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我國首次測定明長城長8851.8公里
明長城長度:8851.8公里我國首次摸清楚明長城「家底」 北京段超過550公里
昨天,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首次聯合發佈明長城「家底」,總長度為8851.8公里。其中,北京段明長城超過550公里,並新發現兩段明長城牆體。根據《長城保護工程(2005-2014年)總體工作方案》,預計年底,完成秦漢長城的調查、測量與數據入庫,2010年12月,完成其他時代長城的調查、測量與數據入庫。
據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介紹,明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6個縣域,總長度為8851.8公里。其中:人工牆體的長度為6259.6公里;壕塹長度為359.7公里。
此次明長城資源調查是文物和測繪部門進行跨學科合作,對明長城進行定性、定量研究。通過科學的田野考古調查,全面獲取明長城保存現狀等第一手資料,並按照1比10000測圖精度量測、獲得了明長城的準確長度等各種基本數據。單霽翔介紹,通過本次資源調查,首次全面掌握了明長城作為一個龐大的軍事防禦體系的現存狀況,包括其具體分佈、走向,牆體和附屬設施建築特點,以及長城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保護和管理現狀等。另外,通過本次調查還新發現了與長城有關的各類歷史遺跡498處,例如天津市發現的火池、煙灶等相關遺存,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的將軍石摩崖石刻,北京延慶縣發現的石牆遺跡等。
-北京段長城
延慶新發現近8公里牆體
本次調查發現北京段明長城超過550公里。
調查發現,北京段明長城共有敵台1510座,烽火台165座,馬面41座,城堡141座,關口31座,窯址10處。
調查中,在延慶縣新發現了大莊科段、海字口段邊等處近5公里牆體,延慶石邊長城3公里牆體,以及1處冶鐵遺址和多處的燒窯遺址、採石場。此外,在昌平區還發現了一處平面為「凹」字形的遺存,其輪廓線全部為毛石散落而形成,總長15.9米,寬13米。在懷柔區渤海鎮水關段長城垛牆上發現了刻有「諸城工東界,東工尾西界」、「左部」、「右部」等字樣的文字磚。
-對話·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
明長城僅有10%保存較好
記者:此次長城資源調查與以往相比,有什麼不同?
童明康:在本次調查之前,各地對長城曾做過不同程度的調查,但由於沒有進行系統的專項調查和對調查資料的匯總,沒有形成翔實、完整而系統的資料,對長城的總體情況沒有完全掌握。據以往調查,僅能估算明長城現存約10000公里,其他時代長城20000公里,共計約30000公里。
記者:長城的保存狀況如何?與以往相比,長城現狀發生了哪些變化?
童明康:以明長城為例,我國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按照《長城資源保存程度評價標準》,其中保存一般的1104.4千米、保存較差的1494.7千米、保存差的1185.4千米,已消失的1961.6千米。從中可以看出,長城牆體保存狀況總體堪憂,較好的比例只有不足10%。
記者:造成此狀況的原因是什麼?
童明康:主要是自然和人為兩種因素造成的。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有地震、山體滑坡、洪災、流沙、風雨侵蝕、植物生長、齧齒動物破壞等。人為因素很複雜,主要有交通及其他工程建設、居民的生產生活活動、不當開發利用、不按原狀修繕等。
記者: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長城,為何整體還不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童明康:長城因其獨特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具備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基本條件。但在此次長城資源調查之前,我們對相當部分長城的分佈等情況不瞭解。
通過此次長城資源調查,我們已經對明長城的規模、分佈、構成、自然與人文環境、保護與管理現狀等有了清楚的認識,說明長城已經具備了整體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必要條件。隨著長城檔案的建立等各項工作的逐步展開,明長城將會整體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