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公子張伯駒曾過繼給河南督軍 與袁克文親密 | 陽光歷史

 

A-A+

民國公子張伯駒曾過繼給河南督軍 與袁克文親密

2016年06月15日 近代名人 暫無評論 閱讀 127 次

  出項城市區往南行30公里,就是秣陵鎮。

  根據當地史志的記載,秣陵鎮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因為東西街道呈龍的形狀,又被當地人俗稱為「龍鎮」。在南北朝時期,以今天的秣陵鎮為中心設置了秣陵縣。

  儘管後來秣陵縣被併入項城縣,但在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項城縣城遷到此地,歷經明、清、民國等,前後500多年。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前,項城縣城並不在今天的市區一帶,而是在南部的秣陵鎮。項城縣的千年古縣歷史,秣陵的歷史就佔據了500多年。

  從明代到民國,項城縣城為何一直在秣陵鎮一帶,而新中國成立為何北遷?項城市博物館副館長高靜茹女士說,這大概是由秣陵鎮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的。秣陵鎮在項城市的南部,處豫、鄂、皖三省要衝,交通便利。不過到了近代,秣陵鎮的地理優勢開始下降。

  1953年,項城縣城搬遷至北部的水寨鎮。因為水寨鎮地處沙穎河航道和運河交匯處,是交通便捷的水陸碼頭,而秣陵鎮沒有水上運輸。在當時交通不發達的年代,很多縣城都遷到了沙穎河邊,主要還是為了發展經濟。另外秣陵鎮距離周口市區比較遠,交通不便,所以最終將縣城北遷。

張伯駒

  縣城搬走後很長一段時間,秣陵鎮還被俗稱為老城。1981年鄉鎮分設,建制恢復秣陵鎮,同時也是老城鄉政府所在地;1989年被河南省命名為首批「中州名鎮」。

  出身名門酷愛藝術

  在秣陵鎮小學院內,有一座灰瓦磚木建築的兩層小樓,坐北朝南。項城市博物館館長馬海珍告訴記者,這就是民國四公子之一張伯駒的舊居。這座小樓面闊三間,進深三架樑,硬山灰瓦頂,東西長9.6米,寬5.4米,牆體厚60厘米,門窗簷下磚雕水波紋圖案。小樓原是民國年間張伯駒家的一個中藥鋪,張伯駒曾在此閒居。

  「我們已經組織人將原來存放在舊居內的一些雜物清出。」馬海珍館長說,張伯駒舊居的樑柱保存較好,但外部牆體有些破損,項城市文物部門正在搜集張伯駒舊居的資料,將來會按歷史原貌進行修復。

  張伯駒1898年出生於秣陵鎮閻樓村,張家在項城也是名門望族。他的父親張錦芳在家中排行老六,而他的五伯就是後來做到河南督軍的張鎮芳。張鎮芳早年考中進士,進京為官,但遺憾的是膝下無子。按照傳統規矩,如果一個人無子,其兄弟中有兒子多的就該過繼給他一個。於是,張伯駒被過繼給了張鎮芳,這也改變了張伯駒的人生軌跡。

  1905年,張伯駒來到天津,正式認張鎮芳為嗣父,從此開始了在天津、北京、上海的生活。

  儘管當時科舉制度已經廢除,新式學堂興起,但張鎮芳仍為兒子請來了舊式家塾先生。張伯駒從小就天資聰慧、記憶超群,《三字經》、《千字文》等過目不忘。9歲時,張伯駒已能寫詩,一部《古文觀止》倒背如流,一時贏得「神童」美譽。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當時袁世凱的家屬多在項城,傳聞有人欲對他們不利,袁世凱即命全家分批遷居天津,將諸子教育之事托付給近代著名教育家嚴修及張鎮芳。袁家子弟來到天津,這讓張鎮芳大喜,為了獲得與袁世凱兒子親近的機會,張鎮芳讓張伯駒走出私塾,進入新式學堂,與袁家子弟成了同學。後來,張伯駒與袁世凱的二兒子袁克文等人並稱「民國四公子」,大概就是從這個時候打下的基礎。

  1914年,袁世凱為了培養私人勢力,控制軍隊,創立以培養軍官為目的的陸軍混成模範團。他自己以總統身份親任團長。模範團的軍官從北洋各師和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批畢業生中精選,士兵則精選忠誠可靠、身強力壯、當過正職軍官、有過戰爭經驗者。

  在張鎮芳的安排下,年僅16歲的張伯駒被破格進入模範團騎科。但張伯駒顯然對軍事、政治沒有興趣,連年的軍閥混戰、爭權奪利,導致民不聊生、社會動盪,讓張伯駒心灰意冷,他不顧張鎮芳的反對,退出軍界,回到家中,把興趣全部轉移到讀書、吟詩、聽戲、收藏等文化藝術活動之中。

  張伯駒樂於和文人雅士們交往,經常和他們一起聚會品文,一起吟詩作畫;他學唱京劇並登台演出,鑒賞並收藏古董墨寶。張鎮芳死後,在母親的勸說下,張伯駒勉強就任中國鹽業銀行董事長,但他僅僅掛名而已,很少過問銀行的事。

  張伯駒鍾情於藝術,對生意絲毫不感興趣,銀行經理來請示事宜,他總是說「好好好,你看著辦」來打發。坐擁如此多的財富,張伯駒生活卻非常簡樸,他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不穿絲綢,也從不穿西裝革履,長年一襲長衫,而且飲食非常隨便,有個大蔥炒雞蛋就認為是上好的菜餚了。

  對生意毫不在意的張伯駒,對藝術、詩詞、曲藝等卻表現出了極大的天賦,並逐漸被時人稱為「民國四公子」之一。

  所謂的「民國四公子」一說,最早流傳於上世紀20年代的上海,後來被京津上流社會認可。但究竟「四公子」是指的是哪四位?各種版本說法不一,流傳最多的版本是張伯駒、溥侗、袁克文、張學良四位,他們都是豪門子弟,而且都多才多藝,瀟灑風流,具有傳奇色彩。

  溥侗是溥儀的族兄,工詞翰,擅書,善畫,精於鑒賞,更以皇親貴胄身份,向眾多京劇、昆曲藝人學習,集眾藝人絕藝於一身,很多著名的專業演員都要向他請教,號稱「票界大王」;袁克文是袁世凱的二公子,生性散淡,一生無意政治權位,詩詞楹聯、琴棋書畫、文物鑒賞等無所不能、無所不精,尤其一手好字,行草篆隸各體均擅長,是當時最為重要的書法家之一;張學良為當時軍政要人,但在文物鑒賞方面有很深的造詣。

  張伯駒與其他三位「公子」都有交往,尤其與袁克文意氣相投,過從甚密,一起快意詩酒,其逸事頗為當時上層社會稱道。

  保護文物一生己任

  張伯駒先生喜歡收藏、鑒賞文物,而且一生致力於保護文物。民國時期,政局混亂,許多古董商唯利是圖,致使大量國寶流落國外,張伯駒對此深為痛惜,他收藏古字畫不僅僅出於愛好,更是一種責任感,以保護文物不外流為己任。正如他自己所說,「予所收藏,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這是張伯駒一生收藏所遵循的信念,他又實踐了這個諾言。

  張伯駒先生對於中華民族的文物瑰寶視如生命,他虛心向專家請教鑒賞古董真偽的真諦,並不惜重金購買、收藏古代珍品字畫。他從30歲起開始收藏名畫墨跡,直至60歲止,前後長達30年。經他手收藏的書畫名跡有118件之多,其中以西晉陸機手書的《平復帖》和隋初畫家展子虔的《遊春圖》最為珍貴。

  陸機的《平復帖》是我國現存於世最早的書法真跡,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比王羲之的《蘭亭序》還早60多年。張伯駒先生以4萬元大洋的價格將《平復帖》購買到手,從此便與此帖形影不離,即使在最需要錢的時候,也不肯轉讓他人。日本文物商人願出30萬大洋的高價收買《平復帖》,被他厲聲拒絕。張伯駒先生這種癡心保護國家文物,置個人生命於不顧的高風亮節,贏得了世人的讚譽。

  新中國成立後,張伯駒毅然將自己珍藏幾十年的價值連城的《平復帖》等八件珍貴文物捐獻給了國家。當時的文化部沈雁冰(即茅盾先生)部長親筆為他簽發了褒獎狀。

  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張伯駒還把自己收藏的脂硯齋藏硯捐贈給吉林省博物館,此硯是我國首次發現的有關批閱《紅樓夢》脂硯齋的文物。

  張伯駒先生一生捐獻的國寶,在當時便有人估計價值已高達億元之巨,但張伯駒先生保護文物的那份赤子之情,是不能用價格來衡量的。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