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浙江發現南宋大墓 墓主可能是中興四將之一的劉光世
墓室四周各有一座鐵牛。
青色的香糕磚下藏著杭州最大的南宋古墓。
半山皋亭山北麓有座山頭叫水晶山,在劉文村東面,旁邊有座顯寧寺。
水晶山前正在造浙江省環保輻射監測基地,因為半山一帶是杭州市地下文物重點保護區,所以工程開工前,考古部門先進場勘探。
三四塊嵌在土裡的碎青磚,讓杭州市考古所的梁寶華感到有戲,就用洛陽鏟打了下去(洛陽鏟,長柄,鏟頭為半圓筒狀,打入地下再提起來時,鏟頭就帶出一筒土,對土壤結構、顏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別,可判斷地下有無古墓葬),下去沒多深,鏟頭碰到了硬物,梁換個地方再打,差不多的深度,再次碰到硬物。
他趕緊叫來民工大面積發掘,今年10月下旬,一座罕見的南宋大墓重見天日。
泥土一層層揭去,一大片青磚裸露出來,長28厘米、寬8厘米、厚4厘米,這是香糕磚,南宋時期最典型建築材料,前幾年在吳山腳下的南宋恭聖仁烈皇后宅遺址和南宋臨安府治遺址上,都曾發現過。
最後,所有香糕磚拼成一個圓形平台,除去被毀部分,剩餘的平台約89平方米左右,直徑約12米;平台周圍有一圈排水溝,寬8厘米、深9厘米;最外面,還有一圈用條石築成的擋土牆,殘高25—58厘米。
在平台中央,考古人員發現了兩座並列的墓室,長270厘米、寬127厘米、深130厘米,應該是一個夫妻墓。
可惜,墓室遭盜,幾乎空無一物,棺木和屍體也不見蹤跡,僅剩的幾件文物是:
四頭鐵牛,放在東側墓室四個角落,長約一手掌,雖已高度腐朽,依然可看出每頭姿勢都不一樣;一隻南宋定窯白瓷碗,做工考究,上繪纏枝荷花;一隻青瓷粉盒,應是女主人生活用物;一個殘缺的銅鏡把和一把開元通寶的錢幣。
在東側墓室中央,有一個正方形的淺坑,梁寶華說,這是古墓中的「腰坑」,一般放一些可以保平安的貴重東西,但現場腰坑裡同樣沒發現東西。
雖然沒有發現什麼隨葬品,但按墓的形制和規模來看,墓主人當是一位極有身份的人。
「到目前為止,杭州發現的宋墓都是中小型墓,墓室長度一般在2.5米以下,寬1米左右,多為單室墓。像半山這樣大規模的夫妻墓,十分罕見。」梁寶華說。
能和這座南宋大墓在規模上相媲的僅有2004年在桐廬象山橋發現的一座南宋大墓——形制差不多,也有一個香糕磚砌成的圓平台,直徑達17米,周圍有擋土牆和排水溝,只不過在平台下發現了三個墓室,一夫一妻一妾。
修裁過的《中興四將圖》。作者為南宋宮廷畫家劉松年,住在清波門,清波門又有一名為「暗門」,故其又稱為「暗門劉」。原圖上四將身邊各有一位侍衛。
墓主可能是
中興四將之一的劉光世
劉文村的胡寶奎老人說,劉文村以前叫劉墳村,但是否因這座剛發現的大墓而來,就不清楚了。
考古人員在清初《湖壖雜誌》發現這樣的記載:皋亭山下有劉墳,為南宋鄜(音同夫)王劉琦的墓。開始這裡有座顯寧寺,為五代時所建,鄜王看中這裡的風水,就把寺遷出去,修建了自己的墓。
這段記錄,讓考古人員很迷惑,因為歷史上,鄜王和劉琦是兩個人。
南宋被封「鄜王」的只有一人,即被稱為「中興四將」之一的劉光世(1089—1142);而劉琦,雖然也是同時期的抗金名將,但較為普遍的說法是,他葬在福建安溪或湖南瀏陽。
考古人員繼續查考歷史資料。在清雍正修編的《浙江通志》上,也有關於宋鄜王劉琦墓的記錄,說是根據《鹹淳臨安志》和《杭州府志》等地方志記載,墓在定山,即今轉塘一帶。但在這條記錄下,《浙江通志》還有一註解,說明宋鄜王和劉琦不是同一人,疑古書記載錯誤,劉琦應為劉光世。
這條註解印證了工作人員的懷疑。目前,考古部門的推測是,轉塘定山,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過大型南宋墓葬,半山南宋大墓很有可能是宋鄜王劉光世的墓葬,和劉琦無關。
劉光世在杭州的豪宅在原先的風起橋,宋時稱新莊橋,有座景靈宮,裡面供奉的是北宋皇帝的衣冠、牌位,南宋皇帝每季的第一個月都要去祭獻;景靈宮建於1143年2月,最早就是劉光世的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