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唐太宗要怎麼做才能避免玄武門帶來的罵名? | 陽光歷史

 

A-A+

解密:唐太宗要怎麼做才能避免玄武門帶來的罵名?

2016年04月22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155 次

  相傳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曾答應他事成之後立他為太子。但天下平定後,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淵卻猶豫不決。李建成隨即聯合李元吉,排擠李世民。李淵的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衝突,加速了諸子的兵戎相見。

  這一年,李建成向李淵建議由李元吉做統帥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馬,然後趁機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機時刻決定背水一戰,先發制人。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世民率秦府幕僚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在宮城的北面玄武門內,一舉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兩天後,唐高祖下詔將李世民立為太子。八月,唐高祖禪位而為太上皇,李世民登上帝位,是為唐太宗。第二年年初,唐太宗改元貞觀。

  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明君,「玄武門之變」幾乎是他一生中唯一受人非議的事情,司馬光評論說:「立嫡以長,禮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隱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勢逼,必不相容。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隱太子有太伯之賢,太宗有子臧之節,則亂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發,然後應之,如此,則事非獲已,猶為愈也。既而為群下所迫,遂至喋血禁門,推刃同氣,貽譏千古,惜哉!」

  司馬光認為唐高祖、李世民、李建成三人都有過錯。唐高祖沒有及時處理好「立嫡以長」和「有功者居上」的矛盾,使「功蓋宇宙」的李世民屈居才能庸劣的李建成之下,造成兄弟不容,勢同水火。而李建成不僅不肯向古代賢人太伯學習,還極力排擠李世民,想置李世民於死地,迫使李世民對他進行反擊。當然,如果李世民有「子臧之節」,兄弟相殘的事件也不會發生。

  司馬光認為,李世民如果不是先發制人,等李建成、李元吉動手後再出手消滅他們還說得過去,然而他被「群下所迫」,在玄武門埋下伏兵,並親手殺死自己的兄弟,就有點過分了。司馬光說,李世民在歷史上留下殘殺兄弟的惡名,真是可惜啊!

  唐太宗輕徭薄賦、以民為本的思想,廣開言路、虛懷納諫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準則,鐵面無私、依法辦事的氣度,構成了貞觀之治的基本特色,成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樣。唐朝在當時與西方的國家相比,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由於唐太宗在位時年號為貞觀,所以人們把他統治時期稱為「貞觀之治」。這一時期也是我國歷史上最為璀璨奪目的時期。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