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為何不給楊虎城將軍平反?楊虎城後代求平反 | 陽光歷史

 

A-A+

國民黨為何不給楊虎城將軍平反?楊虎城後代求平反

2014年11月23日 中外名將盤點,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932 次

  近年來,楊虎城的孫子楊翰不斷致信台灣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要求為其祖父「平反」。且不論為楊虎城「平反」牽涉兩岸歷史和政治宿怨,單就史實而言,就還有不少障礙。

  楊翰要求「平反」,國民黨方面稱應先搞清楚兩個問題

  楊翰認定: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為的是國家民族,後來是被蔣介石下令殺害的。

  根據楊翰自己的介紹,他曾幾次致信連戰和馬英九要求為楊虎城「平反」。其理由有三:1、「當年楊虎城、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完全脫離了黨派之爭,為的是國家、民族。」;2、「楊虎城及子女、部下是被國民黨的總裁秘密下令殺害的。」;3、楊虎城回國是「蔣介石設計了一個誘捕計畫:第一步是宋子文發電,引誘祖父『自動返國』;第二步是祖父『自動返國』後,宋子文親自到香港去接祖父,赴南昌後即由戴笠組織拘押。」

  楊翰對國民黨的具體要求是:「貴黨應以文字形式對楊的愛國思想做出評價;對被非法長期監禁,遭到殘殺並殃及子女的行為做出交代與道歉。」(見楊翰2006年1月19日給馬英九的信)


  台灣國民黨黨史館館長回應:兩個問題弄不清楚,國民黨沒法做表示

  針對楊翰的要求,連戰和馬英九都沒有做出正面回應,但據台灣國民黨黨史館館長邵銘煌2006年接受記者採訪時對秘密殺害楊虎城表示道歉:「站在人權和法治的立場,沒有經過法庭審理,就私底下把他殺害,實際上是一個冤屈。國民黨也應該正視這個問題,我認為這是不需要迴避的。冤屈錯了,就道歉。」

  但在談到「平反」問題時,邵銘煌則表示:「籠統用『平反』這個詞,牽涉到對西安事變的評價。國共兩黨在對西安事變的評價上是存在分歧的。楊瀚的意思,是要連西安事變一起『平反』。我個人認為,西安事變是歷史事實,沒有『平反』的問題。」同時,他認為首先要弄清楚兩個問題的真相:1、「既然西安事變後楊虎城答應並且事實上也出國了,為什麼又回來?這個疑問,楊瀚和楊天石都沒辦法回答。……目前的證據也還沒有提供真相。」2、「1949年楊虎城在重慶被殺害時,大陸局勢已經非常緊張了,到底誰下令或同意做這個處理?很多人都說是蔣介石,但這個也沒有證據。殺害是事實,但這種政治上的事件,我們都知道,很多未必是最高當局下的令。」邵銘煌說:「這兩個問題的真相不弄清楚,讓國民黨做個表示,時間還不到。」

  總結起來,國民黨方面認為「平反」具體存在三大障礙

  從上文可以看到,雙方在三個問題上意見幾乎完全相反,這就成為讓國民黨為楊虎城「平反」無法跨越的障礙。

  障礙一:兩岸學術界對楊虎城與「西安事變」之間的關係仍存在分歧

  關於「西安事變」,楊翰認為「『西安兵諫』結束了長達10年的國共內戰,促成了兩黨的二次合作,為全國的團結抗戰奠定了基礎。」(見楊翰2005年5月給連戰的信)從結果來看的確如此,這也是張、楊二人一直以來被大陸官方褒獎的原因。但兩岸學術界對西安事變爆發的原因仍存有分歧。如根據大陸學者楊奎松《西安事變新探》一書的研究,要說「當年楊虎城、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完全脫離了黨派之爭,為的是國家、民族」,則的確有些牽強。從西安事變前楊氏的種種舉動來看,真正讓楊虎城下決心發動西安事變的,是蔣介石對他的逼迫和削弱,與抗日救國關係不大。

  楊虎城是靠1930年中原大戰附蔣反馮(玉祥),才被蔣介石委以陝西綏靖公署主任兼17路軍總指揮的重任並主政陝西。但蔣此舉只是為了牽制、阻止馮玉祥,而非真的要重用楊虎城。因此自楊入主陝西之後,蔣便開始從兩個方面對其進行限制、削弱:1、削弱楊虎城的軍事力量。1931年,蔣介石先是撤銷17路軍第58師番號並策動該師師長叛楊投蔣,隨後又派人誘勸第42師師長馮欽哉叛楊。1934年10月,蔣介石又將17路軍第49旅楊渠統部改編為新五師,調入河南歸劉峙節制。2、蔣介石不斷限制、削弱楊虎城的政治權力。1931年蔣介石派其親信顧祝同為潼關行營主任,節制西北五省,同時調中央軍兩個師進駐華陰、華縣、渭南一線,威脅楊虎城所部。1931年12月,楊部佔領蘭州後,蔣介石為了不讓楊控制甘肅,任命邵力子為甘肅省主席,同時任命馬鴻逵為寧夏省政府主席,楊虎城想控制甘寧兩省的願望落空。1933年5月,蔣介石免去了楊虎城陝西省政府主席職務。同年,又調胡宗南第一師駐天水,進逼陝甘。直到1936年6月,楊還發現蔣介石派人在收買其部下的幾個團長。

  正因為楊虎城處處受蔣排擠,但又明白「以我們的力量和蔣鬥爭,根本不夠條件」,因此只能臣服於蔣並受其宰制。所以他一方面對中共多有照顧,處處留有餘地,另一方面又因為「怕蔣特甚」,不願與中共交往過密,對中共的一些示好舉動也始終是不冷不熱的。比如1935年底毛澤東派汪峰去見楊虎城,楊表現的非常冷淡。1936年4月毛澤東又派王世英去西安找楊虎城,楊竟推諉不見,以至於王世英在報告中如此評價楊虎城:這種人「凡事謹慎機警,鬼心眼兒特別多,深恐上當,於已不利或削弱他的力量,把他的攤子搞光,地位弄丟。」楊虎城的這種態度甚至還惹惱了毛澤東,毛1936年8月親自致信楊虎城,要求其表明態度到底「為友還是為敵」。即便如此,楊虎城的態度仍舊沒有多大改變。


  最終讓楊虎城最終下決心反蔣並發動西安事變的,仍是蔣介石的步步緊逼。1936年前後,楊的部隊經過蔣介石的屢屢引誘改編,已所剩無幾,而蔣還在分化其部隊,收買其部下,要拿走他的最後一點本錢。同時,1936年9月兩廣事變徹底平息後,蔣介石陸續調集大軍前來西北,加上楊虎城在西安拜謁蔣介石時「對他亟冷淡」,這就更加重了他的擔憂:「蔣介石會在兩廣事變解決後,轉而對西北採取行動」。如果蔣借剿共之名「把手進一步伸到陝西來」,奪取整個陝西的實際控制權,就像在雲貴川康那樣,那麼他在陝西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直到這個時候,他才一改往日態度,真正決定與中共和張學良合作反蔣。此後楊虎城積極運作,他一方面在9月上旬與中共代表談判時主動提出紅軍、東北軍、17路軍在西北聯合發動反蔣的軍事行動,另一方面在張學良及其東北軍高層軍官面前不止一次表示對蔣嚴重不滿,鼓動張學良等發動事變。

  由此可以看出,正是蔣介石的分化和限制讓楊虎城產生了極大的危機感,因而出於自保才不得不發動「西安事變」的。至於所謂「抗日」,與兩廣軍閥陳濟棠、李宗仁的「北上抗日」一樣,更多的是政治口號而已。楊氏發動「西安事變」的這一背景,終究給國民黨方面的留下了口實,也降低了楊翰「完全脫離了黨派之爭,為的是國家、民族」這一說法的可信度,這也就成為了其「平反」的最大障礙。

  障礙二:楊虎城回國到底是否受蔣介石誘騙還沒搞清楚

  針對楊虎城出遊歐美又回國一事,楊翰認為是「蔣介石設計了一個誘捕計畫:第一步是宋子文發電,引誘祖父『自動返國』;第二步是祖父『自動返國』後,宋子文親自到香港去接祖父,赴南昌後即由戴笠組織拘押。」這一結論是如何得出的呢?查閱其所著《楊虎城大傳》和其他文章,其依據無非以下4點:1、促成楊虎城回國的直接原因是1937年10月2日宋子文經日內瓦發給楊虎城的一份電報:「值茲全國抗戰,各方同志均紛紛集合,共赴國難。吾兄雖未奉電召,弟意宜自動返國。如何?盼復。」據王根僧回憶,楊虎城本人也表示是因為「宋復電表示同意才決定回國」的。2、楊虎城到香港後曾與宋子文長談;楊從香港去長沙的機票也是宋子文給的;蔣介石給楊虎城「派戴笠迎接,到南昌相見」的電報也是宋子文轉交的;同時楊虎城還曾在1937年11月30日向其部下、朋友宣佈說:他得到宋子文的保證,要先去南昌見蔣委員長,接受任命,然後回西安。3、戴笠在軟禁楊虎城的整個過程中,「每日都向蔣介石發電匯報請示,這些電文都存在台灣『國史館』中。」

  那麼,這些能否作為認定蔣介石派宋子文「誘騙」楊虎城回國的依據呢?顯然不能!首先,宋子文給楊虎城發的是詢問電報,到底是「試探」還是楊虎城所理解的「同意」回國,缺乏判定的證據。而且這封電報中的「吾兄雖未奉電召,弟意宜自動返國」究竟是宋子文自己的判斷,還是奉了蔣介石的命令,從電文中也看不出來。還有,楊在無法判斷宋子文電文真正用意的情況下,竟然沒有再做詳細詢問,也未向國內其他人咨詢,更未直接請示蔣介石,就「貿然」決定回國,顯然是不符合常理的。其次,楊虎城到達香港後,無論是其行程安排還是所謂收到蔣介石的電報,都是宋子文轉達或轉交,都無法證實是蔣介石的意思。再者,雖然戴笠在軟禁楊虎城的整個過程中「每日都向蔣介石發電匯報請示」,但究竟是蔣介石有意「誘騙」楊虎城回國並將其軟禁,還是在得知楊虎城執意要「自行返國」的消息之後才決定將其軟禁的,也不得而知。據沈醉的說法是:「當楊啟程返國消息傳來,蔣立刻電召軍統首腦戴笠去南昌,當面指示辦法。」也就是說,楊決定回國在前,蔣密令戴笠採取措施在後,顯然無法證實事先「策劃」一事。

  而且,真正促使楊虎城下決心回國的關鍵原因還有待考察。據陪同楊虎城出訪歐美的胡希仲在回憶中提到:接到宋子文的電報後,「大多數人認為國內情況不明,楊將軍的安全沒有保障,主張暫時不要急於返國。但李昆卻極力主張楊將軍早些回國。他認為蔣介石迫於社會輿論,一定會起用楊將軍,宋子文的電報必定是蔣介石的意思。李昆是中共旅歐支部的負責人,在留學生中有一定威信,他的話很有誘惑力。楊將軍曾對我說,李昆是代表共產黨的,要尊重他。……雙方爭論不下,我又找楊將軍單獨談。他說相信宋子文,對宋的電報毫不懷疑。……我說服不了楊將軍,便想去說服李昆。李昆不僅不聽我的建議,還以批評的口氣說:『楊將軍回國對黨和進步力量是有利的,你是將軍的晚輩,更不應惹他生氣,不要阻擋他回國的主意。』」由此可見,促使楊決心盡快「自動返國」的因素,顯然並非宋子文電報一個。

  為何搞清楚楊氏回國的原因對其「平反」至關重要呢?邵銘煌表示說:「他為什麼回國,為什麼被抓?如果不把這個弄清楚,就不知道他為什麼被拘禁到1949年。如果被抓有正當理由的話,有犯罪事實或行為才抓他,那拘禁就是合法的。如果沒有的話,亂抓他就不對。」也就是說,這個問題說不清楚,就無法認定戴笠拘禁楊虎城是否具有合法性,這成為「平反」的第二大障礙。


  障礙三:說「蔣介石下令殺害楊虎城」缺乏證據

  有關蔣介石直接下令或同意殺害楊虎城的說法,總結起來大概有三個版本:

  版本一是楊翰本人的說法:「祖父的被害,無疑是蔣介石下令的。因為祖父被關押期間,蔣介石非常關心他的關押。在軍統局的時候,戴笠給蔣介石都有單獨的電報報告關押祖父的情況,電報我都找得到。1947年,祖父得膽結石做手術,在住院期間,保密局給蔣介石打了三份電報,連體溫、手術情況及手術後的恢復情況都給蔣介石有專報,足以說明蔣介石對祖父的關注。這與蔣介石是否下令殺害祖父有直接關係,對這麼一個人,他最後的處理,保密局不可能不給蔣介石通報。就連祖父發燒多少度、體溫多少都要報告給蔣介石,這個會不報嗎?」因此,他認定「1949年8月24日,蔣介石親自從廣州飛抵重慶召開會議,決定了要在重慶把祖父和其秘書宋綺雲兩家六人秘密殺掉。當時是毛人鳳到重慶傳達蔣介石命令,要處決祖父。」

  版本二是羅學蓬在其所著《紅巖密檔——B類(敵特、叛徒類)檔案解密》的「楊虎城被殺真相揭秘」一章中講到:「1949年8月,蔣介石偕毛人鳳等由台灣飛抵重慶,一到重慶,就指示毛人鳳將關押在集中營的政治犯擇重要者殺掉一批。當毛人鳳請示是否將楊虎城押送台灣時,他咬牙切齒,恨恨地說道:『這種禍國孽臣,還留下幹什麼,早就該殺掉了!』毛人鳳飭令西南特區清理積案,並對徐遠舉和二處行動科長雷天元說:『總裁指示要將楊虎城殺掉,……不久張學良也準備幹掉。你們要將過去所逮捕的共黨分子擇其重要者先殺掉一批。』」後來此說法還被演繹成了「1949年8月,蔣介石從台灣飛臨重慶,指揮戰事。保密局局長毛人鳳請示道:『楊虎城如何處理?』蔣介石回答說:『殺掉,早就該殺掉了。』『那兩個孩子(指9歲的宋振中、6歲的楊拯貴)怎麼辦?』蔣介石把桌子一拍說:『留下幹什麼?』他還反覆叮囑,要把楊虎城解回重慶秘密殺害。」這也是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

  第三個版本出自沈醉的《楊虎城被囚禁和被殺害的經過》一文,文中提到楊虎城是「在蔣介石親自策劃下被慘殺」。

  但是上述三個版本都沒有給出明確的證據來源:楊翰只是根據蔣介石對楊虎城的關注度推斷殺楊必是奉蔣之命;羅學蓬的著作號稱引述「B類(敵特、叛徒類)檔案」,但是恰恰在提到蔣下令殺楊時並沒有交代這到底出自哪份檔案;沈醉雖為國民黨特務高層,但既未參與此事又未在場,顯然也只是聽說而已。其次,上述說法也存在明顯的漏洞,比如像《紅巖密檔——B類(敵特、叛徒類)檔案解密》中所載以及之後流傳甚廣的諸種蔣介石交代毛人鳳的對話細節,如果沒有當事人或在場人員的回憶,抑或官方記載作為依據,顯然更像是為了需要杜撰出來的。此外,楊翰所說是蔣介石「決定了要在重慶把祖父殺掉」顯然也有問題,據當時參與殺害楊虎的周養浩後來回憶說:毛人鳳「在重慶召開了秘密會議,商討怎樣處決楊虎城的問題。在會上,有人主張在貴陽就地處決,但是徐遠舉卻極力反對,他認為就地處決,難免會落出風聲,還是把他們編回重慶後再行事。徐遠舉當時是西南特區的區長,所以也就聽了他的話。」也就是說,是徐遠舉而非蔣介石決定了在重慶殺楊。

  正因為找不到可靠的證據證實蔣介石曾下令殺楊,所以台灣國民黨黨史館館長邵銘煌才會說:「到底誰下令或同意做這個處理?很多人都說是蔣介石,但這個也沒有證據。殺害是事實,但這種政治上的事件,我們都知道,很多未必是最高當局下的令。」因此,想要國民黨方面認賬,顯然必須找到蔣介石下令殺楊的直接證據才行,無論是在場人員的回憶,或是手令等皆可。這方面資料的缺乏顯然也是為楊虎城「平反」的障礙之一。

  但國民黨有責任就楊虎城的被拘押被殺害給出個合理的交代

  首先,楊虎城是被國民黨特務殺害這一點是肯定的,台灣國民黨黨史館館長邵銘煌也承認:「被殺的問題,絕對在人權、法治上是不適當的。這個是不用去迴避的。沒有經過法庭審理,就私底下把他殺害,實際上是一個冤屈。國民黨也應該正視這個問題,我認為這是不需要迴避的。冤屈錯了,就道歉。」可見,兩岸對此事是沒有異議的,因此楊翰向馬英九提出的讓國民黨對楊虎城「遭到殘殺並殃及子女的行為做出交代與道歉」的要求應該得到滿足。

  而對於楊翰「貴黨應以文字形式對楊的愛國思想做出評價;對被非法長期監禁楊做出交代與道歉」的要求,因為存在上述三個障礙,還牽涉兩岸對「西安事變」的評價問題,顯然要麻煩的多。特別是對國民黨而言還牽涉「政治性層面的事情」,就更加複雜了。誠如原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鵬仁所說:「對西安事變的評價,這些年也沒有什麼變化。國民黨會給楊虎城平反麼?我個人認為,不大可能。我想國民黨本身可能暫時不會談這個問題。」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國民黨就應該對此事置之不理,對於邵銘煌所提出的兩個難題,顯然國民黨更有責任去搞調查清楚,以早日給楊虎城的家人一個合理交代。

  參考資料:楊翰著《楊虎城大傳》,團結出版社2007年7月版;楊奎松《西安事變新探》,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版;胡希仲口述,冀遷運整理《西安事變後,我勸楊虎城不要回國》;李曉俊《論西安事變後張、楊不同命運的原因》;王根僧《楊虎城將軍被捕經過》;陝西省政協文史資料辦公室調查組《楊虎城將軍被囚十二年及遇難經過的調查》;范克明《西安遺恨——記西安事變後的楊虎城將軍》;李敖《蔣介石怎樣謀殺楊虎城——「西安事變」的另一主角》;亢心栽《記楊虎城將軍歐美之行》;楊瀚《楊虎城:等待平反》,《看歷史》2011年5月刊;羅學蓬著《紅巖密檔——B類(敵特、叛徒類)檔案解密楊虎城被殺真相揭秘》,山西人民出版社;沈醉《楊虎城被囚禁和被殺害的經過》,等。

  結語

  歷史真相是一切「平反」的基本前提。楊虎城「平反」問題,關涉兩岸關係,尤須在歷史真相層面把功夫做足。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