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歷史上最令人動容的十大悲壯瞬間! | 陽光歷史

 

A-A+

盤點:中國歷史上最令人動容的十大悲壯瞬間!

2016年12月08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1,438 次

  自古英雄多遺恨,然而正因為這無窮的遺恨,才令人肅然起敬,才令人感動不已。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令人肅然起敬的人物形象,有許多令人感動不已的悲壯瞬間。這篇文章所選出的十大悲壯瞬間,雖然只是歷史江河中的一束浪花,但畢竟是被波瀾壯闊的浪潮湧起的最為耀眼的浪花。

  一、張自忠壯烈殉國

  張自忠作為抗日戰爭以來中國戰死的最高級別將領,所以將他放在了第一位,因為不僅僅是張自忠將軍一人,更是代表了自鴉片戰爭以來,所有為了中華民族之存亡而犧牲的抗日英烈。

  張自忠將軍在日軍四面圍攻之下,身中七彈,彌留之際只說了一句話,「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良心平安」,憑這一句話,張將軍排名第一,當之無愧。

  二、崖山一戰天下亡

  亡有亡國與亡天下之分,崖山一戰,亡的卻是天下。崖山海戰,作為宋朝與元朝的最後一次戰役,這場戰爭直接關係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存亡,乃至於華夏民族的存亡,另人扼腕的是,實力上的巨大懸殊,最終的結果,就是亡了天下。

  以「宋末三傑」為代表的南宋民族英雄們,卻在這一戰中,發出了歷史上最為悲壯的吼聲。這一仗雖然南宋軍隊慘敗,但是十萬宋朝軍民,卻在目睹了陸秀夫抱著年幼的小皇帝蹈海殉國後,齊齊的跳入大海。

  據《宋史》記載,崖山之戰七日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張世傑希望奉楊太后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為主,再圖後舉;但楊太后在聽聞宋帝昺的死訊在後也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不久張世傑在大風雨下溺死於平章山下。

  傳說,張世傑在風雨中問天求卜,若天亡大宋,則讓船沉於此海。最後,果然在風雨交加中,船沉,人死,國滅,天下亡。

  三、文天祥寧死不屈

  文天祥,南宋末年傑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官到右丞相兼樞密使。蒙元入侵中原,馬踏長江,南宋政權風雨飄搖。

  文天祥本來是個文官,可是為了反對蒙元侵略,保衛國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戰場。他對大家說:「救國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難以醫治,兒子還是要全力搶救啊!」祥興元年,即公元1278年,文天祥不幸兵敗被俘。

  在元兵押送北京路上,文天祥揮筆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氣浩然的詩句,遂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壯歌。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慷慨赴難。

  多少年來,文天祥的愛國精神,代代相傳,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

  以「宋末三傑」為代表的南宋民族英雄們,卻在這一戰中,發出了歷史上最為悲壯的吼聲。這一仗雖然南宋軍隊慘敗,但是十萬宋朝軍民,卻在目睹了陸秀夫抱著年幼的小皇帝蹈海殉國後,齊齊的跳入大海。

  據《宋史》記載,崖山之戰七日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張世傑希望奉楊太后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為主,再圖後舉;但楊太后在聽聞宋帝昺的死訊在後也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不久張世傑在大風雨下溺死於平章山下。

  傳說,張世傑在風雨中問天求卜,若天亡大宋,則讓船沉於此海。最後,果然在風雨交加中,船沉,人死,國滅,天下亡。

  三、文天祥寧死不屈

  文天祥,南宋末年傑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官到右丞相兼樞密使。蒙元入侵中原,馬踏長江,南宋政權風雨飄搖。

  文天祥本來是個文官,可是為了反對蒙元侵略,保衛國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戰場。他對大家說:「救國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難以醫治,兒子還是要全力搶救啊!」祥興元年,即公元1278年,文天祥不幸兵敗被俘。

  在元兵押送北京路上,文天祥揮筆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氣浩然的詩句,遂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壯歌。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慷慨赴難。

  多少年來,文天祥的愛國精神,代代相傳,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

  四、南明英烈不北王

  「寧作南鬼,不為北王」是南明英烈的真實寫照。從史可法到張蒼水,歷史告訴了人們,華夏民族不只有貪慕富貴、屈膝投降的六大漢奸,更有高風亮節、氣壯山河的民族英雄。

  想來史可法、張公若投降滿清,絕對可以封王拜侯,但是,可以毀滅一個民族,卻無法讓一個民族降尊屈膝。看到一個個壯烈殉節的英雄,實實在在的感歎中華文明作為歷史上唯一沒有斷裂的文明,確實有著所獨具的原因。

  當投降滿清的南明故將劉良佐,妄圖勸降死守江陰孤城的南明守將閻應元時,得到的回答卻是「江陰士民,三百年來食毛踐土,深戴國恩,不忍望風降附。應元是大明典史,深知大義所在,絕不服事二君。將軍位為侯伯,掌握重兵,進不能恢復中原,退不能保障江左,有何面目見我江東忠義士民乎?」每讀此話,不覺淚流滿面。

  五、史可法揚州抗清

  史可法,明末抗清名將。弘光元年,即公元1645年,滿清入侵中原,兵困揚州。史可法率兵抗清,督師揚州。清軍以紅衣大炮攻城。入夜揚州城破。清軍多鐸勸降,史可法大呼:「城亡與亡,我意已決,即碎屍萬段,甘之如飴,但揚城百萬生靈不可殺戮﹗」於是,壯烈殉國。

  清軍瘋狂屠殺揚州百姓。屠殺延續了十天,死亡逾八十萬人,史稱「揚州十日」。清代詩人張爾藎為其撰寫楹聯曰:「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十四個字言簡意賅,讓後世領略到史可法與揚州共存亡的凜然正氣、颯颯風采。

  六、李定國客死異鄉

  李定國,這位南明乃至中華歷史上的絕代名將之一,他的一生,只能用悲恨相續,鞠躬盡瘁八個字來形容。滿清入侵中原,李定國率兵屢破清軍,連殺滿清四大漢奸王之首的孔有德和滿清敬謹親王尼堪。實在是萬曆朝以來中華對外族戰爭之從所未有的勝利。

  可惜的是,他的戰功遭到了同為大西軍出身,又同為南明軍事領袖的孫可望嫉妒,最終孫可望投降了滿清,被封為王,並將南明軍的虛實盡數告訴了大漢奸洪承疇,最終李定國被迫退向緬甸。不久又傳來永歷皇帝被吳三桂絞死於昆明的消息。

  李定國,這位南明最後一根支柱終於病倒了。臨終之際,他對兒子說:「寧可死於荒野,也絕不可投降。」一代名將如此客死異鄉,不禁令人動容。

  清軍瘋狂屠殺揚州百姓。屠殺延續了十天,死亡逾八十萬人,史稱「揚州十日」。清代詩人張爾藎為其撰寫楹聯曰:「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十四個字言簡意賅,讓後世領略到史可法與揚州共存亡的凜然正氣、颯颯風采。

  六、李定國客死異鄉

  李定國,這位南明乃至中華歷史上的絕代名將之一,他的一生,只能用悲恨相續,鞠躬盡瘁八個字來形容。滿清入侵中原,李定國率兵屢破清軍,連殺滿清四大漢奸王之首的孔有德和滿清敬謹親王尼堪。實在是萬曆朝以來中華對外族戰爭之從所未有的勝利。

  可惜的是,他的戰功遭到了同為大西軍出身,又同為南明軍事領袖的孫可望嫉妒,最終孫可望投降了滿清,被封為王,並將南明軍的虛實盡數告訴了大漢奸洪承疇,最終李定國被迫退向緬甸。不久又傳來永歷皇帝被吳三桂絞死於昆明的消息。

  李定國,這位南明最後一根支柱終於病倒了。臨終之際,他對兒子說:「寧可死於荒野,也絕不可投降。」一代名將如此客死異鄉,不禁令人動容。

  七、岳飛盡忠風波亭

  岳飛勇抗金兵、保家衛國的事跡,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然而可歎這南宋一代名將沒有戰死在疆場,卻慘死於自家朝廷的牢獄之中。

  這裡以岳飛作為悲壯英雄的代表,實際上在他的身上集中了歷代以來冤死於自家朝廷手裡的名將賢相,類似這種自毀長城的行經,人們在憤怒之餘,更多的只有唏噓歎息。

  八、夏完淳為國赴難

  公元1647年,既是明永歷元年,也是清順治四年。就在九月十九日這一天,清兵如林的南京大獄中,43位抗清義士慷慨赴死,為國捐軀。

  其中有一位年僅17歲少年,臨行前面不改色,一如平常。同時赴難的一位老人問他:「孩子,你年紀輕輕,為何就要赴死呢?」他微笑答道:「寧為袁粲死,不作褚淵生!老人家為何看不起我呢?」說罷,從容就義,為國赴難。這位少年就是史上為國捐軀年齡最輕的抗清英雄夏完淳。

  在清軍的大牢中,夏完淳寫下一首題為《別雲間》的五言詩:「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當後世人們看到這首詩時,誰能品味出昔日少年英雄的悲壯與豪邁?誰能體會出一個十七歲的短暫生命的真正含義呢?

  九、石湖奉命出使日

  如果說陸遊只能是懷著滿腔憤恨而老死山野,那麼范成大就是用實際行動,扞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公元1170年,南宋孝宗皇帝決心廢除使臣向金國皇帝跪拜受書這一恥辱性的禮儀,朝中大臣無不畏懼,滿朝文武竟無一人敢奉命北上。

  於是,范成大挺身而出,抱著必死的決心出使金國。他在金國幾乎被害,但終於不辱使命。在出使途中,他含淚寫下「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這首詩遂成為千古絕唱。

  十、張巡盡節睢陽城

  唐朝安史之亂中,張巡以數千人的兵力堅守睢陽城,與十三萬叛軍前後進行了大小四百餘戰,殺死敵將三百人,士兵十二萬人。

  當時戰鬥進行得非常殘酷,張巡督戰時「大呼輒齒裂血面,嚼齒皆碎」,及「被圍久,初殺馬食,既盡,而及婦人老弱,凡食三萬口。」

  睢陽血戰是安史之亂時期最慘烈的戰役。最後城破,張巡與麾下部將三十六人一起殉節,留下了大唐王朝最悲壯的瞬間。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