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解密:秦孝公為何曾決定傳位給變法功臣商鞅? | 陽光歷史

 

A-A+

歷史解密:秦孝公為何曾決定傳位給變法功臣商鞅?

2017年02月13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833 次

  讀《戰國策》秦策「衛鞅亡魏入秦」,有寫「孝公行之八年(實際應為十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

  還是第一次看到秦孝公想把王位傳給商鞅的說法。於是翻看《史記》,在秦紀和商君列傳都未有記此事。

  誰的更可信呢?《戰國策》中此句前後所敘變法及被殺之事,與《史記》中大同小異。而獨多的這句話,會不會是司馬遷存疑而未錄?

  不過咱不去探討這個了,就以《戰國策》為準,為何孝公想要傳位給商鞅?

  原因或在:

  其一,商鞅之法,確實使得秦國進入前所未有的富強。按《商君列傳》中的說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彊,天子致胙於孝公,諸侯畢賀」——連周天子都送祭祀的肉來了,諸侯都來祝賀了——再有,收復了被魏國佔據的河西之地,逼得魏國將都城從安邑遷到了大梁——秦國此時或可稱盛世了。商鞅居功至偉,於是孝公覺得非以國家作為獎賞無以對他進行酬謝了;

  其二,在此之前,各國已有過變法,有的成功有的失敗,大體而言,就算一時有成,也傳不了三代,國家又衰落下去了。此時秦國變法十幾年,有所成就,但最堅持者,是孝公;而老貴族們,是很不喜歡的,因為變法破壞了他們生下來就享受的種種富貴。若傳位於兒子,難保地位不穩的他不會受到甘龍、杜摯等人的蠱惑,廢除變法,前功盡棄。因此,從政策的延續性上講,亦以傳給商鞅使其成為最高統治者對秦國最為有利。

  其三,孝公商鞅共事十幾年,早已超越一般的君臣關係。在老貴族們蠢蠢欲動的情形之下,商鞅沒了自己的保護,隨時都可能有性命之憂。是故,傳位於他,亦能使他人不敢輕舉妄動,保護此生最好的朋友。

  其四,他相信,商鞅若願接位,百年之後,定會將公位又傳回贏氏子孫。這是他們的默契。

  而商鞅「辭不受」,亦在情理之中。說到底,自己是外國人,變法又得罪那麼多人,「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孝公一死,形單影隻,變數太多,若舊貴族們聯合起來反對他,就算居於高位,只怕也未必能降服他們。所以,還不如不接受。

  然則,始作俑者其無後。若接位,有人反對他;不接位,更容易被人搞趴下。結果,教科書上是告訴我們了的,車裂——只是教科書上未提到的是,被車裂時,他已感覺不到了。因為在之前的對抗中,他已被殺死——五馬分的,確實是屍。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