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大名將名稱由來 戰國四大名將為何沒樂毅
如今網路上「戰國四大名將」的說法,已經相當普遍。這四個人分別是:秦國的白起、王翦和趙國的李牧、廉頗。
其實,所謂「戰國四大名將」,並非是學術權威的定論,而是業餘愛好者們的山寨之舉。奇就奇在,網上「三國十大名將」「歷史十大名將」之類的爭論吵的沸反盈天,而這「戰國四大名將」,儼然已經成為了民間的標準。
原因何在?
說這個,其實就倆問題。第一,戰國時代比起其他時代有啥特點;第二,白起王翦李牧廉頗他們四個人有啥不一樣的。
一、戰國時代,戰爭從君子遊戲走向血腥殺戮
咱們歷史上所謂的「戰國時代」,持續兩百年,秦楚齊趙燕魏韓七雄征戰不休,在中國歷史上,是很罕見的一段長期戰亂。曠日持久的戰爭,給民眾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同時也成為軍事家們難得的舞台。一代代將領,站在成千上萬士兵的屍體上,都去摘取名垂青史的桂冠。
戰國時代,也是中國戰爭進入全面殺戮的血腥時代。那位說了,戰爭還有不殺戮血腥的?是這樣。中國古代的戰爭,曾經有一個從野蠻到「文明」的轉變。那就是在春秋時期。因為春秋時還是屬於周朝,而周朝是最講究「禮儀」的。那時候,天下的諸侯國都不聽周天子的話,互相攻打。但是春秋的戰爭,很講「規矩」。大家都使用戰車,擺開陣勢,相互列隊衝撞。最後那一方抵擋不住就敗退,勝利者很少大開殺戒。
小貼士:
春秋時期的戰爭,一般以「兵車」為主,每輛兵車上面有3名士兵,後面跟著幾十個步兵。一般大國之間的戰爭規模,大約是兵車幾百輛,也就是幾萬人馬。
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和楚國打仗,堅持要打「君子之戰」,不肯乘楚國渡河的時候突襲,而一定要等楚國擺好陣勢再堂堂正正決戰,結果大敗。這雖然淪為笑話,卻也反映了那時候的一種風尚。
那時的戰爭規模不大,多則幾萬人,少則幾千人,能上十萬人的便算是震驚天下的超大規模戰爭。戰爭中死的人一般不多。真可稱得上是君子的遊戲了。
然而戰爭畢竟不能停留於遊戲。
後來,「兵聖」孫武為代表的一批軍事家,對戰爭這個概念進行了可怕的新詮釋。那些所謂「規矩」,也漸漸被人所拋棄。於是到了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戰爭開始變得頻繁、持久,而且參戰兵力和死傷人數都呈現了幾何級數的增長。在總人口不過三千萬的中國,竟然長期有四百萬以上的士兵在相互砍殺,而且一次大戰動輒斬首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
春秋時期,只有很少幾場戰役,某一方的參戰兵力達到十萬。而在戰國時期,幾乎所有有記載的會戰,每一方參戰兵力都在十萬以上。
正是這海量的鮮血和屍體,讓整個中華民族為之血脈噴張。對於如今飽食終日的歷史戰爭愛好者而言,去翻閱那個時代的故紙堆,也就順理成章了。
同時,戰國時代也是個性張揚的時代。
當時正處在舊有的貴族分封制度向新生的中央集權政治的過渡階段,貴族和平民思想家都得到了闡述觀點的舞台,而中國人的道德與性格,也在這亂世中得以自由翱翔。所以戰國時候的將軍們,他們的喜怒哀樂,都染上了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
戰國時代,也是中國戰爭進入全面殺戮的血腥時代。那位說了,戰爭還有不殺戮血腥的?是這樣。中國古代的戰爭,曾經有一個從野蠻到「文明」的轉變。那就是在春秋時期。因為春秋時還是屬於周朝,而周朝是最講究「禮儀」的。那時候,天下的諸侯國都不聽周天子的話,互相攻打。但是春秋的戰爭,很講「規矩」。大家都使用戰車,擺開陣勢,相互列隊衝撞。最後那一方抵擋不住就敗退,勝利者很少大開殺戒。
小貼士:
春秋時期的戰爭,一般以「兵車」為主,每輛兵車上面有3名士兵,後面跟著幾十個步兵。一般大國之間的戰爭規模,大約是兵車幾百輛,也就是幾萬人馬。
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和楚國打仗,堅持要打「君子之戰」,不肯乘楚國渡河的時候突襲,而一定要等楚國擺好陣勢再堂堂正正決戰,結果大敗。這雖然淪為笑話,卻也反映了那時候的一種風尚。
那時的戰爭規模不大,多則幾萬人,少則幾千人,能上十萬人的便算是震驚天下的超大規模戰爭。戰爭中死的人一般不多。真可稱得上是君子的遊戲了。
然而戰爭畢竟不能停留於遊戲。
後來,「兵聖」孫武為代表的一批軍事家,對戰爭這個概念進行了可怕的新詮釋。那些所謂「規矩」,也漸漸被人所拋棄。於是到了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戰爭開始變得頻繁、持久,而且參戰兵力和死傷人數都呈現了幾何級數的增長。在總人口不過三千萬的中國,竟然長期有四百萬以上的士兵在相互砍殺,而且一次大戰動輒斬首幾萬,十幾萬甚至幾十萬。
春秋時期,只有很少幾場戰役,某一方的參戰兵力達到十萬。而在戰國時期,幾乎所有有記載的會戰,每一方參戰兵力都在十萬以上。
正是這海量的鮮血和屍體,讓整個中華民族為之血脈噴張。對於如今飽食終日的歷史戰爭愛好者而言,去翻閱那個時代的故紙堆,也就順理成章了。
同時,戰國時代也是個性張揚的時代。
當時正處在舊有的貴族分封制度向新生的中央集權政治的過渡階段,貴族和平民思想家都得到了闡述觀點的舞台,而中國人的道德與性格,也在這亂世中得以自由翱翔。所以戰國時候的將軍們,他們的喜怒哀樂,都染上了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
百家爭鳴:戰國時期,周朝原有的舊思想體系漸漸崩潰,而中央集權制度對思想的禁錮尚未形成,所以出現了許多個思想學派,相互爭辯探討,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中國人的個性也在這一階段得到很大的舒展。
相比下,等到秦漢以後,中央集權帝國成為常態,「忠君報國」被當成固化的準則,將軍們的形象也就平面得多了。
這或許是戰國時期的名將比較受人關注的第二個原因吧。
二、為什麼偏選他們四個?
這個問題,或許很多人都會疑問。
戰國二百年的烽煙,有著出色戰績的名將比比皆是。比如齊國的孫臏,魏國的樂羊、燕國的樂毅(是樂羊的後人,不過名聲比他祖先還大)、楚國的吳起等等。
孫臏,是孫武的後人,著名的軍事家。他輔佐齊國,與魏國龐涓多年較量,終於大敗魏國,讓齊國一度崛起為天下頭號強國。
樂羊,戰國初期魏國名將,曾率軍滅掉中山國。
樂毅擔任燕國的將軍,率領燕、秦、韓、趙、魏五國聯軍討伐齊國,很短時間內奪取七十多個城市,幾乎滅亡了強齊。
吳起,戰國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被譽為僅次於孫武的名將。他曾率領弱小的魯國軍隊打敗齊國,又曾率魏軍大敗秦國,使得魏國崛起成為戰國早期霸主。
從他們之中,卻偏偏只選了秦趙兩個國家的四個「後輩」將領——白起,廉頗,李牧和王翦,他們的活躍時期都是戰國最後七八十年。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個可能的原因,最初杜撰出「戰國四大名將」這個概念的人,只對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四個大將比較熟悉……當然了,這應該是一個笑話。
第二個原因,恐怕要考慮時代的變遷。
戰國二百年的烽煙,有著出色戰績的名將比比皆是。比如齊國的孫臏,魏國的樂羊、燕國的樂毅(是樂羊的後人,不過名聲比他祖先還大)、楚國的吳起等等。
孫臏,是孫武的後人,著名的軍事家。他輔佐齊國,與魏國龐涓多年較量,終於大敗魏國,讓齊國一度崛起為天下頭號強國。
樂羊,戰國初期魏國名將,曾率軍滅掉中山國。
樂毅擔任燕國的將軍,率領燕、秦、韓、趙、魏五國聯軍討伐齊國,很短時間內奪取七十多個城市,幾乎滅亡了強齊。
吳起,戰國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被譽為僅次於孫武的名將。他曾率領弱小的魯國軍隊打敗齊國,又曾率魏軍大敗秦國,使得魏國崛起成為戰國早期霸主。
從他們之中,卻偏偏只選了秦趙兩個國家的四個「後輩」將領——白起,廉頗,李牧和王翦,他們的活躍時期都是戰國最後七八十年。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個可能的原因,最初杜撰出「戰國四大名將」這個概念的人,只對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四個大將比較熟悉……當然了,這應該是一個笑話。
第二個原因,恐怕要考慮時代的變遷。
簡單的說,白起李牧他們帶的兵比前輩多,戰爭規模比前輩們大。
戰國時期從前到後的兩百年,有一個戰爭越演越烈,血腥度越來越高的過程。前期孫臏、龐涓他們指揮的,一般也就五萬到十萬大軍。而李牧王翦白起廉頗四人,都曾帶領比這個規模更大的軍隊作戰。作為名將,曾經帶領大軍,參加過大規模戰爭,就和商界人士做過大生意,演藝界上過春晚一樣,當然是一個重要的加分因素。
此外,白起他們四人的戰績,對歷史的影響也更大。
在戰國前期,戰爭更多還是傾向於「爭霸」。各國玩命打仗,是想取得所謂的「霸權」。而到了後期,吞併他國領土,擴大自己地盤成為戰爭的重要任務。尤其是秦國,通過對外戰爭,逐步蠶食疆土,已經向「統一戰爭」方向轉換。
這意味著,前期名將們的戰績,往往只能導致一個國家的興衰;而後期名將們的戰果,則可以影響整個天下的命運。比如白起,他征戰三十年,殺敵一百萬,就為秦國統一奠定了極為重要的基礎。所以站在今天來看,自然容易記住對歷史影響更大的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四大名將都是出自秦趙兩國——到戰國後期,趙國成為抗秦的中堅力量,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爭勝敗,基本上決定著秦國統一的進程。
此外,既然叫「名將」,知名度必不可少。這四位名將,各自都有讓人過目不忘的事跡。
白起是殺人如麻的「戰神」,王翦幾乎參加了秦掃六合的全部大戰,憑借驕人的戰績,他們超越同僚蒙鷔、王齕等並不奇怪。
李牧和廉頗固然也擁有出色的軍事才能——李牧曾多次擊敗秦軍,廉頗也曾用八萬人大敗四十萬燕軍;但他們的入選,更多還帶上了人情的因素——李牧因最後悲壯被害而讓人扼腕;廉頗則是憑藉著名的「負荊請罪」「廉頗老矣」等成語典故,以及長平之戰中被趙括替換導致全軍慘敗而為人熟知。
膾炙人口的《將相和》故事,讓在「四大名將」中軍事成就最低的廉頗,成為民間知名度最高的一位。
這兩位多少讓人有點無奈的感覺。同時代的趙奢和龐瑗其實單看軍事才能未必低於他們,只是沒這麼多悲劇可供後人憑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