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麼?張騫為何出使西域
張騫出使西域原因
第一次出使目的是要聯合大月氏打擊匈奴。
2000多年前的西漢初年,由於連年征戰,國乏民貧,當面對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匈奴的入侵時,漢初的皇帝們大都採取了防禦政策。歷經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幾十年的修養生息,至漢武帝時國力開始強大,而漢武帝劉徹也開始考慮對匈奴採取反擊。在準備實施反擊匈奴政策的過程中,漢武帝獲悉有一個曾居於河西走廊之敦煌、祁連山之間,但已被匈奴驅逐至西方的大月氏國(Indoscythae),與匈奴有世仇,故而想尋找大月氏,欲使之與漢聯手夾擊匈奴。因此時任郎官的張騫應漢武帝招募,奉皇命出使「西域」。
當時,正在伊犁河流域遊牧的大月氏,是一個著名的「行國」,40萬人。他們曾居住在敦煌和祁連山之間,被匈奴一再打敗後,剛遷到這裡不久,並且習慣了這裡的生活,不願意再次打仗了。匈奴殺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因此,大月氏與匈奴是「世敵」。所以,張騫出使西域並沒有完成本身任務。漢朝日趨強盛後,計畫積極地消除匈奴貴族對北方的威脅。武帝聽到有關大月氏的傳言,就想與大月氏建立聯合關係,又考慮西行的必經道路——河西走廊還處在匈奴的控制之下,於是公開徵募能擔當出使重任的人才。建元三年,即公元前138年,張騫「以郎應募,使月氏」。「郎」,是皇帝的侍從官,沒有固定職務,又隨時可能被選授重任。
當時匈奴控制著西域的大部分地區,漢王朝通西域的路線也受匈奴控制,行進非常艱難,途中還被匈奴抓住,到西域後,西域各國有的不敢得罪匈奴,還有的如大月氏等國在匈奴的壓迫下遷往別處,不再想和匈奴發生戰爭,所以說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沒有達到,只是增進了雙方瞭解,探明了路線。
第二次出使西域時,匈奴已被漢王朝打敗,匈奴各國也擺脫了匈奴的統治,而且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就是增進漢王朝同西域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並且這次張騫出使西域受到了各國的歡迎,中原的絲綢、瓷器等物品以及先進的生產方式傳到了西域,西域的名馬、香料及水果等特產傳到了中原,西域各國紛紛譴使來漢,開始了廣泛交流,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