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靠山慈禧袁世凱為什麼最終還是沒被殺? | 陽光歷史

 

A-A+

失去了靠山慈禧袁世凱為什麼最終還是沒被殺?

2016年05月13日 近代名人 暫無評論 閱讀 180 次

  導讀:慈禧太后去世後,新朝親貴和同情光緒皇帝的一眾臣僚非常嫉恨袁世凱,把驅袁作為當時第一要緊的事情。一場意在清除奕劻、袁世凱,鞏固監國攝政王地位,重新分配政治權力的鬥爭悄然展開。

  驅袁被提上議事日程

  慈禧太后去世後,皇權的威嚴有所下降。在時任監國攝政王的載灃看來,奕劻和袁世凱對政治權威和大清君權構成了嚴重威脅。眾多圖謀在新朝躋身高位的宗室親貴,如善耆、載澤等也視位高權重的慶親王奕劻為眼中釘、權柄煊赫的袁世凱為肉中刺,無不欲除之而後快。

  奕劻為人貪鄙,但因其在中樞歷練幾十年,又被加恩為世襲罔替的慶親王,在宗室中威望頗高,在朝臣中的份量奇重,不是小字輩親貴能輕易動得了的。

  袁世凱在年輕親貴看來不過是大清的奴僕,地位較之奕劻輕微得多。康有為、梁啟超稱袁世凱當年背棄光緒皇帝致使其被囚禁瀛台,多年鬱鬱寡歡後英年早逝,也讓袁世凱的形象極為不堪。

  新朝親貴和同情光緒皇帝的一眾臣僚非常嫉恨袁世凱,把驅袁作為當時第一要緊的事情。一場意在清除奕劻、袁世凱,鞏固監國攝政王地位,重新分配政治權力的鬥爭悄然展開。

  率先發難的是御史趙啟霖、江春霖、趙炳麟等。趙啟霖曾經因彈劾段芝貴獻妓女楊翠喜給載振,得罪了奕劻和袁世凱,被慈禧太后革職,後來得到社會聲援而獲復職。三位御史紛紛上奏折,參劾袁世凱。

  此時的袁世凱也因為一系列政策紛爭,給他人造成可乘之機。

  袁世凱自上任外務部尚書後,著意交好歐美,抵制日俄兩國對中國東北地區利權的侵佔。他籌劃這些舉措時,既很少與朝中其他軍機大臣商議,又不向朝廷請示,這就難免觸了載灃的逆鱗。

  1908年12月10日,袁世凱將中美互派大使問題提交朝廷討論,在政府內部引發激烈衝突。加上袁世凱錯判美國對日外交態度,與美德兩國達成中美德同盟的倡議破產,引發朝臣的抨擊和日俄兩國駐華公使的責難,陷入政治困境,一時間進退維谷。

  1909年1月1日,袁世凱又因財政清理問題,觸怒時任度支部尚書的滿族親貴載澤。

  在財政清理問題上,袁世凱反對載澤集中財政權於度支部的主張,並聯合軍機大臣世續繞過載澤向載灃提出建議,主張給予各省督撫必要的財政權。

  袁世凱的主張和行為不僅引發親貴們的不滿,也加劇了載灃的厭惡。

  袁世凱得到消息,逃到天津

  1月2日,御史趙炳麟、給事中陳田上奏折彈劾袁世凱,稱其「機械變詐,善構骨肉」,「包藏禍心,罔知大義」,「攬權獨工,冒進無等」,「久握軍符,恃兵而驕」,「入議官制,氣凌朝貴,動搖樞臣,頗有唐時藩鎮朱溫入朝之風」,政治攻擊不留餘地。

  載灃從御史的奏折中找到借口,決定利用有利時機除掉袁世凱。這當然不是容易的事情,要動袁世凱,除了要有殺伐決斷的魄力,還得要有過關斬將的本領。

  新朝親貴和同情光緒皇帝的一眾臣僚非常嫉恨袁世凱,把驅袁作為當時第一要緊的事情。一場意在清除奕劻、袁世凱,鞏固監國攝政王地位,重新分配政治權力的鬥爭悄然展開。

  率先發難的是御史趙啟霖、江春霖、趙炳麟等。趙啟霖曾經因彈劾段芝貴獻妓女楊翠喜給載振,得罪了奕劻和袁世凱,被慈禧太后革職,後來得到社會聲援而獲復職。三位御史紛紛上奏折,參劾袁世凱。

  此時的袁世凱也因為一系列政策紛爭,給他人造成可乘之機。

  袁世凱自上任外務部尚書後,著意交好歐美,抵制日俄兩國對中國東北地區利權的侵佔。他籌劃這些舉措時,既很少與朝中其他軍機大臣商議,又不向朝廷請示,這就難免觸了載灃的逆鱗。

  1908年12月10日,袁世凱將中美互派大使問題提交朝廷討論,在政府內部引發激烈衝突。加上袁世凱錯判美國對日外交態度,與美德兩國達成中美德同盟的倡議破產,引發朝臣的抨擊和日俄兩國駐華公使的責難,陷入政治困境,一時間進退維谷。

  1909年1月1日,袁世凱又因財政清理問題,觸怒時任度支部尚書的滿族親貴載澤。

  在財政清理問題上,袁世凱反對載澤集中財政權於度支部的主張,並聯合軍機大臣世續繞過載澤向載灃提出建議,主張給予各省督撫必要的財政權。

  袁世凱的主張和行為不僅引發親貴們的不滿,也加劇了載灃的厭惡。

  袁世凱得到消息,逃到天津

  1月2日,御史趙炳麟、給事中陳田上奏折彈劾袁世凱,稱其「機械變詐,善構骨肉」,「包藏禍心,罔知大義」,「攬權獨工,冒進無等」,「久握軍符,恃兵而驕」,「入議官制,氣凌朝貴,動搖樞臣,頗有唐時藩鎮朱溫入朝之風」,政治攻擊不留餘地。

  載灃從御史的奏折中找到借口,決定利用有利時機除掉袁世凱。這當然不是容易的事情,要動袁世凱,除了要有殺伐決斷的魄力,還得要有過關斬將的本領。

  載灃剛剛擬好除袁上諭,稱其「跋扈不臣,萬難姑容」,準備奪去袁世凱的官職頭銜,將其看管起來以便處置,便不得不面對朝廷重臣和外國駐華公使的反對。久在中樞、領銜軍機首席的奕劻,老成持重的世續,位高望隆的張之洞等朝廷重臣都不贊成除掉袁世凱。

  世續一面勸阻載灃,一面通風報信,使袁世凱聞風逃至天津鹽商何頤臣住處。張之洞聲稱兩宮大行,必須維持一個安定局面,袁世凱長期統領軍隊,朝臣中黨羽眾多,新朝需要穩定才能應付艱難時局,不應再誅戮大臣增添是非。

  況且,袁世凱在1906年即已辭去所兼各差,將第一、三、五、六鎮新軍交給陸軍部。1907年,袁世凱又被明升暗降調離北洋軍,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可以說袁世凱大權已去,不會對朝廷構成威脅,只要不逼迫過甚就不會挑頭反對。

載灃

  袁世凱逃到天津後,時任英國駐華公使的朱爾典親自出面為袁世凱說情,並向袁世凱作出保證其生命安全的承諾。同時袁世凱具折上奏,以「足疾」為由不再參與軍機處和外務部事務。

  駐紮保定的北洋將領段祺瑞鼓動南苑兵丁鬧事,準備以平定「南苑兵變」為名進京,雖然事件很快被平息,卻震懾了朝廷。

  面對朝廷內外的反對和北洋新軍的威脅,載灃猶疑不決,最終不得不藉著袁世凱的「足疾」找台階下。同日,載灃以宣統皇帝名義頒布上諭,稱袁世凱患有足疾,步履維艱難勝職任,著即開缺回籍養痾,以示朝廷體恤大臣的至意。

  袁世凱就這樣安全脫險,暫時遠離權力中樞。

  載灃欲將袁黨一網打盡

  袁世凱的去職,是雙方為保持時局穩定而做的妥協。除袁派達到把袁世凱從中樞排除出去的目的,保袁派也實現保住袁世凱性命的初衷,雙方的較量自然而然進入到下一個環節。

  對載灃來說,除了加強監視在河南彰德洹上村伺機而動的袁世凱,便是逐漸剪除他在朝中的黨羽,收攏分散的權力。

  時任郵傳部尚書的陳璧和北洋系關係密切,第一個遭受抨擊。御史謝遠涵上奏折彈劾陳璧,稱其虛糜國帑並且徇私納賄。載灃大怒,召開軍機大臣會議,意圖先將陳璧革職,再嚴厲懲處,遭到幾位軍機大陳璧像臣的勸阻,不得不同意先行查辦。

  1月14日,載灃以宣統皇帝名義發佈上諭,稱有人具奏陳璧虛糜國帑,著派大學士孫家鼐、那桐秉公查辦,據實具奏,不得隱晦。

  陳璧知道載灃不滿自己辦理陵工不利、大肆賣缺賣差,再加上與袁世凱關係親近,一旦查實落下證據,後果不堪想像。於是夥同若干屬員篡改往來賬目以消除痕跡。孫家鼐、那桐等前去檢查郵傳部,找不到多少證據,只得以鐵路局局務人員薪水過高的理由坐實「虛糜國帑」。

  2月6日,載灃只得據孫家鼐、那桐所奏,將陳璧交部議查處,兩日後將其革職。陳璧去職後,唐紹儀、嚴修、楊士琦、蔡乃煌、馮汝騤、朱家寶等袁世凱黨羽也遭受排擠。

  一時間風聲鶴唳,朝廷上下諸多袁黨都驚慌不安,不知道哪天就輪到自己頭上。面對政治傾軋,許多人紛紛設法自保,不甘心束手待斃。

  時任直隸總督的楊士驤表面上迅速地劃清界限,拒絕會見袁世凱以撇清關係,同時賄賂張翼,求他在醇親王府上下疏通求情。為了迎合大權在握的載灃,楊士驤率先在直隸清理財政,上奏折大談剔除中飽私囊的官吏,節省用度體恤民間疾苦,很是識時務。

  載灃將楊士驤作為典型,一面批示所奏均符合朝廷軫念民艱的本意,不愧為封疆大吏的領袖,一面在召見時大加褒獎,稱他辦事切實,以後應當更加勤奮,尤其加強實施憲政以繼續做各省的楷模。楊士驤不久因病去世,被追贈太子少保銜。

  徐世昌是袁世凱的密友和死黨,更為不安,只得以身體抱恙為由請求開缺。載灃本來想藉機把徐世昌拿下,但又不是很有把握。在軍機大臣世續、鹿傳霖的勸說下,載灃暫時以東三省事情緊要為由回絕了徐世昌的請求,讓其繼續留在東三省總督的位子上。

  徐世昌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仍感覺不安,於是再次上折請求內調,把自己放在載灃的眼皮底下,以示自己心中別無二主。恰好陳璧被載灃革職,郵傳部尚書的位子空了出來,徐世昌得以因禍得福,進入郵傳部。

  載灃非常滿意徐世昌的順服乖巧,先給了他郵傳部尚書的位子,後又加了協辦大學士的頭銜,更讓他進入軍機處,可謂是榮寵有加,大有視為心腹的架勢。

  抓了蝦兵蟹將,下一步自然是抓大魚,這條大魚就是一直以來被視為袁世凱後台的奕劻,然而事情卻不那麼簡單。

  御史江春霖等人推倒一眾袁黨後,火力大開,將炮口對準位高權重的奕劻。

  江春霖向載灃上密折稱袁世凱雖去,奕劻繼續留在中央,為禍還很大。御史趙炳麟也不甘人後,上奏折稱袁世凱雖然被罷免,但是他的黨眾內有奕劻作為照應,外有直隸總督楊士驤接濟財源,萬一朝廷偶有疏虞,將被他們乘機要挾。主張將楊士驤從直隸總督上調離,斷絕袁世凱的經濟來源。

  徐世昌是袁世凱的密友和死黨,更為不安,只得以身體抱恙為由請求開缺。載灃本來想藉機把徐世昌拿下,但又不是很有把握。在軍機大臣世續、鹿傳霖的勸說下,載灃暫時以東三省事情緊要為由回絕了徐世昌的請求,讓其繼續留在東三省總督的位子上。

  徐世昌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仍感覺不安,於是再次上折請求內調,把自己放在載灃的眼皮底下,以示自己心中別無二主。恰好陳璧被載灃革職,郵傳部尚書的位子空了出來,徐世昌得以因禍得福,進入郵傳部。

  載灃非常滿意徐世昌的順服乖巧,先給了他郵傳部尚書的位子,後又加了協辦大學士的頭銜,更讓他進入軍機處,可謂是榮寵有加,大有視為心腹的架勢。

  抓了蝦兵蟹將,下一步自然是抓大魚,這條大魚就是一直以來被視為袁世凱後台的奕劻,然而事情卻不那麼簡單。

  御史江春霖等人推倒一眾袁黨後,火力大開,將炮口對準位高權重的奕劻。

  江春霖向載灃上密折稱袁世凱雖去,奕劻繼續留在中央,為禍還很大。御史趙炳麟也不甘人後,上奏折稱袁世凱雖然被罷免,但是他的黨眾內有奕劻作為照應,外有直隸總督楊士驤接濟財源,萬一朝廷偶有疏虞,將被他們乘機要挾。主張將楊士驤從直隸總督上調離,斷絕袁世凱的經濟來源。

  載灃召見趙炳麟時,趙炳麟建議宣佈光緒皇帝誅殺袁世凱的手詔,明正其罪行,罷黜袁世凱以靖內奸,並且任命張之洞為獨相,啟用岑春煊掌管禁衛軍,同時任用康梁等立憲黨人為皇帝老師及攝政王顧問,實行立憲,收攏天下人心。

  載灃對趙炳麟的建議有所顧慮,未加採納。張之洞明確反對罷免奕劻,認為奕劻為人持重,應該加以信任,以安撫宗室。於是載灃只能作罷,另待時機。

  至此,一場以御史彈劾袁世凱開始,意在清除慶袁勢力的政治鬥爭,終以袁世凱養痾離職,黨羽暫時離散,奕劻不動如山告結。

  驅袁的計畫草草收尾

  為什麼奕劻能在數次政爭中巋然不動,而載灃意圖排除的圖謀只能草草收尾?

  奕劻作為宗室親王,久在中樞,位高權重,一定程度被視為清宗室的象徵,一旦對其採取措施,難免宗室震動權臣不安。

  奕劻在朝廷歷練多年,而且是軍機大臣領班,外交事務參與頗多,外國人對其有相當地好感。他的行政能力在宗室中無人能夠望其項背。

  而且,奕劻經過多年的政治經營,黨徒甚多,樹大根深,不是一時半會能夠連根拔起,即使是慈禧太后在晚年有懲戒他的想法,也因為顧忌太多而放棄。載灃不得不兩害取其輕,繼續任用奕劻以抵制其他躍躍欲試的親貴和虎視眈眈的隆裕太后。

  袁世凱在官場經營甚久,更親手編練了大清朝軍力最強的北洋六鎮,黨羽遍及軍政商學各界,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等對其非常欣賞。寬厚有餘魄力不足的載灃不得不投鼠忌器。

  內有奕劻的阻撓,外有北洋六鎮近在臥榻之側的威脅和英美公使的警告,載灃縱有想法也只能徒喚奈何,坐視袁世凱優哉遊哉。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