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史上的宸妃娘娘 歷史上有幾個宸妃?
宸妃,古代嬪妃封號之一。
宸,北極星所在,常用以指宮殿、王位,也用作帝王代稱。
宸妃名號始設於唐高宗李治時。宋、明、清皆有之。永徽六年(665),唐高宗李治寵愛武昭儀(武則天),想進一步冊封武昭儀,但四夫人名位已滿,無法進封。於是高宗決定特封她為宸妃,但因大臣韓瑗、來濟力諫而止。宋明道元年(1032),宋仁宗生母順容李氏將卒,太后劉娥特命進號宸妃,表示優異之意。
李宸妃
生平經歷
宋真宗章懿皇后(?—?)李氏,因其曾被冊封為宸妃,歷史上一般稱其為李宸妃。 李宸妃為宋真宗趙恆的妃嬪,宋仁宗趙禎生母。杭州人,祖父李延嗣,仕錢氏,為金華縣主簿;父李仁德,後來封為左班殿直。
李宸妃是宋真宗趙恆的妃子,她的陵墓在永定陵區內,位於真宗陵的北邊。她是宋仁宗趙禎的生母,由於生前受盡了冷落孤獨的磨難,生了個皇帝,卻沒有享受到榮耀和富貴,所以不少人為她鳴不平,關於她的故事很多,最有名的便是《狸貓換太子》這部戲,劇情曲折動人,數百年來,在戲曲舞台上常演不衰。有好事者竟在她的陵西封了個小塚子,稱為「貓塚」。許多人來此參觀,都想看看李宸妃的墓,還贏得不少多情者的眼淚,但大部分人瞭解的是戲曲舞台上的李宸妃,而她的真實遭遇卻很少有人知道了。
李宸妃,杭州人,初入宮時為劉德妃的侍兒。一次侍候真宗,得到真宗的臨幸而有了身孕。真宗知道後便更加寵愛。有一次她隨帝遊玩,同登砌台,忽然玉簪墜落台下,真宗私下祝願,如果愛妃懷男胎,玉簪當完好無折。太監從台下抬回玉簪,果然沒有摔斷,真宗甚為高興,對李妃也另眼相看。大中群符三年(公元1010年)四月,李宸妃生下皇子受益,朝廷內外一片歡慶,李妃也被冊封為順容。劉德妃這時已冊封為皇后,但她不會生育,一聽說李妃生了個男孩也非常高興,便把皇子從李妃手中要過來,作為自己的親生撫養。李妃被安置後宮軟禁起來。當時劉後有權有勢,誰敢說個不字。李妃更是性格懦弱、逆來順受。每天思念嬌兒而不得一見,以淚洗面的日子,使她百病纏身,過早地衰老了。
光陰荏冉,歲月流逝,真宗皇帝於乾興元年(公元1022年)崩了大駕,皇予受益登上龍位,是為仁宗。改名趙恢。因為他年齡太小,所以早已預政的劉太后便垂簾聽政,掌握了朝廷大權,懾於劉太后的權勢,許多官吏們都是拍馬能手,誰敢去捅這個馬蜂窩。說太后不是皇帝的親生母親?李妃在後宮依然默默自處,她不說閒話,始終沒有認為自己生了個皇帝而傲視後宮。她也無權無勢,只有一個弟弟也被貶出了京師。獨居冷宮,舉目無親,長期的壓抑心情使她生病了,而且病情越來越重。明道元年(公元1O32年)二月,已經臥床不起了。有個好心的大臣向皇帝提起李妃侍候先帝的勤謹,如今將薨、應再提升,皇帝難奏,才冊封她為李宸妃。不多見日,李宸妃便在後宮飲恨而亡,劉太后聽說後 便派了個親信,囑咐他按一般宮人禮埋葬。丞相呂夷簡聽說後,馬上去見劉太后,申明李宸妃應按皇后規格厚葬。劉後正同皇帝議事,一聽呂夷簡的話,惱怒非常,拉著皇帝進入內室。呂夷簡站在帝外不走,劉太后看他站了很長時間也不動,便出來厲聲訓斥說:「你想干預內宮之事嗎?死了一個官人,你怎麼這樣認真。」呂夷簡說:「臣既當丞相,事無大小,內外我都應該管。」劉太后更加惱怒,指著呂夷簡的鼻子大罵:「你想離間我們母子嗎?我叫你死無葬身之地。」呂夷簡也不示弱,便大聲道:「你難道不想保全你們劉氏家族嗎?如果你想讓劉家香火不斷,就應該厚葬李宸妃」。劉太后無言可對,也考慮到此事如果洩露,後果確實怕人,便派太監羅崇勳去操辦李宸妃的喪事。呂夷簡對羅崇勳說:「李宸妃是皇上的生母,如喪不成禮,將來皇上一旦得知,咱們都吃罪不起。」羅崇勳只有唯唯點頭,他按照宰相的安排,用皇后一級的衣冠、佩飾裝殮李宸妃。為保其屍身不腐壞,特用水銀灌注棺木。在從宮內運棺出城的道路上,劉太后又說李是妃子,不能從宮門出棺,要在後宮院牆上扒個窟窿,棺木從此出宮。呂夷簡不同意這樣辦,又拒理力爭,劉太后才勉強同意在西華門出棺,暫居京師南郊的洪福院內。
明道二年(公元IO33年)三月,劉太后歸天了。以後有些正直的官吏才悄悄向皇帝透露,他不是劉太后所生,其生母是死去的李宸妃。開始皇帝還不太相信,因為劉太后平日待他很好,又幫他料理朝政。後來又有不少親王也這樣說,又聽說劉太后如何虐待李宸妃,使李妃死於非命,才完全相信。而且很傷心,下詔自責自己不認生母之過,追尊李妃為皇太后,溢曰「莊懿」。又詔回舅舅李和用,甥舅見面,二人抱頭痛哭。為了見到生母遺容,察看是否為劉太后所害,便親自到洪福院祭奠,讓舅舅和巨下將棺木打開,因為是水銀實棺,李太后屍體未壞,面目如生,衣冠悉按皇后禮葬。仁宗看了非常感謝劉太后,對大家說:「有人說劉太后待我母親不好,由此觀之,劉太后可比生母。」
這年十月,仁宗將兩位太后的靈樞葬於永定陵。生母李宸妃緊靠先皇而葬,劉太后葬在陵西一里許的溝裡。又蓋了一座奉慈廟,以供奉兩位太后的神主。
相關傳說
宋仁宗歸於劉娥名下之事,是民間傳說《狸貓換太子》的原型。故事講述李宸妃與劉娥同時懷孕,李妃生下一子,劉娥生下一女並夭折,劉娥就以狸貓換太子,李妃被指生下妖孽而被逐出宮,流落民間,後向包拯(包青天)申冤,最後認回兒子仁宗並封為太后。
影視形象
趙楓飾 李宸妃(《少年包青天》)
董璇飾 李宸妃(《大宋驚世奇案》,又名《大宋奇案—狸貓換太子》,劇中其名為李玉)
林苑飾 李宸妃(《新狸貓換太子》,又名《大宋驚世傳奇》,劇中其名為李馨月)
鄔倩倩飾 李宸妃 (《新包青天》)
李小燕飾 李宸妃 (《帶刀女捕快》)
楊冪飾 宸妃 (《唐宮美人天下》註:不是歷史上的宋真宗的李宸妃,是電視裡唐高宗李治的宸妃,這個人物是電視裡虛構的,歷史上唐高宗李治沒有宸妃,只是武則天想讓唐高宗李治封她為宸妃,可惜沒有成功)
光陰荏冉,歲月流逝,真宗皇帝於乾興元年(公元1022年)崩了大駕,皇予受益登上龍位,是為仁宗。改名趙恢。因為他年齡太小,所以早已預政的劉太后便垂簾聽政,掌握了朝廷大權,懾於劉太后的權勢,許多官吏們都是拍馬能手,誰敢去捅這個馬蜂窩。說太后不是皇帝的親生母親?李妃在後宮依然默默自處,她不說閒話,始終沒有認為自己生了個皇帝而傲視後宮。她也無權無勢,只有一個弟弟也被貶出了京師。獨居冷宮,舉目無親,長期的壓抑心情使她生病了,而且病情越來越重。明道元年(公元1O32年)二月,已經臥床不起了。有個好心的大臣向皇帝提起李妃侍候先帝的勤謹,如今將薨、應再提升,皇帝難奏,才冊封她為李宸妃。不多見日,李宸妃便在後宮飲恨而亡,劉太后聽說後 便派了個親信,囑咐他按一般宮人禮埋葬。丞相呂夷簡聽說後,馬上去見劉太后,申明李宸妃應按皇后規格厚葬。劉後正同皇帝議事,一聽呂夷簡的話,惱怒非常,拉著皇帝進入內室。呂夷簡站在帝外不走,劉太后看他站了很長時間也不動,便出來厲聲訓斥說:「你想干預內宮之事嗎?死了一個官人,你怎麼這樣認真。」呂夷簡說:「臣既當丞相,事無大小,內外我都應該管。」劉太后更加惱怒,指著呂夷簡的鼻子大罵:「你想離間我們母子嗎?我叫你死無葬身之地。」呂夷簡也不示弱,便大聲道:「你難道不想保全你們劉氏家族嗎?如果你想讓劉家香火不斷,就應該厚葬李宸妃」。劉太后無言可對,也考慮到此事如果洩露,後果確實怕人,便派太監羅崇勳去操辦李宸妃的喪事。呂夷簡對羅崇勳說:「李宸妃是皇上的生母,如喪不成禮,將來皇上一旦得知,咱們都吃罪不起。」羅崇勳只有唯唯點頭,他按照宰相的安排,用皇后一級的衣冠、佩飾裝殮李宸妃。為保其屍身不腐壞,特用水銀灌注棺木。在從宮內運棺出城的道路上,劉太后又說李是妃子,不能從宮門出棺,要在後宮院牆上扒個窟窿,棺木從此出宮。呂夷簡不同意這樣辦,又拒理力爭,劉太后才勉強同意在西華門出棺,暫居京師南郊的洪福院內。
明道二年(公元IO33年)三月,劉太后歸天了。以後有些正直的官吏才悄悄向皇帝透露,他不是劉太后所生,其生母是死去的李宸妃。開始皇帝還不太相信,因為劉太后平日待他很好,又幫他料理朝政。後來又有不少親王也這樣說,又聽說劉太后如何虐待李宸妃,使李妃死於非命,才完全相信。而且很傷心,下詔自責自己不認生母之過,追尊李妃為皇太后,溢曰「莊懿」。又詔回舅舅李和用,甥舅見面,二人抱頭痛哭。為了見到生母遺容,察看是否為劉太后所害,便親自到洪福院祭奠,讓舅舅和巨下將棺木打開,因為是水銀實棺,李太后屍體未壞,面目如生,衣冠悉按皇后禮葬。仁宗看了非常感謝劉太后,對大家說:「有人說劉太后待我母親不好,由此觀之,劉太后可比生母。」
這年十月,仁宗將兩位太后的靈樞葬於永定陵。生母李宸妃緊靠先皇而葬,劉太后葬在陵西一里許的溝裡。又蓋了一座奉慈廟,以供奉兩位太后的神主。
相關傳說
宋仁宗歸於劉娥名下之事,是民間傳說《狸貓換太子》的原型。故事講述李宸妃與劉娥同時懷孕,李妃生下一子,劉娥生下一女並夭折,劉娥就以狸貓換太子,李妃被指生下妖孽而被逐出宮,流落民間,後向包拯(包青天)申冤,最後認回兒子仁宗並封為太后。
影視形象
趙楓飾 李宸妃(《少年包青天》)
董璇飾 李宸妃(《大宋驚世奇案》,又名《大宋奇案—狸貓換太子》,劇中其名為李玉)
林苑飾 李宸妃(《新狸貓換太子》,又名《大宋驚世傳奇》,劇中其名為李馨月)
鄔倩倩飾 李宸妃 (《新包青天》)
李小燕飾 李宸妃 (《帶刀女捕快》)
楊冪飾 宸妃 (《唐宮美人天下》註:不是歷史上的宋真宗的李宸妃,是電視裡唐高宗李治的宸妃,這個人物是電視裡虛構的,歷史上唐高宗李治沒有宸妃,只是武則天想讓唐高宗李治封她為宸妃,可惜沒有成功)
萬宸妃
萬宸妃,明英宗朱祁鎮的妃子之一。生德王朱見潾、皇子朱見湜、吉王朱見浚、忻王朱見治、廣德公主。她是明英宗后妃中,生育子女最多的一位。生卒年不詳,謚「靖莊安穆」。
史料參見:《明英宗實錄》、《明書》
邵宸妃
孝惠皇后,邵妁慈,明憲宗朱見深貴妃,明世宗朱厚熜的祖母,昌化人。父為邵林,家境貧窮,把女兒賣給杭州鎮守太監,邵氏由此入宮。邵妃知書達禮,又長相美麗。成化十二年,封為宸妃,後來進封為貴妃。邵妃生興獻王朱佑杬,岐惠王朱佑棆,雍靖王朱佑枟。興獻王朱佑杬就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生父,後來被追為興獻帝。
興獻王就藩的時候,邵妃不得隨從,留在宮中。後來,明武宗朱厚照死後,因為既無子嗣又無親兄弟,母親張太后選中朱厚熜,立為皇帝。世宗當皇帝後,邵妃不但老了而且眼睛也瞎了,喜親孫為皇帝,摸世宗身,自頂至踵。世宗尊為皇太后。嘉靖元年,上尊號曰壽安太后。十一月崩,世宗本來想在明年二月遷葬茂陵,大學士楊廷和等說道:「祖陵不當數興工作,驚動神靈。」不從,還是葬入茂陵。謚曰孝惠康肅溫仁懿順協天祐聖皇太后,別祀奉慈殿。嘉靖七年七月,改稱孝惠康肅溫仁懿順協天祐聖太皇太后。嘉靖十五年遷主陵殿,稱皇后,與孝肅周太后、孝穆紀太后一樣。
終謚為孝惠康肅溫仁懿順協天祐聖皇后。
沈宸妃
人物介紹
沈氏(?—1581年),明世宗朱厚熜的妃嬪。沈氏是嘉靖十年三月朝廷冊選的「九嬪」之一,為僖嬪。
她因為聰明謹慎得到賞識,嘉靖十三年,皇后張氏被廢,方氏被冊立為皇后。同時冊沈僖嬪為宸妃,閻麗嬪為麗妃。嘉靖十五年(1537)九月初九日,沈氏晉封貴妃。嘉靖十九年,沈氏與太子生母王貴妃同日晉陞皇貴妃。
沈氏未生育子女。1542年曹端妃被凌遲處死後,沈氏代為撫養曹端妃的第二個女兒寧安公主朱祿媜。1555年寧安公主下嫁,入謁沈氏禮數與生母相同。萬曆九年十月沈氏薨,年60多歲,追諡莊順安榮貞靜皇貴妃,葬在孝潔肅皇后原先所葬的悼陵。嘉靖十五年(1537年)九月初九日,同時進封沈氏為宸妃、閻氏為麗妃為貴妃。
相關史料
《明世宗實錄》
方氏、鄭氏、王氏、閻氏、韋氏、沈氏、盧氏、沈氏、杜氏等九人皆在嘉靖九年天下大選妃嬪時入宮,時年在14-18歲之間,其中前沈氏為安嬪,後沈氏為僖嬪。^嘉靖十三年正月立德嬪為皇后詔附:「僖嬪沈氏,稟資淑敏,朕所特嘉。宜晉封為宸妃。」^嘉靖十五年九月上諭:「賜宸妃沈氏、麗妃閻氏俱進封為貴妃。……」《明世宗實錄·卷一九一》嘉靖十五年九月初九日:進封宸妃沈氏、麗氏(妃)閆氏俱為貴妃。端嬪曹氏為端妃,安嬪沈氏為安妃,康嬪杜氏為康妃^嘉靖十九年正月:「進封皇貴妃王氏,沈氏。」
沈宸妃
人物介紹
沈氏(?—1581年),明世宗朱厚熜的妃嬪。沈氏是嘉靖十年三月朝廷冊選的「九嬪」之一,為僖嬪。
她因為聰明謹慎得到賞識,嘉靖十三年,皇后張氏被廢,方氏被冊立為皇后。同時冊沈僖嬪為宸妃,閻麗嬪為麗妃。嘉靖十五年(1537)九月初九日,沈氏晉封貴妃。嘉靖十九年,沈氏與太子生母王貴妃同日晉陞皇貴妃。
沈氏未生育子女。1542年曹端妃被凌遲處死後,沈氏代為撫養曹端妃的第二個女兒寧安公主朱祿媜。1555年寧安公主下嫁,入謁沈氏禮數與生母相同。萬曆九年十月沈氏薨,年60多歲,追諡莊順安榮貞靜皇貴妃,葬在孝潔肅皇后原先所葬的悼陵。嘉靖十五年(1537年)九月初九日,同時進封沈氏為宸妃、閻氏為麗妃為貴妃。
相關史料
《明世宗實錄》
方氏、鄭氏、王氏、閻氏、韋氏、沈氏、盧氏、沈氏、杜氏等九人皆在嘉靖九年天下大選妃嬪時入宮,時年在14-18歲之間,其中前沈氏為安嬪,後沈氏為僖嬪。^嘉靖十三年正月立德嬪為皇后詔附:「僖嬪沈氏,稟資淑敏,朕所特嘉。宜晉封為宸妃。」^嘉靖十五年九月上諭:「賜宸妃沈氏、麗妃閻氏俱進封為貴妃。……」《明世宗實錄·卷一九一》嘉靖十五年九月初九日:進封宸妃沈氏、麗氏(妃)閆氏俱為貴妃。端嬪曹氏為端妃,安嬪沈氏為安妃,康嬪杜氏為康妃^嘉靖十九年正月:「進封皇貴妃王氏,沈氏。」
海蘭珠
人物介紹
敏惠恭和元妃(1609年—1642年)博爾濟吉特氏,名海蘭珠。她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孝端文皇后哲哲的侄女,莊妃布木布泰(孝莊文皇后)的姐姐。清太宗皇太極的寵妃。海蘭珠生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比莊妃大4歲。
皇太極天聰八年(1634年),其兄吳克善親送海蘭珠到盛京,與皇太極成婚,當時海蘭珠已26歲,雖然已過妙齡,然而更加豐滿成熟,嬌艷動人,因而倍受皇太極的寵愛。崇德元年,皇太極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號,封海蘭珠為「宸妃」。以《詩經》中象徵愛情的詩句:「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將宸妃居住的寢宮命名為「關雎宮」。宸妃的地位在五宮中位居第二。僅次於其姑母孝端皇后。
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極欣喜若狂,很快就決定立這個嬰兒為皇位繼承人,大宴群臣,大赦天下。無奈此子福薄命短,二歲而殤。愛子的死,給皇太極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擊。宸妃所遭到的打擊尤重,整日鬱鬱寡歡,終於憂悶成病。宸妃彌留之際,皇太極正在松山戰場上指揮作戰,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後,立即兼程趕回盛京,當他進入關雎宮時,宸妃已駕返瑤池了,終年33歲,正是風華之年。皇太極悲慟欲絕,寢食俱廢,乃至昏死過去,經緊急搶救,才漸漸甦醒過來。
為表示對愛妃的悼念,皇太極為宸妃舉行了隆重的喪禮,賜謚號為敏惠恭和元妃,這是清代妃子謚號中字數最多的。宸妃死後兩年,皇太極也命歸九泉了。皇太極對宸妃這種真情篤意,在歷朝皇帝中都是少見的。宸妃死後火化,初暫安於盛京地載門外五里的墓地。皇太極葬入昭陵之後,宸妃也被遷葬到清昭陵妃園寢內。
相關史料
《清史稿·列傳一》有如下記載:
敏惠恭和元妃,博爾濟吉特氏,孝莊皇后姊也。天聰八年,來歸。崇德元年,封關睢宮宸妃。妃有寵於太宗,生子,為大赦,子二歲而殤,未命名。六年九月,太宗方伐明,聞妃病而還,未至,妃已薨。上慟甚,一曰忽迷惘,自午至酉始瘥,乃悔曰:「天生朕為撫世安民,豈為一婦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譴也。」上仍悲悼不已。諸王大臣請出獵,遂獵蒲河。還過妃墓,復大慟。妃母和碩賢妃來吊,上命內大臣掖輿臨妃墓。郡王阿達禮、輔國公扎哈納當妃喪作樂,皆坐奪爵。
關雎宮
清太宗皇太極時的瀋陽故宮中,有所謂「崇德五宮」后妃,這五宮為中宮清寧宮,東宮關雎宮,西宮麟趾宮,次東宮衍慶宮,次西宮永福宮。崇德五宮后妃的地位遠高於其他妃子,其他妃子尚有元妃、繼妃、側妃等。皇太極的后妃見於史籍者計有15人,史籍之外的更有多人。
關雎宮在這眾多后妃中,天生麗質者不乏其人,然而皇太極惟獨鍾愛宸妃海蘭珠,在她的身上傾注了夫妻間的全部感情。
海蘭珠與皇太極成婚時已經26歲,並非豆蔻年華,但是她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肌膚雪白柔潤,麗質天成,決不亞於那些「二八佳人」,同時她又有一種少女不具備的成熟美,再加那賢淑的美德,更受皇太極青睞。此時皇太極已過不惑之年,比宸妃大16歲,二人形影不離,情投意合。皇太極封她為「東宮大福晉」,僅次於皇后,位居四妃之首。東宮也賜名為「關雎宮」,因為《詩經》中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詩句。取名關雎是對海蘭珠姣好容貌的讚美,又是對她賢惠溫柔的歌頌。
宸妃彌留之際,皇太極正在松山戰場上指揮作戰,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後,立即兼程趕回盛京,當他進入關睢宮時,宸妃已駕返瑤池了,終年33歲,正是風華之年。皇太極悲慟欲絕,寢食俱廢,乃至昏死過去,經緊急搶救,才漸漸甦醒過來。為表示對愛妃的悼念,皇太極為宸妃舉行了隆重的喪禮,賜謚號為敏惠恭和元妃,這是清代妃子謚號中字數最多的。宸妃死後不到兩年,皇太極也命歸九泉了。皇太極對宸妃這種真情篤意,在歷朝皇帝中都是少見的。
關雎宮現位於瀋陽故宮。
影視形象
張檬飾海蘭珠(《美人無淚》)
鮑正芳飾 海蘭珠(《一代皇后大玉兒》)
何賽飛飾 海蘭珠(《孝莊秘史》)
陳劍月飾 海蘭珠(《清宮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