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為什麼喜歡唱《兩隻老虎》?
兒歌還是兒歌,聽歌的兒童卻已經換了一批又一批。誰又能想到,論起年紀,那些曾經耳熟能詳的兒歌卻大個好幾百歲呢?《兩隻老虎》就是一個例子。
作為舶來品,《兩隻老虎》絕非傳統的中國貨。它的祖籍在歐洲,為法、英、德等國家廣泛傳唱。在英國,它的馬甲很接地氣,叫做《約翰兄弟》,基本上智商不著急的都會唱:「你還睡嗎?你還睡嗎?小約翰,小約翰,小約翰。晨鐘已經敲響,晨鐘已經敲響,叮叮噹,叮叮噹!」
在德國、法國,也基本大同小異叫做「馬克兄弟」、「雅克兄弟」,至於為什麼到了中國歌曲內容迅速從「人名代指」淪落到「虎獸級別」,甚至拿著這般小清新的調子唱起「一隻沒有眼睛,一隻沒有尾巴」這樣奇怪血腥的歌詞,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麼傻白甜的兒歌是什麼時候溜躂進國門的?答案是民國時期。而且這首歌傳唱度最高的地方,是在當時的國民革命軍中。原來在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激勵士氣,北伐軍歌誕生了。採用的曲調,正是《約翰兄弟》。
當時國民軍把兒歌唱出了慷慨激昂的味道:「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鬥,齊奮鬥!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國民革命成功,國民革命成功,齊歡唱,齊歡唱!」
各位看官順口唱一下,是不是血槽爆滿?這就是《兩隻老虎》作為一首兒歌的人生頂峰了嗎?當然不是。
我們回到《兩隻老虎》版歌詞,其實此版本比北伐軍歌來得更早。早在《蔣經國論》一書中,它就露過了臉。為什麼歌詞這般奇怪,是因為「兩隻老虎」含有他的政治意味,據說缺耳朵和少尾巴的老虎分別有所暗指,其一指一意孤行不聽世界人民和平呼聲的美帝國主義,其二便是暗示蘇聯沒有前途可言。
蔣經國對這首兒歌十分喜歡,在鵝嶺時,身為教育長兼班主任的蔣經國,就親身教過學生唱「兩隻老虎」,他甚至倡導過「三隻老虎」的版本,卻沒有流傳開來。許多回憶錄也都有提到,每當蔣經國遇到重大問題,就會帶領群眾唱這首兒歌激勵人心。這麼一首充滿勵志意味的兒歌,如今卻只剩下小兒傳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