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時期遺留的蒙漢之爭:元朝衰敗的根源 | 陽光歷史

 

A-A+

成吉思汗時期遺留的蒙漢之爭:元朝衰敗的根源

2016年02月01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256 次

  公元1189年,當28歲的鐵木真被21個部族尊為「可汗」時,他沒有想到自己的事業會做到多大,一不留神,就打下了一個橫跨東西方的帝國世界,然後給後代留下一個永久性的難題:一個由遊牧民族統治的、以農耕民族為主體的蒙元帝國,如何長治久安?

  這個難題相當致命。因為統治與被統治者之間的關係是,一個搭帳篷,一個蓋房屋;一個文字初創,一個文明已雲蒸霞蔚。一個崇尚武力征服世界,一個恪守儒家禮儀本分。而在政治經濟體制上,整個蒙元帝國,幾乎呈現出的是一個二元並立或者對立的世界。

  有一個例子可用以說明。在成吉思汗的時代,有四個用帳篷群構成的後宮,叫四大斡兒朵。成吉思汗到哪個斡兒朵,就在哪辦公,可謂移動的首都。1229年,窩闊台即位後,決定修建一個「不可移動的斡兒朵」,這就是蒙古人的第一個首都哈拉和林。

  哈拉和林裡不僅有宮殿,也有為王侯貴族們蓋的宅邸,但是蒙古人不去住,而是在城牆邊搭起帳篷。住帳篷還是房屋,看似一種生活方式,但實際上代表著的是固守本民族傳統,還是接受新生活的兩種態度。它猶如一種象徵和預示——住帳篷的帳篷黨和住房屋的房屋黨的水火不容。也昭告著蒙古人由此往後的派系之爭:即是堅持蒙古傳統還是漢化。

  這話似乎有點危言聳聽,但實際情形是,矛盾和分裂來得不可思議的快,僅僅到成吉思汗的孫子這一代,衝突已然爆發——先是可汗蒙哥和皇弟忽必烈,而後是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最後竟然因此而拔刀相見。而這個時間從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算起,到蒙哥即位的1251年,僅僅24年。

  兄弟不和看似與爭奪皇位有關,而實則是執政理念的不同。根據《元史》所記,蒙哥被宣傳是成吉思汗傳統的化身,一位唯一不屈不撓恪守札撒——蒙古法律規範的人,主張「遵祖宗之法,不蹈襲他國所為」。而忽必烈呢,卻被認為是個「漢人迷」。在他還是宗王時,招納的幕僚就大多是漢人,比如海雲和尚、劉秉忠、姚樞、趙璧。這一幕府的存在,似乎就是在促使蒙古人漢化。

  忽必烈最初讓蒙哥不爽的事是出征雲南。姚樞建議,漢地以安撫第一,在儒家的治國理念裡,安定民心比什麼都重要。因此要盡量的「不殺人」。即便大理國拒絕投降,也不屠城。但是在以多殺人為榮的蒙古人看來,這種想法匪夷所思。

  蒙哥即位後,他的三個弟弟猶如他的三駕馬車。忽必烈負責管理漠南漢地,旭烈兀負責征服西方,阿里不哥堅守哈拉和林。管理漢地,忽必烈用的是由漢人組成的官員隊伍,用的也是漢人的方法,他在河南、京兆(今陝西)和邢州(今河北)進行一系列改革,計畫在這些地區重新建立中國模式的政府,復甦經濟。

  忽必烈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然而這卻引起蒙哥的猜忌。他懷疑他的兄弟試圖在其領地建立一個獨立的政權基礎,並借此對汗位發起挑戰。1257年,蒙哥忽然對京兆發動了一次大規模調查,調查組查封了大批行政檔案,罷免忽必烈任命的官員,又處死了一批屬下。情形似乎要危及到忽必烈了,這時姚樞出了一個主意:到哈拉和林去見蒙哥吧,重申對大汗的忠誠,並請求原諒。於是蒙哥寬恕了忽必烈,兄弟和解。

  度過危機的忽必烈,三年後就迎來了自己的天下,他以自己多年在漢地經營的政治經濟基礎,如疾風掃落葉般的,摧毀了與他爭位的阿里不哥,然後大刀闊斧地實施新政。

  登上帝位的忽必烈似乎可以放開手腳了,但事實並不如此。雖然為了成為中國好皇帝,他已經做得夠好了——幾乎採納了謀臣劉秉忠的所有建議,除了恢復科舉。不恢復科舉,是因為他並不想全面漢化,也不能夠全面漢化,因為那樣的話,他的各級行政機構就會被漢人吞沒。

  忽必烈也並不完全依賴漢人,他把財政交給色目人,把軍事委託給蒙古人。在政治制度的構架裡,他還不得不屈從於蒙古人的一個基本原則:帝國是所有成吉思汗子孫的共同財富,他們享有世襲的軍政經濟特權,這叫家產分封制。

  於是忽必烈奠定的蒙元帝國,是一個蒙漢混合物,這個混合物在他執政的頭20年強大而穩定,但到他年老時,就四處漏雨了,等到他離去,蒙漢之爭,竟成為分裂和破壞這個國家的主要力量,親蒙派與親漢派輪番上台,每隔三五年,就要上演一出奪位大劇。

  十三四世紀的蒙古人認同一個使命:蒙古人要征服、統治全世界。但遺憾的是,他們卻沒有能力統合全世界,於是,成吉思汗給子孫留下了一個偉大的遺產,卻也是一個致命的遺產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