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鄧麗君:揭秘中國最早的靡靡之音流行歌手 | 陽光歷史

 

A-A+

唐代鄧麗君:揭秘中國最早的靡靡之音流行歌手

2016年03月11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204 次

  導讀:說起鄧麗君,許多人就會想起她那讓無數人迷醉傾倒的「靡靡之音」。因此,有人就認為鄧麗君是首唱「靡靡之音」的女藝人。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晚唐時期,就已經開始流行「靡靡之音」了,而讓這「靡靡之音」走紅大江南北的是當時的一位名叫劉采春的流行歌手。

  劉采春,祖籍淮安,後隨丈夫周季崇組成家庭戲班到江南越州一代演出,聲名遠播。她擅長參軍戲,又會唱歌,深受唐代大詩人元稹的賞識,曾寫詩讚她「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可見她在當時是一名很有影響的女藝人。晚唐時期,劉采春以靡靡之音,紅遍江南。當時吳越一帶,只要劉采春上台唱曲,「閨婦、行人莫不漣泣」,可見其流行程度。猶如二十年代八十年代的鄧麗君,大街小巷只要《甜蜜蜜》響起,就有人跟著哼唱。當時劉采春擅長參軍戲,就是唐代盛行的一種滑稽戲,有點類似於今日的相聲,最開始由兩人搭檔,一人揶揄戲耍另一人,如一個逗哏,一個捧哏。後來演變成多人合演,也有了女演員的參與。劉采春三人組成一個家庭戲班,四處走穴。

  除了善長參軍戲外,劉采春歌唱得尤其好。據說她有夜鶯般的嗓子,「歌聲徹雲」,或許果真繞樑三日而不絕。元稹說她「選詞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就是《囉嗊曲》。據方以智《通雅·樂曲》中說:「囉嗊猶來羅。」「來羅」有盼望遠行人回來之意。這個《曲》是她的代表歌曲,相當於「來羅」,有盼望遠行人回來之意,可見是抒發離愁的感傷之歌。《全唐詩》收錄了六首《曲》:其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其二:「借問東園柳,枯來得幾年?自無枝葉分,莫怨太陽偏。」其三:「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其四:「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其五:「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黃河清有日,白髮黑無緣。」其六:「昨日北風寒,牽船浦裡安。潮來打纜斷,搖櫓始知難。」

  據說這些當時的流行歌曲辭意真切,聲調淒苦,用囉嗊曲演唱的《望夫歌》,尤其適合商人口味,在商業發達、商人聚居的江浙一帶風靡一時。這些歌詞從一個側面表現了商人長年在外奔波的辛勞,更傾訴了那些在家留守的商人婦的無限離愁別恨。因此,劉采春的表演很能感動市民觀眾,每當她唱起《望夫歌》,婦女與商旅莫不淒然下淚。因此元稹在《贈劉采春》一詩中說她,「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只可惜這歌聲無法流傳下來。

  如果要與鄧麗君的歌做比較的話,那些流行歌曲應該相當於《何日君再來》、《江水悠悠淚長留》或是《三年》等。「想得我腸兒寸斷,望得我眼兒欲穿。好容易盼到了你回來,算算已三年。想不到才相見,別離又在明天」,從鄧麗君甜絲絲又淒切切的歌聲中,或許能想像出幾分當年劉采春那哀怨委婉的悲歌。不難想見,劉采春和鄧麗君一樣,以女性歌迷居多,尤其以閨婦為最。那時,劉采春幾乎已成為商人婦,也就是那些有錢有閒但空虛度日的太太們的心聲代言人。據說,當時商人婦的婚姻生活,已成了當時的一個社會問題。大批商人長期在外不歸,大量夫妻異地分居,怨婦成群,生活不和諧,已是一種普遍現象。

  劉采春所唱的《曲》中有「莫作商人婦」一首,寫的就是因盼歸不歸而產生的閨中怨情,也就是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的意思。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也曾說商人「重利輕別離」。劉采春的《曲》有一百二十首,足見其廣闊的市場需求。在沒有錄音技術的唐代,靠著一場又一場的演出,紅透大半個中國實屬不易。其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

  當然,劉采春並不是僅有歌喉和美貌的歌星,她還是詞曲全能的創作型歌手。「唐人朝成一詩,夕付管弦」,在《全唐詩》中,六首曲皆歸劉采春。不過也有一些學者認為,這不是她的詩作,而是她把當時才子們的詩詞拿來配曲,然後歌唱。杜秋娘的《金縷衣》也存在此爭議。這種爭議,難免有男學者對女性不看好、不平等對待、不信任不尊重的嫌疑。有些男人只要一看到女人寫詩,而且還寫出了流傳甚廣的詩,就忍不住要懷疑,忍不住要揣測背後是不是另有一位男詩人的存在。儘管他們最後也找不出那位男詩人是誰,但他們還是要找出各種理由來懷疑。比如寫《詩藪》的胡應麟覺得劉采春的幾首詩「非晚唐調」,就否定了她的作者身份。但無論如何,後人還是記住了使它們廣為流傳的那些女人。

  作為當時的流行歌手,劉采春也難免緋聞四起。她在浙東演出時,碰上了元稹。元稹有個風流癖好,喜歡為相好的女人寫詩。當年,他和薛濤熱戀時,寫了一首《寄贈薛濤》,後來與劉采春戀愛時,則寫了一首《贈劉采春》。這位四處留情的文人,倒是為後人留下了一些不入正史法眼的線索和資料。比如他這樣描寫劉采春:「新妝巧樣畫雙蛾,謾裡常州透額羅。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紋波。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劉采春與元稹的緋聞雖然流傳甚廣,可這段感情也是無疾而終。如果在江南只是與大詩人元稹擦肩而過的話,劉采春可能會和丈夫一起浪跡天涯,夫唱婦隨,做一對神仙眷侶。可惜,命運就是這樣,充滿了太多的變數,一次平常不能再平常的演出,卻改變了劉采春這位中國最早的流行歌手的命運。當時,元稹任越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劉采春的家庭戲班來到越州進行演出。劉采春的美貌和歌喉吸引了風流成性元稹。他瘋狂地迷戀上這位年輕美貌的流行歌手。

  元稹有個風流癖好,喜歡為年輕美貌的女人寫詩。當年,他和薛濤熱戀時,曾寫了一首《寄贈薛濤》,讓薛濤這位名滿一時的才女在遠方為他牽腸掛肚,相思成災,而此時的元稹卻早忘了薛濤,又喜歡上了能唱能歌能跳能詩的劉采春。他立即寫了那首名叫《贈劉采春》的詩。在元稹的眼裡,當年的劉采春是多麼地風流嫵媚、色藝俱佳。據說,元稹當時已經給薛濤寫了一封信要接她過來,然而,正當薛濤在那邊翹首等待,滿心期望時,元稹卻和劉采春熱戀上了,把薛濤忘得一乾二淨。據有關史料記載,劉采春的結局很淒慘。元稹是個風流成性文人,迷戀過劉劉采春一段時間後,便把她棄之不顧。劉采春為情所困,萬念俱灰,結果跳河自盡身亡。就這樣,一位享譽中國歷史歌壇的流行歌手以這種貞烈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大唐王朝一位才女和名伶為愛情走上了不歸路,給後世留下了一個美麗而傷感的女子背影!

  當然,劉采春的流行歌曲已成為那個年月的時代之聲,曾感動過、撫慰過很多當時無數的人,尤其是獨守閨房傷心欲絕、整日以淚洗面的女人。就像當年鄧麗君的歌聲,當它在耳邊款款響起之時,總有人為之動容。然而,誰又能拒絕時代的「靡靡之音」呢?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