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帝瘋狂屠殺:南朝宋明帝「殘暴」的歷史背景
南朝宋明帝「殘暴」的歷史背景
宋明帝在沒有當皇帝之前,是以寬厚仁慈著稱的,但是深陷權力漩渦之後,他也變得瘋狂了。而且從後來的所作所為去看,他比孝武帝、前廢帝更瘋狂。
宋明帝殺了孝武帝十多個兒子,又殺了自己四個弟弟(劉禕、劉休佑、劉休仁、劉休若),還把自己大舅子王景文也殺掉了。而且宋明帝執行這種屠殺時,通常只是因為這些人活著就會對自己兒子構成威脅。事實上,這些人大都沒有犯什麼必死之罪。至於劉休仁、王景文更一再退讓,都無法躲過被殺的命運。
當我們系統的看當時皇帝的行為,也許會可以發現,他們那種瘋狂的行為,很難說是由某個人的思想、道德造成的,因為那種殘酷的環境中,誰處於那個位置也可能變得殘酷、瘋狂起來。
所以,孝武帝劉駿擁有淵博的知識、極高的文學素養[注1],並不能使他遠離殘酷、瘋狂。當然了,曾以寬厚仁慈著稱的宋明帝,而且也擁有著淵博的知識,同樣不能讓他後來遠離殘酷、瘋狂。
宋明帝在取得勝利後,最初並沒有打算殺光孝武帝的兒子。但在劉休仁的勸說下,又殺了孝武帝十個兒子。到此為止,孝武帝劉駿二十八個兒子,都已死得一個不剩了。
宋明帝可以放過自己這些侄子嗎?大約是不可以的。因為留下這些侄子,會給他留下難以解決的麻煩。當時的宋明帝還是以寬厚、仁慈著稱的,而勸宋明帝斬草鋤根的劉休仁,也絕沒有殘暴、狠毒的名聲。他們共同做出的這種決策,雖然不能說絕對正確,但很大程度上是有著太多迫不得已的理由。
這種結果,使宋明帝一點安全感也沒有。因為一切是顯然的,宋明帝不可能設置出一個比孝武帝更好的權力格局,換而言之,他感覺自己不論怎樣佈置,自己的兒子[注2]都有可能無法避開被集體屠殺的命運。為了逃避這種可怕的結果,宋明帝只有把一切可能威脅自己兒子們的人都提前殺掉。但結果很不幸,宋明帝死後僅三四年,他的十多個兒子還是被人殺光了。
當然了,我們也許會說,如果宋明帝不屠殺自己的弟弟們,而是把皇位交給自己最優秀的弟弟(比如劉休仁)繼承。就可以避免這種悲劇了。
但事實上,一切絕沒有這樣簡單。
我們可以想像,就算宋明帝願意把皇位傳給自己弟弟,但他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兒子們呢?換而言之,他應不應該讓自己的兒子掌握足夠的軍事、政治、經濟資源?
一切是顯然的,如果他讓自己兒子們掌握了足夠的軍事、政治、經濟資源,卻讓自己的弟弟繼承皇位。就算宋明帝願意接受這種事實,圍繞在皇子周圍的利益集團,也會支持皇子與皇弟爭奪皇位的。到時,不過是讓自己兒子們處於被動之中,從而使自己兒子被集體屠殺可能性更大一些罷了。
在宋明帝因為處置孝武帝諸子,感覺猶豫不決的時候,正是他弟弟(劉休仁)勸他下定決心殺光孝武帝諸子的。既然如此,宋明帝對自己的弟弟們,哪還敢有一點信心呢?換而言之,宋明帝的弟弟繼承了皇位,宋明帝的兒子們,哪有機會躲過被集體屠殺的命運呢?
宋明帝可以放過自己這些侄子嗎?大約是不可以的。因為留下這些侄子,會給他留下難以解決的麻煩。當時的宋明帝還是以寬厚、仁慈著稱的,而勸宋明帝斬草鋤根的劉休仁,也絕沒有殘暴、狠毒的名聲。他們共同做出的這種決策,雖然不能說絕對正確,但很大程度上是有著太多迫不得已的理由。
這種結果,使宋明帝一點安全感也沒有。因為一切是顯然的,宋明帝不可能設置出一個比孝武帝更好的權力格局,換而言之,他感覺自己不論怎樣佈置,自己的兒子[注2]都有可能無法避開被集體屠殺的命運。為了逃避這種可怕的結果,宋明帝只有把一切可能威脅自己兒子們的人都提前殺掉。但結果很不幸,宋明帝死後僅三四年,他的十多個兒子還是被人殺光了。
當然了,我們也許會說,如果宋明帝不屠殺自己的弟弟們,而是把皇位交給自己最優秀的弟弟(比如劉休仁)繼承。就可以避免這種悲劇了。
但事實上,一切絕沒有這樣簡單。
我們可以想像,就算宋明帝願意把皇位傳給自己弟弟,但他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兒子們呢?換而言之,他應不應該讓自己的兒子掌握足夠的軍事、政治、經濟資源?
一切是顯然的,如果他讓自己兒子們掌握了足夠的軍事、政治、經濟資源,卻讓自己的弟弟繼承皇位。就算宋明帝願意接受這種事實,圍繞在皇子周圍的利益集團,也會支持皇子與皇弟爭奪皇位的。到時,不過是讓自己兒子們處於被動之中,從而使自己兒子被集體屠殺可能性更大一些罷了。
在宋明帝因為處置孝武帝諸子,感覺猶豫不決的時候,正是他弟弟(劉休仁)勸他下定決心殺光孝武帝諸子的。既然如此,宋明帝對自己的弟弟們,哪還敢有一點信心呢?換而言之,宋明帝的弟弟繼承了皇位,宋明帝的兒子們,哪有機會躲過被集體屠殺的命運呢?
當然了,如果讓皇子們全面退出軍事、政治、經濟領域,就可以避免這種結果了。問題是,這可以想像嗎?一個普通的貴族子弟都會擁有優先佔據軍事、政治、經濟資源的權力,皇帝們的兒子卻會主動放棄這種權力。這本身就是無可想像的。如果政治鬥爭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解決,那人們幻想的理想社會早就實現了。
整個利益博弈的格局,竟然陷入了如此殘酷的絕境中。皇帝是選擇殺掉所有受到他猜忌、懷疑的臣屬,還是選擇讓自己的兒子面對集體被屠殺的危險?
皇帝應該如何從這種困境中走出去?似乎是走不出去的!
如果皇帝的權力非常大,那這種悲劇自然可以避免。因為皇帝會有足夠的自信面對自己的臣屬;他自然用不著在這種兩難的困境中痛苦選擇。
如果皇帝的權力非常有限,那這種悲劇也可以避免,因為皇帝缺乏了隨意殺戮重要臣屬的能力。他也用不著在這種兩難的困境中痛苦選擇了。
但皇帝的權力說大不大,自然會讓皇帝在這種兩難的困境中無法自拔。臣屬們的確擁有威脅皇權的力量,這絕不是皇帝無端猜忌。現在的問題是,皇帝該不該殺掉他們?
如果皇族勢力比較小,當皇帝陷入這種兩難境地時。通常還比較好選擇,因為他猜忌的對象,通常都不會是他的親人;所以他屠殺的對象,也不會是他的親人。
問題是,當皇族勢力空前強大,一切就就得有些可怕了。因為皇帝猜忌的對象,竟然大都是他的兄弟、叔伯、侄子、甚至是兒子;換而言之,皇帝屠殺的對象竟然就是他的兄弟、叔伯、侄子、甚至是兒子。
如果猜忌、屠殺的對象是外人,對皇帝的精神刺激也許會小點,如果猜忌、屠殺的對象就是自己的親人,那對皇帝的精神刺激將是驚人的。如果猜忌、屠殺的對象是自己的親人,而且還是與自己關係最為親密的親人,那這種精神的刺激,恐怕就非人的了。
宋明帝每當憶起自己弟弟劉休仁時就會淚流滿面,我相信這絕不是一種政治表演。而是真情的流露。因為他與這個弟弟的關係實在太好親密了,他們曾經共患難,曾經共同奮鬥。而且這個弟弟一直都謙虛、謹慎,對他表現出絕對的忠誠。但宋明帝終於還是殺了這個弟弟。
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出現了許多變態、殘暴的皇帝。他們的變態、殘暴自然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宣傳的結果。但從另一個角度去說,許多皇帝的心理扭曲也是自然而然的。因為把任何一個人放在這種利益博弈格局中,都有可能心理扭曲起來。
我們可以想像,正常人只要幹過類似的一件事,恐怕就會精神崩潰的。雖然處於權力頂峰的爭奪中,人們會變得比較容易接受這種事,但這種事沒完沒了的去做,也很容易讓人精神崩潰的。
為了讓自己精神不致崩潰,人必須得進行足夠的心理疏導。而心理疏導的過程就是痛苦之極的過程,我們普通人遇到難以解開的心理疙瘩時,可以通過向朋友、親人訴說(甚至是尋求專業人士,比如心理醫生)來疏導。而處於高處不勝寒的皇帝,卻顯然很難有這種機會。
一個人不要說接連面對如此恐怖的事了(接連殺自己最親近的人)。就是我們普通人遇到遠比這簡單的事,自我進行心理疏導的過程,也是極為痛苦的。也正因為如此,人們才常常會求助於心理醫生。
我們可以想像,處於類似環境中的皇帝內心該有多痛苦了。而在化解這種痛苦時,自然會讓心理有意無意中變得有些扭曲,否則,他很可能就會精神崩潰的。
很難說當時的殘酷政治鬥爭,是因為某個人殘忍、變態造成的。因為宋明帝在當皇帝前是以寬厚仁慈著稱的,但後來卻完全走向了反面;而劉休仁並沒有任何殘酷、狠毒的名聲(從某種意義上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皇族親王),但他也會勸自己哥哥殺掉孝武帝的十多個兒子,要知道孝武帝的兒子,都是他的侄子。
[注1]:《文心雕龍·時序》稱「孝武多才,英采雲構」。
王夫之評價劉駿《登作樂山》說:「得之於悲壯而不疏不野,大有英雄之氣。」
以上內容,是我從百度百科劉駿詞條中搜到的。我引用這些內容,只是想讓人們看到孝武帝的另一面。
[注2]:宋明帝有十六個孩子(十二個兒子、四個女兒)。但都不是宋明帝的親生的;因為據說宋明帝沒有生育能力。
據說,這些都孩子大都是宋明帝弟弟們的姬妾孕後被送進宮裡生的。更據說,宋明帝曾把自己的姬妾送給了自己的親信李道兒,而當這個姬妾懷孕後。宋明帝又把這個姬妾要了回了。而這個妾妾生的兒子就是後廢帝劉昱。
這種內容,有可信度嗎?只要我們不是報著把歷史當小說看的態度,就可以知道它一丁點可信度也沒有。因為是這是標準的政治宣傳。
沒有生育能力的皇帝,歷史上多的去了。但用這種方法取得後代的人皇帝僅宋明帝一個人。更主要的是,如果宋明帝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這種說法沒準還有點可信度。問題是,宋明帝有十五六個孩子,這些孩子全用大同小異的方法取得。誰會相信呢?至於說後廢帝是宋明帝親信李道兒子的孩子,一看更顯然是政治宣傳。這無非是為了證明,亂臣賊子殺死小皇帝有理罷了。
如果明帝真的沒有生育能力,他這樣大規模的把別人兒子引入自己家,本身就是不可以想像的事。因為這樣一來,這種事就毫無秘密可言了。如果不避諱這種秘密,那他從自己兄弟中明正言順過繼一個或幾個孩子來當自己兒子,豈非更合情合理。非要用這種離奇的、掩耳盜鈴的方式呢?
從這層意義上,所謂明帝不能生育,所有皇子、皇女都不是明帝的親生子女;尤其後廢帝是明帝親信李道兒的孩子。顯然是為了證明蕭道成屠殺明帝后代編造的輿論。
[注3]:宋明帝在打敗皇弟一系後不久,因為接受徐州刺使薛安都投降時有所失誤,所以薛安都引狼入室,至使淮北地區讓北朝佔據了。至此,劉裕北伐取得的成就全部丟失了。劉裕活著的時候,西北丟失;劉裕剛死,中原丟失;而此時,淮北也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