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中國的社會形態改革:奴隸逐漸變成了自耕農 | 陽光歷史

 

A-A+

周朝中國的社會形態改革:奴隸逐漸變成了自耕農

2016年05月03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252 次

  商朝滅亡後建立的周朝,分西周和東周兩個階段,延續近 800年。作為奴隸制國家的西周延襲了 275年,周王室指揮的對外征戰一直不斷。東周進入了春秋戰國階段,更是各諸侯國之間相互頻繁進行征服和兼併戰爭。直至東周滅亡後,秦國進行了幾十年戰爭最後統一了中國,國內獲得短暫的和平。

  東周時期即春秋戰國階段,也是中國古代社會形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時期。此時統治集團的主要經濟收入,由奴隸生產改成由農民繳納租稅,封建社會的戰爭的形態也隨著社會變化逐漸有了改變。

  周朝建立之後,天子也經常率領軍隊出征周圍的部落和小諸侯國,不過已遠不像商朝那麼頻繁。多年來的考古發掘也證明,周朝墓葬中很少能發現殉葬的奴隸,其國君似乎比商朝仁慈。

  周朝對奴隸的屠殺減少,當然不是由於當權者發了善心。西周的統治者一樣是奴隸主,只是他們的經濟來源同商朝有了變化,對奴隸的壓搾手段也就顯得和緩些,這也是社會文明程度有所進步的體現。

  瞭解一些西周歷史的人,大都知道「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其中講的是周天子在首都鎬京(就是如今的西安)及其附近平時建立烽火台,一旦有敵人進犯,便白天放煙、晚間點火報警,讓幾百里的各個諸侯出兵來救援。這件事情說明了什麼呢?這只能說明周王周圍只有少數衛隊,並沒有多少常備軍。

  西周時期,當權者的主要生活來源不是直接靠搾取奴隸的勞動,而是要諸侯國進貢。各諸侯國吸取商朝滅亡的教訓,對奴隸的殘害有所減輕,雖然強迫他們幹活,卻一般不再用他們殉葬,這樣就不必像商朝那樣大量補充死去的奴隸,也不必總是發動戰爭去抓俘虜,戰爭也就不像商朝那樣頻繁。

  據歷史記載,自周成王起幾任君主農閒時還曾親自集合軍隊出征,或討伐不及時進貢的諸侯,或顯示兵威。自周厲王起,幾代周王長住深宮不再出征,只偶爾派貴族統兵征伐分散弱小的周邊部落。公元前 771年,西北的遊牧部落犬戎進攻西周首都鎬京,此時周室又用烽燧發出警報,被戲弄過的諸侯不肯救援,結果首都僅幾天便被遊牧部落攻破,隨後被焚掠成一片廢墟。周朝的平王被迫將首都遷到洛邑(今天的洛陽),後來的史書上將此後的周朝稱為東周。

  東周的天子權威掃地,諸侯國各自為政,相互攻伐,華夏大地進行了持續 550年的混戰才迎來秦始皇的統一,這段時間便被稱為「春秋戰國」時期。

  古代史書稱「春秋無義戰」,意思是交戰的各方都不是正義的,目的都是征服、擴張和掠奪。不過若是仔細研究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同商朝和西周時已有很大區別。商朝的戰爭主要目的是抓俘虜當奴隸,西周的征戰主要是威懾諸侯,春秋和戰國時期發動戰爭主要是兼併土地。為什麼戰爭目的有這種區別呢?這其中的關鍵原因,就是社會的經濟形態已經發生了變化。

  戰爭總是出於經濟原因,經濟的形態變化必然會使打仗的目的和方式隨之發生變化。在公元前 5世紀,即春秋向戰國時期過渡時,中國的奴隸社會走向崩潰,奴隸主感到原來的奴役方式行不通,於是讓大量奴隸變成自耕農,在收穫時向自己交租子,各個諸侯國的主要收入變成了農民的租稅。這種生產形態,表明社會進入了封建時代。

  以「三家分晉」變成趙、魏、韓三國,中原大地進入了戰國時代。這時諸侯國的統治者想增加收入,想更好地享受,便不需要發動戰爭去抓俘虜當奴隸,發動戰爭的主要目的就是擴大自己控制的地盤,讓更多的農民給自己交租稅。這樣的戰爭,已經不像奴隸制時期那樣殘酷,佔領一個地方往往不需要屠殺,只要當地人繼續向自己交租稅就可以。奴隸社會時軍隊征服一地,俘虜政策通常是殺光沒用的老幼,只留中青年人作為奴隸勞工。

  春秋時期和戰國末期之前,華夏大地儘管戰爭連年不斷,由於戰爭手段變得溫和一些,人口還是由春秋初期的幾百萬人增加了幾倍。在秦國發動統一戰爭前,戰國七雄的總人口達到 2500萬以上,只是秦國在征服六國時戰爭手段又顯得要殘酷一些。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