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開國君主周武王姬發
周武王(約前1087年—前1043年),西周的創建者,漢族,姬姓,名發,謚號武王,西周時代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碔王。是周文王的次子。約前1050年文王死,他繼承王位,沿用「受命」年。
周原為商朝地處西陲的一個小屬國。周文王在位50年,做了許多滅商的準備,實行許多正確的政策,他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勵精圖治,以德治國,禮賢下士,使周繁榮興盛起來國力逐漸強大,逝世時天下三分已得其二,為滅商奠定了基礎。武王姬發繼位後,對內重用賢良,繼續以姜太公(姜尚)為軍師,並用弟弟姬旦為太宰,召公、畢公、康叔、丹季等良臣均各當其位,人才薈萃,政治蒸蒸日上。對外爭取聯合更多諸侯國,孤立商王朝,壯大自己力量。
此時,商朝在暴君紂王統治下,政治上已十分腐敗,但軍事上仍有較強實力。武王審時度勢,積極為滅商準備條件,等待時機。他即位9年後,為便於進攻商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將都城由豐(今陝西西安西南灃水西岸)遷至鎬(今陝西西安西南灃水東岸),又對商作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有800個諸侯前來孟津會盟。這次行動鍛煉了軍隊,取得了實戰經驗,史稱「孟津觀兵」。
又二年,武王探知紂王更加昏庸暴虐。良臣比干、箕子忠言進諫,一個被殺,一個被囚。太師疵、少師強見紂王已不可救藥,抱著商朝宗廟祭器出逃。百姓皆側目而視,緘口不言。武王同姜尚研究,認為滅商條件已完全成熟,遵照文王「時至而勿疑」的遺囑,果斷決定發兵伐商,通告各諸侯國向朝歌進軍。
出發前,太史卜了一卦,得兆象大凶。見此不吉之兆,百官大驚失色。武王決心已定,不迷信鬼神,毅然率兵車300乘、近衛武士3000人、甲士4.5萬人向朝歌進發。大軍到達朝歌郊外70里處的牧野(今河南衛輝市南),各諸侯率兵車4000乘會合。紂王聞知周兵已到,調集都中士兵,再加把囚犯、奴隸、戰俘武裝起來,共起兵17萬(一說70萬)相迎。雙方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
武王在戰前向全軍發表誓詞,歷數商紂的罪惡,說明伐紂的正義性,動員將士們英勇殺敵。決戰開始後,周軍士氣高漲,奮勇衝殺。商紂的軍隊在周軍凌厲攻勢下一觸即潰。那些被迫參戰的奴隸、囚徒不願為紂王賣命,反把武王看作救星,倒轉矛頭引導周軍殺入朝歌。紂王見大勢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身死。商朝由此滅亡。
姬發攻滅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鎬京,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採納了周公對商民進行安撫以穩定天下形勢的辦法。在統治階級上層進行權力分配,對在滅商大業中做出貢獻的姬姓宗族和有功之臣論功行賞,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封親屬和功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給他們在政治上、經濟上某種好處,換取他們對周王朝的支持。如封姜尚於營丘為齊國,命周公為太宰,封於曲阜為魯國,康叔為司寇,丹季為司空。
他還對殷遺民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把殷王畿內地劃分三個區域。封紂的兒子武庚為殷侯,派自己弟弟管叔治鄘,蔡叔治衛,霍叔治邶,令他三人監視武庚,史稱「三監」。這大大安定了商的遺民,減少他們的敵對情緒。與此同時,他又令召公去監獄給箕子鬆綁,令畢公把囚在牢裡的國人釋放歸里,恢復自由。並到商容的故宅對這位殷朝賢臣進行表彰。令南宮散鹿台之財物和鉅橋之糧粟救濟貧民,發展生產,從而促進了西周初年政治經濟的穩定和發展,推動了社會的前進。
周武王建立新王朝代替腐朽的舊王朝,成為歷史上有數的名王之一,受到後人稱頌。
武王奪取全國政權之後在位七年,因病而逝,誦繼位,是為成王。由於成王年紀尚下,由周公旦攝理朝政。他一生嚴謹穩重,具有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但他也有失誤,在剛剛取得政權之後,便「歸馬華山之陽,放牛桃林之野,倒載干革,包之虎皮,車甲釁而藏之府庫,示天下不復用。」可是在他死後不久武庚就發生了叛亂。危急時刻,周公旦平定叛亂,輔佐周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