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早期發展史:劉華清將軍畢生致力於航母
今天的中國不僅已經擁有第一艘航空母艦,而且還在建造更大更好的國產航母,然而幾十年前,當中國一窮二白的時候,我們的先賢們就在規劃幾十年後的中國航母,我們今天回顧中國航母發展的歷史進程,只能潸然淚下和感慨萬千,推動這個民族不斷前進的是什麼?正是那些甘於奉獻、艱苦拚搏的行動者,他們沒有抱怨、沒有自憐自哀、沒有無謂的發洩,只有前進!前進!不斷前進!他們用自己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肩負起共和國的脊樑。鷹眼今天要講的是一位中國老人不滅的航母夢,中國夢。
從1970年4月中央軍委下達「組建航空母艦研究隊伍」的命令開始,中國的航母計畫經歷了三次起伏。直至1992年,一位軍事院校老師偶然聽到「瓦良格」三個字,航母計畫才走出長達二十年的論證階段,迎來機會的曙光。而從決定買下這艘大船,到改建「瓦良格」號的報告獲得批准,十多年又過去了。這幾十年裡究竟發生了什麼?改建後的「瓦良格」號是怎樣一種裝備?它將給中國海軍帶來什麼變化與考驗?
中國航母發展之路可以上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周恩來總理明確批示,要發展中國自己的航空母艦。1970年7月,時任海軍第一政委的李作鵬會同三機部(原航空工業部前身)、六機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前身)提出了國產航母的思路設想,並進行論證和預研工作,立項代號:「707」。當時的思路是,從24000噸起步至幾萬噸,由於當時國內技術水平的落後,這個型號未能繼續下去。
1970年4月下旬的一天,當時在隸屬海軍建制的第七研究院十四所負責世界水面艦艇總體發展研究工作的於瀛,隨領導去院裡開會。會議組織方在電話裡特地提醒說,不能帶筆和筆記本。在這次會議上,該院一位副院長宣佈了一條中央軍委下達的命令:從即日起,組建航空母艦研究隊伍。這是建國後第一道開展航母研究的命令。
對於瀛來說,這道命令下得有點突然。此前,於瀛所在的714所正面臨被撤銷的命運。院裡給他們下達的任務,是研究航母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有什麼優缺點,關鍵技術是什麼,怎麼用,以供領導決策參考。這一年,中國正處於與蘇聯全面交惡、與美國關係尚未緩和的時期,安全形勢很嚴峻。
美國的無人偵察機經常光臨中國的領海,在海空領域技不如人的中國軍隊除了表示抗議外,辦法並不多。中國的第一次航母論證,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的。上世紀60年代末中國在武器研製上的突飛猛進,是這次航母論證的另外一個背景。時任中央造船領導小組組長的李作鵬在其回憶錄中稱,1968年,中國第一艘核潛艦開工建造;1969年5月,常規動力艦開始批量製造;1970年4月份,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升空。李作鵬說,中央軍委的主管領導見此形勢很高興,提出要建航母,要成立海軍陸戰師。
《劉華清回憶錄》寫道:航空母艦的應用,是20世紀艦艇發展的偉大成就。我國對航母作過可行性研究,我也為此做了一些工作。早在1970年,就根據上級指示,組織過航空母艦的專題論證,並上報過工程方案。1980年5月訪問美國時,主人安排我們參觀了「小鷹」號航空母艦。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和科技人員首次踏上航空母艦。上艦後,其規模氣勢和現代作戰能力,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劉華清認為航母是中國海軍決不能絕少的作戰平台。在《劉華清回憶錄》中他說:「可以說,正是航空母艦的出現,把海戰的模式從平面推向了立體,實現了真正的超視距戰鬥。自它問世以來的80多年間,幾經波折,最終發展成為今天這種戰機結合、攻守兼備、機動靈活、堅固難損和高技術密集的多球形攻防體系。
今天,它不僅是一個強有力的戰術武器單元,是海上作戰體系的核心,也是一個能拋核彈的戰略威懾力量。在世人眼裡,它被視為綜合國力的象徵。它的存在與發展,也是各國軍事戰略家關注的焦點之一。」
當時,在缺少國際交流的大環境下,相關領導對航母幾乎一無所知。媒體上除了反對航母的口號式報道外,幾乎沒有其他的相關信息。「航母是什麼,裡面有什麼,都要從科普開始。」於瀛記得,當時所裡隔三差五就會來一撥人,咨詢有關航母的信息。這場由中央軍委發起的論證,具體的組織者是海軍司令部造船工業科研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船辦」)。
1970年5月中旬,於瀛和張日明趕往海軍大院,向「船辦」匯報。「那時沒有現在的電腦手段,為了說得形象點,我們把航母的照片放大到最大尺寸,再把三合板一拆為二,上面塗上藍漆,把航母的照片打上去。當時這叫『拉洋片』。」劉華清聽得很認真。匯報結束時,他對張日明說:「胖子(即張日明,劉華清任七院院長時,張日明是其屬下,彼此很熟悉)。
你講了這麼多,我一下子也記不住,你能不能給我出一個小手冊,我給領導匯報的時候可以看。」回來後,於瀛和張日明連夜製作了手冊,第二天給劉華清送去。
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劉華清說:「早在1970年,我還在造船工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時,就根據上級指示,組織過航空母艦的專題論證,並上報過工程的方案。」但這一過程到了1971年9月份戛然而止。畢竟上級是那些領導人,當時李作鵬沒有傳達,參加論證的人也都不清楚。這次論證最終不了了之。
到了80年代,航母論證開始與改革開放聯繫起來。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亦克亦生。改革開放被定為國策以後,出現了一個問題:改革開放就要「走出去」,但誰來保護這些走出去的中國利益?陸軍、空軍都過不去,依靠其他國家也不現實。「這時,中國社科院的一位專家提出,改革開放必須有以航母為中心的強大海軍的支持。」於瀛說。
1982年,劉華清出任海軍司令員。在70年代初的那次論證無果而終後,這位有著多年主管海軍部隊及裝備發展經歷的將軍,又在1975年向鄧小平匯報整個海軍建設與發展的建議信中,提到了航母問題。中國航母第二輪論證開始的時間大約是1986年。在此之前,以海軍裝備技術部為主的相關部門為論證做了諸多準備,劉華清對航母的態度也日益明朗。
1984年1月,第一屆海軍裝備技術工作會議召開。會上確定了海軍裝備技術五支力量的分工:論證以海軍裝備論證研究中心為主;試驗、試航(飛)以試驗基地、艦隊為主;訂貨、監造、檢驗驗收以軍代表為主;同時,院校、試驗基地、軍代表和有關部隊也要承擔一定的裝備論證、科研、技術革新等工作。海軍裝備技術部則在海軍黨委領導下負責協調組織和經費分配。
1985年12月,海軍第二屆裝備技術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的主題是「盡快縮短海軍裝備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會後,海軍裝備技術部提出了以後15年海軍裝備的發展設想。其中提到了要啟動航母論證。劉華清對此給出的指示是:航母總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總要考慮。
1988年12月,國防科工委科技委評議申報的軟科學課題,「我國航母及艦載機發展可行性研究」被列入12個入選項目之一。當年在青島召開了航母學術研討會,在航母的重要性、中國發展航母的必要性、盡早發展航母的可能性、研製指導思想、設想的航母戰術技術狀態以及論證開路、預研先行等6個方向展開了熱烈討論。
然而,中國的航母計畫依然遲遲未決,直到1992年,一個讓航母從論證走向現實的機會出現了。蘇聯解體後,大量軍工企業許多業務下馬,航母項目亦在其中。1991年年底或1992年初,一位中國院校的老師與烏克蘭造船學院的同行交流聯繫時,對方提及自己國家的航母造不下去了,就放在學校附近,邀請其有空過來看看。
從烏克蘭回來之後,這位老師馬上向上級匯報了此事。1992年3月,一支來自中國的航母考察團蒞臨烏克蘭城市尼古拉耶夫(這座城市當時在地圖上找不到)。考察團成員由造船技術專家和軍方代表組成。這個考察團的任務有兩個:一、瞭解這艘船的性能怎麼樣,二、瞭解烏克蘭方面的意向如何。
正是這次考察開啟了中國購買瓦良格航母。1998年,82歲的劉華清正式退休了,之後他便開始著手寫回憶錄,老部下鄭明也成為編寫組中的一員,負責起草其中有關裝備的內容。在進行內容審查時,航空母艦那一節的標題出現了爭議。審查委員會希望改成「航母之夢」,但鄭明不同意改,「劉副主席都在做夢,那中國人真的都在做夢了」。鄭明的建議最終被採納,標題定為「中國航母」。
1998年,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的代價買下「瓦良格」,聲稱要將其改造成一個大型海上綜合旅遊設施。1999年7月,澳門公司僱用一艘拖船,拖著「瓦良格」號開始了漫長的航程。這艘航空母艦船體從風暴中脫險後,蘇伊士運河不允許其通過,再經地中海,穿直布羅陀海峽,出大西洋,經加那利群島的拉斯帕爾馬斯,2001年12月11日繞過非洲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經莫桑比克的馬普托,2002年2月5日通過馬六甲海峽。2002年2月11日晚抵達新加坡外海,2月12日進入中國南海。
2012年9月25日,經過幾年改造後的「瓦良格」正式更名遼寧號,交付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2013年11月,遼寧艦從青島赴中國南海展開為期47天的海上綜合演練。該次演練是自冷戰結束以來除美國海軍外西太平洋地區最大的單國海上兵力集結演練,亦標誌著遼寧號航空母艦開始具備海上編隊戰鬥群能力。
然而,遺憾的是,劉華清將軍卻在2011年病逝,他沒能看見遼寧艦遠航的那一刻,但是那句「中國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卻仍然迴響在中國大地。劉將軍,中國有航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