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為什麼要葬在安陽?袁世凱身後的兩大謎團 | 陽光歷史

 

A-A+

袁世凱為什麼要葬在安陽?袁世凱身後的兩大謎團

2017年05月15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263 次

  915年12月,袁世凱宣佈恢復中國的君主制,建立中華帝國,並改元洪憲。總統府改為新華宮。但是,袁世凱稱帝的倒行逆施,遭到了舉世反對。不僅孫中山、梁啟超等人堅決反對帝制復活,北洋將領段祺瑞、馮國璋等也深為不滿,段祺瑞甚至致電袁世凱:「恢復國會,退位自全」。帝國主義列強,亦不斷對袁世凱的稱帝提出警告和抗議。

  12月25日,蔡鍔、唐繼堯等在雲南宣佈起義,發動護國戰爭,討伐袁世凱。貴州、廣西相繼響應。接著,各省接連宣佈獨立。北洋派內部更是危機四伏,以往在北洋一呼百應說一不二的老袁,成了眾叛親離的孤家寡人。

  無奈之下,袁世凱被迫於1916年3月22日宣佈取消帝制(稱帝僅83天,史稱「83天皇帝夢」),恢復「中華民國」年號,起用段祺瑞為國務卿兼陸軍總長,企圖依靠段團結北洋勢力,支持他繼續擔任大總統。但起義各省不承認他有再做總統的資格。段祺瑞也逼他交出軍政實權。廣東、浙江、陝西、湖南、四川紛紛通電宣告獨立或與袁世凱個人斷絕關係。5月下旬憂憤成疾。

  袁世凱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欲續任大總統亦不可得,在心理的重大打擊及家族遺傳性糖尿病交煎之下,於1916年6月6日撒手人寰,時年57歲。他死後,留下了兩個謎。

  1.袁世凱為什麼要葬在安陽?

  袁世凱死後的兩個多月,即1916年8月24日,正式歸葬於河南安陽。

  安陽曆史悠久,人文薈萃,不僅是「七大古都」之一、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殷墟所在地、漢字之都、甲骨文之鄉、《周易》的誕生地、上古顓頊帝嚳二帝陵墓所在地、隋唐瓦崗寨起義地、岳飛故里,還是現代著名的紅旗渠精神發源地。

  袁世凱老家在位於河南省東南部的項城(項城至今保存有各式建築248間的「袁世凱故居」,以及有清代宮廷式建築群典型風格的「袁世凱行宮」),為什麼要葬在河南省最北部的安陽呢?

  對此,袁世凱生前含糊其辭,近代史家也各有各的說法,莫衷一是。

  從現存文獻看,早在袁世凱歸隱的1910年冬天,他就為自己選擇好了墓地,但究竟在何處他沒有明說。1911年6月他在致端方的信中寫道:「兄衰病日增,行將就木,牛眠之區,去冬已卜得一段。」據其子袁克文記述,袁世凱自選的墓地在太行山中。他寫道:「昔先公居洹時,曾自選窀穸(音zhunxi,意墓穴。)地,在太行山中,邃而高曠,永安之所也。」袁氏後人最後討論葬於何地時,袁克文提出按其父生前的意願辦,但長子袁克定堅決反對,決定將其葬在彰德府洹上村旁。

  1.袁世凱為什麼要葬在安陽?

  袁世凱死後的兩個多月,即1916年8月24日,正式歸葬於河南安陽。

  安陽曆史悠久,人文薈萃,不僅是「七大古都」之一、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殷墟所在地、漢字之都、甲骨文之鄉、《周易》的誕生地、上古顓頊帝嚳二帝陵墓所在地、隋唐瓦崗寨起義地、岳飛故里,還是現代著名的紅旗渠精神發源地。

  袁世凱老家在位於河南省東南部的項城(項城至今保存有各式建築248間的「袁世凱故居」,以及有清代宮廷式建築群典型風格的「袁世凱行宮」),為什麼要葬在河南省最北部的安陽呢?

  對此,袁世凱生前含糊其辭,近代史家也各有各的說法,莫衷一是。

  從現存文獻看,早在袁世凱歸隱的1910年冬天,他就為自己選擇好了墓地,但究竟在何處他沒有明說。1911年6月他在致端方的信中寫道:「兄衰病日增,行將就木,牛眠之區,去冬已卜得一段。」據其子袁克文記述,袁世凱自選的墓地在太行山中。他寫道:「昔先公居洹時,曾自選窀穸(音zhunxi,意墓穴。)地,在太行山中,邃而高曠,永安之所也。」袁氏後人最後討論葬於何地時,袁克文提出按其父生前的意願辦,但長子袁克定堅決反對,決定將其葬在彰德府洹上村旁。

  其實,袁世凱死後沒有歸葬其老家項城的原因,與其身世、家事有關。

  1859年(清咸豐九年),袁世凱生於河南省項城縣袁寨。他們家按照「保、世、克、家」來排輩分,父親袁保中有八個子女,長子世昌、次子世敦和兩個女兒為原配夫人所生,其餘四子皆是庶出,袁世凱行四,7歲時又過繼給了叔父袁保慶。

  袁世凱做山東巡撫時,他的母親劉氏病死在天津,靈柩運回項城之後,袁世凱的同父異母兄袁世敦以嫡子主持家務,他認為劉氏不是正房,堅決不准正門出殯,靈柩也不能埋入祖墳正穴和袁保中合葬。儘管袁世凱頗有權勢,但囿於倫理綱常,只能和哥哥爭執,甚至跪下哀求,也沒有得到袁世敦的許可。

  無奈的袁世凱最後只得另購墳地,才算讓母親安然入土,但也因此和兄長袁世敦鬧翻了臉,盛怒之下與之絕交,從此永遠不再回到項城老家。

  而安陽呢,時稱彰德,在袁世凱的宦海生涯中,這裡可說是一處風水寶地。他曾在此地向世界充分展示過自己的軍事實力,在那個軍事實力即話語權的時代,這無疑意味著他是當時清廷的第一強人。

  少年時生性貪玩的袁世凱,早年考取功名屢次落榜,後投身行伍才逐漸發跡。他政治生涯的轉折點是甲午戰後的天津小站練兵,從此青雲直上,戊戌變法的第二年當上了山東巡撫,後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進入了大清朝廷的權力中樞。

  1905、1906年北洋陸軍連續兩年舉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會操,其中1906年9月的會操是在彰德(即安陽)舉行的,袁世凱是閱兵大臣。這次會操是直隸兩湖等省陸軍的實戰演習,精選出來參加演習的北洋官兵有4萬多人,還有各國駐華官員和記者500餘人參加。這是甲午戰爭以來北洋軍隊規模最大的一次亮相,也是袁世凱對自己家底的一次大炫耀,因此更被朝野以及外國勢力看成是大清的支柱。

  因此,袁世凱對安陽感情很深,遠遠超過了生他養他的項城。

  天有不測風雲。1908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登天後,與袁世凱有矛盾的醇親王載灃攝政,袁世凱的厄運來了。攝政王載灃發佈諭旨,解除了袁世凱所有職務,令袁世凱「回籍養痾」。袁世凱自從和大哥鬧翻之後,就把時稱彰德的安陽當成了自己的故里。

  袁世凱小的時候,就知道安陽有個洹上村,相傳商朝名相伊尹在朝中遭人誹謗,到洹上村隱居三年,後來商王親自到洹上村迎他復任。安陽也是袁世凱的遠祖--漢朝大將軍·袁紹發祥之地,袁世凱覺得,洹上村對自己是一塊吉祥寶地,還在小站練兵的時候,他就買下了這裡二百多畝地,只是沒想到很快就派上了用場。安陽洹上村位於河南與直隸交界處,交通方便,離京城也近。隱居這裡垂釣洹水,也便於掌握天下動態。所以,袁世凱死後,歸葬於他曾閱兵和歸隱過得安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1905、1906年北洋陸軍連續兩年舉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會操,其中1906年9月的會操是在彰德(即安陽)舉行的,袁世凱是閱兵大臣。這次會操是直隸兩湖等省陸軍的實戰演習,精選出來參加演習的北洋官兵有4萬多人,還有各國駐華官員和記者500餘人參加。這是甲午戰爭以來北洋軍隊規模最大的一次亮相,也是袁世凱對自己家底的一次大炫耀,因此更被朝野以及外國勢力看成是大清的支柱。

  因此,袁世凱對安陽感情很深,遠遠超過了生他養他的項城。

  天有不測風雲。1908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登天後,與袁世凱有矛盾的醇親王載灃攝政,袁世凱的厄運來了。攝政王載灃發佈諭旨,解除了袁世凱所有職務,令袁世凱「回籍養痾」。袁世凱自從和大哥鬧翻之後,就把時稱彰德的安陽當成了自己的故里。

  袁世凱小的時候,就知道安陽有個洹上村,相傳商朝名相伊尹在朝中遭人誹謗,到洹上村隱居三年,後來商王親自到洹上村迎他復任。安陽也是袁世凱的遠祖--漢朝大將軍·袁紹發祥之地,袁世凱覺得,洹上村對自己是一塊吉祥寶地,還在小站練兵的時候,他就買下了這裡二百多畝地,只是沒想到很快就派上了用場。安陽洹上村位於河南與直隸交界處,交通方便,離京城也近。隱居這裡垂釣洹水,也便於掌握天下動態。所以,袁世凱死後,歸葬於他曾閱兵和歸隱過得安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袁世凱墓為什麼不稱「陵」而稱「林?

  袁世凱的墓園位於安陽市北郊洹水北岸,現為安陽博物館館址所在地。袁世凱墓修建時花費了兩年的時間。「佔地一百三十八畝九分八厘八毫六絲九忽,支出銀圓七十三萬二千七百五十四元一角九分一厘」,這些數字都翔實地記錄在《袁公林墓工報告》中的清單上。該墓於1916年6月袁死後開始籌建,1918年6月竣工,是由當時的河南省省長田文烈負責督修的。墓碑上刻有「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九字,此乃袁之好友、時任民國總統的徐世昌手書。

  在所用70多萬銀圓中,北洋政府出銀50萬兩,其餘部分由袁世凱北洋舊部個人捐款,多者都是現幣一萬元,少者也沒有低於兩三千元的。《袁公林墓工報告》記載,「袁公遺產不豐未忍輕動,而庫幣奇拙難在請求爰興,段君忠樞工統籌議,發起微資萃袍卅年之誼,竟山陵一簣之功,群策群力集捐款銀幣二十五萬元。」

  袁世凱墓園被稱為袁林。袁林的設計者是德國的工程師,它的建築「仿明陵而略小」。主體建築自南而北依次為照壁、糙石橋、清白石橋、牌樓門、望柱、石像生、碑亭、東西值房、堂院大門、大丹陛、東西配殿、景仁堂、墓台。袁林建築的總體設計,有其獨特之處,在我國陵墓建築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它的特點是「中西合璧」,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時代特色。堂院以前的部分是中國明清陵寢的風格,後邊大墓部分是西洋陵寢的建築風格。

  那麼,袁世凱墓為什麼不稱「陵」而稱「林」?袁世凱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名不正而言不順,最後四面楚歌,不到六十歲就一命嗚呼。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最初也想效仿歷代帝王,把自己老子的萬年吉地稱為「袁陵」。

  但當時當政的徐世昌卻對之明確反對,他說:「項城生前稱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寶,且已取消洪憲年號,如果採取袁陵之名,實為不妥。林與陵諧音,《說文解字》上所載陵與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實,這多好啊!」

  其時,徐世昌的話自然最有份量,於是便棄「袁陵」而稱之為袁林。

  徐世昌不愧是袁世凱的生前至交,也不愧為一個學者型政客,他的建議,足以使袁世凱含笑九泉之下。自古帝王之墓為陵,聖人之墓為林,袁世凱墓效仿「孔林」、「關林」而稱「袁林」,也算是對他的極大抬舉了。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