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英烈周子昆:皖南事變犧牲的新四軍副參謀長
抗日英烈周子昆(1901年-1941年),原名周維寬,字仲和。廣西省桂林市人。新四軍副參謀長兼新四軍教導總隊總隊長。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
周子昆烈士簡介
周子昆烈士是廣西省桂林市人。周子昆是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高級指揮員。參加過五四運動,192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北伐戰爭中的汀泗橋、賀勝橋戰役,屢立戰功,升任連長、營長。1941年1月皖南事變突圍後,隨項英輾轉隱蔽,1941年3月4日在涇縣赤坑山蜜蜂洞被叛徒殺害。1955年6月,遺骸移葬於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園。
周子昆烈士平生經歷
周子昆,原名周維寬,字仲和,1901年出生於廣西桂林的一個貧寒的中學教員家庭裡。就在周子昆15歲的那一年,父親積勞成疾撒手歸西,家境幾乎陷入絕境。母親終日靠手工織布來撫養他們四兄妹。值得慶幸的是,周子昆在其外祖母的資助下得以繼續讀書。憑著他的聰穎和勤奮,1919年他在廣西省立甲種工業學校畢業了。而當時的中國,軍閥混戰,一片黑暗,畢業後的周子昆當即面臨失業的厄運。為了生活,他於1920年投到舊桂系軍閥劉震寰部當兵,由此開始了他一生的軍旅生涯。他歷任號兵、司號長、上士、特務長、排長等職,並隨部轉戰至廣州。在廣州,他親眼目睹帝國主義列強的野蠻掠奪、國內的軍閥混戰和桂軍的腐敗等種種現象,使他這位自幼受過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熏染的青年深為憂憤,而從蓬勃發展的廣州大革命運動中,他依稀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出路。1925年5月中旬,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勾結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在廣州發動叛亂。廣州國民革命政府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各界群眾的支持下平息了這次叛亂。周子昆毅然投身國民革命軍,並被調到中共所掌握的「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任班長,成為其中的一名一等兵。由於當時鐵甲車隊是共產黨員最多的一支隊伍,他在共產黨人的影響、教育下,積極主動協助工人糾察隊封鎖香港,支援省港大罷工,思想覺悟迅速提高。同年10月,由廖乾吾、盧德銘介紹,他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同年11月,中共組建國民革命軍第四獨立團,鐵甲車隊併入獨立團,周子昆擔任該團二營四連排長。1926年5月,葉挺獨立團奉命作為北伐先遣隊,挺進湖南。周子昆隨部隊在智取汀泗橋、勇克賀勝橋、直搗武漢三鎮等重大戰役中,吃苦耐勞,英勇作戰,為「鐵軍」立下汗馬功勞。10月,部隊擴編,周子昆升任七十三團連長。1927年1月,他隨部參加武漢軍民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的鬥爭。不久,他奉命調任第四軍教導大隊隊長。寧漢分裂後,他被提升為七十三團營長。
1927年8月1日,周子昆參加了南昌起義。起義失利後,隨軍南下廣東。9月下旬至10月初,部隊在潮汕地區遭受優勢敵人圍攻,周子昆率領本營戰士多次與強敵展開激戰,由於敵眾我寡,戰鬥失敗。這時,革命意志薄弱的人脫離了部隊,周子昆懷著堅定的革命信念,帶領該營餘部跟隨朱德、陳毅經閩南、贛南、粵北轉戰至湖南,並於次年1月參加了著名的湘南起義,奪取了宜章縣城。3月下旬,湘南起義在強敵進攻下失敗,周子昆率部隨朱德向井岡山進軍。同年4月下旬,部隊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成立後,毛澤東親自選定,由周子昆擔任工農紅軍第四軍教導隊副隊長(陳毅兼任隊長),負責領導教學工作。1929年1月,周子昆隨毛澤東、朱德向贛南閩西挺進,創建贛南革命根據地。1930年1月,紅三軍成立,他在該軍歷任第一縱隊二支隊支隊長、軍參謀長、該軍第七師師長等。在中央蘇區第一、二、三次反「圍剿」中,周子昆協助軍長黃公略指揮作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勝利,為中央蘇區的空前發展壯大建立下了不朽功勳。
、 1934年10月,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而被迫舉行二萬五千里長征。長征初期,周子昆任紅九軍團二十二師師長,率領部隊擔任後衛任務。結果儘管勝利完成任務,但由於一路苦戰,戰士又大多是剛入伍的赤衛隊員和農民,22師幾乎被打散拖垮。周子昆對李德的瞎指揮深感不滿,而李德卻指責他把軍隊帶垮了,要把他交給軍事法庭審判。幸好毛澤東在場,說把周子昆交給他處理,周子昆才免遭陷害。遵義會議後,周子昆任紅五軍副參謀長。1935年6月,紅一、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不久,部隊整編,周子昆隨左路軍行動,任紅軍大學高級指揮科科長。他對張國燾的錯誤進行了堅決的鬥爭,積極做好廣大指戰員的思想工作,並利用行軍作戰之餘,教學員學文化、繪製軍事地圖,講解作戰指揮、行軍、偵察等知識,對提高學員的指揮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周子昆過去曾三次負傷,長征中又患肺結核,行軍作戰非常吃力。但在部隊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總是身先士卒,帶領部隊戰勝種種艱難險阻。1936年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師,周子昆調任紅軍總司令部第一局(作戰局)局長,並一度代理總參謀長。1937年初,他被調到「抗大」學習。後曾任紅軍代總參謀長。
1937年冬,黨中央派周子昆參加新四軍的組建工作。1938年1月6日,新四軍在南昌正式成立,周子昆任副參謀長、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委員。他為組建新四軍,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批評教育部隊中出現的講闊氣、圖排場,大手大腳花錢,並向組織提出一些過高要求的追求享樂的思想,做了大量的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他要求全體指戰員繼承和發揚黨的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不要和國民黨軍比生活,而要比作戰本領,比對國家民族的貢獻。他自己也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吃的和戰士一樣,穿的衣服、鞋襪也是補了又補。1939年春,新四軍教導總隊成立,周子昆兼任總隊長,他以自己豐富的軍事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教學,為黨培養了大批軍政幹部。他還積極協助葉挺、項英做好重大決策的制定,曾主持制定新四軍《參謀工作條例》、《軍事工作條例》等一系列文件。1940年,投身革命後從未回過家的他得知妹妹已被貧病折磨死去,母親正患肺結核。他含著眼淚寫了一封家書:「知道老母的肺病很重……我真是欲回不能,難於安心,加之我的處境甚為貧困,因為我不是軍閥,更不是貪官,乃是一個前途遠大的革命者,決心犧牲自己的一切,也不顧老母的窮苦,而為人類幸福與解放向前奮鬥。」是的,周子昆不僅為新四軍的迅速發展壯大傾注了全部心血,他一生的全部心血都傾注在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上。
1940年10月,日軍出動1萬餘人「掃蕩」皖南,矛頭直指新四軍軍部。周子昆親臨前線指揮作戰,殲敵千餘人,乘勝收復涇縣縣城,進一步鞏固了皖南抗日根據地。
1940年冬,國民黨頑固派為了擴充自己的地盤,借日軍之手削弱八路軍、新四軍、強令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開赴黃河以北。黨中央為了顧全團結抗戰的大局,答應將皖南的新四軍移至長江以北地區。1941年1月,新四軍軍部奉命率領9000餘人從雲嶺向長江以北轉移,行至茂林地區,遭到國民黨頑固派軍隊8萬餘人的圍攻,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就在部隊陷入頑軍重圍的萬分危急時刻,周子昆異常沉著鎮定,指揮部隊突圍。周子昆與葉挺等率領部隊浴血奮戰七晝夜,終因寡不敵眾,部隊損失很大,在彈盡援絕的情況下被迫分散突圍。周子昆、項英和十幾名參謀、警衛人員突出重圍後,隱蔽在大觀山上。頑軍嚴密封鎖了各個路口、渡口,並每天派出大批部隊搜山。周子昆等沒有飯吃,沒有水喝,就吃玉米芯、草根,喝雨水。他還常勉勵大家:「干革命是隨時要準備犧牲的,我們這次雖然失敗了,但也是暫時的,不管革命有多少千難萬險,一定是會成功的。我們哪怕只剩下一個人,也要衝出去,找到部隊繼續戰鬥!」就在他們積極設法北渡之時,不幸於1941年3月13日被叛徒殺害於赤坑山蜜蜂洞內,終年40歲。
一顆將星殞落了,但他卻留下一片光芒。他激勵著後人,照耀著後人前仆後繼,開創未來。1955年,周子昆遺骸移葬於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