敬瑭等各路兵馬在洛陽聚齊,騎兵列陣於宣仁門(東門)外,步兵列於五鳳門(南門)外,準備攻城。恰在這時,莊宗這邊又出變故,其將領郭從謙反叛,率兵馬陣前倒戈。莊宗聞聽兵變,急忙與諸王率騎兵平叛,並將叛軍趕出宮門。這時,莊宗的另一部將朱守殷正率騎兵在洛陽城外駐紮,莊宗召他來勤王平亂,想內外合擊叛軍。可是朱守殷不聽命令,首鼠兩端,坐觀其變。叛軍利用這一空當,焚燒宮門,進入宮城,莊宗手下的部將都逃跑了。
紛亂中,莊宗李存勖被流矢射中身亡。四月三日,李嗣源入洛陽稱帝,即後唐明宗,改名亶,改元天成。這下石敬瑭高興了,老岳父做了皇帝,他做了河東節度使,鎮守太原,成了「大軍區司令員」。李嗣源也和莊宗李存勖一樣,疑心太重,不但猜忌女婿石敬瑭,甚至猜忌自己的兒子,使得君臣離心,叛將時有出現。公元933年冬,李嗣源病危,他的兒子秦王李從榮怕帝位落到其他兄弟手中,帶兵逼宮,想搶先控制政權,卻被禁軍殺死。經此折騰,李嗣源憂憤交加,死了。李嗣源死後,其第五子宋王李從厚接班,即閔帝。此人年紀較小,並無戰功,而時任鳳翔節度使的潞王李從珂(明宗養子)以及河東節度使石敬瑭,長期跟隨明宗征戰,戰功赫赫,不但不能當朝臣,反而遭到其他朝臣的排擠,自是不服,又想造反。
清泰元年(公元934年)二月,朝廷對節度使進行大調整,想把石敬瑭和李從珂從其長期盤踞的根據地調離,以便除掉他們。潞王決定造反,朝廷派兵來鎮壓。潞王見形勢危急,遂登城演說,使官兵分化,有一部分官兵倒戈,投降了潞王,潞王兵力大增,率眾東來,佔了長安,然後繼續東進,逼近洛陽,在洛陽的閔帝大驚,趕緊部署洛陽防務。他親自撫慰將士,把府庫裡的財物都拿出來犒賞將士,允諾平定潞王叛亂之後再行重賞,又調派數路人馬去鎮壓潞王。可是,這些人見閔帝軟弱,紛紛向潞王投降,竟無一人應戰。守衛洛陽的康義誠,一點兒不義,半點兒不誠,竟然率禁軍離洛西去,閔帝趕緊指揮餘部負責京城防務,豈不知這些人早已受了潞王的招降,暗中佈置,擬降潞王。
康義誠率軍向西,到達澠池縣東,將士紛紛棄甲,爭相向潞王投降。到最後,他身邊僅剩幾十人,恰遇潞王的偵察兵路過,就對偵察兵說:「我準備投降,請把降書轉呈潞王吧。」就這樣,潞王一路東來,非常順利。他發出通告,說:「我只殺兩奸臣馮贇和朱弘昭,其他人一律不殺。」消息傳到洛陽,朱弘昭因畏懼自殺,馮贇被殺,閔帝出逃,途中也被殺。百官戰戰兢兢地走出洛陽城,乖乖迎接潞王。潞王兵不血刃,進了洛陽。不久,潞王李從珂即位(後唐末帝),輕輕鬆鬆地就奪取了帝位。可是,接下來,那個頗有實力的石敬瑭,又該和他爭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