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結義背後的秘密:為什麼劉備成為大哥?
三國演義裡的桃園結義是張飛提出來的,為什麼由張飛提呢?因為桃園是張飛家的,劉備和關羽沒有說話的資格。其實「桃園結義」最核心的問題不是在哪兒結義的問題,而是誰是大哥的問題,三人中,論財力劉備不如張飛、論武藝劉備在關羽和張飛之下,論年齡,有野史說關羽比劉備還大,但是三人結義時為什麼關、張會甘願屈為老二、老三而獨尊劉備為大哥呢?愚以為這除了跟三人中劉備最為年長外,還跟關、張從短暫的接觸中發現了劉備身上具有過人的能力有著莫大的關係,而使二人甘屈於劉備之下。那麼劉備到底具備了哪些過人之處呢,從以下幾個細節我們可略窺一二:
一、關羽憑靠自己的力大無窮挪開磨盤,將張飛藏之於井內的豬肉分與眾鄉親之後,張飛怒氣沖沖的來找其算賬,兩人使出渾身解數鬥得難解難分、僵持不下時,劉備左手拉住關羽,右手抓住張飛,成功將兩人制止。通過此舉劉備給關、張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讓關、張明白劉備武藝不在他們二人之下,其也是一個身手不凡的人。
二、劉、關、張三人在張飛家喝酒時,當時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在國內弄得風生水起,攪得朝廷手忙腳亂,老百姓民不聊生,三人不由自主的談論起了天下局勢,劉備甫一發言,便將當時的時局分析得透透徹徹,把朝政的弊端接揭露得一覽無遺,總而言之對天下大勢瞭然於胸,這讓關、張瞭解到了劉備不是一白丁,而是一個既會「 武略」又懂「文韜」的人,對其更加肅然起敬!
三、劉、關、張三人談論完國家局勢後,劉備知道了關、張也是胸懷大志、欲幹一番大事業的人,於是便對自己的身世做了一番渲染,說自己是樓桑村人、中山靖王之後,十五歲求學四方、拜師訪友,常思上報國家、下安黎民云云,讓關、張知道了劉備非一般人而是貴人(張飛曰:古桑蔽戶,必出貴人),讓張飛覺得跟著劉備干師出有名,有著大好的前程!
關、張本有憂國憂民之心、胸懷大志,欲舉一番大事(黃巾起義,幽州太守發佈募勇令時,關、張均駐足觀看並發長歎),三人聚首,劉備有名(漢室宗親)、關羽有才(力大無窮、身手不凡)、張飛有錢(賣肉的財主),三人優勢互補、資源達到了充分的整合,在劉備對關、張幹事業「何必受制於人」的慫恿下,關、張兩人自然而然甘願跟隨劉備起事,於是二人尊劉備為大哥也就順理成章了!
其實「桃園結義」並不屬於事實,史書中也並沒有記載,但每次讀「桃園結義」這個故事的時候,都覺得兄弟三人這份情誼難得,而且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流傳廣泛,影響非常的深遠,關羽千里走單騎,身在曹營心在漢,被孫權偷襲了荊州後被殺,在人民大眾的心中關羽就是正義的化身,而且在民間受到祭拜,明清時期的學者毛宗崗認為關羽是《三國演義》中「三絕」之一的「義絕」。
然而隨著歷史的發展,關羽逐漸被一些小偷、強盜、混混等三教九流利用,一些學者認為「桃園結義」純屬於拉幫結派的流氓行為,對社會的穩定極為不利。當然,拉幫結派肯定是不會被世人所接受的,但是羅貫中先生所表達的思想,更多是劉關張之間的那一份千金難買的情誼。然而我們現在處於這個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社會裡,缺少的就是這種情誼,為了金錢出賣朋友,為了金錢拋棄妻子,原因就在於很多人都摒棄了忠於朋友和家庭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