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為何屢試不中?曾因違法書寫規則被警示 | 陽光歷史

 

A-A+

蒲松齡為何屢試不中?曾因違法書寫規則被警示

2016年11月06日 演義趣聞 暫無評論 閱讀 95 次

  濟南歷史悠久,明朝設山東行省後,濟南始為山東首府,成為山東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明清兩代,每三年即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科舉鄉試都會在濟南大明湖畔的貢院舉行,成千上萬的學子都會齊聚於此應試。同時,科舉考試也給這座城市烙上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很多街道和建築都和它密切相關。府文廟、貢院牆根街、榜棚街……儘管經歷了數次變遷,但通過這些街巷和建築,我們可以依稀找到「古代高考」的影子。

  府文廟——

  赴考必經之地

  在濟南市地名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濟南文史專家唐景椿的引領下,記者來到位於濟南市歷下區大明湖南側、芙蓉街北首的濟南府文廟,飛簷斗拱的古建築群碧瓦朱甍、恢弘壯麗,彰顯著昔日的輝煌。據《濟南府志》、《歷城縣志》記載,濟南府文廟由「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郡守李恭建」,「明成化十年,知府蔡晟增兩廡像龕,建坊樹屏,成化丁酉(1477年)巡撫御使梁澤復廣殿,制拓兩廡,建戟門、欞星門、明倫堂……」,被譽為「儒林巨觀」。

  新中國成立後,濟南府文廟被小學、工廠等佔用,許多建築被毀。1992年府文廟成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開始大修,殘存的古建築被修復,被拆除的部分也得到復建,成為濟南歷史文化保護區的核心部分,並與泉城路、芙蓉街、曲水亭街、大明湖連片成歷史街區,恢復了古代官辦學府的形象,並成為展示傳統文化和傳統教育的基地。據考證,在全國已知的文廟中,濟南府文廟與山東曲阜孔廟、江蘇南京六合文廟、蘇州文廟並稱「中國四大文廟」。

  「明清時期,府文廟是廟學合一的官設機構。府學是僅低於國子監的官辦教育機構,文廟是古代官方祭孔的場所。」唐景椿介紹,在科舉時代,無論是參加縣試、府試,還是鄉試、會試,赴考前,考生們都要到文廟祭拜一番。由於科舉考試是封建士子仕途的起點,清順治年間,濟南府文廟西南側芙蓉街的梯雲溪上修建了一座石橋,取名「青雲橋」,取「青雲直上」之意,並修建了一座牌坊,坊額題有「騰蛟起鳳」四字,以勉勵莘莘學子。

  府文廟南大門前,有一條百米小巷名叫「馬市街」。唐景椿說,很多人誤認為「馬市街」過去肯定是賣馬的地方,但事實並非如此。辛亥革命前,為尊崇孔子,經過府文廟前,要「文官下轎,武官下馬」,考生、遊人或來府學祭孔的官員,都會將馬拴在這條街上,因此得名「馬市街」。

  由於來祭拜孔子的官員、考生、遊客較多,便有人在府文廟西側的小巷賣茶水,給人們提供飲茶休息交流之所,於是這條小巷便被稱作「茶巷」,小巷僅80米長,只有三個大門,住著很少的幾戶人家。這條古老的小巷已於2003年拆遷,幽幽的茶香與往昔的喧囂被歷史的塵埃湮沒。

  貢院牆根街——

  高牆下的狀元夢

  到府文廟拜過孔子,考生們便進入貢院準備考試。如若考中,即為舉人,可進京參加會試,有機會考取進士入朝為官,這對於當時的考生來說是改變命運的機會,意義非同一般。

  據記載,濟南「貢院在布政司東,明洪武初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由於明清時期考生人數逐漸增加,貢院的規模也逐漸擴大,至清同治年間,考生考試用的號捨曾達萬餘間。然而,隨著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停止科舉後,貢院有的建築已被拆除或挪為他用,唯有「貢院牆根街」這一稱呼保留下來。

  貢院牆根街緊鄰省政府東院牆,是一條約420米長,數米寬的靜謐小巷,科考時是士子點名排隊的地方。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歷城縣志·建置考》載有:「貢院巷」。清時曾名「雲路街」,取「平步青雲」之意。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濟南市政府市區測量報告書》始載為:「貢院牆根街」,因位於貢院東牆根而得名。

  唐景椿介紹,古時的貢院牆高達5米,在牆頭上插滿棘枝,這樣做既可防止考生與考場外的人聯合作弊,又可避免考生受到考場外的干擾。明清時期的鄉試共考三場,每場一般為三天兩夜。考生進入僅容一人平坐答卷或蜷臥休眠的貢院號捨後,吃住便全在舍內。考生以墨筆答卷,交卷後,考卷的名字部位被密封,只露出號捨的號數。為避免因筆跡熟識或其他串通手段作弊,卷子要由眾多謄錄者用硃筆謄錄,然後再交與閱卷官評閱。科舉考試之嚴苛可見一斑。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緊靠貢院,讀書應試之人大多在此集聚,貢院牆根街的考試經濟應運而生,各種培訓機構林立,書院、私塾、義學和學堂等文教場所遍佈,成為一條著名的文化街。

  在貢院牆根街的南頭東側,有一座青磚、白牆、豎脊的「狀元牆」,長24米的正牆與兩側翼牆構成古樸而大氣的「八」字照壁,古樸壯觀。據考證,這正是明清時期濟南貢院正門外的照壁。由於被街邊違章房遮蔽,「狀元牆」長期處於「隱居」狀態,破損嚴重。2006年在人大代表的建議下有關部門對照壁進行了保護性修復,終使其「得見天日」。

  府文廟南大門前,有一條百米小巷名叫「馬市街」。唐景椿說,很多人誤認為「馬市街」過去肯定是賣馬的地方,但事實並非如此。辛亥革命前,為尊崇孔子,經過府文廟前,要「文官下轎,武官下馬」,考生、遊人或來府學祭孔的官員,都會將馬拴在這條街上,因此得名「馬市街」。

  由於來祭拜孔子的官員、考生、遊客較多,便有人在府文廟西側的小巷賣茶水,給人們提供飲茶休息交流之所,於是這條小巷便被稱作「茶巷」,小巷僅80米長,只有三個大門,住著很少的幾戶人家。這條古老的小巷已於2003年拆遷,幽幽的茶香與往昔的喧囂被歷史的塵埃湮沒。

  貢院牆根街——

  高牆下的狀元夢

  到府文廟拜過孔子,考生們便進入貢院準備考試。如若考中,即為舉人,可進京參加會試,有機會考取進士入朝為官,這對於當時的考生來說是改變命運的機會,意義非同一般。

  據記載,濟南「貢院在布政司東,明洪武初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由於明清時期考生人數逐漸增加,貢院的規模也逐漸擴大,至清同治年間,考生考試用的號捨曾達萬餘間。然而,隨著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停止科舉後,貢院有的建築已被拆除或挪為他用,唯有「貢院牆根街」這一稱呼保留下來。

  貢院牆根街緊鄰省政府東院牆,是一條約420米長,數米寬的靜謐小巷,科考時是士子點名排隊的地方。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歷城縣志·建置考》載有:「貢院巷」。清時曾名「雲路街」,取「平步青雲」之意。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濟南市政府市區測量報告書》始載為:「貢院牆根街」,因位於貢院東牆根而得名。

  唐景椿介紹,古時的貢院牆高達5米,在牆頭上插滿棘枝,這樣做既可防止考生與考場外的人聯合作弊,又可避免考生受到考場外的干擾。明清時期的鄉試共考三場,每場一般為三天兩夜。考生進入僅容一人平坐答卷或蜷臥休眠的貢院號捨後,吃住便全在舍內。考生以墨筆答卷,交卷後,考卷的名字部位被密封,只露出號捨的號數。為避免因筆跡熟識或其他串通手段作弊,卷子要由眾多謄錄者用硃筆謄錄,然後再交與閱卷官評閱。科舉考試之嚴苛可見一斑。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緊靠貢院,讀書應試之人大多在此集聚,貢院牆根街的考試經濟應運而生,各種培訓機構林立,書院、私塾、義學和學堂等文教場所遍佈,成為一條著名的文化街。

  在貢院牆根街的南頭東側,有一座青磚、白牆、豎脊的「狀元牆」,長24米的正牆與兩側翼牆構成古樸而大氣的「八」字照壁,古樸壯觀。據考證,這正是明清時期濟南貢院正門外的照壁。由於被街邊違章房遮蔽,「狀元牆」長期處於「隱居」狀態,破損嚴重。2006年在人大代表的建議下有關部門對照壁進行了保護性修復,終使其「得見天日」。

  榜棚街——

  見證無數悲歡

  八月鄉試結束後,九月濟南貢院便會發榜,張掛榜文之處便位於今省政府正南方,北起泉城路,南至黑虎泉西路的榜棚街。「從上個世紀初的地圖上可以看到,在榜棚街北口建有一座過街樓,當時樓下面設有柵欄門,這是為了保護榜文而設立的。」唐景椿說。

  發榜時,榜棚街周圍非常熱鬧。一大早,轎夫便抬著榜文,在儀仗隊、鼓樂隊和兵丁的擁簇下走來。榜文分為正榜和副榜,正榜錄取者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亞元,三、四、五名為經魁,第六名為嚴魁,其餘皆稱文魁。副榜錄取12人,均為「副貢生」,雖無緣赴京會試,但可享受無須參加每年的縣試、府試,而直接進行鄉試的優待。

  發榜後,滿心期待的考生一擁而上,爭相看榜,上榜者歡呼雀躍,落榜者則黯然神傷。新科舉人要到布政使司領取頂戴、衣帽,並領取旗匾銀24兩,以辦理在住宅門前豎旗桿、在大門上懸匾等事宜。發榜第二天,巡撫衙門便擺上「鹿鳴宴」,主考、監臨、學政、簾官、新科舉人都會赴宴。

  因應考人數太多而取中名額有限,很多考生為求得功名連考十幾甚至數十年,只能望榜棚而興歎。清代著名短篇小說家蒲松齡就是其中的一位,他雖文采飛揚,寫下了傳世巨著《聊齋誌異》,但在科舉的道路上卻屢戰屢敗,落魄一生。自19歲考中秀才後,蒲松齡在其後的數十年間參加了十幾次「鄉試」,皆名落孫山,無緣仕途,直到71歲才破例補為貢生。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69歲的蒲松齡寫下長詩《歷下吟》,將考試中的辛酸屈辱、錄取中的種種弊端以及考官的驕橫貪腐等盡情道出。

  其實,蒲松齡的屢試不中,也有主觀原因。在蒲松齡48歲那年參加鄉試時,拿到考題後,他就覺得太容易,文思如泉湧,下筆如有神,洋洋灑灑,一揮而就。但當他寫完回頭一看,才發現違反了科舉考試的書寫規則,「越幅」了。科舉考試要求,考卷每頁只能寫12行,每行只能寫25個字,而且要寫完第一頁再接著寫第二頁。可蒲松齡寫得太快了,第一頁寫完後,飛快地一翻,就把第二頁也翻過去了,直接寫到了第三頁上。犯「越幅」之規的他不但被取消錄取資格,還被張榜警示。蒲松齡在詞中寫道:「得意疾書,回頭大錯,此況何如!覺千瓢冷汗沾衣,一縷魂飛出捨,痛癢全無。」將其在考場發現自己「越幅」後的震驚和頹喪表露無遺。

  其實,蒲松齡的屢試不中,也有主觀原因。在蒲松齡48歲那年參加鄉試時,拿到考題後,他就覺得太容易,文思如泉湧,下筆如有神,洋洋灑灑,一揮而就。但當他寫完回頭一看,才發現違反了科舉考試的書寫規則,「越幅」了。科舉考試要求,考卷每頁只能寫12行,每行只能寫25個字,而且要寫完第一頁再接著寫第二頁。可蒲松齡寫得太快了,第一頁寫完後,飛快地一翻,就把第二頁也翻過去了,直接寫到了第三頁上。犯「越幅」之規的他不但被取消錄取資格,還被張榜警示。蒲松齡在詞中寫道:「得意疾書,回頭大錯,此況何如!覺千瓢冷汗沾衣,一縷魂飛出捨,痛癢全無。」將其在考場發現自己「越幅」後的震驚和頹喪表露無遺。

  據統計,濟南貢院自明初到清末有500多年歷史,舉行鄉試200次,錄取舉人近兩萬人。這些舉人赴京城參加會試殿試後,先後計有4074人考中進士,其中狀元9名,榜眼5名,探花6名。這些登科的山東人中,明代有200多人擔任過總督、巡撫級高官,清代只在皇宮內廷任相當於宰相級別的內閣大學士的就有劉墉等15人,邊貢、於慎行、李開先、李攀龍、王士禎等著名學者也都是在濟南貢院中舉後,赴京應試而步入仕途的。

  濟南貢院建於明代洪武年初,坐北朝南,由三進大的院落組成。

  貢院大門懸掛「貢院」匾額,左右各建有一牌坊,左題「龥俊」,右題「掄才」。東門外左右也各建一坊,一題「觀光」,一題「論秀」。貢院大門裡面第二重門為「龍門」,龍門之後還有一層門,四座門樓並列,這可能便是民間將貢院稱為「四牌樓」的原因。

  往裡便是第一進院落,這進院落很大,約占貢院一半,中間是甬道,東西兩旁是排排號捨,號捨亦稱「考棚」,每間號捨高6尺、寬3尺、深4尺,僅容一人平坐答卷或蜷臥休息。號捨裡備有兩塊木板,一塊當桌,一塊為凳,夜晚則拼做床鋪。

  第一進院落盡頭正中建有「明遠樓」,站在樓上,貢院前後可一覽無餘;院的四隅各建瞭望樓一座,可隨時查看號捨周圍的情況。貢院戒備森嚴,它的圍牆有兩重,外牆高一丈五尺,內牆高一丈,牆頭還鋪滿棘枝,牆內外晝夜有兵丁巡邏。考生進門時,要被嚴格搜身,以防藏夾帶「小抄」。考生進入號捨後,就要關門落鎖,因此叫做「鎖院貢試」。

  明遠樓北是第二進院落,正中是「至公堂」,在它的東西各有幾個小院,作為監臨、掌卷、提調、監試等「外簾官」的辦公之處。第三進院落正中是「聚奎堂」,為主考品評文章之處,東西也有幾個小院,主考官、同考官、內監試、內掌卷等「內簾官」在此處辦公。

  科舉鄉試的主考官、副主考官都是皇帝從京城派來的翰林官,地方官員全力配合,巡撫擔任監臨,布政使擔任提調,按察使擔任監試。主持和管理鄉試事務的官員從正門進院,趕考的士子由東門入闈。

  貢院龍門前的原有水道「華筆池」,為山東布政使江蘭派人在龍門北側所鑿,水道南出龍門,再出貢院,接芙蓉街的梯雲溪,進而與珍珠泉、芙蓉泉等一脈相通。清乾隆五十七年(1702年),江蘭以護撫藩司之身擔任鄉試監臨,為之起名並寫題記,「華筆池」之名則寓祝願考生妙筆生花之意。華筆池之水西流注入隔壁布政使署的鳳翥池,最後流進大明湖。如今,華筆池被水泥板封於地下。貢院內還有一眼「大比泉」。《周禮》曰:「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故鄉試之年又稱大比之年。泉以「大比」命名,「在貢院提調道門內」,論其年代,「有明成化年碑」(清道光《濟南府志》)。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廢除科舉,貢院沒用了,遂將號捨及明遠樓、至公堂、聚奎堂等建築一律拆去,自至公堂以南改建為提學使署,自監臨院以北改建為濟南府中學堂(濟南一中前身),又於提學使署東偏建模範小學堂,其東新號遺址改建圖書館,西新號遺址建作山東省咨議局。此後歷經演變,貢院牆根街西邊原貢院之地先後有機關、學校、劇院、民眾教育館等,現在成為山東省人民政府的一部分,貢院便只存在於歷史之中了。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