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民國時期有哪些國產電影成功走向世界? | 陽光歷史

 

A-A+

盤點:民國時期有哪些國產電影成功走向世界?

2017年12月30日 演義趣聞 暫無評論 閱讀 71 次

  導讀:清末民初,西方無聲電影傳入中國,引起中國藝人的興趣。中國藝人紛紛組建影片(影業)公司拍攝電影,拍出了許多高質量的電影,上世紀20年代和40年代,共有18部國產影片成功打入各國市場。

  上世紀20年代和40年代,共有18部國產影片進軍世界各國和香港、澳門地區,其中1934年由著名導演蔡楚生拍攝的故事片《漁光曲》,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電影節上獲獎。這是我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故事片,蔡楚生也成為我國第一位獲得國際獎的電影藝術家。

  西方無聲電影傳入中國,引起中國藝人的興趣。中國藝人紛紛組建影片(影業)公司拍攝電影。1913年,由黎民偉、嚴珊珊主演的古典名劇《莊子試妻》攝製成功。這是中國第一部古裝片,它由布拉斯基帶回美國,成為在大洋彼岸放映的第一部中國影片。美國觀眾饒有興趣地觀看了《莊子試妻》,劇場內笑聲不斷,齊聲稱讚影片故事生動,中國演員表演出色。

  6年後,中國影片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它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是京劇武生戲《四傑村》。影片在美國上映,好評如潮。真正輸往海外的長故事片是1922年由任彭年導演、張慧沖主演的《蓮花落》。影片首先在南洋、菲律賓等國家地區放映,得到華僑的讚賞。但在運往美國準備上映時遭美國電影聯合會拒絕,幾經磋商,僅允許試映兩日。後來,華僑攜此片到美國夏威夷和加拿大等地放映,大受歡迎。

電影《漁光曲》

  南洋是華僑的聚集地,電影放映很興旺,即使一座小小島嶼也擁有好幾家電影院。昔日歐美電影獨霸天下,20世紀20年代中國電影進入南洋,僑胞們欣喜若狂,轉而爭看祖國影片。每到一部新影片,家家影院爆滿。

  從1926年開始,以武俠為主流的中國電影佔領了南洋電影市場。到了20世紀30年代,反映階級矛盾的優秀影片陸續進入南洋,《城市之夜》、《母性之光》等影片受到華僑的熱烈歡迎。

  在中國影片佔領南洋電影市場的同時,中國電影加快了向歐美電影市場進軍的步伐。1927年,民新影片公司出品古裝片《西廂記》,以其濃厚的中國風格步入英、美等國家,征服了西方觀眾,新聞界相繼發表文章,給予好評。《泰晤士報》認為「林楚楚扮演的崔鶯鶯,頗似好萊塢大明星瑪麗·壁克馥」;《倫敦每日新聞報》則承認「這是一部具有中國特別風味的優秀影片」。

  此後,明星影片公司、聯華影業公司出品的《姊妹花》、《三個摩登女性》相繼銷往美國。1936年,「聯華」攝制的《天倫》,將片名改為《中國之歌》再銷美國。《紐約時報》出面約請當時正在美國的中國著名文學家林語堂寫了一篇題名為《中國與電影事業》的文章刊於該報。同年11月9日,《中國之歌》在美國首映,獲得巨大成功,成為當時的一件盛事。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