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中國保險業百年發展史
重慶市保險學會成立大會紀念
趙老還保留著劉伯承給他簽發的委任書
趙老收集的老保單
趙同生,一位將一生獻給了保險事業的88歲老人,見證了渝中乃至重慶市保險業發展的每一步。
提及保險業的百年發展史,這位元老級的保險人說:「重慶是我國西部地區最早開辦保險業務的大城市。自1891年開埠以來,保險業的起步和發展都是以渝中區為據點,所有的市級保險公司都設在該區境內。」
開埠以後
外商保險一度壟斷
1891年重慶開埠,隨著出口貿易的打開,外商接踵而來,英商太古、怡和、隆茂洋行、日商三井洋行和英、法等國的一些洋行在經營工商業和倉儲、航運業務的同時,開始經營保險業務。
「從1892年起,英商利川保險公司和永年、永明壽險公司等專業機構,相繼在渝中區的小什字到太平門一帶成立。」趙同生回憶說,截至上世紀30年代,這些機構憑借政治上的特權和業務上的便利等,基本形成了外商保險壟斷的局面。
從1939年起,趙同生開始在重慶、西安等地中保公司從事保險工作。「從上世紀30年代到抗日戰爭爆發前,重慶民族保險業開始興起。」
抗戰前夕,僅專營保險的公司就有13家,1935年全市保費收入達150萬元,賠款20餘萬元,「除了與銀行貸款有關外,其他業務還不多。」
抗戰時期
各大機構一派繁榮
1937年7月抗戰開始,國民政府遷都重慶,沿海工業紛紛西移,我市經濟發展和城市人口驟然增長,國內各大保險公司領導機構相繼來渝,一時間,我市成為了抗戰大後方的保險業中心。
「截至1945年,全市設有50多家保險公司和大量代理網點,其中,8家官辦公司、7家地方公司和其他全國性及小規模的民營公司都集中設在渝中區。」趙同生告訴記者,那時的險種除了火險和貨運險,開始出現人壽保險,為了適應戰爭形勢,還增辦了陸地兵險、運輸兵險、信用保險等。
趙同生說,這一興旺局面持續時間不長。抗戰後期,社會經濟凋敝、貨幣貶值、物價飛漲、人民生活不穩定,渝中乃至重慶的保險業日益衰退,有些工商企業因向銀行貸款而不得不參加保險,然而,一旦發生災害事故,理賠時間遲延,所得賠款所值無幾,「到解放前夕,保險企業僅剩十幾家,且多名存實亡。」
解放以後
中國人保一枝獨秀
1949年12月,重慶解放不久,重慶市軍管會金融部派人接管了原中國保險公司、中國農業保險公司等,組建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在渝中區打銅街38號營業。不久後,川東地區分公司和重慶市分公司相繼在渝中區成立。50年代,趙同生先後擔任了人保西南區和重慶市公司防災理賠科長。
「50年代,我市保險員工最多時有三四百人。1959年初,中央宣佈停辦國內所有保險業務,機構撤銷,人員被調回人民銀行。」趙同生略顯感傷地說。
改革開放
恢復前期一無所有
1979年,國務院決定逐步恢復國內保險,我市也委派趙同生等開始籌建人民保險重慶市分公司。
「當時,保險已停辦20年,社會保險意識淡薄,機構、人員、房屋設備,一無所有,比解放初期首次創業還難得多。」曾擔任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重慶市分公司副經理的趙同生很激動地說,「對於我們這些憋了整整20年的老保險人來說,困難再大,都不願放棄。」
沒有人才,他們辦起了保險專修班;沒有辦公用房,就從銀行借,20多人擠在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裡;沒有經費,先向當地中國銀行借來一萬元作開辦費;沒有業務設備,因陋就簡,連業務單證都是用油印代替;沒有業務用車,就憑「一張嘴巴兩條腿,三個文件身上揣(中央和地方關於恢復國內保險的文件)」……
1980年1月3日,渝中區新華路74號市人民銀行裡,新的人民保險公司重慶分公司正式成立了!
1992年起,太平洋保險公司和平安保險公司相繼在渝中區建立了分公司,標誌著我市保險業開始打破一家公司壟斷的局面。
直轄以來
渝中保險一馬當先
「重慶直轄以來,永安、天安、泰康、華泰、太平、安誠等國內保險公司陸續在渝中設立了保險機構,中美大都會、利保保險等外營和中外合資公司也先後入駐渝中。」趙同生說,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家保險法人機構、1家區域總部、17家產險分公司、13家壽險分公司在渝中區成立,全市還有眾多中介和代理機構及大量區縣分支公司、營銷網點。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我市從事保險業務的人員已增至5萬多人。2008年,全市保費收入200多億元,渝中區保費收入占1/3還多,呈一馬當先之勢。2000年,我市成立保監局,使保險市場在擴大的同時,市場秩序也得到逐步規範。
退休後仍在進行保險學術研究的趙同生老人,以一首詩表達了積蓄多年的情感:喜迎人保六十春,時逢國慶齊歡騰;神州處處凱歌揚,保險事業正興盛。回首來時風雨路,幾經坎坷猶奮進;兩度創業成就顯,辛勤耕耘幾代人,改革開放結碩果,再創佳績繡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