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之死原因考:並不只是曹操單方面的原因 | 陽光歷史

 

A-A+

華佗之死原因考:並不只是曹操單方面的原因

2016年02月06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197 次

  華佗(約公元2世紀~3世紀初),字元化,沛國譙(即今安徽省毫縣)人。他在年輕時,曾到徐州一帶訪師求學,"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沛相陳圭推薦他為孝廉、太尉黃琬請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謝絕,遂專志於醫藥學和養生保健術。他行醫四方,足跡與聲譽遍及安徽、江蘇、山東、河南等省。

  曹操聞聽華佗醫術精湛,徵召他到許昌為自己看病。曹操常犯頭風眩暈病,經華佗針刺治療有所好轉。《三國誌》對此的記載是,"佗針鬲,隨手而差。"後來,隨著政務和軍務的日益繁忙,曹操的"頭風"病加重了,於是,他想讓華佗專門為他治療"頭風"病,做自己的侍醫。但是華佗卻不願意。他借口妻子有病,告假回家,不再到曹操那裡去了。曹操非常憤怒,派人到華佗家裡去調查。曹操對派去的人說:如果華佗的妻子果然有病,就送給他小豆四十斛;要是沒有病,就把他逮捕來辦罪。

  傳說華佗被逮捕送到曹操那裡以後,曹操仍舊請他治病。他給曹操診斷了以後,對曹操說:"此近難濟,恆事攻治,可延歲月。"意思是說,你的病在短期內很難徹底治好,即使長期治療,也只能苟延歲月。而要全部治好,使之不再重犯則需要先飲"麻沸散",麻痺腦部,然後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這樣才可能去掉病根。多疑的曹操以為華佗是要藉機殺他,為關羽報仇,於是命令將華佗殺害。

  被關進牢獄以後,華佗知道曹操不會放過他的,於是抑制住悲憤的心情,逐字逐句地整理他的三卷醫學著作-《青囊經》,希望把自己的醫術流傳下去。這三卷著作整理好以後,華佗把它交給牢頭,牢頭不敢接受。在極度失望之下,華佗把它擲在火盆裡燒掉。牢頭這時候才覺得可惜,慌忙去搶,只搶出一卷,據說這一卷是關於醫治獸病的記載。華佗沒有留下專門著作。這是我國醫學的一個重大損失。

  但是,華佗之死責任果真全在曹操嗎?華佗真的沒有任何過失嗎?

  《三國演義》中有一節"治風疾神醫身死,傳遺命奸雄數終",描寫了華佗被曹操殺害的情形。《三國演義》雖然是文學作品,其中有著大量的虛構成分,但是,華佗因為要給曹操"開顱醫病"而被曹操殺害確是不爭的歷史事實。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今天的許多史學家大都認為,華佗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時刻心繫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權貴。華佗真是這樣一個人嗎?

  在中國古代社會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和"學而優則仕"是眾多讀書人的信條。華佗所生活的東漢末期,社會上讀書做官的熱潮已經達到頂點,公卿大多數是熟悉經術者,漢順帝時太學生多達3萬人,學儒讀經成為社會風尚,而醫藥技術雖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需,但卻為士大夫所輕視,醫生的社會地位不高。這種社會風尚不能不對華佗有所影響。據《三國誌·魏書·方技傳》記載,華佗年少時曾經在徐州一帶遊學,是個"兼通數經"的讀書人,在當地很有名氣。眾所周知,科舉制起源於隋朝,東漢時期普通讀書人進入仕途的途徑只有被"舉孝廉",也就是因為品德高尚而被推薦進入官場。

  沛國相陳珪和太尉黃琬都曾薦舉華佗為孝廉,征辟他做官,但是華佗卻頗為自負,認為自己才氣大,而不屑於去做他們舉薦的那些低級文案工作,再者,華佗此時已經迷戀上醫學,他不願意為此小官而拋棄所喜好的醫學。

  正如《三國誌·方技傳》中寫道的那樣"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華佗在行醫的過程中,深深地感到醫生地位的低下。由於他的醫術高明,前來請他看病的高官權貴越來越多,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在這些高官權貴的眼中,華佗即使醫術再高明,也只是一個醫生而已,在同他們的接觸過程中,華佗的失落感更加強烈,性格也變得乖戾了,難以與人相處,因此,范曄在《後漢書·方術列傳》中毫不客氣地說他"為人性惡,難得意"。在後悔和自責的同時,他在等待入仕為官的機遇的再度降臨。

  恰恰在此時,曹操得知了醫術高明的華佗,而華佗也彷彿看到了走入宦途的機會。華佗正是想利用為曹操治病的機會,以醫術為手段,要挾曹操給他官爵。"頭風"病確實比較頑固,在古代的醫療條件下,想要徹底治癒確實很困難,華佗雖為神醫,也未必有治癒的良策。但若說即使"恆事攻治",也只能苟延歲月,死期將近,就未免危言聳聽了,很明顯有要挾的成分在內。

  但是,曹操畢竟不是一般的人物,他識破了華佗的用心。他後來說,"佗能愈此。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意思是說,華佗能治好這病,他為我治病,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價。曹操對華佗的"要挾"很不滿,他並沒有滿足華佗的要求。

  於是,華佗便以家中有事為借口,請假回家。到家後華佗又托辭妻子有病,一直不回,對曹操進行再度要挾。曹操大怒,將華佗拘捕。為了治病,曹操再度容忍華佗,沒有將他處死。但是華佗卻提出了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去掉"病根"的治療方法。多疑的曹操再也不能容忍,將華佗殺害。

  那麼,假如曹操真的同意用此方法療病,會出現什麼結果呢?

  首先,動手術則克服不了感染的問題。當時的醫療條件下,華佗所使用的器械"利斧"根本不可能做到無菌,在有菌的條件下進行頭部的手術,曹操在手術後肯定會發生顱內感染,由於當時沒有有效的廣譜抗生素,僅僅一個感染就足可以致曹操於死地。現代醫學那麼發達,手術後的感染經常發生,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感染不癒合。曹操那時動手術,後果就可想而知了。除非曹操的抵抗能力非常強,否則他是必死無疑。然而曹操當時已經不再強壯了,他的抵抗能力能經得住華佗的折騰嗎?

  其次,華佗能夠順利地進行腦部手術嗎?華佗的確是當時最傑出的神醫,但他對人的大腦研究以及是否做過腦科手術,在史書中並無一字記載。按照顱腦的解剖來看,人的大腦不同區域的功能也不同,有分管語言的語言中樞、有記憶中樞、有視覺中樞、味覺中樞。人類認識大腦的解剖只不過是近代的事情。就是現在,大腦斜坡部位仍是手術的相對禁區。按照當時的認識,華佗不可能知道大腦的精細解剖結構。如果真動手術,稍有不慎,曹操就會立即命喪黃泉。

  再次,華佗能否對曹操進行急救也是一個問題。開顱手術時要有起碼的急救設備,比如心電監護設備,輸血補液設施,吸氧設備等,這些起碼的設備缺一不可。一旦血壓下降或者是心跳驟停,在這些起碼的急救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曹操開顱就會凶多吉少。

  除此之外,華佗開顱面臨的醫學問題還有不少,不論那一項不具備開顱都是十分危險的事情。曹操不開顱尚且可以存活一段時間,如果開顱必然是九死一生。生性多疑的曹操豈能容忍這樣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曹操認為華佗是在故意暗害自己也是講得通的。

  曹操殺害華佗雖然主要是憑借自己的好惡,但是,從《漢律》上講,也有他的依據。曹操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情況下,以"動以王法從事"著稱。無論是理政還是治軍,甚至齊家、誡子,曹操都以漢律為基本準則。依照漢律的規定,華佗犯了兩宗罪:一是欺騙罪,二是不從徵召罪。而令華佗命喪黃泉的是主要是後者。漢律中有"大不敬"罪,對"虧禮廢節"之犯者要處以重刑,《漢書·申屠嘉傳》便載有人"通小臣,戲殿上,大不敬,當斬"的案例。"大不敬"的具體內容較多,其中"徵召不到大不敬"適用於華佗所犯之罪。在當時的情況下,曹操以此為華佗定罪,別人也就無話可說了。





給我留言