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奸汪精衛和陳璧君的婚姻故事:汪精衛的下場! | 陽光歷史

 

A-A+

大漢奸汪精衛和陳璧君的婚姻故事:汪精衛的下場!

2015年02月17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363 次

  汪精衛祖籍是浙江紹興,他父親叫汪淑,字省齋,大約在咸豐到同治年間因太平天國戰亂,單身搭船到廣東拜師學幕,成為一名師爺,定居在廣州,娶妻盧氏,生一子名兆鏞,字憬吾。省齋中年喪偶,後續娶貧家女吳氏,生了三子,其中汪精衛最幼,憬吾長精衛廿餘歲,也是一位師爺,精衛接連十三歲喪父十四歲喪母,由長兄扶養成人,到十六歲那年,憬吾便替他定下了劉家的親事,這劉家是番禺人氏,小姐名劉文貞,她哥哥劉文藩和憬吾曾同在兩廣總督作幕友,交誼最深,文藩遂將其同胞四妹許配精衛,到了光緒二十八年,精衛二十歲,以頭名案首進學中了秀才,廣東習俗,未過門女婿進學中舉,所著衣褂靴帽,統由女家籌備贈送過來。精衛面猊清秀,風度翩翩,全新行頭,裝扮拜客,光鮮異常,劉小姐在閨中,大家戲稱為秀才娘子,她自然也暗中高興。

  次年,精衛赴日本留學,與胡漢民先後加入同盟會,他能說會寫,發表文章鼓吹革命,一時名傳國內,成為中山先生得力助手。而憬吾和文藩二人思想保守,認為革命便是造反,查究起來,便是要株連九族的罪名,憬吾多次修書話戒乃弟,要努力讀書,切莫妄動。那時精衛志壯氣盛,怎肯聽的進去,但也考慮到今後連累家人,居然寫信提出自己"出族"並向劉家"退婚"的方法,當憬吾收到來信後,氣的吹鬍子瞪眼睛,只好將原信送給子藩看,大家無可奈何,見事已如此,只得同意了,雙方互退訂婚禮書,作為了結,只有劉小姐,心中卻不以為然,只是口中不說,表示要到醫科學堂學醫,自立更生,家中十分贊成。

  到了光緒末年,同盟會派遣汪精衛、胡漢民赴南洋宣傳革命並籌募經費,他們所到之處,得到廣大華僑歡迎支持。到檳榔嶼時,當地有個陳姓殷富華僑,原籍廣東新會,久居南洋,經營橡膠生意。其女名璧君,受過相當教育,任性驕橫,外號母老虎,他見汪精衛演說,口才好,品猊也好,不由發生好感,暗中以身相許,對汪的演講,每場必到,不久和汪、胡相識起來,慫恿母親捐了一大筆款。又過些日子,汪、胡要回日本覆命,璧君表示還要再捐一筆錢,要求隨同到日本參加革命,汪、胡兩人見她如此誠意,便答應一同赴日,引見給中山先生,自此住在同盟會機關,與何香凝、鄭毓秀等同居一室,但汪、陳二人平時交往機會不多。有次汪患了腸炎,高燒臥病在床,璧君趁機自願承當護士,細心照顧侍候,汪心中自然十分感激,產生了一定感情。


  宣統元年冬季,汪精衛時年二十七歲,與和黃復生、喻雲紀、黎仲實,以及陳璧君、方君瑛、曾醒等三個女同志,一同到北京,密謀剌死當時小皇帝的父親攝政王載澧,在後門橋開設"守真照相館"為掩護,又在東南園租了一個小四合院作機關,製造炸彈。有次聽說攝政王之弟載洵、載濤兩貝勒由歐洲考察歸來,汪等帶了自製的炸彈到前門火車站,準備投擲炸死兩人,結果到車站,發現人頭擁擠,分辨不出誰是貝勒,無法下手,只能悵然而返。

  回到東花園大家討論下步計畫,陳璧君建議,小炸彈,威力小,不如鑄一個可裝50磅重炸藥的大鐵罐,灌上炸藥,爆炸威力巨大,大家認為有理,便到騾馬市大街鴻泰永鐵號定制一隻大鐵罐,運回照相館。之後,大家又勘得十剎海旁甘水橋是攝政王每日進出宮是必經之地,如在橋下埋彈,一定命中。二月廿二曰(4月2 日)夜晚由黃復生、喻雲紀二人到橋下掘坑,將裝滿炸藥的大鐵罐埋下。正在施工中,突見有人伸頭觀看,二人急忙走避,其實此人只是過路行人,在茫茫夜色中,分明見有兩人,定眼一看,忽又不見了,不覺汗毛直豎,以為遇了鬼,回去逢人便告。恰巧有個警察局的偵探聽到,疑是小偷埋藏贓物,便單獨去橋下密看,撥開發現不對,急忙趕回報告,起出一看鐵罐上居然還有鴻泰永鐵號鑄造字樣,傳訊店主,嚴行拷問,供出是由守真照相館定制,很容易將黃復生、羅世勳及汪精衛三人逮捕,其餘各人恰好不在,倖免於難。此案發生,朝野震驚,而親審的肅親王善耆對汪等人起了憐才之心,不同意法部尚書紹昌立即處斬之議,認為是作案未遂,判了個永遠監禁,並告知典獄官好生看待,可以讀書寫字。

  陳璧君心中惦記著汪,不時遣人送入衣服食物,並親繡一對枕頭給汪,汪在獄中有記:"余居北京獄中,嚴寒風雪,夜未成寐,忽獄卒推余,示以片紙,折皺不辨行墨,就鐙審視,赫然冰如手書也(即陳璧君)。獄卒附耳告余,此紙乃傳遞轉輾而來,促作覆章,余欲作書,懼洩漏,倉猝未知所可,忽憶平日喜誦顧汾寄吳季子詞,為冰如所習聞,欲書以付之,然馬角烏頭句易為人駴,且非余意所欲出,乃匆匆塗改,以成此詞。"兩人感情又有進一步發展。

  宣統三年,武昌起義,清室退位,民國成立,汪成了開國的風雲人物。此時汪精衛正值三十歲準備赴法,大家都希望他結婚後出國,聽說劉文貞小姐已從醫校畢業,尚未嫁人,當時退婚她表示反對,如今新情雖重,舊情難忘,娶哪一個,好不為難,他找人商量,有的說兩個都娶,兩全其美;有的說乾脆兩個都不娶,終生獻身黨國。汪感到都不是辦法,只得厚了臉去找長兄憬吾解決,憬吾考慮後道,你和劉家小姐沒見過面,又退了婚,過去的事就過去算了,陳璧君和你共患難,還是應娶她妻。如此汪陳兩人結合成婚。

  劉小姐聽說此事,便托人要求和汪見一面,汪聽後嚇一大跳,遣人致送一千元,說是助她開業行醫,劉小姐認為見都不見,贈款也就拒而不受,後來劉在廣州行醫,嫁給在報館作編輯的陳懷琪,光景不是太好,不幸陳早死,劉便到杭州削髮為尼,汪投敵當漢奸後不知所終。

  陳璧君跟汪到法國住了幾年,自國民黨第一次代表會後,當選為監察委員,以後直到她逃離,一直連任未斷。但她母老虎脾氣始終未改,主觀性特別強,人緣極差,恃著自己丈夫的地位,整天面罩重霜,輕易不笑,開口便罵人,罵人時如對方稍有答辨,便更是火上加油,大吵大鬧。如果有人晚間多坐一會,陳便毫不客氣下逐客令,汪開始是怕麻煩,順著她的意思,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無可奈何。至於接近汪的人,如陳公博、褚民誼、林柏生、傅式說、丁默村等人,遭她辱罵如家常便飯了。

影視劇中的陳璧君形象

  日寇侵佔武漢,汪精衛起了動搖,發出"艷電",主張和議,公開投降日本,逃經越南到上海,曾仲鳴被剌,日本向汪等人提出賣國"中日基本條約"條件兇惡,高崇武等人勸汪瞭解利害關係,停止活動,陳璧君出面阻擋,大罵高崇武等,指著汪說:"你只有到南京去一條路可走,否則到哪裡只有剌客等你。"汪遂決議投敵。有人說:"汪先生沒有璧君不能成事,沒有璧君亦不能敗事。"可見陳璧君對汪的作用。

  汪精衛於1944年11月10因槍傷復發死於日本名古屋,勝利後,陳璧君在廣州就逮,她還大言不慚致電給蔣介石,大意說"汪先生佐總理創造民國,本人亦曾致力不少,似不宜故人以罪,如何盼覆"。據說得到回復是:"季兄功罪尚未分明,璧姐亦難辭咎,國家法律具在,靜候法律解決可也。"最後被判無期徒刑,移送蘇州監獄服刑,解放後轉入上海監獄,於1959年6月17日晚在獄中病死,年六十九歲。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