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竊國」是誤解:沒有他就沒有中華民國 | 陽光歷史

 

A-A+

袁世凱「竊國」是誤解:沒有他就沒有中華民國

2016年01月31日 近代名人 暫無評論 閱讀 968 次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

  其實這個功績也沒有看上去那麼顯赫,時人陳獨秀先生說:「1911年10月10日的中國革命,不過是宗法式的統一國家及奴才制的滿清宮廷瓦解之表徵。至於一切教會式的儒士階級的思想,經院派的誦咒書符教育,幾乎絲毫沒有受傷。」今人袁偉時先生則指出:「對現代社會說來,有沒有皇帝不是大問題,關鍵是政治制度的性質。辛亥革命前夕的清王朝,正在向立憲政體轉化;而號稱民國的政府大都是專制政權。兩者差別不大。」

  即便是這樣一個含金量不太大的功績,要是沒有袁世凱的襄助,僅靠革命黨人的力量,想要取得那也是如同登天。筆者認為,沒有袁世凱,就沒有中華民國,因此首任大總統他當之無愧。

  多少年來,中國近代史教科書在惋惜辛亥革命失敗的同時,都忘不了加上一句「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竊國大盜」的屎盆子在袁世凱頭上這一扣就是整整一百年。歷史上的很多習以為常的言說,背後往往都是漏洞百出的誤解。謊言重複一千遍或許還是謊言,可是一千個人每個人都重複一千遍,數十年如一日地重複下來,謊言也就成了真相。

  南京政府的國庫中只有10塊銀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0月27日袁世凱正式出山、任欽差大臣,11月2日北洋軍即收復漢口,到了27日連漢陽也被攻下。北洋軍進而壓迫武昌,湖北軍政府岌岌可危。據美國陸軍參謀處資料,當時袁世凱的北洋系部隊大約有16。4萬人,那是當時全國最精銳的部隊;而南方的革命軍,據日本陸軍武官估計大約有40萬人,可是大多缺乏訓練、紀律渙散、裝備落後,只能消耗錢糧,卻無法打仗。

  南方的革命成功了,形勢卻不怎麼樂觀。武昌首義後,各地雖是紛紛響應、宣佈獨立,使革命政權很快就能三分天下有其二。然而在同盟會影響下獨立的省份僅有江蘇、四川、山東而已,其餘地區的領導人則多屬於立憲派陣營。自晚清以來,地方上督撫操縱大權,連清政府都難以駕馭,此時天下大亂,匆匆建立起的中華民國政府又憑什麼去號令群雄?

  南京方面在財政上尤其困難。曾有記者問孫中山說:「您這次回國,帶來了多少餉?多少槍炮?」孫中山坦然承認:「我空著兩手回來,可是我帶回來國人最需要的東西,就是革命精神。」後來他就任臨時大總統,還是沒有錢,「一不能從列強手中收回關稅,二不能實行強行征發的革命政策,三不能從列強那裡借到錢款」(朱宗震先生語)。胡漢民後來回憶說,一次安徽前線告急,糧餉皆缺。孫總統大筆一揮——撥款20萬,他不知道所謂國庫中僅有銀元10塊。只有革命精神,沒有錢是不能打仗的,北伐也就只落得一句空話,到頭來要推翻清朝,還是少不了袁世凱的幫忙。南北對峙,誰也吃不掉誰,停戰和談就成了雙贏的選擇。

  黃興視袁世凱為「中國之華盛頓」

  革命後不久,1911年的11月1日,黎元洪就給袁世凱去信說,如果他贊同革命,「將來民國總統選舉時,第一任之中華共和大總統,公固不難從容獵取也」。隨後不久,黃興也致書袁世凱,「明公之才能,高出興等萬萬。以拿破侖、華盛頓之資格,出而建拿破侖、華盛頓之事功,直搗黃龍,滅此虜而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為拿破侖、華盛頓,即南北各省亦當無有不拱手聽命者」。簡單一句話,只要袁世凱肯推翻滿清政權、擁護共和,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就非他莫屬。

  另據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記載,當時革命軍中有一種觀點認為:「革命事業非袁不易成功,袁不是曾國藩、胡林翼,革命黨人不要把他迫著走曾、胡這條路。今日大勢,不是革命黨和清廷的問題,而是革命黨和袁的問題,袁的問題一解決,革命就成功了,而袁的問題只是條件問題,不是原則問題。」曾國藩和胡林翼都是為清廷鎮壓太平天國的大功臣,而現在袁世凱並不想為清廷賣死命,和革命軍拚個你死我活,所以只要袁世凱肯和南方合作,那麼顛覆清王朝也就很容易了。「利用袁可以事半功倍」,正是南方革命黨人的普遍心態。

  12月1日,在武昌召開的革命軍各省區代表大會上,代表們即通過決議:「虛臨時總統之席,以待袁世凱反正來歸。」12月3日,交戰雙方在英國公使朱爾典的斡旋下,實現停戰(一直延續到次年1月29日);18日,南北議和在上海正式啟動,伍廷芳代表南方,唐紹儀代表北方,對議和的具體事宜進行談判。其中「開國民會議,解決國體問題」為雙方共識,若國民公決後,多數人贊同共和政體,那麼清帝退位,由袁世凱出任民國首任總統。

  南京政府的國庫中只有10塊銀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0月27日袁世凱正式出山、任欽差大臣,11月2日北洋軍即收復漢口,到了27日連漢陽也被攻下。北洋軍進而壓迫武昌,湖北軍政府岌岌可危。據美國陸軍參謀處資料,當時袁世凱的北洋系部隊大約有16。4萬人,那是當時全國最精銳的部隊;而南方的革命軍,據日本陸軍武官估計大約有40萬人,可是大多缺乏訓練、紀律渙散、裝備落後,只能消耗錢糧,卻無法打仗。

  南方的革命成功了,形勢卻不怎麼樂觀。武昌首義後,各地雖是紛紛響應、宣佈獨立,使革命政權很快就能三分天下有其二。然而在同盟會影響下獨立的省份僅有江蘇、四川、山東而已,其餘地區的領導人則多屬於立憲派陣營。自晚清以來,地方上督撫操縱大權,連清政府都難以駕馭,此時天下大亂,匆匆建立起的中華民國政府又憑什麼去號令群雄?

  南京方面在財政上尤其困難。曾有記者問孫中山說:「您這次回國,帶來了多少餉?多少槍炮?」孫中山坦然承認:「我空著兩手回來,可是我帶回來國人最需要的東西,就是革命精神。」後來他就任臨時大總統,還是沒有錢,「一不能從列強手中收回關稅,二不能實行強行征發的革命政策,三不能從列強那裡借到錢款」(朱宗震先生語)。胡漢民後來回憶說,一次安徽前線告急,糧餉皆缺。孫總統大筆一揮——撥款20萬,他不知道所謂國庫中僅有銀元10塊。只有革命精神,沒有錢是不能打仗的,北伐也就只落得一句空話,到頭來要推翻清朝,還是少不了袁世凱的幫忙。南北對峙,誰也吃不掉誰,停戰和談就成了雙贏的選擇。

  黃興視袁世凱為「中國之華盛頓」

  革命後不久,1911年的11月1日,黎元洪就給袁世凱去信說,如果他贊同革命,「將來民國總統選舉時,第一任之中華共和大總統,公固不難從容獵取也」。隨後不久,黃興也致書袁世凱,「明公之才能,高出興等萬萬。以拿破侖、華盛頓之資格,出而建拿破侖、華盛頓之事功,直搗黃龍,滅此虜而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為拿破侖、華盛頓,即南北各省亦當無有不拱手聽命者」。簡單一句話,只要袁世凱肯推翻滿清政權、擁護共和,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就非他莫屬。

  另據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記載,當時革命軍中有一種觀點認為:「革命事業非袁不易成功,袁不是曾國藩、胡林翼,革命黨人不要把他迫著走曾、胡這條路。今日大勢,不是革命黨和清廷的問題,而是革命黨和袁的問題,袁的問題一解決,革命就成功了,而袁的問題只是條件問題,不是原則問題。」曾國藩和胡林翼都是為清廷鎮壓太平天國的大功臣,而現在袁世凱並不想為清廷賣死命,和革命軍拚個你死我活,所以只要袁世凱肯和南方合作,那麼顛覆清王朝也就很容易了。「利用袁可以事半功倍」,正是南方革命黨人的普遍心態。

  12月1日,在武昌召開的革命軍各省區代表大會上,代表們即通過決議:「虛臨時總統之席,以待袁世凱反正來歸。」12月3日,交戰雙方在英國公使朱爾典的斡旋下,實現停戰(一直延續到次年1月29日);18日,南北議和在上海正式啟動,伍廷芳代表南方,唐紹儀代表北方,對議和的具體事宜進行談判。其中「開國民會議,解決國體問題」為雙方共識,若國民公決後,多數人贊同共和政體,那麼清帝退位,由袁世凱出任民國首任總統。

  這邊議和代表還在上海爭執,南京那裡卻把臨時大總統給選了出來,組織起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南方公然違約,主要有兩點原因:在同盟會元老們看來,孫中山為革命奔波一生,民國首任總統的殊榮理應歸其享有。再有,當時的南方也確實需要一個中央政府,不必有多大影響、也無須有多少力量,只要這麼一個象徵就足夠了。因為如此一來,南方就可以和清政府平起平坐。政府對政府,談判起來才能理直氣壯。

  袁世凱聞訊後自然極為惱怒,對身邊人說:「既然已經選了總統,那麼我坐在什麼位子上呢?算了吧!不必談和了。」段祺瑞、馮國璋等北洋將領則發表聯名通電,主張君主立憲、反對共和,表示如果以少數人的意見而採取共和政體,必將誓死抵抗。

  革命黨人自知理虧,所以孫中山一上任,就立刻拍電報給袁世凱對此予以解釋,「東南諸省,久缺統一之機關,行動非常困難」,現在清帝尚未退位,「文雖暫時承乏,而虛位以待之心,終可大白於將來」。明明白白地告訴袁世凱,大總統之位早晚還是你的,我孫文不過暫時幫你看管一下罷了。區區幾個月有職無權的大總統,看上去算不了什麼,可實質上卻使孫中山成了共和締造者、中華民國的「國父」。

  此後孫中山又明確表示,「如清帝實行退位,宣佈共和,則臨時政府決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佈解職,以功以能,首推袁氏」。(1912年1月15日)袁世凱這才暫時放下心來,恢復了對南方的信任。議和得以繼續進行。

  孫中山:「此次清帝遜位,南北統一,袁君之力實多」

  孫中山要讓位袁世凱當然不能沒有條件,後者至少還要把北京的宣統皇帝請下來。要說事情也不算太棘手,但是袁世凱一則不想背「篡逆」的惡名,二來也感念清廷恩德,所以不能動武只能勸說。

  袁世凱那時候雖然是做了內閣總理大臣,把攝政王載灃也攆回了家,將內外大權獨攬在手。可是北京城內此時還有載濤統率的禁衛軍,這支全部由滿人組建的軍隊,與早已腐朽的八旗兵不同,他們的裝備、訓練和待遇都堪稱一流,是一支能上戰場的勁旅。禁衛軍的任務只有一個:保護滿洲親貴。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袁世凱怎麼能容得下它在身邊虎視眈眈?他借口說目下大敵當前,希望載濤能親自帶領禁衛軍到前線殺敵,起一個表率作用。向來膽小的載濤聽說後魂飛魄散,立馬辭職不幹了。袁世凱順理成章地把親信馮國璋扶上了禁衛軍統帥的位置。

  袁世凱成了北方實際上的統治者,但要迫使清廷同意退位卻並不那麼容易。在滿族親貴看來,袁世凱要挾清帝退位,向南方換取大總統的職位,根本就是欺負孤兒寡母的曹操。因而隆裕太后顧慮重重,對是否接受「退位換優待」的意見還拿捏不定。一方面,她不甘心把天下拱手讓給人;另一方面又擔心革命黨殺進北京,那就連優待條件都沒了。

  就在這僵持的當口(1912年1月16日),袁世凱在退朝回家的途中遭到革命黨人的炸彈襲擊,險些喪命。原來這些北方的革命黨人反對南北議和,主張以武力推翻清政府。當時,清帝退位的傳言已廣為流傳,可又遲遲不見兌現,他們以為是袁世凱從中阻撓,所以組織了暗殺行動。這下可幫了袁世凱的大忙,他就此請假不再上朝議事,同時要挾清廷說,要是再不同意退位,他就辭職不幹了。

  要知道,滿洲親貴不只有載濤那樣的懦夫,其中也不乏血性之輩,他們絕不願眼看著祖宗社稷落入他人之手。宗社黨領袖良弼以清室衛護者自居,反對議和,一力主戰。他曾在日本學習軍事,是滿洲親貴中唯一有膽略、有能力和南方一戰的將領,當初禁衛軍名義上歸載濤統領,實權則掌握在良弼之手。良弼打算袁世凱一辭職,就讓毓朗、載澤等宗室組閣,以鐵良為總司令,和南方民軍做殊死一搏。然而,革命黨人沒能殺掉袁世凱,卻在不久後成功暗殺了袁的這個心腹大患。良弼一死,滿洲親貴為之膽寒。

  隆裕太后一看,既然革命黨人對袁世凱下了殺手,那袁愛卿自然就是心向我愛新覺羅氏的大忠臣了,從此對袁世凱的話也就越發相信了。而且太后眼見革命黨在京畿重地都如此猖獗,能夠頻頻發動暗殺,真的是感到大勢已去。

  良弼遇刺的同一天(1月26日),以段祺瑞為首的北洋將領47人聯名通電,要求清廷「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壓倒清廷的最後一根稻草就這樣突如其來。在隨後的御前會議上,滿洲親貴、蒙古王公們已經不再敢有什麼反對退位的強硬表態了,一個個都低頭不語。溥儀回憶說,當時「主戰最力的善耆、溥偉看到大勢已去,離了北京,他們想學申包胥哭秦廷,一個跑到德國人佔領的青島,一個到了日本人佔領的旅順」。當然,他們天真的幻想不可能成功。

  1912年2月12日,清廷以宣統名義頒布退位詔書,由此中華民國統一南北。袁世凱在逼迫清帝退位的事情上有私心不假,可共和中國能這樣輕易地創建起來,他也是功不可沒。不然要是南北混戰一開,結局如何就沒人能說得清了。13日,孫中山如約向參議院提出辭呈,同時舉薦袁世凱為繼任大總統。他在咨文中說:「選舉之事,原國民公權,本總統實無容喙之地,惟前使伍代表電北京有約,以清帝實行退位,袁世凱君宣佈政見,贊成共和,即當推讓……此次清帝遜位,南北統一,袁君之力實多……且袁君富於經驗,民國統一,賴有建設之才,故敢以私見貢薦於貴院。」

  袁世凱為中華民國合法之大總統

  在這裡讀者朋友們可以注意到,南北雙方有約在先,不是袁世凱逼孫中山讓位;其次,孫中山自己也對袁世凱的功績和才能大加稱讚,視袁為當然的總統人選。在後來的致袁賀電中,孫中山還有「民國大定,選舉得人」的話。

  14日,臨時大總統選舉會召開,南京參議院的十七省代表投票,每省一票,袁世凱以全票當選。參議院在致袁世凱的電報中說:「查世界歷史,選舉大總統,滿場一致者,只華盛頓一人。公為再見。同人深幸公為世界之第二華盛頓,我中華民國之第一之偉業,共和之幸福,實基此日。」要知道,在前一年年末推舉孫中山為大總統時,他也只得到十七省中的十六票支持,另有一票投給了黃興。袁世凱繼任為第二任臨時大總統,在程序上完全合法,「世界之第二華盛頓」的讚譽不是空穴來風。

  退一步講,縱然是根據中國古老的政治法則,袁世凱同樣獲得了延續清朝政權的合法性,在宣統帝的退位詔書中,他特別加上了一句「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在某種意義上這恰相當於清帝「禪讓」。

  總之,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袁世凱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帝制的過程中,有著不容抹殺的功績,至於他出任臨時大總統,也是出於南方革命黨人的意願,哪裡談得到「竊」呢?正如史景遷在《追尋現代中國》一書中寫道的那樣,辛亥革命後「社會秩序的恢復有賴袁世凱將北洋軍與同盟會和南京的革命力量結合在一起,也仰賴袁世凱以立憲程序,將新軍和各省的議會結合成全國性的政體」。如果客觀地評判歷史,袁世凱在創建中華民國中的功績決不該被抹殺,「竊國」的帽子老袁戴了一百年足夠了!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