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牛人的荒野求生:王陽明蝸居雲貴山村
《荒野求生》很多人可能都看過,是美國探索頻道製作的一檔寫實電視節目,由英國冒險家貝爾·格裡爾斯主持,節目中,貝爾每一集都會去一個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地方,比如夏威夷火山、亞馬遜雨林、撒哈拉沙漠、大沼澤地等,每到一地,他就要想法設法讓自己生存下來,最終找到返回文明世界的路,可以說是驚險又刺激,讓人驚歎。
其實在大約500年前的大明王朝,也上演過一次驚心動魄的荒野求生,只是年代久遠,我們不能夠用視訊來觀看,只能通過文獻資料的整理,來體會當初的艱險與不易。現在假設我們穿越到了過去,真的拍了一部這樣的電影或者紀錄片。我想該片的基本信息應該是這樣的:
片名:荒野求生
國家:中國
年代:明武宗正德初年
主演:王守仁(別號陽明,不是現在台灣的那個)
出品人:劉瑾
拍攝地點:貴州省修文縣龍場驛站
影片時長:兩年半
王陽明自然不是心甘情願要去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而是因為上書觸怒了大宦官劉瑾。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歲的太子朱厚照繼位,他老人家登基後,大宦官劉瑾權勢滔天,為非作歹,弘治時期的老臣很多都被趕出了朝廷,很多正直的大臣看不下去,紛紛上書彈劾劉瑾,結果都被處罰。一次,南京科道戴銑、薄彥徽等人上書參劾劉瑾獲罪,在京的王陽明聞訊後上疏營救,結果也觸怒了劉公公,被廷杖四十,屁股開花以後,投入錦衣衛大獄。
王陽明只能在黑暗潮濕的監獄中煎熬,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等待,沒過多久,最新的處理意見出來了,劉瑾不打算殺王陽明,而是貶往貴州龍場做招待所所長,貴州現在的經濟也不算太好,當年就更一般了,而且這個龍場的位置也比較偏,從那裡到貴陽還要幾十里山路呢,所以不得不佩服劉公公選了這麼一個好地方,一般人恐怕都想不出來。
出獄後,陽明決定先回余姚老家,再做定奪,走在半道上,劉瑾改了主意,派出錦衣衛刺客暗殺王陽明,放現在,就相當於什麼中情局特工之類的。然而這並沒有什麼用,陽明機智地躲了過去,在南京拜別了狀元爸爸王華後,收拾盤纏,帶著隨從,趕赴龍場就任。
南京到龍場相隔千里,王陽明走了幾個月方才到達,當年蘇軾被貶往惠州,路過大庾嶺,曾感慨自古被貶之士大夫,過了大庾嶺就很難再回,大多客死他鄉,魂魄不散。如今王陽明被貶龍場,在那巴山楚水淒涼地,也不知道要呆多久,朝廷沒有明說,也許幾月,也許數年,也許永遠,如果是最後一個的話,一輩子也就這樣了。反正,劉公公沒想你回來。
正德三年春,一行人到達目的地,他們能夠順利到達也實屬不易,當時沒有高鐵飛機,完全靠一條腿,在長江上可能會遇到百年一遇的龍捲風,在山上可能會遭遇土匪強盜,而且路途還特別遙遠,更考驗體力,此外,對盤纏也有要求,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路上很難有資金來源。王陽明本來身體就不好,小小年紀就身患肺病,安然無恙地到達龍場也挺強悍。
可到了以後,陽明和他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這個地方實在是太原生態,《王陽明年譜》這樣說:「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中,蛇虺魍魎,蠱毒瘴癘。」荊棘叢生,百草豐茂,到處都是毒蛇巨蟒,猿猴野獸,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誤入虎口,在這裡,很多生物若放在別的地方,一輩子可能都見不到一次,而且龍場這地方開發程度較差,沼澤密佈,空氣稀薄,瘴氣瀰漫,瘟疫橫行。王陽明本來就有呼吸系統的疾病,現在越發艱難了。本來朝廷的意思是叫王陽明來當個驛站管理員,但到了才發現,所謂的驛站名存實亡,只是掛了個名而已,當初政府在這裡設置驛站本來是為了防止不測,想在用兵打仗的時候發揮下作用,可這多年沒打仗,也就選擇性的不管了。
沒有遮風擋雨的房子,甚至連露宿街頭的機會也都沒有,因為這地方壓根沒有城鎮街道。但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聚落,是苗民居住的小村子,可這些少數民族同胞不會說漢語,對漢人也比較鄙視,因為總有漢族的官員藉著手中的權力欺負他們,不做好維穩工作,放大民族矛盾,這些天朝的大老爺平時對上級奴顏婢膝,對下級、百姓頤使氣指,別說苗民,中原百姓也討厭他們。如今見到陽明幾個人來了,一看所穿的漢服,一聽說的是漢語,印象自然就不會太好:萬一跟前面見到人的一副德行呢?那麼這裡到底有沒有漢族人呢?《年譜》中說是有的,但「皆中土亡命」。都是些亡命之徒罷了,想想也對,在那個時候,要不是犯了罪、殺了人、跑了路,誰會來這個地方?
真正的求生開始了,王守仁帶了些食物、書籍、銀子,還有兩個隨從。生存暫時不是問題,關鍵是要有個住的地方,於是他著手搭草棚,好遮風避雨。畢竟專業不是土木工程,也沒有什麼經驗,搭的草棚還沒他人高,一下雨就能體會到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裡寫的那種感覺:「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因為條件太惡劣,水土不服,兩個隨從都病倒了,本來還指望這哥倆照顧陽明呢,得,變成王陽明照顧他們倆了,真是坑隊友啊,可又有什麼辦法呢?無奈之下,陽明找到了附近山裡的一個山洞,把東西、隊友都送了進去,用石頭在裡面搭了幾張床,生火取暖,驅逐野獸,時光彷彿倒退到了幾十萬年前山頂洞人的日子。為了照顧隨從,陽明要砍柴做飯,有時又怕他們心情不好,便給他們吟詩,哼哼家鄉的越曲。
光靠自己帶來的那麼一點食物是不夠的,遲早坐吃山空,想要持久的話,只有自己投入生產才行,正所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陽明沒種過地,就模仿苗人的生產方式,當地的耕作方法比較原始,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的時代,這種向簡單粗暴的方法曾經毀滅了亞馬孫無數的雨林,可又是無奈之舉。在種地過程中,陽明一開始也不熟練,跟陶淵明一樣,種得「草盛豆苗稀,」可不斷的捉摸後,就入門了,甚至還可以總結出相當多的農業經驗。
這樣的生活簡單而又寂寞,身處蠻荒之地的人最渴望見到中原人氏。正德四年秋季某月初三日,王陽明偶然在籬笆中間望見一個漢族書吏投宿苗家,好像還帶著他兒子和一個隨從,像是要去上任的。他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好久沒看到中原來的人了,也不知道北京現在的政治情況,便想去問問,可天色已晚,就打算翌日再說。豈料第二天,這三個人早早上路了,中午時分,有人告訴陽明,蜈蚣嶺那裡有個老人死了,陽明大驚,肯定是那個書吏。到第二天,又有人對他說,三個人都死了,可能是旅途勞累,亦可能是毒蛇襲擊,或者不耐環境等原因。
王陽明帶童僕去安葬他們,順便還帶了一隻雞,三碗飯,童僕聽說是收屍,不願意去,王陽明說:「我和你們,本像他們一樣啊。」沒準我們死得時候,連埋我們的人都沒有,就暴屍荒野了。葬罷,陽明給死者讀祭文,其中一句是:「嗚呼傷哉!縱不爾瘞,幽崖之狐成群,陰壑之虺如車輪,亦必能葬爾於腹。」翻譯成白話文就是:「縱然不葬你們,那幽暗的山崖上狐狸成群,陰深山谷中粗如車輪的毒蛇,也一定能夠把你們葬在腹中。」墓中人的今天極有可能就是陽明一行人的明天。
生存上的事或許更容易解決,但心裡的問題就不是那麼簡單了。王陽明本來是狀元之子,封建社會的狀元意味著什麼,不用多說,你懂的。身為官二代、富二代,可以衣食無憂,在天朝這個看臉拼爹的世界,他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老爸不忘對他嚴格要求,後來再接再厲,雖有些波折,終究還是考上了進士,順風順水的王陽明本來要大展宏圖的,沒想到因為一時的不冷靜,被貶到了這個地方,非但被踢出了公務員編制,還拖累了兩個隨從,他們也上有老下有小啊。這裡遠離故鄉,環境惡劣,孤獨異常,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離開,你可以選擇死,但又不是完全沒有生的希望,不上不下的。要知道世界上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待死亡,死亡那一下有什麼可怕的,一了百了,就是那種等待的過程更折磨人,比如唐中宗被趕下台後,降為廬陵王,遷均州、房州,每天都受盡精神折磨,因為武則天可能會殺他,也可能會重新立他,處境堪憂,但又不是完全沒有生機。每次一聽有神都的人來,就一哭二鬧三上吊,韋後問他你到底怕什麼,李顯說怕是母親派來賜死的,既然是賜死我還不如自行了斷。
陽明每天晚上躺在自己搭建的石棺材裡思索人生,沒事還讀讀帶來的《易經》,幾十年來,一直有一個問題困擾著他:怎樣成為聖人?程頤、朱熹說理在萬事萬物上,格物致知就就可以獲得理,可為什麼當年格竹子一個禮拜卻一無所獲呢?苦思冥想,不知所以然,終於,在某一天,陽明突然跳起來哈哈大笑,隨從都以為他瘋了,陽明說,他想通了:心即理也,理不在外,就在每個人的心裡。從這一刻開始,束縛、保守的程朱理學黯然失色,一場明朝中期的思想解放運動逐漸興起,引領之人正是王守仁。
漸漸地,苗族同胞發現那幾個漢人並不是什麼壞叔叔,只是些失路之人,他鄉之客,和咱們一樣慘。便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王陽明看出這個地方落後的經濟拖累了文化,人們基本上都沒有讀過什麼書,更別說參加科舉考試,走出大山了,於是農閒之餘,王陽明就教苗族的小孩子讀書認字,當地人非常感激,特地為他修建了龍崗書院,幾百年才來一個大儒啊,千萬不能委屈了王老師。由於陽明學識實在太淵博,很多外面的人都慕名而來,拜在王老師門下。現在陽明搖身一變,成為了當地民辦學校的教師,已經和苗民打成一片。現在也有很多人去貴州偏遠山區支教,做著和當年王陽明一樣的事。當地人也特別尊師重教,有一次思州府的小吏侮辱王陽明,站在旁邊的苗族同胞直接把他暴打了一頓。
起初貴州當地的官員也不喜歡王陽明,但跟陽明有過幾次接觸後,開始對他產生了敬意,你這位大神呆在龍場那個小廟不是屈才了嘛,來我們省城的書院講學吧!於是陽明就去貴陽書院任教,這樣前來求學的人就更多了。正德五年三月,朝廷下詔重新啟用王陽明,升任廬陵知縣,終於,王陽明迎來了自己人生的春天。五個月後,劉瑾倒台,本人被千刀萬剮。
武俠小說裡有這麼一個說法,那些武林大師往往要閉關修煉個幾十年,出來後,方可縱橫江湖,天下無敵。在貴州龍場的那一段就相當於王陽明的閉關修煉了吧。離開貴州後,他平贛南、廣西匪患,殲滅寧王十萬叛軍,創立陽明心學,成古今完人。平定寧王是曠世奇功,明武宗卻沒怎麼賞他,甚至都有為難他的舉動,弟子們都憤憤不平,陽明卻淡定出奇,為什麼?連龍場那樣的逆境都能過去的人,還有什麼能夠讓他「動心」。他的成就最終能夠和孔子、孟子、朱熹並列,或多或少得益於在龍場荒野求生的經歷。
王守仁(1472年——1528年),字伯安,號陽明,中國浙江余姚人。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因他曾在余姚陽明洞天結廬,自號陽明子,故被學者稱為陽明先生,現在一般都稱他為王陽明,其學說世稱「陽明學」。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平定江西
正德十二年(1517年),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廣東交界的山區爆發民變。山民依靠山地據洞築寨,自建軍隊,方圓近千里。地方官員無可奈何,遂上奏明廷。兵部舉薦時任右僉都御史的王守仁巡撫江西,鎮壓民變。
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平定池仲容(池大鬢)部,奏請設立和平縣,並興修縣學。三月,守仁抵達江西蒞任。他迅速調集三省兵力,鎮壓了信豐等地的起義。七月,王守仁念戰爭破壞巨大,上奏請求朝廷允准招安。明廷遂委以地方軍政大權,准其便宜行事。十月,王守仁率兵攻破實力最強的江西崇義縣左溪藍天鳳、謝志山軍寨,並會師於左溪。王守仁並親自前往勸降。十一月,王守仁遣使招安,並攻破藍天鳳部。
擒獲寧王
王守仁一生最大的軍事功績,是平定南昌的寧王宸濠之亂。王守仁將去福建剿匪時(無大量軍隊),所率部隊行軍剛到豐城,寧王朱宸濠突然舉兵叛亂。因此王守仁積極備戰,調配軍糧,修治器械,然後發出討賊檄文,公佈寧王的罪狀,要求各地起兵勤王。
當時,王守仁最為擔心者,就是寧王朱宸濠揮師東下,佔領故都南京。如果南京失守,寧王就有了稱帝的資本,同時也佔了地利,那就不容易消滅了。王守仁虛張聲勢,利用假宣傳假情報,擾亂寧王的視線,逼他做出錯誤的判斷,以為各路大軍已經組成合圍態勢。同時使用反間計,使寧王猜疑自己部下的進攻南京策略。寧王果然上當,有半個月時間猶豫觀望、不知所措,沒敢發兵攻打南京。王守仁利用這一時機,做好了防守南京的準備,使寧王欲攻南京,已無可能。
七月,寧王率六萬人,攻下九江、南康,渡長江攻安慶。王守仁這時已經調集了八萬大軍(主要為各地民兵與農民),對外號稱三十萬。有人指出應該急救安慶,王守仁說:「現在九江、南康已經被敵軍佔領,如果我們越過南昌跨江救援安慶,就會腹背受敵。現在南昌空虛,我軍銳氣正盛,可以一舉攻破。敵軍聽說南昌失守,定會回師來救,這時我們在鄱陽湖迎擊他,肯定能取得勝利。」
南昌很快攻破,停了兩日,王守仁便派諸將分五路迎擊回援南昌的寧王大軍。四路分兵迎進,一路設伏。交戰以後,寧王大軍很快腹背受敵,被分割成幾部分,後又中了埋伏,慘遭大敗,潰逃退守八字腦地區。寧王眼觀局勢不妙,急忙調九江、南康的精銳部隊出擊,王守仁派幾路大軍迎戰並取南康。
這一仗打得相當激烈,是關鍵的一戰。官軍一度退卻,王守仁部將伍文定立即斬殺了後退之人,命令諸軍一決死戰。最後終於打敗了敵人,敵軍退保樵捨地區,將大船結成方陣,寧王拿出金銀珠寶犒賞將士,要求他們死力一搏。
但寧王軍隊的方陣被王守仁看出破綻,他決定倣傚赤壁之戰,放火燒船。第二天,寧王群臣聚集在一起,正在船上召開「早朝」會議,王守仁大軍殺到,用小船裝草,迎風縱火,燒燬了寧王的副船,王妃婁氏以下的宮人以及文武官員們紛紛跳水自殺。寧王的大船擱淺,不能行動,倉促間換乘小船逃命,被王陽明的部下王冕部追上擒獲,寧王的其它文武大臣也成了階下囚。不久,南康、九江也被官軍攻陷,寧王之亂全面平息,前後只有三十五天時間。王守仁因此而獲「大明軍神」之稱[1]。
後來,明武宗以「威武大將軍朱壽」之化名出征,宦官有意釋放寧王,讓武宗與寧王打一仗並親自俘獲,借此討好皇上。王陽明對宦官張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明這樣做會死更多人。最後協調結果是:讓明武宗到了南京,再放出寧王讓皇帝俘虜,高興一下。
平寧王《記功碑》全文:正德己卯,六月乙亥,宸濠以南昌叛,稱兵向闕。破南康、九江,攻安慶,遠近震動。
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復南昌,宸濠擒,餘黨悉定。當是時,天子聞變赫怒,親統六師臨討,遂俘宸濠以歸。
於赫皇威,神武不殺。如霆之震,靡擊而折。神器有歸,孰敢窺竊。天鑒於宸濠,式昭皇靈,以嘉靖我邦國。
正德庚辰正月晦,都督軍務都御史,王守仁書。從征官屬列於左方。
王守仁秉承陸九淵的學說,使陸的思想得以發揚光大,因此他們被稱為「陸王學派」。陸九淵從「心即理」說出發,認為格物的下手處,就是體認本心。王守仁並不滿意陸九淵的解釋,他說:陸象山之學,「其學問思辨,致知格物之語,雖亦未免沿襲之累」。
王守仁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陸九淵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則明「天理」。故王守仁強調:「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認為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為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比如,當知道孝順這個道理的時候,就已經對父母非常的孝順和關心;知道仁愛的時候,就已經採用仁愛的方式對待周圍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於確實的按照所知在行動,知和行是同時發生的。他的目的在於「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對於朱熹的「先知後行」等分裂知與行的理論,王守仁在他學生編著的《傳習錄》中是這樣理解的,古代的聖賢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認為這樣下去會造成浮誇的風氣,於是開始強調要知,更要行,而後世的人就理解為要先知而後行,這就錯誤的理解了聖賢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學、東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把它作為校訓的一部分。
為什麼說王守仁是明朝第一牛人
簡單地說:
1、軍事才能突出,打法詭異,他從來不與敵人正面交鋒,都是聲東擊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經常搞得敵人暈頭轉向。而且甭管敵軍多出他多少倍,他都敢出兵,還喜歡使陰招,什麼挖坑、造假、虛張聲勢,到最後,許多人都被他的騙術嚇跑了。更為奇怪的是,即使他佔據優勢,把對手圍得水洩不通,也從不輕易進攻,而是把敵軍困在裡面,餓個半死,再誘使敵軍突圍,鑽入伏擊圈,才開始發動總攻。基本上這幾招一路下來,神仙都頂不順了!先後打敗了多處令朝廷頭疼的山賊巢穴,有平叛了寧王的造反。但這位王兄卻並沒有師出名門,全是自學成才。可謂是軍事天才;
2、哲學貢獻大,他突破了朱熹的理學理論,創建了「心學」,提出「知行合一」,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王守仁就做到了,這從他的軍事才能中就可以看出。而且他不論門第,廣招學生,諸如王艮、李贄、徐階等。這彷彿讓人在他身上看到了孔老夫子的影子。此後,他的心學不但在中國發揚光大,還飄洋過海到了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
3、王守仁雖為文武全才(射箭相當準確),先後清理匪寇,平定叛王,但政治手段一點不比那些大臣太監弱。當時正德年間的大太監劉瑾、江彬、張永,都鬥不過他,死的死、跑得跑、降得降,連內閣首輔楊廷和都鬥不過一個王守仁。反倒好多人是被王守仁的正直大度而打動了,成為他的學生。
4、文學才能突出,許多詩句至今流傳。
5、最重要的是,王守仁一生為官清正,從沒有收過禮、也沒有送過禮,處處為老百姓著想。儘管他軍事才能突出,但他多次希望能不發動戰爭就不發動戰爭,若不是限於當時的荒唐皇帝朱厚照和他身邊的小人們,也許王守仁可以再次創建一個新的盛世。
歷史評價
朱載垕:兩肩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賞,朕甚憫焉!因念勳賢,重申盟誓。
徐渭:王羲之『以書掩其人』,王守仁則『以人掩其書』 。
朱彝尊:詩筆清婉,書法尤通神,足為臨池之模範。
王世貞:1伯安之為詩,少年有意求工,而為才所使,不能深造而衷於法;晚年盡舉而歸之道,而尚為少年意象所牽,率不能深融而出於自然。其自負若兩得。[6] 2文章之最達者,則無過宋文憲濂、楊文貞士奇、李文正東陽、王文成守仁。[7] 3理學之逃,陽明造基。[7] 4王伯安如食哀家梨,吻咽快爽不可言;又如飛瀑布巖,一瀉千尺,無淵渟沉冥之致。[7]
李贄:陽明先生在江西與孫、許同時,則為江西三忠臣。先生又與胡端敏、孫忠烈同舉鄉薦,曾聞夜半時有巨人文場東西立,大言曰:「三人好作事!」已忽不見,則在浙江又為三大人矣。且夫古之立大功者亦誠多有,但未有旬日之間不待請兵請糧而即擒反者,此唯先生能之。然古今亦未有失一朝廷即時有一朝廷,若不見有朝廷為胡虜所留者。舉朝晏然,三邊晏然,大同城不得入,居庸城不得入,即至通州城下亦如無有,此則於少保之勳千載所不可誣也。若英宗北狩,楊善徒手片言單詞,歡喜也先,遂令也先即時遣人隨善護送上皇來歸。以余觀之,古唯廝養卒,今僅有楊善耳。吁!以善視養卒,則養卒又不足言矣。此皆今古大功,未易指屈,則先生與於與楊又為千古三大功臣焉者也。嗚呼!天生先生豈易也耶!在江西為三大忠,在浙江為三大人,在今古為三大功,而況理學又足繼孔聖之統者
張岱:陽明先生創良知之說,為暗室一炬。
沈德符:惟王文成以理學建安壤,遂開國封,固書生之希固書生之希構矣...乃知王文成真天植異稟,其用兵幾同韓、白(韓信、白起),而見羅亦以良知余唾,妄希茅土,且兼十哲三良而有之,亦不知量矣。
黃宗羲:王陽明可謂『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魏禧:陽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為三百年一人。
王士禎:王文成公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紀曉嵐:守仁勳業氣節,卓然見諸施行,而為文博大昌達,詩亦秀逸有致,不獨事功可稱,其文章自足傳世也。
張廷玉:王守仁始以直節著。比任疆事,提弱卒,從諸書生掃積年逋寇,平定孽籓。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當危疑之際,神明愈定,智慮無遺,雖由天資高,其亦有得於中者歟。矜其創獲,標異儒先,卒為學者譏。鄧之成:陽明以事功顯,故其學最為紮實有用。
嚴復:1夫陽明之學,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為其功夫之節目。2獨陽明之學,簡徑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梁啟超:1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具偉大,軍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勳業。2陽明是一位豪傑之士,他的學術像打藥針一般令人興奮,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學結束,吐很大光芒。
章太炎:1文成以內過非人所證,故付之於良知,以發於事業者或為時位阻,故言『行之明覺精察處即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即行』,於是有知行合一之說。2文成之術,非貴其能從政也,貴乎敢直其身,敢行其意也。
孫中山:日本的舊文明皆由中國傳入,五十年前維新諸豪傑,沉醉於中國哲學大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蔡元培:明之中葉王陽明出,中興陸學,而思想界之氣象又一新焉。
三島毅:憶昔陽明講學堂,震天動地活機藏。龍崗山上一輪月,仰見良知千古光。
東鄉平八郎:一生低首拜陽明。
高瀨武次郎: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家,乃至維新諸豪傑震天動地之偉業,殆無一不由於王學所賜予。
岡田武彥:修文的龍場是王陽明大徹大悟,並形成思想體系的聖地…陽明學最有東方文化的特點,它簡易樸實,不僅便於學習掌握,而且易於實踐執行。在人類這個大家庭裡,不分種族,不分老幼,都能理解和實踐陽明的良知之學。
胡哲敷:五百年來,能把學問在事業上表現出來的,只有兩人:一為明朝的王守仁,一則清朝的曾國藩。
郭沫若:王陽明對於教育方面也有他獨到的主張,而他的主張與近代進步的教育學說每多一致。他在中國的思想史乃至日本的思想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大的影響。
錢穆:陽明思想的價值在於他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解決了宋儒留下的『萬物一體』和『變化氣質』的問題…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與物、知與行統一起來,泯合朱子偏於外、陸子偏於內的片面性,解決宋儒遺留下來的問題。
張岱年:陽明宣揚『知行合一』,強調躬行實踐的重要,更提出「致良知」學說,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提倡獨立思考具有深刻的意義。
杜維明:王陽明繼承和發揚光大了中國儒學特有的人文精神。他提出『仁者要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就是要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他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要創造人與社會的和諧;他提出致良知,就是要創造人與自身的和諧。
余秋雨: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卻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出現 ,才能讓奇跡真正產生…王陽明一直被人們詬病的哲學在我看來是中華民族智能發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夠有資格給予批評的人其實並不太多。
當年明月:他的心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驕傲的財富,他吹響了人性解放的號角,引領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傳千古,近代的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從其中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